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高飞返故乡
1990年,饶云江来到英国北部的格拉斯哥市,在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电子系从事博士后研究,那一年他28岁。一到那里,他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没日没夜地工作。每天他总是最后一个从实验室出来。为了更好地工作,他还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练习英文对话,翻阅了大量的外文资料。一年后,他有9篇高水平的论文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各项综合评比列全系第一。当周围的同事对饶云江的成绩表示惊讶的时候,他知道,学业上这点成绩仅仅是起步,他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在这座诞生了世界第一台蒸汽机和电视机的城市,饶云江无数次的想到祖国与英国的差距,激励着他的斗志。
正是因为有了良好的起步,饶云江在出国后的第二年便进入英国肯特(Kent)大学物理系担任研究员,随后又被聘为高级研究员。在国际学术大师、光纤传感技术专家杰克逊教授(D.A.Jakson)的指导下,他开始光纤低相干干涉传感技术中的中心条纹位置确定的研究,这是一个光纤传感技术界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他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首创了白光光源合成的方法,解决了光纤低相干干涉传感技术中长期存在的难题,该成果论文发表于国际光学权威杂志《Optics Letters》上,已被SCI他引37次。此外光纤低相干光干涉传感和光纤光栅传感的三篇特邀文章(1996年、1997年和1999年发表)分别被SCI他引46次、100次和27次,已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文献,被多部专著和教材引用,同时对工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光纤光栅传感产业的形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这些成功,使饶云江获得了导师及业内人士的认可,为他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随后的几年中,饶云江在光纤技术领域获得了19项“首次”成果,做出了国内外公认的、系统的突出贡献,并有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英国期间,他有40篇论文被SCI收录,42篇论文被EI收录。国际多家光学与电子权威学术杂志都邀请他为审稿人,在光纤光栅技术方面他被同行称为世界级专家。
饶云江说:“我知道,在常人眼里取得了这些成绩是很成功的,我的人生之路,似乎已经步入坦途。但只有我自己明白,我的人生轨迹是与祖国联系在一起的。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我不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中国人,一名共产党员!”
1998年,国内启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事业的科学家,才能大有作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的话激起饶云江心中的故土情怀,耳边再次响起黄尚廉导师临别的时候对他说的一席话: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学成后一定要回国服务。1999年10月,饶云江放弃了在英国的优厚待遇,响应祖国的召唤,带着一个海外学子的拳拳爱国之心,举家回国,受聘于重庆大学,任该校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光纤技术研究室主任。
刚回国那年,为了张罗实验室的事,饶云江连春节都在忙碌、辛苦,但是一想到是创建中国人自己的实验室,他一点都不觉得累。一年以后,具有国际水准的光纤技术实验室初步建成。他大胆创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用高频CO2激光脉冲制造长周期光纤光栅的新方法,该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所研制的产品通过了有关部门的鉴定,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产品获得信息产业部入网证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到新加坡、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和地区。饶云江于2005年在比利时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光纤传感年会上做了“新型低成本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器研究”的特邀报告,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国际光纤传感年会上作特邀报告,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当饶云江和同事们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社会和为祖国争得国际荣誉时,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在回国后短短6年内,饶云江以光学与光电子学学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200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共获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论文共计被SCI杂志他引近400次,引用作者1350人次。在国内、外共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5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三本,应科学出版社之约出版国内第一本《光纤光栅原理及应用》专著及主编一本《光纤技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材,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及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公开六项。饶云江作为亚洲光电子年会传感器主题会议主席筹备并主持了两次年会,并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了在重庆召开的“纤维光学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以及2006年在成都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光纤通信网络学术会议。由于饶云江在光学领域做出的成绩,获得2001年度中国光学学会“王大珩光学奖”(该奖为中国光学界最高学术奖)。2003年9月,饶云江荣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并受到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教学上饶云江也努力创新,他用英文为硕士生及博士生开设了一门核心课程《光纤传感与通信技术》,培养了多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其中,一名博士生获得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两名硕士生获重庆市优秀硕士生称号。此外还与国际光纤传感著名厂商美国Micron Optics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由美方资助15万美元从事光纤传感的应用研究。
降重任于斯人
2004年底,饶云江受聘到我校工作,为我校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他感到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重担。除了教师、科学家之外,自己又多了一个身份——院长,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而是意味着更重大的责任。作为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才;作为科学家,他是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带领团队一起争取项目,从事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和出高水平的成果,他将每一次创新作为评定成功的标准;而现在,作为通信学院四千多名师生的当家人,每个决定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他深感要实现将通信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学院的理想任重而道远。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正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信学院作为我校重要的学院之一,她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作为一院之长,如何在其位谋其政?如何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带领院领导班子做出科学决策,推动学院的发展?如何将各项事务协调好、平衡好?这些都是饶云江上任之初思考最多的问题。在他看来,他觉得做一个院长比单纯做教师或是科学家困难,但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勇担重任,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去。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有着50年辉煌历史的学院,饶云江主动适应学院的环境,秉承“通信永争第一”的传统,对教学、科研、学生工作齐抓共管,建立学院奖励机制,争取创造一流的科研环境激励教职工努力工作,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追求卓越。2005年通信学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获得全面丰收,共有9个项目获得资助,获资助金额和项目数均居全校第一;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也居全校第一;2006年通信工程专业已成为省品牌专业,正在准备申报国家品牌示范专业,本科教学迎评准备工作名列全校前茅。
作为院长,饶云江坚持奉行廉洁,倡导全院树立“节约高效”之风。记得刚到学院时,他发现学院一个月的市话费相当高,他认为这是不正常的,便立刻做了详细的了解与调查,号召全院教工开展“三分钟话务”活动,即要求在工作时间每个电话的拨打时间尽量不超过三分钟,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为学院节省了开支。
光是最快的,光是最美的,光是最充满魅力的。在科学探索的路上,一个追光者的身影是那么坚定而执著!
(黎藜刘旭鸿)
1996年7月的一天,阳光有些灼热,成都的夏天已经悄然而临。一位穿着白色衬衫、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只身提着一只皮箱走进了校门。他正准备往家里走,因为妻子早已做好一桌丰盛的菜肴在等他,小女儿也兴奋地在想像着爸爸的模样。犹豫了片刻,他还是拐了个弯,向分别了一年之久的实验室走去,他要先去看看实验室,因为他太想念那个地方了。
他,就是34岁的从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归来的李言荣博士。Karlsruhe研究中心在高温超导薄膜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回校后艰苦的条件还是让李言荣有些一筹莫展,特别是手里没有课题让他度日如年,他想尽快开展工作。经过努力,李言荣终于争取到关于高温超导薄膜研究的课题,这可是第一个课题啊。他知道这个课题的份量,虽然经费很少,但对他来说,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课题找到了,必需的设备却没有着落,正在他焦头烂额时,微波中心的张其劭老师雪中送炭,送给他一台设备,虽然有些陈旧,他却如获至宝。就这样,“大面积单/双面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研制”课题组拉开旗帜,李言荣带着博士生刘兴钊和陶伯万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工作。
那是1997年的夏天,学校已经放假了,三人在学校新楼背后的一间破旧的矮平房里开始了工作,前面一丛丛的杂草和灌木把这里点缀得分外“迷人”。到了晚上,成群的蚊子就会与他们为伴,一起“共度良宵”。特别是李言荣特有“魅力”,只要有他在的时候,蚊子就专找他亲近。陪伴三人的还有一张破旧的布艺沙发,陶伯万住得远,晚上干脆就睡在这张窄窄的沙发上,一睡就是几个月。
经过近一年的调试,设备终于可以运转了。李言荣就带着陶伯万和刘兴钊博士两个兵干了起来。条件艰苦不必说了,因为经费少,他们一个个都成了“吝啬鬼”,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掰着用。那时一个实验用的小基片要两三百元,他们精打细算,一个都不敢多买。记得有一次陶伯万不小心把一个透明的小基片从玻璃杯中倒在了杂草丛中,害得他们找了一个下午。愈是艰苦的条件,愈激发出他们的斗志,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来。正是这个信念,支撑着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挺了过来。对此,李言荣教授深有感触:“同样的事情,大家都在做,随时都可能放弃,但成功的只能是坚持到最后的人。坚持,成功往往就孕育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中,挺过来就成功了。就像烧开水,很多人烧到99度就放弃了,其实再坚持一下,就烧开了别人没有坚持住的最后所需的1度。”
就是这间破屋和陈旧的机器设备,成了他们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起点。随着课题的不断深入,课题组也不断壮大,张鹰教授、邓兴武高工来了,陈家俊、吴传贵、熊杰、李金隆、蒋书文、薛卫东等人也来了,形成了一个团结而极具凝聚力的团队。并且在李言荣的带动下,通过课题和资源整合,现在,整个微固学院形成了十余个有凝聚力的创新团队,每个团队都铆足了劲儿。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何把手下的这帮年轻人凝聚成一个充满朝气的创新团队,发挥出集体的力量呢?一个团队没有灵魂不行,但只有灵魂也不行。面对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压力,别人有进展时,李言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常常忍不住训人,而且非常严厉。课题组的每一个成员无论师生都没少挨训。但大家又服他。在这个团队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经像李教授一样,自觉地养成了一种习惯,除正常的上班外,每天晚上和周末还要加班,晚上从7:30到11:30,周末一般也放弃了休息。他们的夜生活就是在实验室度过,他们的字典里找不到“周末”这个词。有时候,李言荣自己都不忍心,忍不住提醒他们:“你们还是休息一下吧。”刘兴钊、陶伯万都是六七岁孩子的父亲,但为了共同的事业,他们毫无怨言。记得李言荣的女儿过五岁生日那天,晚上女儿抱着他的腿哭着说:“爸爸,今天晚上不去上班,陪陪我们好吗?”他狠了狠心,挣脱女儿走出了门,就在他出门的一刹那,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