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学习的经历使张怀武获益匪浅。不仅开阔了他的科学视野,使他有机会和本领域的国际一流专家平等交流,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段学习,他逐步确定了固态随机存储器材料与器件两个研究方向。
“现在的研究方向就是在那时确定的。”张怀武回忆道:“方向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面临着方向的选择,一旦确立了正确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当时,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里荟萃了澳大利亚、法国、美国等国的科学家,很多在国外已经开展研究了的项目国内那时可能还没有意识到。”
接着,国内还没有概念的纳米晶材料开始进入张怀武的研究视野,并列为国家“934”项目。现在,它作为冰箱等家电不可或缺的变频材料已经深入百姓人家。
接着,从美国海军实验室教授那里寻到灵感的平面二维晶体管开始被张怀武引进实验室,其大容量的存储空间使得该项目在2005年被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
去美国几个月,张怀武带回了在微波器件和电子元器件方面的设计技术;
去意大利一个半月,他将微型器件工艺系统成功引进;
去俄罗斯的多次机会也没有漏掉,一次次把集成微波器件技术引进和吸收;
……
国家所需,民族所急,抱负所系。
张怀武的好友兼同事刘颖力至今难忘三封信。这三封信是张怀武在韩国和日本写给他的。在信中,张怀武向他介绍了国外在微电子和电子元器件技术研究的现状,强烈要求就这个项目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刘颖力说,他在国内完全能够感受到张怀武那种缩短差距的急切心情。根据张怀武的思路,刘颖力抓紧时间申报,一举获得成功,虽然那时经费不多,但那就是他们迈出的科研的第一步。正是有了这第一步,才有后面的第二步,第三步……
张怀武有着北方汉子的耿直,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倔脾气。他常常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老是在低水平研究上重复?为什么中国的创新成果那么多,拿到国际上一衡量就不是创新了?难道我们的创新能力真的不行吗?他发现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对学科的国际前沿了解不够和仅仅满足于与国内进行比较,殊不知学术是没有国界的,衡量一样东西是不是创新,必须拿到国际的学术舞台上进行比较。因此他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学生提出:“在学术上要有追求,要向国际一流看齐。做高质量、高水平学术,大胆创新,独立思考,敢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要出绝活,并且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明。”
为了出绝活,张怀武对博士和硕士生提出了“333”培养模式:博士和硕士生三分之一的精力要用在软件设计上,三分之一的精力要用在电子材料整个流程的熟悉上,还要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对专业方向攻坚攻关。每个博士必须在国外的权威刊物上发表三篇以上的论文,要有SCI的检索。
尽管,有学生暗自抱怨:张老师要求得太严了。但张怀武绝不退让,“严,是对其今后人生的负责。”
求真求异,身正为范;梅兰竹韵,高山仰止。20多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团聚在张老师周围,从事着预研、新品及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断取得突破。
新品“数字多相滤波器”已得到总参同行高度评价:
新品“宽带超短波阵列滤波器组件”及预研“静磁表面波电调滤波器”已交付用户使用;
“YIG单晶体薄膜材料”已成功运用于器件中;
“RJ45-EMI网络系统器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抗EMI宽频双性材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纳米结自旋晶体管”、“MRAM材料芯片”取得原创性进展;
……
但求巨树参天
张怀武并不满足做一名科研人员,也不满足于仅仅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他深深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对一名学生意味着什么。作为教育部“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要参加教育部本科大纲的制订与修订工作,所以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认识。他认为,知识是死的,思想和能力才是活的;获得知识仅仅是知识的奴隶,获得能力才能做知识的主人;合格的教师充其量传授知识,而优秀的教师则培养素质和能力。因此他把追求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作为自己培养人才的目标:在教学模式上打破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提倡师生互动教学,把综合实验、毕业设计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和市场经营相结合,把科研和教学相结合,从而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针对我校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的具体情况,张怀武提出“走特色之路,三箭齐发,打造品牌专业”的本科培养思想。首先,确定微电子技术专业与固体电子工程专业的特色、办学目标及办学措施;其次,将科研实验分层次为综合实验和本科教学实验;最后,开拓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前两个都好办,但怎么样开拓本科教学实习基地呢?张怀武挖空心思,在与企业和公司进行横向合作时,他对合作方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提出建立教学基地的模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的能力,也能为企业和公司发掘人才、储备人才资源。经过努力,他先后在成都、乐山、绵阳、珠海、深圳、江苏及浙江建立了五个专业的教学实习基地,使我校电子科学技术及相关专业在国内更显特色。
张怀武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多年来,他先后从事了本科课程《大学物理》、《数字电路》、《信息存储材料与技术》、《磁路设计》、《磁性应用》、《电子材料》、《磁性物理》及《专业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新近还为本科生开设了《科学动态前沿》技术讲座课程。除此之外,还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微型电子器件建模》、《自旋电子学》、《信息材料学》及《磁性材料基础》等课程。在教材建设上,三年来,先后编写和主审了《电子薄膜材料》、《抗EMI材料与元器件》、《自旋电子学》及《磁性材料》等教材,并被我校及其他院校使用,且受到好评。
近年来,已有三名博士生、十多名硕士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所在公司和高等学(院)校的骨干力量,从事高端的专业设计或科研工作。2005年底,又有两名博士毕业,目前他们均参与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工程研究的基础前沿工作,两人均在《J.M.M.M》、《IEEE.TRAN.MAGN》《J.Vacuum》、《J.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国外刊物上发表文章多篇。目前张怀武所带的20多名硕士生、14名博士生,均从事预研、新品及自然基金项目,已有多项突出工作。除此之外,每年有十多篇论文在国外高水平刊物发表,30多篇在国内刊物发表。
在张怀武心里,学生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张老师几乎没有因为出差或者其他的工作原因而耽误课程,几乎没有改变上课时间的记录。”学生们异口同声说道。而张怀武认为这些细节本身就是教育的一个环节,学生究竟从老师那里学什么?不就是学习老师的言行吗?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对学生尊重,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的确,张怀武的弟子们深深地感受自己老师崇高的人格魅力。他的弟子们都以能成为张怀武的弟子而自豪。在微固学院甚至全校,他的弟子们的补贴都是很高的,而他自己用过的一次性纸杯一般都要用好几次。甚至,张怀武能记住学生家里发生的大小事情。学生贾利军的老母亲卧病在床,他与老人家闲话解闷;学生钟智勇的夫人做阑尾手术,他特意叮嘱妻子炖好了鸡汤,趁热送过去……这一切,仿佛像一场场细细的春雨滋润着弟子们的心田,润物而无声。
在弟子们的眼里,自己的老师睿智而敏捷、渊博而深沉,仿佛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一座令人仰止的高山。
而有着20多年高等学校教学经历的张怀武对教师更有一番格外的领悟。他觉得,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小学、初高中的教师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幼儿园的老师是园丁,小学的老师是蜡烛,高中的老师是渡者,那么大学的老师就应该是一方沃土。没有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崇高的人格魅力,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在张怀武的心里,他希望自己的每个弟子都能茁壮成长,超越自己。他说:“我愿做一方沃土,让每一个学生都长成参天大树。”
心系拳拳报国志,胸怀蓝天逐云飞。探索科学的世界,张怀武像一只永不疲倦的雄鹰在飞翔,飞翔……
(长江海涛)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美国光学学会(OSA)Fellow候选人、国际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知名青年学者、在光纤光栅技术研究方面被同行称为世界级专家……众多光环和头衔环绕着他,仿佛遥不可及。但看了他推荐的书——《道德经的智慧》,在采访中听他讲“道”,讲“平和”,才真正领略到他的风采。
儒雅的形象,睿智的谈吐,幽默的玩笑,春风拂面的气息……他就是我校“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通信学院院长饶云江。
腾飞肇基青云志
1962年,饶云江出生在云南保山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在他6岁那年,全家人随父亲辗转到了贵州,在那里他完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初中时,有一次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周恩来总理的故事,周恩来“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铮铮誓言时时回响在他耳边。老师讲的许多名人立志成才的故事,在饶云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火种,对他以后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要为中国人民带来富强,当一名科学家!
几十年来,宏伟的志向成为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上下求索的强大动力,也成为他日后多年教学生涯中对学生上得最重要的课程。他觉得,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绝对不会有什么出息。古人云:“志者,气之帅也。”这里所说的“志”,便是指理想。他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以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为祖国培养人才。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随时随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传授给学生,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他说:“我的中学老师,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引导我一步步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在理想的激励下,我才更加勤奋努力,这对我今后的教师生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淡泊修身以致远
或许天道酬勤,或许是命运的垂青,就在饶云江快要高中毕业时,全国恢复了高考。16岁时,饶云江考上成都科技大学(现已并入四川大学),从此与光电结缘。如果说饶云江在大学以前树立了理想,那么,在大学里他便找到了学习的方向,找到了实现理想的途径,从此开始了他“追光”的科学之梦。一接触到光电领域,饶云江意识到自己找到了可以发挥自己潜能的天地。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是饶云江作为科学研究者的深刻体会,尽管他有时候也觉得很枯燥,但是理想的信念总萦绕在脑海里,让他心无旁鹜地致力于学习研究。大学老师曾鼓励饶云江一定不要放弃研究之路,也许以后会遇到艰难,但是心中的理想一定不能忘记。
大学毕业后,饶云江被分回贵州。在追光的道路上刚刚起跑的饶云江,却发现眼前一片黑暗,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安于现状还是该为理想继续努力。饶云江迷茫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他经常回想起初中老师和大学老师的话语,想起他们的期望和鼓励,想起自己的理想。崇高的理想,总是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暂时的挫折,反而激发斗志,更加坚定了饶云江儿时的梦想,他决定继续深造。1983年,大学毕业还不到一年,他就考取了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硕士研究生。
走进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饶云江幸运地遇到了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黄尚廉教授。他在重庆大学开创了计量光栅技术研究领域,由于志趣相投,他们成了忘年之交,导师的言传身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忘不了导师在身患心脏病的情况下,还拼命地钻研科学,教授弟子。当时饶云江的研究方向是主攻光纤技术,光纤技术是现代光学与光电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前沿研究领域。
也许这个时候饶云江儿时的理想算基本实现了,但是他并不满足。机遇又一次出现了。1985年4月,英国布朗教授应邀到重庆大学讲课,听了这位教授的课,饶云江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在光纤技术领域的研究水平与国外的差距太大。许多设备,他连听都没听过,那一年他23岁。饶云江决定去英国留学!在布朗教授的帮助下,1990年,循着自己的理想之光,他踏上了英国之旅。开始只想去看看,没想到这一“看”,就“看”了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