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抓消防安全,严查火灾隐患,确保万无一失。认真吸取2001年“3.29”火灾事故教训(注:2001年3月29日,学生宿舍11栋1名同学违章在寝室内点蜡烛照明,引发严重火灾,烧毁学生宿舍500多平方米),定期开展消防专项整治工作。安全工作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多种途径对师生进行法律法规、校纪校规以及安全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定期不定期安全检查;拆除和改建火险隐患严重的学生宿舍一万余平方米;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改造南院家属区电源和供电设施设备。学校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的消防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于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
加强信息调研,及时掌握和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学校稳定,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和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还配合参与了对“法轮功”邪教分子的调查和转化工作。
1、3.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完善了《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规定》、《危险物品管理使用规定》、《校园交通秩序管理规定》、《生产施工安全管理规定》、《装饰装修安全管理规定》、《外来施工队安全管理责任书》和《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评估体系》,制定了《处置突发事件预案》等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加强技术防范建设。学校投入数百万元,经过三年分期建设,于2003年建成了功能完善的电子报警监控系统,该套覆盖全校的电子技术防范系统,集数千个消防智能报警点、消防联动控制、消防广播,数百个摄影防盗视频监控点、近百个门禁防盗报警点于一体,具有远程电子视频报警显示功能,充分体现了现代网络技术在安全保卫工作的运用,实现了消防报警系统智能化管理和网络化监控。该套系统在公安消防机关的权威鉴定中被认为:居国内领先水平,尚属“首例”。三是以校园报警中心为中枢,以校园110为骨干,建立健全快速反应的校园预警机制。
1、4.加强保卫队伍建设
安全保卫队伍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和国家个人财产安全的高度,从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高度,认识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形成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风尚。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责任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完善了人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形成了以接、报警为中心枢纽,守护、巡查、快速反应的应急机制,全体干部实行分片管理责任,基本上形成了以干部值班为中心的多层次立体防范体系,发挥互动协作的防范功能。
(撰稿:陈学初、杨军、张娜)
1994年10月21日学校批准成立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1995年3月25日以无线电技术系为主体,整合学校通信技术领域的人才、科研、教学等资源组建的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正式挂牌。学院由3个系(无线电技术系、通信工程系、信息系统工程系)、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信息系统研究所组成。
经过12年的发展与建设,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已发展成为我国电子通信和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内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科研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开发基地。
一、学院的前身
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建校初期的有线电设备系和无线电设备系,其中无线电设备系设有无线电技术专业,有线电设备系则包括了有线电、电报电话和通信三个专业。这些专业支撑着国家急需建设的电报电话、有线电台等通信设备生产的工程师培养任务。1959年,学校撤销有线电设备系,成立电讯系(即一系),下设市内电话、长途电话、无线电通讯、无线电通讯测量四个专业,随后二系的电视专业并入到一系,基本上形成了今天通信与信息学院的基础。当时培养的许多优秀学生留校工作,学校的师资队伍迅速发展起来,科研和实验室建设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学校各个方面不断发展,电讯系和下设专业不断调整壮大。在利用上海交通大学等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电讯系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和实验,推行了系列教学改革,使众多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文化大革命”10年,许多建设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尤其是教学工作深受影响。直到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和高校秩序的正常化,学校的专业重新按照教育部专业规划的要求进行了调整,1979年成立了无线电技术系,即为人们熟知的老一系。无线电技术系整合了通信技术和通信测量的优势资源,设有无线电技术、广播电视工程、通信工程、电子测量专业。
历经风雨,学校始终秉承“培养国家电子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注重无线电技术和理论并重,注重实验室建设,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注重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因此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电讯系也组织了广大教师和实验人员参加国家级的攻关项目。如有许多老师、包括一些导师带领的学生,参加了“电视会战”、通信兵部的“930工程”、“黄河水位数传”等多项大型科研项目,取得了很多成果,多次得到国家和通信兵部嘉奖。通过参加科研、实验、科技扶贫、实践成才、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既帮助教师快速成长,同时培养了学生科技活动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1978年,学校恢复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选拔了一批成果申报全国科学大会奖,无线电技术系推荐的五项成果全部获奖。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无线电技术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首先是科研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科研经费从1981年15.24万元到1990年的182.87万元。科研项目也从纯计划安排项目发展到国家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跨行业项目等多种类型。从1981年到1990年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6项。其次是学科建设和科研基础快速发展,“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相继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生和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在国内有着重要影响的学科基础和科研平台。
在科研工作蓬勃发展的同时,无线电技术系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改革工作也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从微机原理、信号与系统、程控交换、电视技术到射频技术等都有相应的为学生实践所提供的平台。同时无线电技术系还将部分学生分配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所、三十所、二十七所等研究所做毕业设计,以研究所老师的研究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既使学生在真刀实枪的毕业设计中得到锻炼,又帮老师完成任务,形成校外的毕业设计基地,其良好的效果得到了高度肯定,并评为国家级优秀奖。同时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也成绩斐然,出版教材23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10项。
二、学院的诞生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无线电技术系进入发展成熟期。1990年学校以无线电技术系为主体,联合学校相关专业的部分资源,申报成功了“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4年以通信实验室为主体申报成功了“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获得世行贷款100万美元和部门拨款近300万元;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获得国防科工委、电子工业部等1000万元投资。两个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大大改善了学科和科研平台,整合光通信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抗干扰处理技术等科研力量,提升了科研水平。以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为例,筹建期间(1990-1995年),承担了国家科委“863”项目、预研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51项,累计经费583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发明奖各一项,省部级成果7项。
同时,在90年代,学校根据发展的需要,开展了院系体制改革,在原有的系建制基础上扩建学院建制。鉴于无线电技术系、两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一个电子工业部部级信息研究所,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科、教学、科研支撑,1994年10月学校批准成立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1995年3月正式召开成立大会,首任院长刘亚康,总支书记彭启琮。
学院成立时调整工作的重点是专业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通信产业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民族通信产业快速发展。行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很大,而需要的知识点不断扩充和更新。经过了若干次讨论、论证后,学院在保留无线电技术系的同时,扩建了通信工程系和信息系统工程系。其专业方向包括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无线电技术、广播电视等。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涉及现代通信技术、各种媒体处理、通信系统与通信网以及各种信息的传输、存储、变换、处理、检测与显示技术与系统等领域。学院的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培养出众多的优秀学生,他们已成为我国通信事业的栋梁。
三、快速发展的通信学院
经过12年的发展,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通信与信息技术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学科建设、办学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科和专业排名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曾受到社会环境的较大影响。通信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外资企业的增多,大量高工资就业机会的吸引,出国人员增多等造成师资力量的流失,加上老一辈教师的退休,使得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在上世纪90年代青黄不接。进入21世纪,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学校的科研环境、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以及引进工作的深入,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逐步稳定了队伍,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各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6人、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25人,副教授31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抓住“211工程”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的契机,开展学科平台建设。目前学院汇集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四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光学工程、密码学等“211”建设学科以及通信与信息系统、光学工程等“985”建设学科。通过学校“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和学校“985工程”(一期)重点学科群建设项目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了学院的学科地位,加快了发展速度。其中国家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议中的得票率并列全国第一;《科学时报》公布的2004研究生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排名,学院排名第四,2005年上升到第三。
在科研基地建设中,学院以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在学院已经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抗干扰通信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网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又新建设了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它们是“通信与信息系统”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这些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大大提升了科研水平,改善了学科平台和科研条件。近年来学院科研经费快速增长,近3年科研总经费近5000万元,获省部级奖2项、国防科技奖2项,发表论文近1000篇,申请发明专利近100项。
同时,学院在科研方向、科研任务的内涵上不断提升,向创新性、基础性深入。以2005年为例,学院除了承担大量预研和型号项目外,新申请成功9项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一项),总经费339万元;在2005年发表的281篇论文中,三大检索论文达到130篇。目前学院在军事抗干扰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宽带通信网技术、光纤器件和光纤传感技术、宽带光纤传输系统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中的信号处理、通信集成电路与设计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成果,并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