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范围大小即基事A和递事B之间在人的认知范畴中所指对象存在着多少、大小宽窄等关系,要么是所指对象的内涵,要么是所指对象的外延。如:
(26)她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老舍《骆驼祥子》)
(27)我认为,伟大感不仅是伟人的天性,而是每个人都需要。(祖慰《审丑者》)
例(26)基事是“恨那些兵”,递事是“恨世上的一切”,递事在范围明显高于基事,这就构成范围上的递进范畴。例(27)中的基事是“伟人的天性”,递事是“每个人都需要”。
7、数量多少即基事A和递事B之间在人的认知范畴中所指对象存在着数量差异关系,要么是所指对象的物量,要么是所指对象的动量。如:
(28)不仅是这一首,这些诗里,好些诗句,都像在哪里见过……可是他,为什么要东拼西凑抄袭别人的作品呢?(《红岩》)
(29)这部电影我看过,而且看过多次。
例(28)基事中的“这一首”、“这些诗”、“好些诗”本身存在着数量上的差异:“这一首<这些诗<好些诗”。如此排序就是为了使对象产生一种递进效应:数量由少到多。例(29)基事A“我看过”与递事B“看过多次”存在数量上的程度差:“我看过(一次)<(我)看多次”。这都在“行为发生数量”的辖域之内。用典型的递进后标记“而且”连接实现具有依赖数量大小实现事件的递进。
8、比较优劣即基事A和递事B之间在人的认知范畴中所指对象存在比较的基础上存在着具有主观性的评价义:优劣、好坏、高尚低俗等等差异。要么是所指地域,要么是所指对象。如:
(30)不仅是新加坡,澳大利亚也成为中国白领出国就业的主要目标地。(《文汇报》2002.10.20)
(31)不但我担惊受怕,别人看着也不象回事。(冬儿)
例(30)基事中的“新加坡”,递事“澳大利亚”本身存在着地域上的远近关系,也是存在着优劣:“新加坡(距离)<澳大利亚(距离)”。因地域远近从而产生“谋生”难易程度:“新加坡(难度)<澳大利亚(难度)”。用“不仅”连接从而实现比较优劣类的递进。例(31)基事A“我”与递事B“别人”存在着对象指称上的程度差:“我(自指)<别人(他指)”。这都在“指称对象”的辖域之内。用典型的递进前标记“不但”连接实现具有依比较优劣类的递进。
9、已知未知一般认为,A大多是旧信息,是说话人认为他同听话人所共知的,而B则是新信息,是说话人想传达的信息的重点。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A大都是已知的信息,是上文论及的内容,或是常识、公论。例如:
(32)世界上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不但惨,而且寒怆。
(33)法院就是讲理的地方。不但要讲,还要掰开揉碎一点点给你喂,直到把你们灌开了壶。
(34)张大千先生不但是一位美术大师,而且是一位武术大师。
(35)一多不仅是诗人,他也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一个人。
例(32)“不但”后的“惨”(写诗惨)这个信息,在前面的小句里已论及。例(33)也是这样。例(34)是电视片里的一句旁白,片子前面介绍张大千在美术上的成就,因此A小句里“是美术大师”传递的也是旧信息。例(35)A小句讲的是交谈双方的常识。这些都是已知信息。
未知信息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不知道的新信息。由于未知信息是交际的重点,因此B小句就成了递进复句的重心。同时递进复句中的“不但A,而且B”还包含着B对A来讲,在某一方面有更进一层的意思。这种进一层包含着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等等方面,但并不限于这些方面。这种“进一层”的特点在于说话人的主观认识,而不在客观事实。例如:
(36)这么冷的天,大人还受不了,何况小孩?
“大人”对“冷”的承受力比孩子强,大人“受不了”的“冷”,对孩子来讲就“更受不了”了。这就构成递进关系。又如:
(37)不仅小李要去雁荡山旅游,小金也准备去雁荡山旅游。
例(37)中的A和B,首先是说话人认为都是真的,而且是相关的;其次,“小李要去雁荡山”是说话人认为是交谈双方所共知的信息,“小金准备去雁荡山”是要传递的新信息,是传递的信息重点。再其次,虽然在不了解背景的听话人看来“小李、小金”两人去雁荡山并无轻重大小之分,但是说话人用“不但A,而且B”表示二者的关系,表明说话人传达的不只是小金和小李一样也要去雁荡山,而是表达在某一方面小金去雁荡山比小李去雁荡山有更为特殊的内涵。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事和递事之间不仅要有语义上的共同联系,而且也要有其区别特征,这样才可以使递进成为可能。
第三节多级递进及其特征
一、多级递进复句
1.1多级递进多级递进指同一个层次由三个以上具有递进意义的递进项构成的递进体属于多级递进。多级递进可以指单句的句子成分内部的多级递进,也可以指多级递进复句;也可以是多级递进句群等。为了分析的典型性我们以多级递进复句作为分析的对象。例如:
(1)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现代汉语通论》)
例(1)是在同一层次里,由两个以上的小句组成的递进句,就是多级的递进复句。用典型的“不但A,而且B,甚至C”连接。
1.2对多级递进复句的异议递进复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法语义结构。王维贤(1994)曾说过“在各种类型的复句中,递进复句是范围比较模糊,研究者们语感差异较大,因而分歧也较多的一种复句。”关于递进复句的归属处理一般有三种观点:一是放在联合复句里,因为它在结构和关系上可以延长,即可以是两项以上。二是放在偏正复句里,因为它在语义上不是平起平坐的,而是有轻重之别的。三是主张取消划分联合和偏正之分,因为无论把递进放在哪种类型里都有问题,放在偏正复句里,它不只是两项,可以是三项或者三项以上;放在联合复句里,它的意义又是有轻重之分的,因此都存在着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在分析具体的句子或者改病句时用不着大类,所以主张取消。可见,递进复句在复句系统里是比较特殊的。而多级递进复句又是对递进复句有争议的焦点所在,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详细地分析。
二、多级递进复句的特征
2.1句法特征多级递进复句的特征可以从句法和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句法上看,多级递进复句至少有三个小句,也可以是三个以上的小句。把第一小句叫基事小句;第二小句往往是在第一基事小句的基础上进了一层,是递事小句。第三小句又是在第二小句的基础上进了一层,成为递事小句,我们称为递事2,那么第二小句既充当了第一小句的递事,我们称为递事1,又充当了第三小句的的基事,我们称为基事2,这样第二小句就有了一身兼两职的“兼事”,这样的小句也就成为“兼句”,以此类推可以构成多级递进复句。多级递进复句常用关联词语连接,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连接,靠其他的语法关联手段例如句法平行手段等进行连接。如:
(1)研究外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的某些重要特征(基事1),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基事2递事1),尤其是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改革(递事2)。
例(1)的兼事是“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那么“而且……”就成为兼句,兼具基事和递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2语义特征从语义上看,多级递进复句的基事小句和递事小句之间没有蕴含关系,而是合取关系,但是基事和递事之间不是互不相干的同真关系,而是还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
关于“一层进一层”的理解,各人的理解有所不同。由于递进关系复句小句之间的关系,存在着反映客观事物量方面的差异关系,存在着客观事物间相承相进的关系,也存在着说话人的心理关系,比较复杂(赵淑端,1985)。所以不好具体概括限制,但是可以有一些基本的共识。王维贤(1994)对“一层进一层”概括出三层意思:
1、从说话人的角度讲,他认为基事和递事之间是合取关系,即都是真的,而且他们之间具有相关性。
2、作为基事,一般是旧信息,是说话人认为他和听话人所共知的,而递事句则是新信息,是说话人想要传达的信息的重点。
3、说话人还认为递事不仅是新信息,而且同基事比在某一方面是更进一层的。其中的第三层意义,也是递进的最基本的意义。我们基本同意这个分析,但是关于第二点的说法,不够全面,我们认为,作为基事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旧信息,就听话的人来说,不一定就是旧信息,也可能是新信息,但是还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所以应该把“共知的”改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就比较准确了。依照这个观点我们认为多级递进复句在语义上也同样具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不管有几个小句,只要是多级递进复句,充当基事的就是旧信息,是传信者认为交谈双方所共知的,或者可以共同接受的;充当递事的是新信息,是传信者传递出来的重点。而“兼句”在传达新信息的同时就已经转化为共知的信息了,成为下一小句的基事了。小句每多一级在意义上就要比前面的基事小句更进一层。例如:
(2)两条眉毛不但没有向上吊着,居然是往下弯弯着,差不多要弯到眼睛下面来。(老舍《二马》)
(3)他们把人头杀下来,挂在电线杆上。不但是挂着,底下还有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在那块看电影似的看着!(老舍《二马》)
例(2)第一小句是基事句,是说明一种情况“没有向上吊着”,第二小句是递事句,是传信者所要强调的重心,是陈述的新信息“往下弯弯着”同时又把它作为基事,成为双方共知的信息,推出第三小句“差不多要弯到眼睛下面来。”在意义上又进了一层,从而形成多级的递进复句。基事表达的旧信息(或者双方共知的信息)在例(3)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挂着”是基事,“底下还有一群人,男女老少都有,在那块看电影似的看着”是递事而双方共知信息为“他们把人头杀下来,挂在电线杆上”。
三、多级递进关联手段
3.1关联词语多级递进复句的关联手段主要是关联词语,在多级递进复句中,关联词语的预递词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但是后面的承递词“而且、并且、甚至”等连词或副词一般要出现。例如:
(1)不少院校不但不收学费,而且供给膳宿,甚至想办法让困难的学生参加一些有报酬的劳动。
(2)一年后,我要让两百号人有活干,有饭吃,而且要生活得和付出同等劳动的其他人一样好,甚至要更好。(绍六《镶金边的彩虹》)
例(1)基事“不收学费”,递事1“供给膳宿”,递事2“想办法让困难的学生参加一些有报酬的劳动”3项共同构成行为程度差:“不收学费<供给膳宿<参加有报酬的劳动”。用典型的多级递进形式“不但,而且,甚至”连接从而实现多级递进。例(2)基事“有活干,有饭吃”,递事1“生活得一样好”,递事2“要更好”3项共同构成行为程度差:“有活干,有饭吃<生活得一样好<要更好”。用典型的多级递进形式“(要),而且,甚至”连接从而实现多级递进。
但有时为了强调基事,预递词也可以多次出现。例如:
(3)这种事不但没有成功的可能,不但不足以使人们佩服,简直连叫人一笑的价值都没有。(老舍《二马》)
(4)(在新民歌里,)夸张,这不仅是手法,不仅是写作技巧,更是劳动人民无限蓬勃的理想和无限丰富的想象的体现。(《语文学习》1958、12)
例(3)基事1“没有成功的可能”,基事2“不足以使人们佩服”,递事“叫人一笑的价值都没有”3项共同构成行为程度差:“没有成功的可能<不足以使人们佩服<叫人一笑的价值都没有”。用典型的递进形式“不但,不但,连”连接从而强调了基事。例(4)基事1“是手法”,基事2“写作技巧”,递事“是劳动人民无限蓬勃的理想和无限丰富的想象的体现”3项共同构成行为程度差:“是手法<写作技巧<是…体现”。用典型的递进形式“不仅,不仅,更”连接从而强调了基事。
从上例可以看出,预递词引出的第二小句实际上还是充当了第一小句的递事,仍然是“兼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