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重重,运筹中谋突破
全长635公里的向莆铁路,有116座隧道、244座桥梁,仅这两项占了全部线路里程的69.4%。赣江、闽江与铁路正线交汇,武夷山、戴云山两大山脉横亘其中,全线10公里以上长大隧道超过9座,青云山隧道长达22公里,列华东地区前茅。辖区雨水丰沛、沿线山区交通困难、隧道桥梁众多,人员、物资运输等困难,这一切对通信信号专业来说简直就是一只只拦路的猛虎。
通信信号施工往往正赶上站前单位施工高峰,线路没成型,没有轨道车可用,加上通信信号建设有大量工作要提前做,人员紧张交通不便又是另一卡脖子问题。由于向莆铁路属于客货混运线路,全线室外信号机高达1515架,仅此一项就有数以万计的配线和几万个配线节点要精心去配置和铺设。此外,105座通信铁塔的基础浇筑,上万吨水泥的山区运输和浇注,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运输和施工,想想都会令人捏把汗。更不用提细节处上千万个配线节点,光纤分配,十几个通信信号系统协同运作,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差错,都将影响日后正常使用。
面对工作量大、施工不便、通信信号施工不能大量雇佣劳务人员,需要投入大量技术力量的情况,项目进驻伊始,项目常务副经理、国家级优秀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郭永泉郑重地说:“向莆铁路是推进海西建设,助推闽赣两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通号集团的重点工程。这一工程关系企业信誉,我们要从人、物、财三方面加强对此项工程的资源配备,誓将工程建成精品工程。”这里不得不提的是,郭永泉原是负责向莆铁路通信信号施工的通号天津工程分公司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并在公司改革中被提名为该公司总经理,身份的转变不仅体现出集团领导对向莆铁路项目高度重视,更为现场施工管控减少了诸多冗余的手续。
项目人员到达现场后,该公司派出9个项目部中的其中5个分别组成通信第一、二、三和信号第一、二5个项目部,各项目部投入的力量都做到了“三必须”,即“必须是精英力量,必须是在客运专线工程磨炼过的,必须要配全技术人员。”2009年底,在进驻项目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西起江西抚州、东到福建沙县、永泰的千里铁路线--5个施工项目部先后挂牌,400多名技术员工、1000多名劳务人员,以及50多部大小机具车辆从四面八方汇聚向莆铁路,一场点“睛”壮“骨”攻坚仗,就在戴云、武夷大山深处迅即拉开。
外围攻坚,既有线施工展实力
中国通号员工为了优质高效打好向莆快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建设攻坚战,因得机缘,事先有了一次在既有线对运输行车指挥系统实施改造的练兵机遇。这次既有线施工遭遇,不仅锻炼了队伍,让员工熟悉了解了福建山区铁路的情况,更向业主展示了公司和员工的风采。
位处外(洋)福(州)铁路起点,鹰(潭)厦(门)铁路中部的外洋站,是向莆铁路接连鹰厦,连通沪昆动脉的重要联络线。随着向莆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新线建成后,该站陈旧落后的设备已跟不上运输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南昌铁路局几次将外洋站改造提上议事日程。为了改造外洋车站,南昌局斥资专门修建了一条1.926公里的梅山寺隧道,并要求向莆铁路公司的建设部门专门管理这项卡脖子工程。
然而,要改造外洋站谈何容易,车站一侧是高山峻岭,一侧是雨季河水暴涨的闽江。由于车站在两条依山而建铁路的交汇中心,小小的外洋车站成了连通福建两大重要城市福州和厦门的大咽喉。
2012年初,中国通号向莆通信信号集成项目部不等新春佳节过完就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就外洋改造做出全面动员和部署,明确要求必须确保车站改造7月份开通,公司和项目部把这一艰巨的任务交给善打攻坚的天津公司第五项目部、通信项目部担当。
一声令下,通号天津工程分公司高手迅速集结外洋,全国信号技术能手郭宝山、通信部部级优秀项目经理刘正维、有着近30年信号施工经验的第五项目部书记郭立表、大学生新秀项目工程师韩毅和一群年轻的施工力量汇聚外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致表示保质保量打好这一仗。
要完成项目,制订好一份科学高效的施工技术方案是关键。集成项目部副经理李宝华和工程部长赵益斌,这两位有几十年信号施工经验的老搭档这次再次联手。此次他俩负责外洋站改造总体技术方案的制订和修改,这两位项目总工出身的老通号,为了将开通方案达到最优化,赵益斌和李宝华反复将外洋站的方案否定过几次,并对过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一次次与向莆公司、南昌电务处进行协调,保证开通方案的可行和有效,向莆公司技装部滕义忠副部长看到最终方案后感慨地说:“这个方案确定下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外洋改造在如火如荼进行。当施工进行关键时段时,2012年4月起,项目负责人郭宝山直接住到外洋站的一个小村庄里,他与其他几个员工共同挤在一间小屋里,床上总是摆满了图纸,特别在改造过程对涉及6502电气集中网络部分的各个节点核对,是一项繁复而又枯燥的工作,图纸核实核准了,开通就有了保障,反之亦然。为此,郭宝山一点一点仔细核实,一处一处认真查对,反反复复的一遍遍查核,使他对所有的节点变更了然于胸。开通前期,信号顾问胡彬辉打开图纸看到清晰的修改标注,很少称赞人的胡顾问感慨地带着赞赏的口气说:“宝山对所有的节点修改无一遗漏地进行了标注,应该没问题。即便开通时遇到困难也能一步到位解决,非常细致。”
施工中,福建的天气像是淘气的孩子,一天变几次脸,特别是在外洋站室外敷设电缆期间,几乎是每天必有一场雨,在现场负责放缆的杨迎林等,经常带着雨衣早早到现场,天气好了就展开敷缆作业,下起雨来就临时找个避雨的地方等待老天给面子,两个多月的施工,他们都被日晒雨淋脱了层皮。
2012年7月19日,是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是外洋站改造开通的最后一仗。指挥部投入的技术队伍异常强大,总指挥由常务副经理郭永泉亲任,这个29岁就当信号段段长的通号俊才不仅以技术管理见长,几乎从没有在重大开通中失过手,而且近两年一直活跃在通号集团承建的各条重大铁路干线上,经验、能力、技术堪称一流;副总指挥李宝华,为人性格直率,从事信号技术工作二十多年,是天津公司既有线施工最锋利的一把快刀;胡彬辉,信号施工界的专家级人物,对6502等复杂电路可做到倒背如流,技术能力在天津公司堪称无人能敌;李树合、赵益斌、宋继宣、刘正维、于传来等均是通信信号施工中久经沙场的老将,基本可以处理开通中任何问题。
临晨午5点半,所有开通岗位人员悉数到位,正式施工从8点开始,控制台赵益斌一声令下,20余名信号技术人员鸣锣开工,按照头一天核对的线缆,对照检查过3遍以上的配线作业单展开作业;几十人上下齐进,不到两个小时将线基本拆换到位。随着控制台处赵益斌不断编排各种接发车径路,配合模拟盘改变道岔定反位,开通工作一步步向目标迈进。
下午1点33分,控制台前南昌电务处熊伍利处长助理、郭永泉经理脸上渐渐露出淡定的笑容,昭示安全顺利天通。此时,站台上彩旗飘扬,鞭炮齐鸣。
开通后,有人问郭永泉经理为什么要用这么强大的精兵强将开通这样一个小站时,他道出了其中原因:一来这个车站是今年向莆铁路开通的第一个既有站,开通顺利与否关系到员工士气,也关系到后续工程能否更有信心打好关键战役;二是现在项目部年轻人多,通过这样一个复杂小车站的练兵,既要让年轻的员工、技术人员得到学习锻炼,又要确保开通万无一失,所以要派上新老技术组合施工,为将来市场出现大规模技术改造打好技术储备基础。
外洋站改造首仗告捷,一个多星期后,在江西的新抚州北站又传来了通信信号更新施工安全正点的喜讯。
抚州北站原属于向(塘)乐(安)线上的一个小站,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基础设施陈旧落后。随着铁路建设发展,新建向莆铁路在这里与之交汇,也给抚州北站带来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机遇--拆旧立新。
新的抚州北站通信设有传输系统、GMS-R无线系统、数字调度电话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源系统等,同时,新设直埋一条12芯光缆和一条12芯电缆,用来改善抚州北至临川站的10公里架空明线闭塞线路;站场内同时还增设6架视频监控摄像机,所有功能将随同向莆线一同开通;过渡工程是把原来老车站的调度电话、无线列调、半自动闭塞、售票、TIMS办公网络及自动电话系统搬迁到新的机房作为临时使用,待向莆线开通后将其进行拆除。新机房变成既有线运营机房、施工线路变成既有运营线,这给安全带来巨大压力等因素,施工项目部果断决定,抚州北站所有的工作量赶在开通前一并完成。
7月的江西如同一个火炉,37摄氏度的高温烤得本来就已经内心焦急的通信项目部工程部长侯春繁汗水顺着他的发丝一滴滴的往下淌,身上的衣衫早已湿透。此时,侯春繁正领着设备安装班的小伙子们在机房进行设备安装。虽说此次要求抚州北站开通的部分只是一个过渡,但是为了保证向(塘)乐(平)线的运输安全,项目部下达的命令是:在抚州北站开通之前,要完成所有机房内部以及车站站场的工作量。
工作量骤然增加,侯春繁领着田玉、孙贝贝、倪宏波等一班小年轻紧张地工作着。小伙子们的工作服上泛起了白碱,矿泉水、防暑药成了大家每天必备的物品。为了不耽误工期又确保员工的身心健康,担负室外作业的线路工长李建民把工作时间调整到了凌晨4点至10点,下午16点至20点。
连续半个多月的奋战,2012年7月19日,抚州北站无线列调设备安装就绪。
7月20日,机房内的设备按期完成了配线。同时完成的还有用于过渡工程的光电缆的成端。物理通道的打通,预示着自动电话也基本满足了开通条件。
7月21日,数调系统加电调试成功。
7月25日,最后一项过渡功能区间闭塞系统也顺利交付给了信号专业进行试验。至此,通信负责的所有搬迁工作全部完成。
抚州北开通了。
跋山涉水,接口调查为工程铺前奏
2012年3月21日,在工程车上颠簸了一天的向莆铁路信号系统第一施工项目部4名员工,已经无心欣赏青云山秀丽景色。今天,他们作为向莆铁路永泰至莆田段信号施工作业队先遣队正式进驻白沙镇。他们接到的第一道命令--两天内完成青云山隧道前期施工调查。
由于通号公司属于站后“四电”施工单位,对前头施工过的电缆槽道是否畅通,沟、槽、管、线预埋如何都须做到心里有数,只有做到情况清,布局明,下步的通信信号施工才能快捷有序。
先遣队队长刘志忠是中国通号向莆信号施工第一项目部很有声望的老工长了,不仅因为他工作兢兢业业,而且还是攻坚克难的高手。提起青云山隧道,刘志忠所带领的先遣队的弟兄们个个耳熟能详:青云山隧道为双洞双线隧道,左线长22.175公里,右线长21.837公里,是华东地区最长、全国第二长的高速铁路长大隧道。
两天调查时间,用脚步在漆黑的隧道里要丈量44公里,工作量大,何况隧道里站前单位有的仍在施工,环境复杂,压在先遣队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3月22日早上6点许,天刚蒙蒙亮。刘志忠匆匆叫醒了技术员赵凯乐:“小赵,抓紧洗把脸,开始工作了。我负责下行线,你负责上行线,一会让司机赵师傅送你到3号斜井。带好测距车、笔记本,别忘了带上安全帽。咱们下午在永泰青云山隧道口集合……”
“放心吧。师傅。”赵凯乐这是第一次担任班组技术,昨天晚上工长反复强调的调查注意事项早已经烂熟于心。
当司机师傅把赵凯乐送到上行3号斜井时,发现刘志忠忘记带干粮了。此时他已经进洞15分钟,手机没信号联系不上。“师傅光惦记着我了”,小赵边说边带着测量工具一头钻进了青云山上行隧道。
下午5点40分,停在青云山隧道口的司机赵宝军准备了热乎乎的鸡蛋和面包,终于等到了走出洞口的刘志忠。只见他满脸黑乎乎的,简直成了土人。
10分钟后,赵凯乐从另一个洞口向他们走来。一见到师傅便打起了哈哈:“师傅,看你成泥猴了。”
“上行线电缆已经具备敷设条件了,设备固定眼也可以打了。”小赵边吃面包边汇报着。
调查清,情况明,电缆能用车运输到位,青云山隧道等处施工随即展开。施工中,小伙子们在作业过程注意寻求最经济适用的工具和追求最快的效率。一次他们发现了一个使开槽更具效率和美观的方法:原来的开槽只是用切割锯切割槽道的上沿,然后再用电镐进行敲击。切割槽道的上沿只能切进四五公分的深度,距离套有黑皮管的电缆和支缆的要求的深度还有15厘米差距,而这个差距只能依靠电镐去击打,耗力不说,开出的剖面也不光滑。现在将切割锯在上沿切口的基础上沿其左右两侧再次侧向垂直切割,切割完用大锤将其几下敲击下来,省力省时还减轻捡拾垃圾的负担,更让水槽避免了被无法捡拾的碎屑的阻隔。在一次监理看完开出的沟槽时,二院的副总监理王德龙夸赞说:“这样的施工既规矩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