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1993年毕业于我校,获工学学士学位,网易创始人兼首席构架师。
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娱乐工具正在中国人的手指间游走,也在创造着有史以来中国最富有的一群年轻人。丁磊,中国互联网的助推器,多年来他不断参与、支持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并依靠其对中国互联网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及准确的判断力带领公司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竞争就是游戏,生命就是冒险
1993年从我校毕业后,丁磊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工作,负责程控交换机的维护。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他在杂志上看到北京开了一个BBS,拨号上去一看,里面的内容很少。不过,对电脑和通信一向敏感的丁磊立刻就意识到:这个就是以后信息发展的方向。
为寻求事业更大的发展丁磊来到北京,“当时根本不知道公司应该靠什么赚钱,天真地以为只要写一些软件、做一些系统的集成就可以了,后来几乎造成公司无法生存。”
网易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当时只有三个人,挤在一间七平方米的小屋里写软件。软件开发出来后,电信局不允许独立经营,丁磊拿着可行性分析寻求合作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免费的东西无法赚钱。
1998年2月16日,国内第一个全中文界面的免费邮件系统www.163.net开始提供服务之初,注册用户数量以每天2000人的速度增加,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达到了30万用户。看到网民们的强烈反应,面对163.net的成功,先前对丁磊冷眼相看的许多公司纷纷打电话要求购买邮件系统。
于是丁磊既做老板又当推销员。而后的几个月内,使用网易电子邮件系统的首都在线、金陵在线、香港国中网等纷纷开通。人们似乎一夜之间感悟到了互联网的精髓:免费。与此同时,丁磊也信心大增。
接下来,网易“变脸”,由开发软件为主到建立门户网站,推出虚拟社区,并把电子商务也做得红红火火的。没有借助任何风险投资的网易和它的小主人丁磊终于火起来了。
网络游戏和短信业务,是网易翻身成为“2003纳斯达克成长第一股”的两大业绩支柱。眼下,网络游戏已成为国内新生代高收入者崛起的群体法宝。
2000年网易以30多万美元收购一家网络游戏公司而进入该产业时,许多人笑丁磊是冤大头,连网易员工也对此表示怀疑,丁磊却对自己的眼光非常自信:进入网络游戏行业的门槛较高,一款游戏需要2000~3000万元的投资和长达12~18个月的开发期。而事实证明了丁磊的远见。
丁磊说自己是一个善于丢掉烦恼,只将挑战放在心上的人。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除勤奋外,还要积极进取和创新。他认为,虽然每个人的天赋有差别,但作为一个年轻人首先要有理想和目标。尤其是,无论工作单位怎么变动,重要的是要怀抱理想,而且决不放弃努力。“当一个人连自己的目标都不知道是什么时,任何方向对他来说都是不顺的。”
以成败论英雄丁磊还是真实的丁磊
网易创造了许多第一:率先赠送免费的个人主页,最早开发出免费电子邮件系统等。做技术出身的丁磊,充分利用了技术上的优势。如今,中国至少有100万以上的网民都在使用着丁磊开发出来的免费电子邮件系统。这个软件给他带来的丰厚利润也远远大于163.com。
网易的员工说:“丁磊在商业上很厉害,眼光很远大,很早就看到了卖服务比卖技术好,而且,他的商业操作能力很强,后来的发展都是按照他的设计发展的,但这些不能用在员工身上,我承认,从头到尾,丁磊都没有骗我们,只能说,他比我们看得远。”
“一定要以成败论英雄。”从垃圾股到今日的中国概念“明星”,网易的转变让人觉得像个神话。阳光笑容,彩色条纹衬衫加牛仔裤的丁磊在荣誉面前,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网民本色。丁磊称自己几年前投身IT业,感觉就像一个追梦的小孩,而隐身幕后,很少直面记者,也让人对他的低调顿生神秘之感。“好企业不一定老板知名,成功的企业与知名的老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网易上海分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坦言,他眼中的老板其实是个可以一起吃盒饭、直呼名字的朴实之人。
如果有一天退休后能够完全自主地掌握自己的时间,丁磊最想干什么?答案令人意外:开一架直升机,带着摄影装备去探索自然奥秘。
(学生记者曹朋娟整理)
张煦,字艾西,汉族,1913年11月6日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进入上海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38~1940年师从著名学者、电子管技术先驱者E.L.Challee教授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于1937年和1940年获得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9~1956年任交通大学电信系教授,并任同济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兼职教授;1956~1978年任我校教授。1978年调回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80年,张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今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锐意进取
在学生时代,交通大学“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的教学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在张煦的心灵中埋下了终身为母校争光,为祖国出力的种子。
赴美留学给张煦的学生生活揭开了新的一页,他深感机会难逢,应格外从严要求自己,务必学好真本领,为祖国建设做一番事业。张煦对学习如饥似渴,多多益善。每天学习时间长达16小时,在实验室操作时,自行设计题目,调集仪器进行测量和摄影,有次因劳累过度而进医院休养,出院后又再接再厉投入实验。为了自勉,他在宿舍里张挂了电报、电话、无线电发明家莫尔斯、贝尔、马可尼的大幅照片。他认为中外先哲留下的格言对于激励治学与修身的作用,不仅对青年人很有帮助,就是对中老年人也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我国通信领域著名的专家,几十年来,张煦院士在我国通信建设的历史转折阶段起了带头和推动作用。他先后撰写、编译了40余部专著和教材,累计900多万字。发表学术文章200余篇。
一位记者曾这样写道:“他喝过正宗的洋墨水,但从来都身着简朴的中山装;他脚穿着古老的中国布鞋,研究的却是日新月异的信息通信;他年届耄耋,还像初生牛犊,不辍耕耘在第一线;他的书桌很旧,但书桌上摆的却是一沓沓刚刚送来的国外最新的资料和杂志……”
百年育人
张煦教授现在是通信科学技术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通信科教事业的积极开拓者之一。从教六十余年,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著述颇丰。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级科研和教育人才,为我国通信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张煦教授从40年代起就顺应通信科技的发展潮流,不失时机地更新教学内容,率先编写相应的中文教材,不断开拓科研新领域和出版新著,把通信学科中的新理论、新技术传送到我国社会的许多方面,无偿地帮助有关行业的电子/电信企业、工厂、研究所培训人才并指导设计生产和研究开发工作。先后开出的“无线电工程”、“长途电话工程”和“电话传输”等课程,更凸现其不凡的授课能力。
进入60年代,半导体技术日趋成熟,独具慧眼的张煦敏锐地看到这一技术将对未来通信事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我校首次开设《晶体管电路》课程,并指导有关工厂研制我国第一批晶体管载波机。而由张煦编著出版的《晶体管电路分析》和《载波机中晶体管电路计算原理》等教材也影响深远。
至70年代初,数字通信技术初见端倪,一个替代原来模拟通信载波电话的趋势正在形成。张煦当机立断,转而讲授数据传输。在此期间,他翻译出版了《数据通信原理》、《数据传输》和《通信传输系统》三本美国名著,被认为是国内第一批关于数据通信的系统教材。1972~1975年他指导并参加了同轴电缆1800路晶体管载波机、海底电缆载波机的研制。
德高望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张煦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用语言来播种、用粉笔来耕耘、用汗水来浇灌、用心灵来滋润。每一堂课,都仿佛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每一堂课,学生都感受到他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张煦教授从教六十余载,出版专著和教材三十本,撰写论文九百万字,培养了不计其数的高级科研与教学人才。他常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身先士卒,将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栋梁之材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
在60年的教师生涯中,张煦教授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紧跟国际通信科技的发展。近10年来,张煦教授用自己的津贴、稿费设立了“张煦奖学金”,先后使百余名优秀学生受益。
“生命短促,唯有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张煦院士从教60周年”纪念活动中,“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这24个字为张煦教授做了贴切而准确的概括。老一代科学家、教育家已用他的岁月写下了最感人的篇章!
(学生记者苏凌函整理)
刘永言,我校73级学生,创办了“大陆希望集团”。
刘永言,一个名字响彻大半个中国。不是明星,而是一位企业家、科学家。自1992年至今,由刘永言创办的“大陆希望集团”已形成以高科技为主业、高星级酒店投资与管理和工程建设为两翼的集团产业结构。酷爱科学、醉心发明的刘永言,拥有个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百余项,是一个科学家型的企业家,被誉为当代中国的科技英豪。
成电校园里的发明家
1964年,刘永言被分配到成都电机厂工作。他把这里当成了磨砺自己的大学。不久,他基本上掌握了厂里的生产技术,由被动地学转为主动地攻击难题。他将视角瞄向电加工车间一个全厂一直解决不了的难题——高频炉加热无法适度控温。为此,这个厂生产出了不少次品、废品,造成不小的损失。经过无数次实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高频炉用的控温材料——铁磁材料,这项发明在当时是个重大的技术突破,在全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1973年,刘永言被选送到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深造,从此开始了自己真正的大学生涯。
一次,学校派他和另一位同学到湖南计算机厂实习。当时的计算机需要用上百平方米的屋子放置,一台台式计算机单是晶体管就是数万个,每次使用计算机均需在开机前进行晶体管测试,手工一个个测试,费时耗力且无法做到精确无误。看到这个情况,刘永言就想,如果使用一种专门的测试仪器进行测试,肯定能减少误差,同时大幅度提高效率。这个念头在脑中一闪,他立即紧紧抓住了它。很快,他的测试仪研制出来了,测试晶体管时只需将晶体管导入仪器内,荧光屏上立即呈现出几个所需的数据,并在指示灯上分出红绿两个指示区,合格或不合格立刻得知。这项测试技术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迅速被各地拥有计算机的厂家运用起来。时隔八年,《四川日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对这一技术作了详尽报道,这一技术的超前性和生命力更加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生的第一桶金
几年大学生活结束了,刘永言又回到了最初的工作单位——成都电机厂。不过,此时的他已不再是一个磨床学徒工,而是一位工程技术人员了。此时绵阳长虹彩电公司在生产电视天线模具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它们找到了成都电机厂。刘永言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很快解决了这一难题。之后,陆续又有许多单位前来,要求解决类似的技术难题,为了方便厂家,高效率地解决类似问题,他思考应该有一个专门的软件来进行处理。于是,1978年,刘永言成功地研制出了“BCD数控编程软件”,并在成都电机厂试验成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是,要把软件真正推向市场,还有一段艰辛的路程要走。当时,在国内见过计算机的人并不多,更不用说有多少人会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了。超越时代的价值就像落后于时代的价值一样,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不为常人所理解或认知。困境中,他采取了迂回战术。他上门推销第一句话往往不是向对方推销他的软件如何省钱省力,而是问对方“生产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此,他顺利地打开了推销自研软件的大门。时至今日,二十多年过去了,刘永言的软件已成了公共财产,至今仍有包括成都电机厂在内的一批企业在使用它。我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至今仍把它引入教材。软件开发的成功为刘永言带来了第一桶金,这也是希望集团在高新技术领域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