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后勤事业是一个由基建管理体系、后勤管理体系、保障服务体系有机结合的系统。管理是基建后勤工作的关键,基建后勤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的“科研”功能,中央领导曾多次强调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基建后勤队伍的科学管理是分不开的,包括了后勤工作的先进科学管理功能。在基建方面,从征地、规划设计、勘查、施工、材料供应、招投标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工作流程,通过制度建设,完善科学的决策系统并注重组织实施与监控,确保基建工作的有序进行;后勤保障方面,主要对后勤保障的设施、设备、手段等物质条件的使用管理,同时包括固定资产管理、维修改造项目管理、非营利性经营项目管理、后勤财务管理等等,推行“双目标管理”和服务承诺制,形成制度化,管理目标和经济目标的落实,做到科学化。通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建设,从而强化基建后勤保障能力,是基建后勤工作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保障。
4.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是基建后勤工作任务顺利有效完成的重要前提
50年来,电子科技大学经历了几次上级主管部门的变更,不同的上级主管部门,都对学校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也正是因为和有了上级的大力支持,学校才有今天的发展和成就。50年来,学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或多或少,但是,只要是学校恳请和希望地方政府给予支持的,学校都得到了支持。因此,学校应当也必须和地方政府保持紧密联系,积极主动地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融入到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并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基建后勤工作,与地方政府、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联系尤为紧密,更应当得到他们的充分理解和政策的大力支持,才可能顺利有效地实施和完成。学校通过主动向四川省、成都市、有关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汇报,工作中的具体困难都得到了地方政府领导和主管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为学校发展建设和相关后勤工作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5.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强化安全责任,确保后勤工作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后勤工作无小事,安全工作是关键。学校基建后勤安全工作涉及食品卫生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交通运输服务安全、学生公寓和教职工住宅安全、子弟校和幼儿园的校园安全、卫生防疫和医疗安全管理等方面,必须事事安全第一,时时警钟长鸣。坚持实行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工作职责,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安全工作应急机制,完善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基建后勤工作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四、基建后勤工作今后主要的任务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进入“十一五”,学校的基建后勤工作重心将转向清水河校区建设,为实现学校进一步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了前面50年的经验积累,新校区的建设和管理,都将立足于新的起点和高度全面展开。
清水河校区位于成都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区合作街道办事处范围内,东临绕城高速路500米生态绿化带外侧,北接成灌高速路,南临IT大道,西连广场路,占地3081亩,规划建筑面积达145万平方米,基本建设分三期完成。清水河校区将建设成一个以生态城市和绿色学府为主要特质的,厚重、典雅、大气、和谐的数字化校园。2006年,一期工程49万平方米的建筑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一个崭新的校园不久将矗立在成都平原清水河畔。
清水河校区的建设,给后勤保障带来新的课题和新的探索。我们将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和正确决策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树立“大后勤”理念,统筹协调,形成合力,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科学方法,构筑“大后勤”保障体系,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有电子科技大学特色的后勤保障改革发展之路,竭力为我校办学空间、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的迅速扩大和提升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后勤保障服务平台。
曾几何时,在梧桐掩映的沙河畔,四季如画的银杏林,高大挺拔的香樟树,沁人心脾的栀子花,香飘十里的桂花,绿茵如毯的草坪映衬和伴随了多少莘莘学子晨读的身影;庄重典雅、气势恢宏、错落有致的教学楼群,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体育场馆,平整乌黑的沥青道路,花岗岩装扮的广场行道,宽敞明亮的食堂公寓,花园式的住宅小区,无不渗透着电子科技大学的领导者和建设者的匠心独运;佳木葱茏,碧草如茵,花香鸟语,融和着自然人文美与科学精神魂的电讯园仿佛都在诉说着电子科技大学昨天的成就、今日的风采和明天的理想与辉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崭新的时代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世纪之初,电子科技大学已踏上了跨越又一个新台阶的征程,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任重而道远。基建后勤战线的干部职工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弘扬优良校风,振奋精神,与时俱进,以百倍的信心、昂扬的斗志,追求卓越,拒绝平庸,为电子科技大学快速发展添砖加瓦,再创辉煌。
(供稿单位:基建处、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校医院
撰稿:余敏明郝钦伟曲福辉等)
安全保卫工作关系着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着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我校从筹建之初就非常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在学校发展的各个阶段,保卫工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以及学校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而开展,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50年来,我校保卫组织机构从不健全到健全,队伍从不公开到公开,任务从突击性到规范化目标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几代人默默奉献,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艰苦奋斗创业多艰(1956—1976年)
1956年6月,筹建中的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保卫科,成员中有的是刚脱下军装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有的是从地方公安部门直接选调到学校的干警,也有刚参加革命工作的青年,构成了保卫人员班底。
建国初期,国家的政治形势比较严峻,各方面情况都比较复杂,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企事业单位保卫组织是公安机关的基层组织,我校保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反右”、“审干”、“清队”和打击坏分子。学校当时属军工院校,承担了大量的军事科研任务,保卫、保密级别高,对师生员工政治审查的任务特别重,大量的外调(异地调查)工作,主要由保卫处同志承担完成,建校初期的10年间基本上没有间断过。
当时食、宿、通信、交通各方面水平很低,有些同志接受外调任务后,一出校门就是半年。工作任务艰巨,条件艰苦。通过大家埋头苦干,齐心协力,成绩斐然,1956—1958年,学校先后查清多起案件,纯洁了队伍,保证了教学科研生产顺利进行。
1959年3月,学校正式成立了保卫保密处,下设三科:保密科、保卫科、治安科。枪支及警用装备也得到补充和规范管理。明确了保卫工作职责:保密宣传教育,防止失、泄、窃密事件发生;科研重要部门的安全保卫、政审;协助公安机关侦察破案,侦破一般刑事案件;消防工作、安防工作,治安宣传,以及做好门卫工作,户口管理工作等。1960年学校根据当时安全保卫工作形势要求,在各系和机关总支设立专职保卫干部,还专门成立了治安委员会,下设8个分会,小组若干,共有200多名成员,以党、团员为骨干,形成了一个群防群治网络。根据国防科学技术保密纲要和公安部有关文件要求拟订了《保卫安全制度》、《物资管理制度》、《保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1961年学校组建了经济民警队,在治安科领导下,主要工作是担任门卫及重要部门的执勤、警卫,到1966年撤销。1964年10月学校决定将保卫保密处改为保卫处,撤销了保密科(保密工作部分由院办兼任)。1965年5月,保卫保密处改为党委保卫部,加强了党对保卫工作的领导。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造反派踢开党委闹“革命”,由院革命委员会设立的人保组实质上替代了保卫处。保卫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止状态。直到1972年,院党委重新建立,保卫处(部)恢复工作,协助公安局破获多件大案、要案。
二、解放思想调整队伍(1977—2000年)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各行各业都迅速转入了恢复、整顿学习和重建阶段,学校的保卫组织和机构建设得到了逐步恢复。1979年1月正式建立党委保卫部和保卫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1984年12月,又成立了校卫队,1986年为加强保卫处的业务建设和适应改革开放治安形势发展需要,保卫处下设调研科、治安科、治保会和消防科。
为了彻底消除“文化大革命”的冤、假、错案影响,1978年以后,保卫处在纠正错误案件、落实政策、复审案件、调查案件中作了大量工作。及时解决了一些遗留问题,消除了不良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党委和公安机关交办的各项任务。
保卫处工作逐渐恢复活力,走向正轨。1986年9月以后,保卫处逐渐发展成为组织机构比较科学合理、讲效率、重实用的工作队伍,调研科、治安科、消防科、内勤科职责逐步明确。装备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拥有警车、警用摩托、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器材。人员得到充实,先后引进多名大专院校毕业生,人员素质也逐步向知识型专业化发展。
制度建设不断完善。1983年起,拟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治安安全暂行管理细则》,开展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专项斗争。同年拟订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校园治安秩序管理处罚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1985年2月还涌现出校卫队员林相树同志只身现场抓获持刀杀人歹徒的英勇事迹。
1988年7月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和重点高校安全工作的需要成立公安科,直属市公安局领导。公安科于1991年7月改为公安分处,增大了执法权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1987~1995年,保卫工作多次受到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表彰。保卫工作集体受到表彰达40次,其中省、市以上政府表彰就达30次,有4人次获省、市政府和厅、局表彰,还有多人获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嘉奖。
1996年1月,调整后的保卫处领导班子,抓队伍正规化建设,整顿思想作风,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年年获得成都市公安局和成都市防火委员会表彰。
三、开拓创新成绩喜人(2001—2006年)
2001年7月,随着学校的全面改革,处、科领导干部和职工实行全员聘任上岗,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作了相应调整,治安科、消防科、综治办合署办公,干部由过去的21人精简为15人。经过调整后的保卫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处领导因势利导,坚持“抓队伍,促工作,压发案,保平安”的工作思路,从更新理念、加强教育、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消除隐患等方面狠抓落实。近年来,有效地控制了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和灾害事故的发生;治安、刑事案件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校园及周边的治安环境秩序得到明显改善,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学校年年被成都市公安局评为“安全保卫工作先进单位”,邹寿彬校长还代表学校在教育部召开的高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上作了介绍经验的发言。6年来共获得各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共计24项。
1、1.高度重视责任落实
2001年起,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和校长担任主任的学校消防安全委员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观,做到了安全工作经费有保障、安全检查考核有标准有要求、年终总结有奖惩。学校还制定了“安全保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
保卫处在工作中提出了“热情服务师生,甘做无名卫士”的新理念,学校保卫工作由过去以“专政”打击为主转变到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服务为主。部门严格履行“有求必应、有难必排、有险必抢、有灾必救”的工作职责,全面提升保卫队伍形象。同时为加强内部管理制定了系列规章制度。
1、2.综合治理治标治本
创建安全文明校区,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开展校园周边和校园内部环境专项治理整顿,学校投入资金收回了长期严重干扰和影响学校安全的踏水新村和永联村的土地,使学校周边治安秩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保卫处对东院和南院住宅区进行专项整治,拆除100多家乱搭乱建的商业摊点,消除了家属区治安、消防隐患。
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周边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管理校园内的安全、消防工作;协调公安、交警等部门建立联动联治机制,辖区地方政府牵头在校园周边成立由公安、交警、城管、卫生、文化、工商和学校职能部门参加的“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协调小组”。
对教学区的交通安全秩序进行了专项整治,修订了《校园交通秩序管理规定》,完善了校园交通标志标线,使校园交通秩序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