建院以来,我们努力调动全院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大力加强科研工作,改变了建院之前科研经费长期徘徊在300万元左右的局面。现在每年新增科研经费达1800万元左右,目前在研科研总经费达5000万元以上,学院科研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期间,教学科研人员从事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企业技改项目及其他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近110余项,总经费达2000余万元。建院以来我院的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近50项,其中,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6项,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学院还承担了多项教育部教学改革建设课题,在国内率先推出以虚拟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平台,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此外,学院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仅2005年就发表学术论文219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41篇。
三、未雨绸缪,争创一流学院
未来5~10年,自动化学院的发展思路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抓手,以院风学风建设为保证,把自动化工程学院建设成为在测试和控制专业领域国内领先的教学、科研基地,充分发挥学科面宽的优势,努力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学科交叉,使学院成为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基地、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学科的源头。
(撰稿:周良松)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电子机械系,当时系序号为第七系。建系初期,全系有教职工79人,教学人员57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9人,助教47人。设有6个教研室以及机床、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简称“机原机零”)3个实验室和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及零件两个模型室,后来还成立了两个专业实验室和公差与技术测量实验室。
1970年,电子机械系由学校实习工厂托管。1972年11月,恢复无线电机械工程系,序号改为第四系,设有4个专业基础课教研室和2个专业教研室,即机制工艺教研室(401)、机械制图教研室(402)、力学与机原机零教研室(403)、电工教研室(404)、电子专用机械设备教研室(405)和电子设备结构教研室(406)。1974年,由于当时提倡以产品带教学,全系各教研室撤销,组成“设备”与“结构”两个教研室。至1977年底,全系又恢复从基础到专业的原教研室编制,原力学与机原机零教研室(403)分为力学教研室(403)和机原机零教研室(404);原电工教研室(404)改为自动控制教研室(408)。
建系初期,开设“无线电专用机械设备设计”和“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与工艺”两个专业。1971—1976年均招收工农兵学员。1980年设置“自动控制”专业,1986年该专业调整到自动化系(十四系)。1984年,设置“电子专用机械设备”专业,并更名为“电子精密机械”专业,“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与工艺”专业调整为“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专业。1985年,新增“工业与民用建筑”专科专业,该专业于1988年11月经机械电子工业部批复同意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并成立工业民用建筑专业教研室。1988年,增设“电气技术”专科专业,该专业于1992年经国家教委审批,转为本科专业。1992年,设置“机电一体化工程”和“机械制造工艺”两个专科专业。1994年,国家教委专业调整,将“电子精密机械”和“电子设备结构”两专业合并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1979年,电子机械系开始招收“电子机械”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子机械系抓住机遇,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发展,形成了“机电融合”的鲜明的办学特色,特别是在2001年成立学院后,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尤其是近两年,学院发展的速度加快,改革和建设的成效明显,学院综合实力明显加强。
经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和建设,2003年“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为学院的学科建设搭建了新的平台,拓展了更大的发展空间。2005年,“机械设计及理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使得学院以机械工程为主体,以工业工程、电力电子为两翼的学科体系结构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凝练出了“微机电系统设计及测试”、“智能机电系统及微机电系统”、“MEMS智能传感器系统”、“可靠性及故障诊断技术”4个重要的学科方向,形成了5个学术团队。同时集中学院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构建了院级“公共实验平台”,目前该平台的总投入已达到300万元,较大地改善了学院学科和科研工作的硬件环境。
学院近几年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和组织国际学术会议,为师生提供前沿学术交流及展示学术研究成果的平台。1988年、1997年、2002年成功举办了三届“中日机械电子学”国际会议,2004年举办了首届“智能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国际会议(IEEE ICMA),该会议被列为IEEE系列会议,会议论文集获得IEEE书号,并被EI光盘版检索。学院还组团参加了2003年在日本举行的第二届“中日多领域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和2005年在加拿大举行的ICMA学术会议。通过承办和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近年来,共邀请了近30名国外专家来院讲学。目前,学院已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许多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协作关系。
学院坚持学、研、产协调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校企合作,目前学院拥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工程中心。近几年来,科研经费快速增长,2005年的科研经费已是2001年的10倍。在科研经费增长的同时,学院的科研水平和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科研项目从原来单一的横向项目向纵向和军口项目发展,在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军口项目、博士基金项目上都取得了突破。先后有5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近百篇,申请专利7项。科研工作取得的成果对于提高学院承担国家、国防等重大项目的能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副教授26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1人。学院认真贯彻和落实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近几年来,选派多名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新增教师17人,其中1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大大改善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中青年教师绝大部分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今后几年还将重点做好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引进、选拔和培养工作,争取在5年内建设一支20人左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
目前,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电力电子工程系、工业工程系和工程训练中心,设有6个基础实验室。有本科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拥有5个硕士点(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精密仪器及机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和1个博士点(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始终以学生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狠抓学风和教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创建现代教学体系,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人才。在教学改革方面,学院贯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全面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思想,大力加强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现已取得2门省级精品课程,编写出版了20余部专著,发表教改论文数十篇,获教学成果奖4项。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坚持机电融合与渗透的特色,突出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如学术活动周、汽车设计大赛、网站设计大赛、科技电影周等,营造学术氛围,培养科技兴趣,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机会,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学生为主体代表学校组队参加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机器人电视大赛”,2002年获最佳策略奖,2005年获优秀奖,2006年获得第八名。2005年参加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多项,学生还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一项。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多人,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今年是电子科技大学建校50周年,机电学院伴随着学校的前进步伐而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机电学院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撰稿:姜昆)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建立是学校从长远发展高度,分析学科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发展的趋势,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5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下,依托学校电子信息学科的优势,加强学科交叉,开展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发展。
一、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组建生命
科学与技术学院
随着世界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生命科技学科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学科。为此学校于2001年11月正式组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组建时有“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点和“生物物理学”两个硕士学位点。随后新建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点(2005年);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得到充实提高,尤其在神经信息、生物信息、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能力明显增强,争取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等标志性课题,在国内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加强学生基础、注重实践训练,强调师生互动和学术氛围建设等方面工作初见成效。
二、突出交叉,发挥优势,进入生命科学主流方向
发展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交叉学科,是生命学院学科建设的重点。建院前,学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有一定的基础,但研究方向分散、力量不强、特色不明显,影响不大。建院后,以学院院长尧德中教授为代表的专家紧跟脑科学发展的趋势,提出发展神经信息学的思路,并带领陈华富教授、李永杰、夏阳、颜红梅、游自立、陈于波、李科等副教授在脑电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争取到十余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了几十篇高水平的研究文章,并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2005年5月学校引进李朝义院士到生命学院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神经信息领域的研究力量。李院士牵头的“神经信息研究平台”即将建成,脑光学成像系统和记录单个神经元电活动的系统将促进神经信息研究的深入进行,为进一步组建“神经信息过程与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在植物育种方面,2003年9月到学院工作的任正隆教授带领杨足君、冯娟副教授等积极开展小麦育种及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已在遗传育种研究方面取得部分成果,并进一步拓展了结构生物学研究方向。分别从加拿大约克大学、日本群马大学、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引进回国的从事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方面研究的周红教授、刘贻尧副教授、汤丽霞博士等在积极建设研究平台的同时,迅速启动了研究工作,现已有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发表。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物信息学迅速发展,饶妮妮教授、黄健副教授、郭锋彪博士积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现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并有高水平论文发表。生命学院虽然建院时间不长,但在依托电子信息科学,开展生命科学前沿研究,践行“进主流、有特色”的努力中,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加强基础,注重互动,体现
生命学院人才培养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