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风建设
学校将学风建设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学生工作把“以学为本,促学生成才”作为指导思想,以“学风建设”为中心任务,狠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学生管理。开展“综合治理”,努力尝试“教、学、管”三方相互结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促进优良学风形成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提出了“继续奋斗3~5年,做祖国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的奋斗目标,大力倡导学生报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依托学风建设,2003年开始,改变以前推荐评选优秀班集体的做法,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活动,突出全面参与和班级学风建设,3年来,共有近900个班级参加了创建活动,共创建“陈邦清班”21个、校优秀班集体113个、校合格班集体42个。通过优秀班集体创建,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局面,各班级的考试通过率、四六级通过率、考研率等指标都有了很大提高,有力促进了学风建设。
3.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宿舍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我校又是以电子类学科为主,电脑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其他学校,因此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在近几年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到宿舍和网络。学校专门开设了学生门户网站和BBS相关站点,实现了学生思想教育的网络化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
我校本科学生在2002年搬入了完全由社会投资建设的校外公寓——“南院学生公寓”,针对新情况,学生工作“南移下沉”,低年级辅导员入住学生寝室,所有辅导员进入宿舍办公,全面了解学生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将校园内课堂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宿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也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首先就要培养心理健康的人才。学校从1988年起,不定期地向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1991年5月成立“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挂靠在德育教研室。1995年6月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卫生协会”,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对提高心理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每年新生入学初,就进行全体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问题。
5.服务于人,全面成才
(1)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全面成才
学生激励是学生管理工作当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评定奖学金以及多种表彰等,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全面成才。
1986年之前,学校根据《成都电讯工程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生品德评定试行办法》,对学生进行考评。
1997年之后,制定《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实施细则》,对学生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按30%、60%、10%的折算比例进行考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奖学金除了人民奖学金外,还有单项及专项奖学金。
2002年起,学校先后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电子科技大学奖学金评定办法》、《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奖励条例》等文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激励体系。测评内容由原来的德、智、体三方面,改为基础性素质和发展性素质,提倡以学为主、全面成才,鼓励学生科技创新;奖学金逐步发展为人民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专项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多重并举的局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请不同的奖学金;学校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奖励类型,设置了以“成电杰出学生”、“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奖,和以“陈邦清班”、“先进班集体”、“星级寝室”为主要内容的集体奖。学校表彰的方式有授予荣誉称号、通报嘉奖、颁发奖章、证书或喜报、载入档案和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奖学金。
(2)构建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服务体系,关心、关爱贫困学生
我校一贯重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已逐布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保险等为主要内容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保证了学校无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2001—2005年,发放各项奖助共4600万元,接近建校以来前40年各项助学金总合的2倍。
(3)注重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
学校注重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辅导员定期与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及时将学习成绩通报家长,发动家长一起做工作;选派优秀任课教师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组织优秀学生与他们进行“一帮一”;将学习成绩列入优秀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的重要考评内容,形成了学校、家长、同学一同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局面。2001年后,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根据不同情况,每学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提醒或警示。根据不同学生的特殊情况和要求,及时调整专业、住宿或年级。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效防止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帮助”。
(4)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工作服务
计算机信息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的必然趋势。学校利用在信息学科上的优势,逐步探索并开展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工作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信息管理系统”(SMIS)获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并被许多兄弟高校引进使用。“学生之家”网站(www.stuhome.net)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http://www.univs.cn)举办的全国高校百佳网站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十佳校园学生门户网站”。
四、校园文化建设
建校之初,党政领导十分重视文娱宣传工作,努力以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鼓舞全校师生员工的斗志。1956年9月,组建了管弦乐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并带动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兴起。随着文娱活动的开展,社团活动也相继兴起,大学生合唱团、舞蹈队、川剧队等文艺社团应运而生。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各种文艺社团陆续重建,在以后的几年间,学生诗社、影视协会等20余个学生文化社团相继建立起来,定期举办系列活动;1981—1984年,注重思想教育和智能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继续发展,成立了大学生演讲团;1981—1983年,开展了几十次演讲赛与口才训练讲座,举办了30多场演讲会;1985年,创建“大学生业余美育学校”,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1988年在“首届蓉城青年文化艺术月”活动中,大学生合唱团、舞蹈艺术队荣获冠军;1991年后,科技文化活动在学生中兴起,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正逐步由单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发展为科技类活动,内容更加多样化;1993年学生合唱团荣获成都市大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1993—1994年,组建40余人的大学生铜管乐队;1995年,组织了第一届校园歌手大赛;1998年,参加“新德克杯”功放制作大赛、“Intel 98系列活动”,参加四川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节,获文化节目类一等奖和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类一等奖;1999年,组织参加第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荣获二等奖一名;2000年组织参加全国大专辩论赛获亚军。
跨入新世纪,校园文化更加异彩纷呈。校园文化从内容上适应时代的变化,结构走向多层次。弘扬主旋律,坚持正确性,强调主体性,注重大众性。倡导高雅文化进学校,开展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在科技学术活动和竞赛方面,2002年,获首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最佳策略奖”。2003年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2004年全国IBM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第七届、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多项个人奖;2005年,荣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学生共获得8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在全国525所参赛高校中名列前茅。
学校于2002年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4年艺术类公选课荣获校教学成果集体二等奖,原创歌曲《青春日记》中CD组合荣获全国校园歌手大赛金奖;2005年获四川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6项,四川省体育舞蹈比赛第一名,全国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艺术表演类3个一等奖,艺术作品类(摄影)2个一等奖,在全国校园歌手大奖赛中获唯一金奖。交响乐团入选“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活动”代表教育部在西南财大等5所学校巡演;学生辩论队2002年参加全国大专辩论赛获得亚军,2004年获得冠军,2005年获得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冠军。
五、就业工作
建校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7—1970年,这一阶段毕业生分配制度为“统包统分”,实行完全的国家计划分配;第二阶段是1974—1980年,这一阶段的毕业生分配制度为“哪来哪去”;第三阶段是1982—1995年,这一阶段是由“国家计划分配”制度逐步过渡到允许一定范围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时期;第四阶段是1996年至今,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成熟,形成了“市场导向,宏观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
1996—2000年,我校逐步建立完善了企业信息资源信息库,积极开展就业双选活动。每年均举办供需见面会(即双选会),另外,从1999年开始举办企业专场招聘会,多种形式的毕业生双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毕业生就业逐步走向市场化道路。同时为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自199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对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
1999年,在全国率选开展就业信息化建设。就业办牵头负责建立了http://job.uestc.edu.cn和http://jiuye.uestc.edu.cn 两个网站,使我校的就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进入21世纪,毕业生就业进一步市场化。伴随着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学校的多年努力,我校的毕业生就业进入良性循环,就业市场逐年火爆,多家企业提前半年入住学校抢聘人才。2000年底便提前完成了2001届毕业生的就业任务,引起社会各界和应届学生的高度关注。
2002—2003年,IT产业经历了“冬天”的洗礼,我校毕业生就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学校认真分析就业市场,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开拓性地开展工作。2003年起,学校提出了力争“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的就业工作“双高”目标。从规范就业日常工作入手,内抓“管理与培训”,外抓“市场与调研”,充分利用我校专业优势,强化以“服务、教育、管理”三大职能为核心的的就业工作理念。
2004年,教育部提出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面对逐年增加的就业压力,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我校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就业双选和就业指导工作。在原有大型“供需见面会”和“专场招聘会”的基础上,又尝试举办中型的“行业专场”和“地域专场”招聘会,另外,为解决逐年增多的考研落榜生,举办了“春季双选会”。这一系列举措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以及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006年,学校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市场”,走出去,请进来,在保持与众多企业友好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与各地人才服务中心建立就业及实习基地,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保证。
50年来,学校共培养学生8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国防建设的主战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信息产业的最前沿,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战线和航天、航空、中船等十大军工集团。学生选择电子行业和国防科技领域的占总人数的60%;在区域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及直辖市,比率高达85%。我校毕业生踏实、敬业、诚信、技术过硬等特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