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学科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办学实力,支撑和推动了学院的人才培养。在本科教学方面,1998年学院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调整要求,把所办专业整合成通信工程专业,并迅速建设成为学校品牌专业,在生源质量、教学质量、就业以及社会评价上都取得良好的声誉。通信工程专业有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光纤通信4个专业方向,较好地体现了学科和科研优势,形成了科研教学相互支撑、互相发展的良性循环。2006年该专业正式被命名为四川省品牌专业。同时,2001年学院申请建设了网络工程专业,这是一个以培养网络规划与工程设计及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网络研发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培养高层次网络研究人才等多方面人才为目标的新办专业。学院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截至2006年7月,学院在校本科生近2300人。
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学院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工程、密码学等研究生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达1100人、博士研究生达100人。
初具规模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正在成为培养通信领域中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2001年以来,学院提出树立精品意识,深化教学改革的建设思路,积极推动课程组建设和课程建设,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院彭启琮教授荣获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到2006年,学院完成各类教改项目19项,目前还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教育部教改项目4项。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同时,学院为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加大了实验和实验室建设力度。2002年启动了通信与信息学院教学与实践基地的建设,在学校和国内外相关企业如华为、中兴、MOTOROLA、TI、ALTERA、MENTOR GRAPHICS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国内一流的通信专业实验室,其中有特色的专业实验室11个。学院现有实验室面积1100平方米,共计投资近4000万元(含捐赠),各类仪器设备1885台。实现了从原理、部件到系统,从语言、工具到硬件设计,从课程实验、实验课程到专题实验等多层次实验教学。
此外,学院还致力于探索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从“务实创新”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从“以人为本,有容乃大”到“崇尚个性,凝聚团队”,推动了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化,促进了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近5年通信学子在各类科技竞赛中成绩骄人,获得国际奖项18人次(包括美国ICM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项90人次。通信学子的良好素质得到了社会和行业的肯定。
带着昨日的辉煌展望未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提出了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科平台、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实验基地以及一流的学生质量即“五个一流”的建设任务,争取经过10~15年的努力,将学院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学院正准备全面开展建设工作,如加强“抗干扰通信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高质量地实现实验室的拓展与提高计划;如力争恢复“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称号;如筹备新建“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处理与电路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如加大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力度,提升品牌专业的知名度等等。
随着我们国家的高速发展,创新社会和创新体系的建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支柱——现代通信和信息工程技术,必将会更加阔步地向前发展。而随着学校新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开展,新校区建设的启动,更将极大地推动学院的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信之鹰必将飞得更高。
(撰稿:李玉柏)
一、历史底蕴
1956年电子科技大学成立时的二系,设有电磁场与微波工程、遥控遥测、雷达、通信、电视、无线电等专业。1976年,从二系分离出来的雷达专业和遥控遥测专业合并,单独成立了七系。1980年,从七系的微波、遥控遥测、接收等教研组分离出部分教师成立微波中心、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企业管理系。1987年前后,将7系的709实验室分出来成立电子实验中心。1992年3月,将原二系和七系合并,成立电子工程学院。2001年,将原电子工程学院、微波中心、电子实验中心整体及应用物理研究所部分研究室、五系的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合并重组新的电子工程学院,目前是电子科技大学规模最大的一个学院。
2001年,在院系调整中,新成立的电子工程学院设立了3个系、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研究所。分别是微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电子实验中心和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
学院是3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国家级教学基地、一个国家级示范中心的责任单位:它们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286人,其中教授41人(含博士生导师29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63人。
二、硕果累累
1.学科建设
2002年初,学院申报“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均获成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首批“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学科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微波专家林为干院士和著名天线专家谢处方教授,现有获“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士学位获得者”称号的专家学者5人。通过国家“九五”“十五”“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科平台得到很大拓展,形成了若干个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方向。通过“十五”“211工程”的建设,计算电磁学方向和微波/毫米波MCM和微波/毫米波MMIC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拥有较先进的设备与实验条件。在“211工程”建设资金的支持下,信息产业部“雷达探测与成像研究重点实验室”、“电子侦察与干扰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电子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十五”期间,该学科进一步强化了大阵列成像和目标识别优势领域,在雷达成像与宽带雷达技术和电子侦察与干扰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通过较高水准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电路与系统学科累计已为国家输送了近100名博士。1988年被评为全国唯一的“信号、电路与系统”重点学科。先后获世界银行贷款、“211工程”等资助,学科点专用的仪器、设备价值2000万元以上。
2.人才培养
(1)本科教学
2002年学院着手建设“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2004年12月,该“基地”正式成为我国12个“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之一,已正式挂牌。2006年,电子实验中心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得成功,这是目前西南地区唯一的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全校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和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条件保障。
学院重视专业建设,不断改革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精品课程建设卓有成效。目前有6门课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其中:“电磁场与波”今年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电子技术实验”课程计划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材建设成效显著。5年来,已编写出版教材14部。其中,《电磁场与电磁波》为“全国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精品项目,被多所大学选用,发行量累计达100万册;《电路分析基础》是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发行量达20万册;《DSP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十一五”国家立项建设教材6部,计划出版教材20部。
学院对电子技术实验进行了体系改革,提出了“基础、应用、综合、设计、创新”的五层次实验教学体系,目前实验项目119项,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项目89个,占75%。
学院完成了两项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在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的牵引下,学院承担了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规划任务。
近5年来,学院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4项,共有5门课程获四川省精品课程称号。
(2)研究生教学
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是:面向国家与社会需求,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培养在电子工程领域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高级研究型人才。学院以统招研究生教育培养为主体,同时开展多种形式办学为社会培养人才。2001年至2005年,学院累计培养博士生229人,硕士生1414人。2005年招收工程硕士生近600人。
学院在大力加强研究生理论基础学习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和方式多样、形式灵活的教学模式,扩展了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除传统课程与传统课堂教授之外,学院还有采用全英文教材、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11门,并设有针对学术前沿的专题讲座环节。这些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学院重视学习、吸收、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和方法,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目前,学院已与美国伊诺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开展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已选送多名学生参加该项目。
学院培养的一名博士于2006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3.科学研究
电子工程学院是电子科技大学科研规模最大的学院,学院科研力量雄厚,主要涉足雷达探测与成像、电子侦察与信息对抗、目标与环境特性、微波毫米波技术、数字音视频与图像处理、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保持军事电子科学研究优势的基础上,扩展了科研渠道,提高了项目水平。三大类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973”项目)大幅度增加,继2004年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之后,2006年又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一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横向协作项目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基本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科研局面。2005年的科研项目数为2001年的2.5倍,经费为2001年的3.65倍。
申报专利、发表论文数逐年递增。重大科研项目增长迅速:“十五期间”新增“863”项目24项、新增“973”项目8项;科研经费稳步上升,年均增长500万元;获国家奖1项、省部奖1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48篇,其中:SCI检索40篇、EI检索45篇,出版著作21部,获发明专利4项。
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院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电子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4.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在职教师215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3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52人,讲师、工程师101人,初级职称24人。
学院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中博士的比例。目前,学院教师中,博士49人,硕士114人(其中在读博士65人)。
学院大力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以老带新。目前,学院40岁以下的教师141人,绝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历,正在成为学院的中坚力量;40到50岁之间的教师有48人,50岁以上的28人。
学院为学科、专业与科研的协调发展,开发教师人才资源,组建了有利于人才自我发展的“三维”组织模式,即每位教师在行政上归属于一个系、所或中心,科研上参加一个跨行政系、所或中心的科研团队,教学方面参加一个学院层面组织的教研组。培养了一支有创新能力的朝气蓬勃的中青年高水平师资队伍,造就了一批高水平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5年内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新世纪人才7人。
5.国际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