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认真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必须强化纪检监察内部制度建设
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是学校贯彻落实并维护党纪政纪严肃性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每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因此必须全方位地加强其内部制度建设,使他们自觉养成符合纪检监察干部要求的行为规范。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挺直腰板说话,一身正气办案。
50年的成电,50年的辉煌,孕育了可歌可泣的成电精神,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无不使每一位成电人引以自豪。纪检监察部门在其中做了一些工作,但远远还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将以主人翁的姿态,以庆祝建校50年为契机和新的起点,积极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罗敬良宋天伟王利)
我校20年的审计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并成为四川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协会理事单位之一,是党委正确领导和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大力支持以及全体审计人员积极探索、努力开拓的结晶。
一、一、建立与发展
审计处前身为审计室,1987年8月成立,9月任命傅世全为副主任,1989年2月更名为审计监察处(处级单位),1993年6月党委常委会决定审计处与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三个单位合署办公(即“三署合一”办公模式)至今。
审计处历任的处领导有:1989年2月—1993年6月副处长为傅世全;1990年7月—1993年8月副处长为万金贻;1993年9月—2001年9月处长为谢文利;2001年9月—2003年2月处长为周恒义,副处长为王利;2003年2月至现在,处长为罗敬良,副处长为王利,2006年2月任命宋天伟同志为副处长。
二、成效与收获
1.将服务寓于履职尽责的监督之中
全面履行《审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责,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上必须树立敢于审计、敢于监督的观念。凡是按规定属于我校审计管辖权的一切被审单位,都必须接受学校审计处的审计监督,不存在任何“禁区”或“特殊”的对象。从原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拓展到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内控制度评审、基建工程审计、合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审计力度明显加强,在发现重大问题线索时注意“解剖麻雀”,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根溯源,查深查透。现在,在学校形成了一万元以上的经费必审,各种经济活动都要求审计参与。通过这些,保证了国家财经法纪的严肃性,同时也维护了学校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审计部门“经济卫士”的应有作用。
2.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审计作用
审计处代表学校行使内部审计监督职权,担负着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规范财务管理、为学校经济发展和改革服务的职能,积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审计监督。在20年中(主要是近5年),审计处共完成审计项目1166项,审计金额328846.4万元,其中,财务收支审计34项,任期与届中经济责任审计19项,专项审计调查85项,基建修缮工程(一万元以上必审项目)审计957项,清产核资审计15项,其他审计57项。经审计取得经济效益3661.96万元,其中直接经济效益3661.96万元;查出有问题违纪金额3196.49万元。提出审计报告1000余份,提出审计建议500多条,大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收到了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学校各单位的经济管理秩序的规范化。
同时逐步对学校各类大宗物资、仪器设备、建设工程项目、建筑材料、生活及办公用品、医用设备采购等进行跟踪审计,主要以参加其相应的招标活动,进而从参与具体的工作中从审计的角度提出规范物资采购、工程队伍选择程序和意见,提高了学校投资资金的使用效益。配合学校纪委、监察部门查办经济案件8起。
3.与时俱进,推动审计工作蓬勃发展
学校审计处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和总结。根据我们在具体审计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审计处理所依据的“五严”原则,即:根据情节、性质和后果的不同,本着预算内严于预算外;消费性严于生产性;故意弄虚作假严于技术差错;当年发现的严于往年发现的;有法不依的严于无法可依的,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较好地解决了在经济法律法规不尽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既依法审计又实事求是的问题。
针对具体的审计项目,范围和审计要求不一,审计对象的业务繁简、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水平、内控制度水平不一的状况,审计处除了积极推广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规定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基建工程审计外,为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监督,总结实施了审计调查方式,使审计监督发挥较大的作用,审计效果明显。开展了对外投资、科研经费、设备使用等专项调查项目,对于促进学校改革深入发展,加强资金调控,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等起到积极作用。审计调查在内容上突出了重要性,在方法上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对象上照顾了广泛性,在结果和处理上既具有可靠性,又有及时性。提高了审计成效,扩大了审计覆盖面,我校的审计由开始监督检查范围拓展到为管理和控制服务,使审计监督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了作用。
围绕学校预算管理制度,适时调整审计内容,开展以各类预算收入、专项收入、政府基金、税收征管等方面为审计重点,针对预算安排不严晰、调整预算随意大、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情况,加大审计力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注意将财税部门的审计与其他部门单位审计相结合,预算执行审计与决算审计相结合,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相结合。指出了在预算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促进我校预算资金的安全完整、合理有效使用。
针对我校基建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采用合同审计和基建工程财务收支审计。合同审计主要是针对基建项目多、产生纠纷多的特点,结合招标情况,规范基建工程合同,这既是法律依据,又是基建工程预结算审计依据。审计处在完成基建修缮工程(一万元以上必审项目)审计957项,没有出现经济纠纷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审计效果。
4.积极改善审计内外环境,促进审计工作稳步发展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审计队伍,加强审计处的“人、法、技”建设,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历来将加强审计队伍政治理论素质的提高作为重要议事日程,重点开展理想、信念、敬业、奉献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加强廉政教育,制定纪律约束干部,树立为审清廉的思想作风,使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
重视审计基础工作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审计执法行为,提高依法审计水平。先后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内部审计规定》、《电子科技大学经济责任审计办法》、《电子科技大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办法》、《电子科技大学基建工程审计管理办法》等审计制度。同时为了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管理,还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审计人员责任制》、《电子科技大学审计人员责任追究制》、《电子科技大学审计人员岗位职责》等内部审计制度。形成了20项审计规章制度,为我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由于重视基础建设,使审计工作逐步达到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审计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有声有色。先后送出审计人员参加脱产学习50余人次,培养了业务骨干,解决了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同时,我们还加强自学,适时地开展审计工作经验交流,互帮互学,提高了审计人员业务知识水平,使之较快地适应审计工作。也鼓励审计人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要求每人每年必须写一篇文章参与交流,20年来信息、经验总结和交流文章80余篇,使审计人员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开阔视野,增强业务能力。近几年,每年都与校计划财务处共同对学校财务人员进行审计业务培训,促进了财务规范化管理。
强化审计意识,改善审计外部环境,使学校充分认识到审计的作用。一是宣传的审计法规,扩大审计工作在学校的影响;二是向被审单位宣传审计法规,促使审计对象增强法律意识,配合审计工作正常执行;三是加强与纪检、监察、产业、财务、国资、基建等部门联系与协调,注重信息交流,共同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促进审计工作的稳步发展。
三、审计工作体会
1.必须一手抓监督,一手抓服务,把服务寓于审计监督之中
审计的目的是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与控制。发挥审计工作的保证、促进、调控作用,就必须将我们的服务寓于审计监督之中,才能使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作用。
2.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
任何单位的审计工作,都是为促进单位的快速、健康发展服务的,保证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否则,就失去了审计工作的意义,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审计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
3.必须注重创新,勇于开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依法审计不等于生搬硬套,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既注重依法审计,又注重开拓创新相结合,才能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发挥出我们审计工作的最大作用。
4.必须加强审计制度建设,做到按章办事
只有与时俱进地加强审计制度建设,不失时机地在新的形势下建立健全审计的规章制度,使我们的工作有章可循,做到每一个审计人员自身的行为规范,在广大教职工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全体教职工的最大支持,才能使审计的作用最大化。
(撰稿:罗敬良王利宋天伟)
建校50年,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建校初期与前苏联专家开展的双边交流到今天与世界各地知名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广泛交流,电子科技大学通过贯彻实施“国际化办学”的战略思想,积极执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双向交流方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扩大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从建校至今,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工作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56—1976年)
电子科技大学是1956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建立的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类的高等教育机构,由当时的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南工学院的无线电专业搬迁组建,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全国7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从建校起,就与前苏联从事无线电科学研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友好往来。先后有9名前苏联专家来校长期讲学,有87位外宾参观考察;同时,学校派出数名教师到前苏联进修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中断。
二、成长阶段(1977—1989年)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实现了真正的开放办学,学校遵循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外事法规,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外事工作取得大的突破,转变了观念,拓展了交流途径,从少量引进外语教师到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及进修教师,并大量引进科技专家进行短期讲学和交流,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1年,学校获得世界银行贷款600万美元(后来追加至800万美元)。利用这笔钱,学校建设了三个研究中心:微波中心、计算中心和材料分析中心,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在硬件上走到了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同时,学校还利用联合国发展组织无偿援助的60万美元建立了微机所,开发了微机软硬件设施,开发了UNIX操作系统及国内较早的微机“紫金2号”。
留学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提上议事日程。学校从不同渠道争取名额,从世界银行贷款里抠钱出来资助留学,通过校际交流争取奖学金,这些措施打开了我校80年代初期出国留学、进修的局面,派往国外的留学生及进修教师逐年增加。由最初一年三四人增加到80年代后期的每年几十人,仅1989年就派出45人出国留学,整个80年代共派出300余人出国留学,并且大多数留学人员都归国效力。
在组织校内人员出国进修的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大量的引智工作。20世纪80年代,通过短期讲学和讲座等形式请来200余名国外知名高校的著名学者。来自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学者,蔡绍棠、赫希菲尔德、葛守仁、陈惠开、雅里夫、格芬尔、舒曼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为我们带来了国际前沿领域的学科信息,指导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中20余位外国专家还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学校还与20余所国外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