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50年的不懈努力,电子科技大学已经建设成为覆盖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所有学科专业,且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50年来,学校的科研工作也同其他方面的工作一样,经历了创建与巩固、恢复与发展、创新与提高三个重要阶段。
一、创建与巩固阶段(1956—1965年)
1956年建院时,教学、基建任务非常繁重,但对科学研究工作仍十分重视。建立了科学研究部,并制定了学校12年科学研究规划。根据当时无线电电子学的发展与无线电工业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确定无线电定位、测量仪器、电子管、长途电讯、交换机、无线电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共8个研究方向。在1957—1965年期间,学校共开展了551个重要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经费达到了710万元。
1957年12月,成立院科学研究咨询委员会,林为干任主任委员。1959年更名为院学术委员会,即院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在22名学术委员中聘请了4名校外委员。学术委员会下设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和学报编辑委员会。
1958年,学校开始取得科技成果,1959年在院学术委员会下设立了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开始对院内科技成果进行鉴定。1958—1965年共鉴定成果76项。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于1959年创刊,并组建了第一届学报编辑委员会。林为干任编委会主任。《学报》从创刊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共出版14期,刊登论文142篇,每篇印刷500份左右,主要作为与国内兄弟单位交换用的学术交流刊物。
1958—1959年,学校大搞科学研究,相继建立了17个研究室。1960年调整为通讯机、弱信号接收技术、高频瓷材料、磁性材料、电真空、固体器件、计算技术、超高频技术、遥测遥控、信息论共10个研究室。
1962年12月,根据“高教六十条”与“科研工作十四条”的精神,学校将研究室调整为7个,重点建设电真空、固体器件、遥测遥控3个研究室,并将此意见上报国防科委。
1964年,经国防科委批准建立电真空与固体器件两个研究室。
二、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2000年)
1966年“文革”开始,科研工作受到严重干扰,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学校的科研工作并未停顿。1966—1976年,学校开展课题98项,经费1016万元。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后,学校的科技工作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
1979年四机部批准我校建立高能电子学研究所和应用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分别为刘盛纲和林为干。1984年电子工业部批准我校建立了微型计算机研究所、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和信息系统研究所,首任所长分别为刘锦德、陈星弼和李乐民。
1984年学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相继建立了计算中心、微波测试中心与电子材料微观分析中心,首任中心主任分别为李士成、张其劭和张有纲。
1990年至1994年,学校相继建立了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战术通信抗干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大功率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分部,首任主任分别为李乐民、李正茂和王文祥。
1985年学校的科研项目有325项,科研经费首次超过500万元;1987年项目有446项,经费首次超过1000万元;1993年项目有747项,经费首次超过5000万元;2000年科研经费达8226万元。
1978年,学校决定在学术委员会下设立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恢复了对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
从1978年,学校开始了科技成果奖励的申报工作。1981年制定了“科技成果管理办法”,1989年制定了“科技成果鉴定及奖励工作实施细则”,至此,学校科技成果的鉴定、奖励与管理都有章可循。
1978—2000年,学校鉴定科技成果820项;获国家级奖励37项,其中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发明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1项;获省部级奖励475项。
1985年学校专利事务所成立,1990年又列为国防专利事务所。1988年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事务所章程》和《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事务所工作管理办法》。1985年至2000年,申请专利133件,其中已获得发明专利权的有17件,实用新型专利权38件,申请美国专利2件,获得美国专利权1件。
1985年,科研处成立科技开发部,负责科技开发等工作;成立成果专利科负责成果推广应用等工作。
1978—1994年间,学校独资创办的科技企业共计16家,利用技术入股等办法办的合资企业4家。利用开发的科技成果创办的科技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鼓舞和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学报》于1979年正式复刊,组建了第二届学报编委会,复刊后的两年间分别出版了3期《学报》、2期《译丛》。1981年《学报》改为季刊,每年出版四期,每期印刷3000册,每册10万字左右。
1983年,经电子工业部与国家科委批准,《学报》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三、创新与提高阶段(2001—2005年)
2001年,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抓住国家实施科技强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机遇,提出了构建“以国家急需的军事电子研究、各类国家基金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的应用技术研究”的“三足鼎立”科研架构,使我校科技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我校的科技实力得到大幅度增强。
1.项目与经费
2003—2005年,我校科技经费总量保持了近30%的增长势头。2005年全校科技经费首次突破3亿元。其中,除军事科研经费保持稳定增长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经费继2004年首次突破1000万元之后,在2005年再创新高,超过1400万元。
同时,我校承接的科研项目完成质量不断提高,相继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成果,例如:在基础研究领域,我校“半导体功率器件耐压层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评为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已成功转让给美国PMT公司,这是我国在IT领域向发达国家转让专利为数极少的成功案例之一。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我校“纳米磁电信息功能材料”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使我国在抗毁伤MOD技术领域、无源LTCC器件领域、高频开关电源以及集成薄膜器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先后批量供货,部分技术转让出国。
2.论文、专利和获奖
2000年以来,我校获得各种科技成果奖励共13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项。2005年我校论文专著数为2800篇,2005年我校专利申请数为120件。
3.任务领域
军事电子方面:任务来源从总装扩展到各军兵种,单项任务最高经费2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在自然科学基金的八大任务体系中,我校已在其中的七大体系中承担了项目。
在横向合作方面:学校不断推进与地区、企业的横向科技合作,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到目前为止,学校分别与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的一些地市以及长虹集团、第二机械工业部九院为代表的一批重点企业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分别与IBM公司、Motorola公司、美的集团、九洲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联合实验室。一批专利技术成果在上述地区与企业成功转让和本地化。几年来,科技成果转让经费达1000万元以上。
4.科技队伍建设
自2002年起,学校对校青年科技基金加大了投入力度,每年投入1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支持我校中青年科技人才。学校连续三年共获得6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首次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这是我校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取得的新突破。2005年,又有刘濮鲲团队入选。2003—2005年,共有24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有10人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目前我校已有40多位教师在全国不同级别的专家组中担任专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5.科技平台建设
学校全面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以科技条件平台及基层科研组织建设为重点,努力推进基于“一校三体”办学体制的立体网格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进入拓展提高计划,获得近1000万元经费支持;“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于2004年通过国家有关部委组织的评估,2005年通过了立项评审进入拓展提高计划项目;“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实验室于2005年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建设规划于2006年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隐身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被批准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这是我校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
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同时,在加强科技条件平台资质建设方面也取得进展:
2003年通过民用和国家军用标准质量保证体系认证,2004年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2005年第一次通过质量体系监督审核之后,2006年我校第二次通过质量体系监督审核。2006年成功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二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使得我校成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取得军工、科研、生产三证的高校。
6.创新体制和机制
学校在科技工作中十分重视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创新工作,坚持“向体制创新要动力、向机制创新要活力、向队伍建设要能力”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1)政策创新。学校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发广大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科技工作的发展。推出研究员职称系列并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工作有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
(2)体制创新。作为学校科技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创新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2002年学校以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原则为指导,成立了“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系统工程设计中心”即学科性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学校已按照此模式成立了5个学科性工程研究中心。我校以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性工程研究中心及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为承接科研任务的主要实体,正在形成新的科技创新体系。
四、我校科技工作的奋斗目标和基本思路
我校科技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奋斗目标是:“着力提升我校科技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实力,使我校成为我国在电子信息领域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产业化的生力军,促进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校科技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瞄准国家目标,抓住学科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学科交叉,突出应用特色,增强资源共享,崇尚科学道德,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校科技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基本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质量、增量’为核心,‘方向、队伍、基地’为抓手,通过观念和体制创新,完善‘三足鼎立’的科研架构,构建立体网格科技管理体系,走规模水平并重的特色型的科技发展之路,使我校科技工作快速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基本思路,我校科技工作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是:
1.着眼创新和提高,力求重点突破
全体教师尤其是学术带头人要牢固树立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瞄准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凝练重点学科方向,集中优势力量,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我校优势学科布局,加强组织力度,选择科研项目,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在创新和重点研究方向上,实现重点突破。尤其要注意在交叉中探索前沿,在集成中加强攻关,在合作中着力创新。避免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放在低水平项目上。
2.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
一方面,要不拘一格、精心选拔人才,相对地稳定一支精干、高水平的基础研究骨干队伍,长期潜心于基础研究;另一方面,要科学地评价基础研究工作,形成有利于开展基础研究的学术环境和氛围,积蕴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逐步推行首席科学家制。
3.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增强集成创新能力
要以改革为先导,建立若干以团队为组织形式的、适应多学科集成攻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以及有利于集成创新、资源共享的科技平台,加强对重点和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保障,努力争取承担对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国家安全、科技进步有重大意义的攻关任务,力争取得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科技成果。逐步推行团队负责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