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学院先后与10多个国家的20余所院校进行了交流,并同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4所院校建立了正式的校际合作关系。同时,学院积极开展校际互访,5年间,先后邀请40多位高水平的外国专家来学院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和短期合作与技术开发等;学院选派部分教师到MIT等大学进修交流。目前,学院与美国Intel、Motorola、Conxent和韩国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了实验室并进行合作研究;2003年、2004年获得Intel PCA大学教育计划资助。
学院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出国进修、攻读学位。学院积极探索,实现了与美国等国家与地区的4所大学联合开展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项目。到2005年年底,已选派了10多名学生前往韩国、英国、美国等国学习。承办了ICCCAS’02、ICCCAS’04及“中日微波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提升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以人为本,再创新的辉煌
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科专业是伴随电子科技大学的诞生而诞生的,过去数十年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均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级教学基地、一个国家级示范中心既是电子工程学院的骄傲,更是电子工程学院的责任,既要充分利用这些来之不易的平台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好务,更要维护好、建设好这些平台。
在学科建设这个龙头的牵引下,人才培养要下大力气提高质量,要争取机会承担高水平、高级别的科研任务,以达到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之目的。
学院能否再创辉煌,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学院将通过“外引”“内培”并重的方式提升队伍的学术水平。
今后,在确保现有几个“国字号”平台继续上水平的前提下,要为冲刺“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好充分准备,再经过几年努力,把学院建成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型学院,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撰稿:电子工程学院)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的前身是电子科技大学建校初期的无线电零件系(即三系),学院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在本学科所涉及的主流方向上具有综合优势。目前学院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教授领衔的包括16名博士生导师、27名教授在内的雄厚师资力量,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者3人,长江学者4人;拥有“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院常年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广泛的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50年来,学院也为国家信息产业输送了大批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学习能力、工作态度、敬业精神、适应性和竞争能力都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他们中的大部分成了该领域的精英。
一、历史回顾
1.建设与发展阶段(1956—198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无线电材料与元件的生产技术水平发展迅速,新型元器件不断涌现。由于无线电零件是电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国内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就显得非常必要。为此,在1956建校时,学校就成立了无线电零件系筹备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前身)。在成立初期,无线电零件系筹备组人员面对一无所有的困境,集中力量解决师资缺乏,学生转系、分系等问题,并派教师到京、津、宁、沪等地参观工厂、研究所和学校,向专家征求关于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的意见,以做好教师的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通过反复的实践论证,学院最终设立了绝缘材料与电阻电容专业、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磁性材料与器件专业并建立了相应的教研组。
1956年建校以来到1989年这33年间,我院从无到有,经历了初期艰苦的筹建、专业设置的调整阶段,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初步完成了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得到了全国同行的初步认可,其中有32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部省级奖励,并编辑出版了教材著作42部,为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改革与发展阶段(1989—2001年)
1989年,学校对院系所的设置进行调整。原三系划分为两个单位:半导体材料与器件专业建成“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仍称为三系);电子材料元器件、磁性材料与器件以及应用化学3个专业建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十五系),1992年7月在十五系的基础上成立“信息材料工程学院”,下设电子材料工程系(十五系)、磁性工程系(十七系)、应用化学工程系(十八系)。面对学校的改革和系所的调整,老三系的师生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奋斗。虽然行政上是两套班子,但是在科研过程中,两单位的师生们密切交流合作,为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不懈努力。
这十几年间,学院乘着学校快速发展的东风,在“九五”期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九五”期间本学科的科研经费(包括纵、横向科研)合计5500万元。我院共完成科研项目70余项,通过省、部级鉴定39项、“九五”期间获国家级奖励3项,获省、部级奖励1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四等奖2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还原再氧化型半导体陶瓷电容器”科技成果与宏明集团公司联合转入生产并投放市场,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九五”期间发表论文共450多篇(含学术刊物、学术会议),其中SCI、EI、ISTP收录200多篇。获国家和部、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2项。出版教材(教学用书)共10部。这一时期的发展为学院的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整合资源与大力发展阶段(2001—2006年)
随着全球经济信息化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蓬勃的发展,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跨入新的历史阶段,学院的综合实力、科研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为整合资源,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2001年11月“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和“信息材料工程学院”两个单位再次整合成立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我院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重新申报评议中,本学科通讯评议得票率列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科全国第四。2005年学院成功申报了“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显示出学院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和完备的软硬条件。
二、硕果累累
1.学科实力大大增强
经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持续建设,微固学院的学科布局基本成型,优势学科保持领先,新兴学科发展迅猛,学科建设凸显亮点。其中“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并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还拥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4个博士点以及应用化学等5个硕士点。2005年新增了“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建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使得学院的学科实力大大增强,确保了学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2.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50年来,在全院教职工的不断努力下,我院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在“211工程”、“985工程”等几个重大的战略机遇面前,微固人体现出了敏锐的机遇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并为后续发展赢得了主动,抢占了先机。在“十五”期间累计共完成科研项目145项。“十五”期间我院的科研经费达到1.3亿,“九五”和“十五”的科研经费累计超过2亿元。其中包括“国防973”重大基础研究1项,经费达2500万元,“总装934”引进工程2项合计430万美元等。“十五”期间获国家级奖励3项,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三等奖9项。“十五”期间包括在J.A.P和A.P.L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获国家和部、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获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共2项,出版专著、教材共13部。这50年来,我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硕果累累,累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奖励63项。
科研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十五”期间发表论文1040篇,较“九五”450篇成倍增加。发表论文的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九五”和“十五”被三大检索系统检索的论文近600余篇。
发明专利申请数也较之以前有大幅度提高,“九五”、“十五”期间共申请专利93项,授权专利23项。同时,学院也非常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在“十五”期间转换的成果直接经济效益达4亿多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50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专业教师数量增加到108人。教师队伍结构明显优化:现有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博士生导师16人,教授27人,副教授37人。
学院教师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总数达到89人,占专业教师的86%;学历层次普遍提升,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40人,达到37%。同时,近年来,学院还将目光紧紧锁住海外和国内的科研院所,积极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引进“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并从美国、法国、瑞士、日本、新加坡等地引进20余位青年学者。大批优秀人才的引进,显著提高了学院的师资水平。
4.学生培养卓有成效
“九五”期间累计培养博士18人、硕士105人、本科生1250人;“十五”期间累计培养博士46人、硕士305人、本科生1500人;目前在读学生2200多人,其中博士112人、硕士553人。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初步构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同时积极推行主干课程的双语教学,初步实现教材和授课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
在教学成果方面,50年来我院教师累计编写出版教材、专著65部,许多教材与专著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电子材料”、“半导体物理”被评选为四川省精品课程;“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类系列课程综合改革与建设”、“微电子专业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科生生源质量保持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7%以上,并且在保证了高就业率的同时更注重高就业质量。本科生创新能力增强,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10多名同学在全国和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中获得殊荣;文体活动丰富活跃,成绩突出。通过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初步构建了本科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5.营造一流科研环境
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我院的科研设备、环境也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在学校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对微固楼进行了全面的装修和改善,同时学院也每年划拨了专项经费,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强对科研设备的完善。目前我院建立了一系列科研平台,包括粉体、快体、薄膜制备平台;介电、磁性、半导体性能测试平台;微观结构分析表征平台。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400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8000万元,教学实验室面积2000平方米,教学设备及教学软件1550万元。目前,在学校支持下,我们正在组建价值2000万元的“微细加工”平台。通过“微细加工”平台建设,强化材料与器件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创新(介电-磁性-半导体),力争成为未来的国家实验室的亮点。优良的科研环境和完善的科研设备,一方面保证了我院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同时也为吸引和造就更多优秀人才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6.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活跃,在“九五”、“十五”期间我院师生累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580人次,其中参加国际会议261人次;国内外专家来访710人次,其中国外专家来访167人次。并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院举办了130期高水平的“微电论坛”讲座,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美国宾州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KFK中心、美国Onsemi公司、Viriginia理工大学、意大利国家半导体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俄罗斯电子材料所、日本横滨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日本ISTEC、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开展了协作和互派人员的交流活动,在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聘有兼职教授9人。
成绩属于过去。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奋斗,为实现基础研究国际化努力工作,以出杰出人才、出标志性成果为目标,追求卓越,勇创先锋!
(撰稿: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