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立完善党员发展和教育培训机制,党员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素质明显提升
党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是决定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因素和根本环节。
大力发展党员,尤其加大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学校制定并落实了有关学生党员发展和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文件,坚持发展党员谈话和党员发展材料审核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扩大了党员队伍的规模,建校至今共发展党员17000余名,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规模从第一次校党代会时的36个支部、467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497个党支部、8588名党员。其中学生党支部375个,学生党员6369名,党员学生比例24.2%,已经实现了一年级班有党员,二年级班有党小组,高年级班有党支部。
切实抓好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学校根据党所面临的具体形势和任务在不断变化和调整,党员同志的工作和业务领域也在不断变换和拓展,对党员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教育培训。自2003年以来,共组织党支部书记集中培训455人次,新生党员集中培训202人次,并多次邀请专家、领导为广大党员讲专题党课。学校定期组织好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让基本素质好、入党愿望强烈的青年学生和教师,系统有效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自1987年党校成立以来,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共计24000余人。
5.构建保障激励机制,党员意识不断增强
在全体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切实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学校树立典型,宣传先进,建立了优秀共产党员表彰奖励制度,在强调精神奖励的同时,加大物质奖励力度。从1980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共表彰先进党总支20个、先进党支部139个、优秀共产党员365名,其中学生优秀共产党员30名。同时,学校推荐的2个先进党总支、8个先进党支部,27名优秀共产党员、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受到省教育工作委员会的表彰。
6.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也找准抓住了影响学校发展、关系师生切身利益和党建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了原因,制定了切实的整改措施。同时,还初步探索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为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奠定了基础。
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学校对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的先进性建设、党支部的先进性建设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以及更好开展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同时,为了加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理论研究,学校划拨专项经费,从2006年开始设立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并率先启动了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研究。
上述成绩的取得,使我校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1993年,学校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校”的荣誉称号。2001年和2004年,校党委书记胡树祥同志分别在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的第十次和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了有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大会发言。2003年,四川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我校“2000-2003年四川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学校”的荣誉称号,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党支部等基层党组织荣获“2000-2003年四川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胡树祥、雷平、胡新弟荣获“2000-2003年四川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2006年,电子工程学院微波工程系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三、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
电子科技大学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经过数代人50年的不断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党和国家要求、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工作制度。总结50年的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工作,我们的基本经验是:
(1)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校最大的政治,注意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学校发展实际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2)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坚持以推进学校各项中心工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的重心,牢牢抓住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始终突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内在动力,加快构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的长效机制,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3)始终突出以人为本。坚持把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干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教职员工支持和参与学校各项改革,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始终强化制度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推进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
(5)始终强调团结合作。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由于其关系重大、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等特点,仅仅依靠组织部门的力量难以顺利推进,需要各部门、各学院的精诚团结与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和支持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
建校50年来,学校各项工作突飞猛进,屡创佳绩。在这一发展历程中,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仍然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干部队伍的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党支部作用的发挥还不平衡,在新形势下工作的方法、手段、机制等创新不够,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先进性教育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促进干部选拔、考核和培训的规范化,探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途径,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撰稿:党委组织部)
建校50年来,我校学生工作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依据青年学生的特点,遵循学生工作的规律,积极引导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成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学校的发展,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学生工作管理体制和机构的变迁
1956年建校初期,人事处下设学生科,负责新生的政审复查工作,毕业生政审及分配派遣工作,学生助学金的评定、审查、管理及临时困难生的补助工作,学生班级的组建和违纪处理工作。
1977年12月,学生的招生与分配工作由人事干部部门转至青年处,并改青年处为学生处。
1979年7月,院党委下设学生工作部,负责招生、分配及学生奖学金发放工作,并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等。
1981年4月,为了加强学生德育工作,成立德育教研室,由学生工作部部长兼任主任,德育教研室挂靠学生工作部。
1990年,党委恢复设立学生工作部,并与学生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学生工作实行党政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学生工作部(处)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毕业生分配工作等。
2001年,武装部与学生工作部合并办公,学生工作部部长同时兼任武装部部长。次年成立艺术教育中心,挂靠学生处。
2003年4月,为了加强校外社会投资学生公寓管理与协调,学校成立学生公寓管理办公室,挂靠学生处,由一名学生处副处长兼任公寓管理办公室主任。
2006年,学生工作部与学生处仍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武装部和校团委与学生工作部合署办公,研究生管理处处长和校团委书记兼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校艺术教育中心,公寓管理办公室仍挂靠学生处。学生处下设学生思想教育科、学生管理科、学生就业工作办公室(同时也是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建校初的几年,学校没有专职从事学生工作的政工干部。最初,建立了导师制,任课教师兼任导师,成立班导师组,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各方面全面负责,由教务处和系共同管理。1960年,院党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各系高年级中抽调有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学生党员担任年级党支部书记,实行半工半读,适当延长在校学习时间。
1963年,学校抽调部分政治课和专业课教师担任专职学生辅导员。1964年,学校选留了36名应届毕业生作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同时党委决定由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并参加系学生会工作。同年底,党委决定设立大班(约120名学生),班主任任大班班委会班长。1个大班就是1个民兵连,班主任为连长,辅导员为民兵连指导员。
“文化大革命”开始,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冲击。
恢复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后,学校各专业全面招生,在校学生增加,学生的管理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党委及时调整充实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职干部队伍,在1979年抽调50多名干部担任学生辅导员,每个小班都配备教师兼班主任。同时,要求各系党的组织要有领导同志分工主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求各业务部门,都要结合本职范围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984年开始,学校从本科毕业生中选留优秀毕业生担任学生辅导员。从1995年开始,学校实施“2+3”辅导员选留机制,即从免试读研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中,每年选拔考核15名左右留任辅导员,他们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满两年以后将继续深造读研究生。这一时期,恢复并调整了校、系两级学生工作领导小组。
进入21世纪,按照新时期对学生工作的要求,学校对学生工作队伍提出了“四要”(即立意要高,思路要新,工作要实,管理要严)和“四讲”(即讲政治,讲水平,讲实效,讲奉献)。“四要”和“四讲”要求学生工作队伍人员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高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按照这样的标准,学校从辅导员选聘入手,从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入手,坚持“高进”原则,好中选优,确保质量,从源头上保证了学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学校于2003年在原有的“2+3”辅导员选留机制上提出并启动了“4+2”选聘方案,即每年选拔一批免试读研的优秀毕业生做辅导员,工作4年,从第2年起边工作边选修研究生课程,进行硕博连读,工作4年后脱产学习2年,毕业后可授予博士学位。2004、2005年学校共计选聘了24名优秀毕业生通过“4+2”方式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同时,学校采用向校外公开招聘的方式,吸引外校优秀毕业生的加入,优化学缘结构。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建校50年来,学校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十五”期间,学校在总结过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爱国、守法、诚信、理想、坚毅、成才”十二字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题并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理想、人生、成才、就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题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事业与工作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确立人生目标,立足学习,全面成才,报效祖国。50年来通过几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逐渐形成了电子科技大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色。
1.主题教育贯穿始终
我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形成六大主题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全过程,相互渗透,形成了板块渗透式教育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是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毕业生毕业教育、党建工作、网络教育、专业教育等对学生进行理想成才教育。每年都有数百名同学到国防建设重点单位和艰苦地区工作;二是通过创建先进班集体和星级寝室活动、开学典礼、毕业授位典礼、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等进行集体荣誉教育;三是通过诚信档案、考试、诚信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律道德教育;四是通过心理素质测评、心理健康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五是通过“成电讲坛”、艺术团活动、辩论赛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目前共举办“成电讲坛”96讲,听众达5万余人,开展“成电杯”辩论赛21届,各类大型艺术活动晚会20余场;六是通过军训对学生进行国防军事教育。1985年我校成为全国首批52所学生军训试点院校之一,20年来,先后有4万余名学生受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