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校还与一些国外高校开展了科技合作项目。如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开展的民用雷达项目,利用了大众汽车公司的基金资助,完成了8毫米成像雷达的设计,成功应用于高炉炉面的成像。周明天、刘锦德等老师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研制成功20世纪80年代我国较早的微机“紫金2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与日本电气通信大学合作开展的机电一体化项目,开启了双方长期的友好合作。
学校每年派出数十名教师参加各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20世纪80年代共160多名教师参加了11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同时,组织40余人次赴国外大学讲学和合作交流,组织30多个团、250余人次对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管理等进行考察。这些措施使得学校及时了解了相关学科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发展动态,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并扩大了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国际影响,提高了学校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使我校一些有名望的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或刊物中担任一定职务,并联合召开国际会议,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等。
我校还积极开展与国外著名公司、学会的交流。美国物理学会、电子学会等著名学会,西门子、IBM等著名公司都在20世纪80年代与我校开展了良好合作。
三、发展阶段(1990—2000年)
我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在90年代有较大的发展。
1990—2000年,电子科技大学共接待来宾900余人次,聘请长短期外籍专家420余人。出访438人次,其中公派留学186人次,出国讲学和开展合作研究66人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186人次。与28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友好协议。从1996年开始申报国家公费留学资助项目,三年共申报24人,被国家教委留学基金委录取了22人,年平均录取率居四川省高校榜首。
1996-1997年先后接收过4名法国留学生前来我校光纤重点实验室短期进修。1999年我校首次招收了6名美国留学生来我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学习。
90年代,我校先后举办国际会议及国际讲习班共7次:93’国际电子高等教育学术讨论会、94’国际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会议、第二届中日机械电子学术讨论会(1997年)、中英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研讨会(1998年)、MAGIC程序国际讲习班(1996年)、MEI方法国际学术讨论会(1997年)、第25届国际红外与毫米波会议(2000年)。其中的5次会议均由我校主办。1996年美国R.Barker博士出资赠送给我校一套大型粒子模拟软件(MAGIC程序),并派B.Goplen博士来我校举办MAGIC程序国际讲习班,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核工业研究院及我校高能电子学院所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讲习班,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1997年由我校主办的“2000年国际红外、远红外、毫米波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四、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自2001年起,学校提出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学校将“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作为外事工作的重点。通过经费支持,提供良好的条件,鼓励广大教师“请进来,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在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大幅度增加外事经费,为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提供了经费支持
从2001年起,学校的外事经费大幅度增加,从最初的60万元增加到230万元。学校通过基金的方式,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青年教师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基金”为没有课题经费的青年教师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提供了经费支持。自2001年至今,共有400人次获得资助赴境外参加国际(双边)会议。2005年我校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第三届通信、电路与系统(ICCCAS05)国际会议”,组织并资助了6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赴香港参加会议。“国际会议筹备基金”支持学术单位在国内举办国际会议,为广大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学术讲座经费预算”鼓励广大教师积极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和短期学术交流活动。
2.积极寻求出国进修的渠道,为广大教师走出国门创造良好的条件
近年来,学校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列入党政工作要点,提出学校国际交流年度工作计划,大力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为学校的“人才战略”服务。
(1)青年骨干教师英语培训:为了保证学校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尤其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从各个方面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从2002年起,学校每年暑期组织20名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赴澳大利亚进行为期40天的英语强化训练,提高了青年教师的英语水平,大大增强了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2)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为加快学术队伍建设,促进我校与世界各国(地)高校或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扩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知识视野,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动态,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将最新的科技前沿、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的课程和教材、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思想带回学校,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不断发展,学校每年选派20名左右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境)外进修。
(3)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教育部项目:组织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教育部项目,如“高校基础课任课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等,从多种渠道派出教师。
3.通过校级互访,促进与世界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每年派出校级代表团到世界知名高校访问、交流,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然后,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鼓励学者教授开展联合培养和互派人员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4.通过与知名跨国公司的合作,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通过与知名跨国公司之间多种多样的合作方式,使广大教师有机会接触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开拓国际视野,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先后与美国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INTEL公司、IBM公司和AGILENT 公司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实验室20多个,开展了科技合作项目。通过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和美国深软科技公司合作,完成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WCDMA手机芯片验证系统,为进一步的手机芯片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的说来,从2001年起,电子科技大学外事工作就渐渐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机构改革,学校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外事工作队伍。在学校“外事工作小组”的领导下,通过主动出击,积极联系国外友好单位和专家学者,促进了校级代表团互访和高层次人员的交流;通过与友好学校的积极沟通和交流,开展了学生交流计划;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设立奖学金和开展合作研究等形式,与国内外知名的IT类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给专家来校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002年高标准装修了18套专家公寓,配备了齐全的家用设施;为向校内教职工及时宣传国家外事政策和动态,建立了专门的外事工作网站,定期搜索和更新国家相关政策;为响应国家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认真执行和贯彻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申请举办了两个合作办学项目:“法语联盟成都法语培训中心”和“电子科大-韦伯斯特合作IMBA项目”;为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相继出台了“骨干教师出国进修计划”、“青年骨干教师英语培训”和“青年教师出席国际会议专项基金”等具体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外事工作。
学校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从一般的学术报告、学术座谈、讲学,逐步发展到合作科研,技术指导、培训,举办学术会议及技术交流展览等多种形式。2001—2006年6月,学校共召开国际(双边)学术会议19次,派出人员1020人次,接待外宾1900人次,聘请外国专家800人次。据《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04年参加国际会议并发表论文数最多的前10所高校我校名列第八。频繁的学术交流对迅速提高全校学生和留学预备人员的英语水平,缩短学校学科与国际学科前沿的差距以及学校了解产业界对人才需求等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1月11日国际电磁科学院批准我校成立“国际电磁科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分院”。该分院的成立标志着我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物理学科又有了一个更好的学术发展平台;3月,我校与IBM公司达成协议,价值1200万美元的IBM Z900主机设备落户我校,为学校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搭建了更好的平台。
我校与包括IBM、INTEL、ONSEMI(安森美)、NATIONAL SEMICONDUCTOR(美国国家半导体)、SAMSUNG(韩国三星电子)、韩国电子科学研究院、日本EPSON、德国CST公司、乌克兰科学院、俄罗斯应用物理研究所在内的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签订了科研合作协议,建立了25个联合实验室,获捐赠软件价值3000万美元,硬件价值9238万元,聘请海外兼职教授59名;与包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东京电气大学、美国伊理诺伊理工学院、法国布列塔尼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签订了40余项合作协议,为学校师生了解科技前沿动态、培养国际交流意识、增强学校科研实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法国两任驻华大使LAFON先生和高毅先生、以色列驻华大使HAIM博士、贝宁国家高教部长、蒙古教育文化科技部长相继来访,探讨教育领域合作与交流;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教授和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校长马尔科姆?麦维卡先生以及英国拉夫堡大学校长David Wallace先后来校访问,洽谈校际合作;德国驻成都总领事葛思茂和美国驻成都总领事穆恩先生也来学校访问交流;美国安捷伦公司CEO Bill Sullivan和美国惠普集团副总裁黄太平先生在内的多位世界知名公司的总裁、高级副总裁来校洽谈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
50年来,随着指导思想不断的调整与完善,外事工作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外事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2004年底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被评为2004年度“四川省外事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在学校大力支持和兄弟部门全力合作之下,国际合作与交流未来的工作将会更加蓬勃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也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撰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我校的基建后勤工作伴随着学校50年的发展,几代人经历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有过多少次风雨坎坷,每一步前进都烙下深深印迹,每一分成绩都凝聚着广大基建后勤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智慧。基建与后勤工作彰显着深厚的校园文化和业已形成的后勤精神,基建工作描绘着为大师而造大楼的追求,后勤工作表达着服务育人的理念,其每一次改革、每一步发展都紧跟着时代的脉搏。
一、50年来基建后勤工作发展历程回顾
1.创业与停滞(1956-1977年)
1956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常委会正式决定,学校校址设在成都市东北郊府青路以东、沙河以西的保和乡地区。建校筹委会随即成立基建处、总务科,开始了学校首次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工作。
从1956年2月初选定校址,到1956年9月初教学主楼两翼和四幢教职工宿舍15693平方米、三幢单身宿舍15505平方米、教职工食堂1329平方米的竣工,短短的7个月时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第一代基建人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从主楼钻探、整体规划设计到施工建成、完成主要配套的全部工作。开工大小工号共10个,建筑面积59723平方米。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建设施工,挥汗如雨,不辞辛劳,搬砖运瓦,众志成城。钢筋供应不上,本地不产红砖,省、市政府指示拆城墙取砖,砌入教学主楼部分底层……当年的这一幕幕鼓舞人心的场面至今对于许多人来说仍历历在目。
1956年9月29日是一个不能忘怀的日子,全校3000多名师生员工和来宾,沐浴在蓉城金秋的阳光里,在主楼东边的体育场隆重举行了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首届开学典礼。自此,学校在漫漫的征途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随后的几年里,由于办学规模多次变更,学校基本建设工作受到了很大影响。从1957年到1960年在校学生规模在7500~15000人之间剧烈起伏,导致学校基建规划与布局举棋不定。三年自然灾害后,基建速度放慢,在“文化大革命”10年中,学校基本建设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这一阶段,学校共征地468亩,建成教学主楼、人文社科楼、微固学院楼、光电学院楼、实习工厂、校医院、子弟校、食堂、教工及学生宿舍总计1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