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但与我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要求相比,师资队伍仍然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中青年杰出人才匮乏,以及优秀团队数量偏少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十一五”期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师资队伍总数达到250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60%左右;具有国外学习经历(学历)教师的比例达到50%以上。构建出10个左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原创能力和竞争实力强的学术团队;培养和引进5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支200人左右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学术视野开阔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培养一支600人左右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队伍。
(撰稿:何春审稿:徐红兵、葛鹏等)
高等教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建校50年来,学校把握各种发展机遇,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在这期间,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发展历程回顾
1.建校初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1956-1977年)
1956年11月,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成立院党委,共有党员141人。
1959年6月,学校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党委书记蒋崇璟做了题为“全党团结一致,调动一切力量,为大力提出教育质量和积极建设学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这次大会对学校各级党的组织进一步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完成各项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了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党委决定从青年教师和毕业生中选拔数十名思想素质好、文化水平高的优秀青年到学生工作和党政机关岗位上,这些同志后来多数成为中层干部,少数成长为校级以上干部。
1966年3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党委书记羊君度做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政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防科学技术人才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强调:努力从加强党员教育、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党支部建设、加强干部管理工作和改进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等工作入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正常的学习、工作秩序难以维持。1971年初,根据中央的指示,90%的党员恢复了组织生活,建立了7个临时党支部,恢复党课学习。4月,学校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党委书记郭坚化做了题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永远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奋勇前进”的工作报告。
2.改革与发展阶段(1978-1999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随后,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央文件,对党员普遍进行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恢复了党课,健全了组织生活。
根据“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的要求,1981年2月,对校领导班子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1983年,对系、处班子进行大幅度调整,选拔了一批中青年干部充实和加强系、处领导岗位。干部队伍在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等方面得到了改善,从组织上保证了新老交替的稳步进行。
1983年12月,学校召开了第四次党代会。党委书记原钧做了题为“振奋精神,同心同德,为开创成电的新局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搞好学校党的建设,就是要抓好党员教育,把党员和干部教育培养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加强领导班子团结,改进工作方法和作风;要搞好党员发展工作,发挥党支部的作用。
1984年,学校开始按照“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的方针,集中3年时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在1990年又进行了党员重新登记工作,健全了基层工作和党内生活制度。
1991年,校党委制定了《中层干部管理条例》(试行),对中层干部的管理、选拔、考核、培训、任免、任期、交流以及后备干部的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1993年,学校组织全校干部、党员和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大报告、《邓小平文选》以及中央重要文件,并联系学校实际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落实,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95年5月,学校召开了第五次党代会。党委书记王明东做了题为“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为把学校办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加强总支、支部建设;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完善干部管理制度。
1978到1999年的12年里,电子科技大学经历了学校隶属关系的几度改变,学校更名和领导体制变化,同时也经历了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国际形势急剧变化的考验。在这期间,学校党委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推动学校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3.深化改革、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6年)
2000年3月,学校划转教育部。2001年4月,教育部党组调整、充实学校党、政领导班子。6月和10月,学校党委分别下发了《关于公开招聘电子科技大学机关中层领导干部的通知》和《电子科技大学公开选拔聘任各党总支(直属支部)和学院及直属单位领导干部的通知》,进行校部机关机构改革,院、系及所的调整和干部全员公开选拔和竞聘上岗。此举在较大程度上推进了干部年轻化、知识化的进程。
同年11月,学校开展了“三讲”教育。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处级干部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剖析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措施。
2001年12月,校党委书记胡树祥在第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立足发展、深化改革、锤炼作风、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建设高素质的学校干部队伍》的大会发言。
2003年1月,学校召开了第六次党代会。校党委书记胡树祥做了题为“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为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
为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同年5月,校党委下发《电子科技大学关于选派领导干部出国进修的办法(试行)》,每年选拔2~4名优秀干部出国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进修学习。12月,校党委下发《电子科技大学中层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对机关、院、部全体中层干部进行了考核。
2004年10月,校党委书记胡树祥在第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做了题为《提高学校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推进学校快速协调发展》的大会发言。
2005年4月,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换届。同年7月,根据党中央和四川省委的部署,学校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实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凝聚师生、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6年3月,学校党委积极贯彻落实第十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制定2006年党建工作思路,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各总支。工作思路重点指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并进行“回头看”工作;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党政班子建设;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
在上述工作的推动下,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还拓宽了工作思路,创新了工作途径,实现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的快速和持续发展。
二、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取得的成就
1.提高学校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和水平,推动学校快速持续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是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集体,提高其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不仅是保持学校快速、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高校的具体体现。
首先,校领导班子始终把加强学习和拓展视野摆在重要位置,注意提高认识、联系实际,着眼大局、面向未来,努力对学校建设和发展进行战略性和前瞻性思考,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水平和谋划发展的能力。其次,校领导班子着力处理好党委与行政、民主与集中、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学校自身工作和内外环境因素制约的关系,学校当前工作的稳定有效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做到科学决策、依法治校,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扎实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快速协调发展,提高了自身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推进力。第三,校领导班子在工作中强调抓作风、办实事,真心诚意地为师生员工服务,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凝聚师生的能力。
2.完善中层干部选拔、考核和培训机制,构建一支高水平干部队伍
中层干部队伍是学校各项工作组织、协调、决策的骨干力量,加强干部队伍的选拔、考核与培训,是努力建设一支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
在干部选拔方面,学校经过校部机关机构改革和干部全员竞聘上岗等一系列改革,拥有了一支年富力强、素质优良、精明强干的干部队伍。与2001年干部制度改革前相比,目前中层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较干部制度改革前下降了近10岁;学历结构也得到较大改善,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近2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达到50%;严格执行交流轮岗制度,全校处级干部交流面达90%以上。
在干部考核方面,学校以“德、能、勤、绩、廉”为主要考核内容,从2002年开始,每年年底对全校中层干部进行年终考核,正确评估干部的综合表现,为干部的升降、调整、培训、奖惩等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还实行了中层干部试用期考核制度,对149名新提拔干部进行了试用期考核。考核结果已经成为学校选聘干部的重要依据。
在干部培训方面,学校积极开拓和探索干部校内外培训的空间和途径。在校内主要采取以会代训形式对竞聘上岗的中层干部进行培训,在校外主要选送处级以上干部到国内外名校进修学习以及参加中央党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组织的干部培训。从改革开放以来,共选派近100名中层干部赴国外考察学习,其中包括学校专项资助赴国外著名高校3个月以上的进修培训;220余人参加国内各级培训机构的培训,其中包括赴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进行数周的考察学习。
3.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学校经过50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校党委、党总支到党支部上下贯通的工作机制和渠道,对贯彻落实党的重大决定,团结凝聚全体党员努力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促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学校工作向纵深推进方面的重要作用。学校党委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制度规范、典型宣传、机制保障等工作的力度,引导各总支(直属支部)、支部把工作的重心向推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全面成才等转移。各总支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深化推进学校各项改革、推动本单位各项工作快速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加强支部建设,规范党员行为。学校制定了《教工党支部工作暂行规定》和《学生党支部工作条例》,明确了党支部的设置、任务、支部建设的制度等;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党员行为规范》,规范党员行为,加强党员管理。
第三,选好配强党支部负责人,加强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党支部书记是党支部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组织者。一方面,把群众基础好、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科研骨干选配为教工党支部书记,许多支部书记还同时兼任了系主任或系副主任;另一方面,把思想政治素质高、学习成绩优、工作能力强、全面发展好的学生党员选配为学生党支部书记,目前有95%的学生党支部书记由学生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