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男,教授、博导。四川省学术学科带头人,四川省优秀博士生导师,电子工业部军事预研先进个人,电子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英国I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仪器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仪器学会理事,中国计量学会计量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容错计算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ICCAT专家委员会委员,多所大学兼职教授。
1985年4月至1987年4月公派赴美国KEYTECH公司进行科技合作,多次率考察团赴美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考察。多年来,在现代测试理论、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数据域测试、VLSI测试理论及方法、故障诊断技术与可测性设计、专家系统以及测试系统结构体系(VXI)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曾担任“VLSI测试理论与方法”课题“八五”国家攻关组组长。共完成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26项,其中18项获国防科工委、部省级科技进步奖。编写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数据域测试及仪器(第二版)》1995年获全国电子类优秀教材一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篇论文被国际检索机构检索。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测试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技术,数据域及VLSI测试技术,可测性设计,故障在线测试技术,测试系统结构体系(VXI总线)的研究等。已培养博士22名,硕士70余名。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30名,硕士研究生20名。
陈武凡男,教授、博导。“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在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工作。曾任广东省医学图像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常务理事。近年来发表论文91篇,主编教材和专著各两部。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先后主持有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基金,军队重点攻关项目基金,广东省重点项目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多项。主要从事广义模糊集合论、图像处理研究,并开展医学图像的远程通信与现代医学PACS 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古天祥男,教授、博导。1939年1月出生,1956年就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1961年毕业后留校。长期从事测试与控制、仪器仪表、数据采集、网络化测试、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科研30多项,其中获全国、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共六项。发表论文七十余篇、编著教材十余本,其中获国家级、部级优秀教材奖共三项,校级五项。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主讲课程十多门,教学成果突出,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三项,先后获成都市、电子部及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曾任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现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四川省单片机应用研究会副主任。
黄显核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5年6月出生,1985年7月从四川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读研期间研究方向为压电石英稳频与选频器件,1988年3月获电子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信息产业部电子十所从事频率控制技术工作,1991年1月起任工程师,1992年11月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1年12月被信息产业部晋升为研究员,2002年调入电子科技大学工作。为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四川省电子学会理事、中国压电晶体技术专家组成员、《压电晶体技术》编委、四川省声学学会理事等。
1992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频率控制技术领域共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均为独立完成人或第一完成人。为国防重点工程承担了新品、预研、型号、贯标、技改等领域多项任务,总经费上千万元。
金建勋男,教授、博导。1962年出生于北京,2005年3月到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牵头筹建应用高温超导与电工技术研究中心,现为该中心主任。1985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金属物理专业。1992年至1997年,在澳大利亚政府、工业及大学奖学金的支持下,分别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卧龙岗大学完成了与高温超导材料应用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工作。1997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项目的研究员,继续从事高温超导强电应用研究。2000年,成为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超导应用大型项目主要调研人,并在澳大利亚超导公司负责高温超导工业化及其电力应用技术的研究。是高温超导领域“Wollongong”式高温超导限流器的发明和研制者,也是高温超导电子共振式高压发生器的发明人。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温超导材料工业制备,高温超导强电导线及磁体技术,高温超导测试技术及其物性分析,高温超导电力系统限流器等电力装置,以及高温超导电子高压发生器和高梯度磁分离等特种强电装量。曾获得多项澳大利亚政府及工业研究项目,在超导及电力专业会议及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百篇专业论文。
师奕兵男,教授、博导。生于1964年9月,现担任电子科技大学测试技术及仪器研究所副所长、自动化工程学院测控信息技术系主任。1985年7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4月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系获信号、电路与系统学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3月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获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5月留校任教,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8年3月至1999年4月,为国家公派赴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曾获校级优秀教师二等奖两次,系(院)级优秀教师奖两次,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2004年电子科技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主研,已完成鉴定、验收的国家“863”横向合作以及部省级型号、预研等较为重大的科研项目11项,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有著作三部。是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试技术》杂志编委,国家自然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
童玲女,教授、博导。1963年出生,现任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1985年本科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基础理论系,同年考入电子科技大学高能电子学研究所攻读硕士,1988年获硕士学位。1988年至1995年在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从事电子及微波测量技术理论及实验研究工作。1995年至今在电子科技大学检测专业从事检测技术及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现为电子科技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在职博士生。曾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多项部级科研课题,并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最受欢迎基础科教师”等多项奖励。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研究兴趣为电子和微波测量技术与理论。
田书林男,教授、博导。1968年6月出生。现任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仪器仪表学会四川省自控分委会常务委员。1985年进入电子科技大学原自动化系学习,1991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
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信号与系统》、《电子仪器原理》、《非电检测技术》、《自动测试软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测试系统集成》等课程。长期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研究,在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与处理、高速波形产生、网络/通信测试、测试总线技术与测试系统集成等研究方向上承担大量科研工作。作为主研和课题负责人先后完成了“自动测试控制机及母线分析仪”、“CAT工作站”、“高速逻辑分析仪”、“VXI零槽总线控制器”、“VXI内嵌式控制器”、“军用手持式数字示波表”、“VXI任意波形发生器”、“VXI波形分析仪”、“高速数据发生器”、“ATC综合测试系统”、“XXX内场检测仪”等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八项,其中二等奖四项。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合作撰写规划教材两部。
王厚军男,教授、博导。1961年5月生于北京。现任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198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5年硕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测量专业,1991年于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至2006年初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2002年至2003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学习、进修。
主要从事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测试系统、测试信号处理等领域研究与教学工作,完成11项国家科研项目、三项基金项目,八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参与撰写四本全国统编教材,发表论文64篇,被SCI、EI收录21篇。2001年、2002年两次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电子测量原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项成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
目前担任总装“通用测试技术”专家组成员、“全国仪器仪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子测量与仪器学会自动测试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次获国家、省部表彰,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并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博士等称号。
徐红兵男,教授、博导,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8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系;1988年至1991年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获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做访问教授。研究领域为测控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复杂系统故障诊断及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等。作为课题负责人和主研,承担了二十余项包括国家863项目、四川省攻关项目、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型号项目等科研项目任务及横向合作项目,取得了多项成果。所研制的电动多叶光栅控制系统,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现已有八套出口到美国、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产值上亿元。所研制的可移动航机发电站系统设备,利用航空发动机和天然气、瓦斯气发电,广泛用于油田、煤矿等,在环境污染治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六十余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EI收录的论文二十余篇。
朱宏男,教授、博导。1963年9月出生。现任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四川省概率统计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生物数学学会副主任委员。1984年7月于电子科技大学(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期间曾先后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并分别获得统计学专业硕士、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应用数学、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被SCI、EI、美国《数学评论》等检索十五篇次,获省、市级奖励十余项。编写专著、教材五部,曾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年5月至2001年7月任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系副系主任,主管教学工作,其间于1994年5月至1998年2月下派挂职,在四川省彭州市政府任市长助理。2001年7月至2004年8月,任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分管教学建设、教学改革研究和本专科招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