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王国平当初的眼光是独到的,加盟华润确实实现了“多赢”的局面:华晶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造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华润集团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微电子高科技产业的平台,信达最大限度地回收不良债务,无锡市也借助华润之力培育信息产业“领头羊”,发展地方经济。2003年华润微电子营业额首次突破10亿元,经济效益是2002年的2倍以上。其中自有品牌产品和代工业务收入均较上年增长20%以上。凭借该业绩,王国平当选首届2003中国半导体企业领军人物,并代表其他8位获奖同仁发言。出色的业绩在2004年更被业内认可,王国平先后获选“2004无锡十大年度经济人物”、“2004中国信息产业年度经济人物”、“2004—2005中国半导体企业领军人物”,同时凭借盈利的快速增长,华润微电子一举入围新一届电子信息百强。现在华润微电子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在发展战略、建立竞争优势、打通资本市场、培养人才等各方面都有了非常清晰的规划,得到了业界和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同。
心系母校设立“华润奖学金”
2005年6月,在无锡基地我校与华润微电子举行了“华润奖学金”协议签字仪式,邹寿彬校长与王国平一起签署了协议。根据协议,华润微电子在2005年至2009年,每年将出资20万元,专项资助66名品学兼优、经济困难的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这不仅体现了华润微电子作为一家企业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加强与母校的互动合作,推动人才培养的良举。
目前,微电子专业人才匮乏,每年的毕业生不足千人,芯片领域的技术骨干、高级管理人才大多从海外引进。多年来,我校向华润微电子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公司发展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成为华润微电子科研、生产、经营的中坚力量。总经理王国平,董事、副总经理陈南翔和副总经理杨楠、赵建坤,均是我校走出去的职业经理和技术管理人才。
成功不忘母校,依然时刻关心着母校的发展和学弟学妹的成长,作为校友总会常务理事的王国平力所能及地回报着自己的母校——成电。
(学生记者韩煊徐婧整理)
王秦岱,我校82级本科生,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现担任华友世纪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他的率领下,华友世纪在无线增值领域实现多项技术与市场突破,成为国内领先的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
资深IT职业经理人,是人们对王秦岱的评价。行事低调的王秦岱如同潜行者一样默默地做着华友世纪这个前景远大的“蛋糕”。15年以上的电信行业从业经验,曾先后服务过多家国际知名电信设备服务提供商的从业背景,相信没有人怀疑王秦岱的实力。
五年两登纳斯达克股市
王秦岱作为职业经理人加入了由留学生创办的亚信科技,一年多的时间恰好完整经历了从上市准备、上市到一年后提交漂亮的业绩报表的全流程。王秦岱和其他职业经理人把许多国际公司中已经成形的运营和管理系统带入了亚信。在此期间,王秦岱成功带领亚信科技登陆NASDAQ,并以优异业绩征服资本市场,成为一支相当成功的NASDAQ中国概念股。
亚信也是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一家企业,2000年又正是互联网泡沫最膨胀的时候,亚信上市路演到第二站新加坡就已经获得了超额认购。在亚信上演了其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幕后,身为总裁的王秦岱却开始思考起了离开的问题。
2001年,从亚信辛苦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王秦岱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后,来到加州,在斯坦福大学旁边一条有名的产生创意的街道住下。在这里,王秦岱寻找到了新的努力方向:无线互联网。这就意味着有效结合了当前最有潜力的两个技术项目:宽带与无线。
UT斯达康上市给王秦岱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当时UT公司有两块业务,一块是以小灵通为代表的主业,另一块是增值业务,由于后者不盈利,在上市的时候被作为不良资产从上市公司剥离出来。1999年9月,华友斯达康作为独立公司成立。稍后,王秦岱和伙伴加盟华友斯达康,通过MBI(管理层收购进入,不同于MBO是给现有管理者持股),相当于自己出钱买下了华友斯达康的平台,改名华友世纪,开始全力进军电信增值业务。
2000年,信息产业部批准华友世纪为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SP),并向其颁发了国内第一张增值电信业务运营许可证。华友的目标很大——争取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增值业务服务运营商。2000年内,该公司在全国开通4个移动网增值业务运营中心,2002年增加至20个。
2005年2月4日,王秦岱应邀为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敲响了收盘钟,这也是王秦岱为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所做的简单的庆祝仪式。这一天,华友世纪在纳斯达克发行了单价为10.25美元的688万股存托凭证,每股存托凭证相当于100股普通股股票,共募集资金7052万美元。华友世纪也成了2005年中国最先登陆纳斯达克的一家公司,也是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18家公司。
毫无疑问,五年内两次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市,也使王秦岱的职业生涯再次辉煌。用他自己的话说,两次上市中自己角色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参与成功,后者则是缔造成功。
签约张靓颖,争夺内容资源实现二次转身
成功上市的华友世纪在总裁王秦岱的率领下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新征程。王秦岱在上市后就告诉外界,“我们不会趴在那些融来的资金上面睡觉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他就开始利用手中融来的资金完成自己与华友的第二次转身。
事实上,王秦岱在华友上市的一个月内,迅速完成了对两家公司的收购,这两家公司的SP业务具有在全国范围内为中国移动用户提供彩信和IVR服务的资质。通过收购,王秦岱铺设了一条从2G到2.5G的全产品线,能够服务于各大运营商,具体业务涵盖IVR、短信、彩信、Java/BREW、WAP、流媒体等。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摊薄成本。在SP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王秦岱认为只能尽量把自己花钱所获得的内容加进每一个产品里;但是,国内SP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现实存在的政策风险以及运营商分成比例变化都促使王秦岱从2004年年底开始认准了娱乐内容才是SP未来的出路所在,并开始了对内容资源的争夺。这一年,华友世纪以18万元购得4200余字的小说《城外》的无线版权。华友世纪将其分为60篇,每一篇70个字,通过短信WAP等推向市场。据介绍,这部小说大约为华友世纪带来了200万元左右的盈利。
尝到内容资源甜头之后的华友世纪在2005年更加加大了自己在内容领域的投入。5月份,华友世纪又策划推出“中国首张手机唱片”:网络歌手庞龙的新专辑《你是我的玫瑰花》采用手机平台向数亿用户发布,在专辑推出的3个月内,传统市场上将买不到这张专辑的唱片,打破了以往通过CD、卖场等渠道发布的传统营销模式。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尝试之后,王秦岱在占有内容资源上越来越挥洒自如,连续在音乐领域做出了几个大买卖。其中最为人关注的就是2005年10月同华谊兄弟音乐一起签约人气极旺的超级女生张靓颖。
2005年11月10日,华友世纪正式成立华友数码传媒,正式确立自己CP/SP(CP是内容提供商,SP是服务提供商)的身份。当月,又以6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飞乐唱片60%的股份。12月,华友世纪又以3000万元的价格战略控股华谊兄弟音乐公司。至此,华友世纪通过一年来在音乐领域的大力扩张初步完成了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华友世纪开始打通音乐产业链。
王秦岱曾经对外界说,一旦SP们拥有品牌效应、内容版权,同时拥有综合立体的营销推广渠道后,3G到来之日,就是SP二次腾飞之时。正如业界人士评价的那样,“王秦岱不仅充当着传统娱乐业与网络的红娘,更投入全力给娱乐插上技术的翅膀,在产业融合中创造商机”。二次转身的王秦岱正在实现他的梦想,也正在一步一步靠近他的目标。
(海涛整理)
张旭明,1990年获得我校管理工程第二学士学位。2004年9月29日,正式受聘为我校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赛迪集团总裁,中国电子报社社长,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理事长,中国软件测试中心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信息产业部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进口游戏产品内容审查委员会委员,《软件世界》编委会主任。先后主持完成了《信息系统审计:安全、奉献管理与控制》、《IT服务管理:概念、理解与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演进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制度方法》等多项专题研究报告。主持翻译的《经济学基础》已正式出版,另有《美国电子政务情况》、《财税政策与通信制造业发展研究》等文章发表。
争分夺秒报道IT
2001年6月,张旭明出任中国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副司长,负责信息产业部电子制造业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出口管理、国际招投标、行业统计与分析及调控,同时参与电子工业生产发展基金的部分工作。2002年10月,他开始出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即赛迪集团)总裁。
赛迪集团直属于国家信息产业部,是中国最大、最权威的IT信息服务机构。主要业务领域涵盖传媒、顾问咨询和信息技术等领域,旗下拥有《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子报》、《中国计算机用户》和《中国电脑教育报》等15家权威IT媒体以及500余名知名记者,拥有行业顶尖的IT新闻快速反应能力和权威、全面的报道能力,向国内外用户提供全方位的IT专业服务。1996年4月,中国计算机报建立了网站;1998年,与“Yahoo中国”、搜狐分别达成合作协议,作为“Yahoo中国”和搜狐网站在国内的首家合作伙伴,为其提供新闻内容。在1999年6月荣膺十大新闻媒体网站之列后,赛迪网投入试运行。2001年,赛迪网开始倡导“争分夺秒报道IT”的企业理念。
作为集团总裁,张旭明引领着赛迪的发展。他有着10年以上信息行业(含IT传媒业)的行政和财务主管工作经历,在政府决策研究、科研项目管理方面能力突出,在资本运作、项目融资和财务管理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积极关注并认真思考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重大课题。“随着中国IT企业的做大做强,未来国内外IT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升级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他说,“如何通过企业自身的整合创新来适应这种产业链竞争的需要,进而获得企业竞争优势,已经成为摆在众多IT企业面前的大事。企业需要持续创新,在外部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内部管理日渐细化的形势下,企业只有通过将产业经营提升为产业链经营,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站稳脚跟,整合创新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适应产业链竞争的有效手段。只有不断整合自身的业务,不断进行管理创新,IT企业才能在未来的产业链竞争中脱颖而出。”
经济人物引领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信息产业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在2003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张旭明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战略部署,赋予了信息产业新的历史使命。信息产业部王旭东部长最近也多次指出,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信息产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信息产业要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和倍增效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如今,遍及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浪潮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计算机、通信与消费电子的融合预示着一个新的更为广阔的市场的来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信息技术特有的高速发展,给中国信息产业与企业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与挑战,同时,新兴市场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3C融合的数字产品、移动通信、网络游戏等。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地方政府如何制定正确的产业战略与政策措施,企业如何在变革时代快速做大、做强,企业决策者如何审时度势、捕获机遇,将是整个产业必须直面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这方面,张旭明强调,充分抓住本世纪前20年历史赋予信息产业的重要战略机会,不仅是中国从世界信息产业大国迈入世界信息产业强国行列的关键,也意味着信息将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崛起,只有把握住这些新兴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持续创新,才能抓住市场机会,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我们认为新兴市场和产业持续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不能割裂的,它们实际上互为因果,也是我国当今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搭建政企互动平台,传递最新政策动向。二是关注新兴市场趋势,推动产业持续创新。三是汇聚产经政学精英,探索企业竞合之道。作为中国最大的信息服务集团,服务于我国的信息产业是赛迪集团的使命。”
(学生记者伍超雷雪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