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削弱的情况在1961年均得到了纠正。从1964年开始,贯彻毛泽东“春节讲话”精神,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狠抓教学中心,整顿教学秩序;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加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精简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有计划地进行教材建设工作。
3.停滞阶段(1966—1977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的本科教学受到极大冲击,基本处于停课状态。强调“学生首先是学政治,其次才是学技术”;没有统一制定过教学计划,部分针对典型产品的需要开展教学的少量专业,其教学计划大多按典型产品的需要来设置,完全打破了多年形成的课程体系,大大削弱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增加了学政治、学军、学工、学农的内容;教学内容少、浅、凌乱、不系统;教材建设受到很大影响;考试被取消。
4.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学校教学工作也得到全面恢复,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多样化人才;积极探索多层次办学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从理工结合、机电结合,发展到工管结合;根据培养目标和学制年限,学校自行制订了新的四年制本科教学计划,从1985年开始试点学分制教学计划;以四年为整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视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全面修订和制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大纲;加强教材建设的组织与领导,选用适合的教材或编写特色教材;强调通过抓教学方法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下功夫;重建基础理论系、整顿教学组织和秩序;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改革实验教学;开展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试验工作;积极开展第二课堂。
5.改革发展阶段(1986—2000年)
这一时期,学校以人才培养和提高质量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和目标,特别注意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和管理改革之中。教学工作取得较大的成效:(1)坚持以法治校,综合治理教学环境,全力抓学风及校风建设,我校是最早实施对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进行统考的高校之一。(2)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培养高质量人才。(3)重视建立稳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稳定基础课教师队伍。(4)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1987年开始实施多种能力培养方案,涉及学生的科技和实验活动、社会实践、体育与文艺活动、音乐、美术和艺术教育等许多方面,把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深受广大学生欢迎。(5)狠抓以课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基本建设,1987年开始制定课程建设方案,筹措资金,规划措施和评估方案,分期分批建设校系两级重点课程;通过课程建设把教学研究和改革落到实处,涌现出一批体现学校特色的优秀课程、优秀教师和优秀教材。(6)通过课程评估(始于1988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始于1991年)和系级教学工作评估(始于1991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办学质量。(7)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开设全方位选修课和系列讲座,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自愿选修。从1988年开始有组织地实施主辅修制,受到广大师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8)坚持正面引导和激励的政策,努力完善各种教学奖励制度,如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两年一次的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定期开展的教改教研论文奖、教学管理优秀奖、优秀讲义和出版教材奖等等。(9)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探索实验教学系统改革,形成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主干课程实验独立设课;1988年建立电子实验中心,提高公共技术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集中资金,重点建设基础课实验课程和公共技术基础实验课程;积极支持各系和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系统改革。(10)深化学分制改革,进一步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1985年开始试行的学分制为我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打下了科学的基础。1995年开始在新生中全面实施学分制改革方案:实施更加灵活的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以及教师上课方面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利;建设新型的教书育人队伍,广泛设立导师、导生制;建成学生选课系统;加速后勤工作改革,完善为教学服务的措施。
6.深化改革、快速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21世纪,学校始终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基础和主体,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把教学质量视作学校办学的生命线,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以实现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1)把2002年确定为教学改革年,开展了全校范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了“办学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的思想和“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以‘3+6+X’精品课程建设为主线,全面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2)坚持“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构建高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3)2001年,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了新一轮学分制改革。突出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交融;强调因材施教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4)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2002年底投入专款开展教学优质工程建设,力争在3~5年内建成3~5个国内知名的品牌专业、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0门省级精品课程和70门校级精品课程、30种优秀教材和一批教学名师。(5)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强化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在原有“三段式”电子实验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实验室建设与校企共建相结合、工程实践训练与校外基地培养相结合的“三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学科布局特点,努力构建功能配备完善,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相互依托的四个层次的实验室群,即面向全校的基础实验中心、面向各专业的专业实验室、面向部分专业与企业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及面向部分专业开放的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同时还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努力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学校借鉴ISO9000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了包括领导保证制度、院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首席教师目标责任制度、初(中)期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制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毕业设计初(中)期检查制度、示范性毕业设计答辩等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鉴定、诊断、调控和激励功能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证体系,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近年来我校本科教学成就
1.进一步完善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2002年,学校开始构建“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用3年时间构建普通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公共平台,用1年时间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群和毕业设计实践,工科专业按一级学科门类打通,其他专业按二级学科门类打通。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工渗透,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人才培养方案强调:进一步压缩学时,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在专业、课程、教师等方面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利;强调理工渗透、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融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工程训练;实施分层教学,开设双学士专业、辅修专业,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设立“创新学分”,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基础课教学管理与建设不断加强,基础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与“3+1”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学校大力实施了“3+6+X”的课程建设模式,大力加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实现学时、大纲、教材与考核的“统一”,完善首席教师制度,恢复助教制度等等,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至今,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4门、四川省精品课程43门、校级精品课程50余门。此外,2个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评估,2项“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的验收。此外,强调教材在课程建设及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加强教材建设,规范教材选用。几年来,我校教师共编写了国家“九五”、“十五”规划教材8种、“面向21世纪教材”2种、“国防科工委重点教材”3种;10本教材入选“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52种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自2001年以来,共编写、修订教材37种,使用近3年出版的优秀教材和国外优质原版教材的比例达到90%以上。
3.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几年来,学校投入5000余万元专项经费,新建和改造了上百个仪器设备与技术手段先进、管理规范的本科教学实验室,包括20余个基础课实验室(中心)、40余个专业实验室和48个校企联合实验室。2004年,学校投入30余万元,建立了“学生创新基地”,为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竞赛活动搭建基础平台,取得丰硕成果。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础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循序渐进五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重新制定了必修实验课程和选修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课程内容的优化与重组。同时,大力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力度,近几年,新开发和改革了近1000项实验项目,其中包括一大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使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提高到97%以上,实验开出率提高到98%以上。此外,学校每学期开出一大批跨专业的选修实验,截至2005年下学期,全校共开出250余项次实验项目、参加选修的学生人数有12000余人次,共完成了40余万人学时的实验室开放教学工作量。
4.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成效显著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我校学生共获得各类课外科技竞赛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其中包括:省级以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奖”58项,其中,在2005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8项、全国二等奖5项,在全国525所参赛高校中排名第二;省级以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奖”70项;“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奖”17项,尤其是2004年,我校获得“Outstanding Winner”奖,是全球4个获奖队之一,也是本届比赛中唯一获得此奖的中国高校;在连续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中,共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两次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并在第九届“挑战杯”中夺得“优胜杯”;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获得优胜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进入前八强等殊荣。
三、几点体会
总结50年教学改革与发展,我们的体会是:
1.质量是教学改革的根本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要求,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必须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质量建设,要充分认识到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教学改革都要围绕提高质量的根本来开展。
2.全员参与是教学改革成功的保证
教学改革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有包括学校各级领导、各部门、各院(部)、广大教师以及学生的广泛参与。学校的各级领导是教学改革的决策者;各部门、各院(部)是教学改革措施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改革最直接的参与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教学改革都不可能成功,尤其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今天,学生和教师的参与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改革能否成功。
3.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
高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要特别重视培养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不但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如何做人,要使学生养成有严谨学风和良好生活习惯的人。要加强学风和校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治学场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教风的熏陶,成为适应性好、竞争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4.进一步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将难以适应社会。因此,高校必须进一步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撰稿: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