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个基础浇注、10组软横跨拆除、4组临时软横跨架设、20组硬横梁架设、76根吊柱安装、120组腕臂安装、0.6公里倒线……一组特殊的数字,是75名来自中铁电气化局向莆线三公司项目分部杜坞站改作业队人员,连续92个日夜在向莆线引入福州枢纽(杜坞站)奋战的结晶;是项目部领导在结束每日日常工作后于封锁点夜晚23:00驱车百里到现场盯岗保质保量的成果;是全体参建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上下齐心协力攻克难关,提前8天完成阶段性任务取得的胜利。
新建向莆线引入福州枢纽,在杜坞站与既有电化的峰福线接轨,并三次与既有峰福线平面交叉后至福州站,并行9.5公里。改扩建后的杜坞车站担负着新建向莆铁路、既有峰福铁路的客、货运任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枢纽站,也是新建向莆线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杜坞改造能否按照工期节点安排顺利完成,关系着整条向莆线能否顺利开通,在位置和重要性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昌铁路局、建设单位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开工以来,南昌铁路局质监站和建管处多次下到现场检查指导;建设单位向莆公司总经理王建盛更是平均一周三次到现场指导检查工作,并多次组织召开杜坞改造相关方案审查会、工期梳理会;中铁电气化局项目部则专门成立了向莆线引入福州枢纽改造施工督导小组,指导和督查施工全过程,确保引入施工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安全优质地完成。
既有杜坞车站4条到发线(Ⅰ、Ⅱ、3、4道),6条站线(5、6、7、8、9道、牵出线),6条专用线(沥青线、空油线、油专线、新货场、水泥专用线、粮专线),站台有3个(分别位于Ⅰ、8、9道旁)。改造后的杜坞站到发场有4条正线(Ⅰ、Ⅱ、3、4道),4条到发线(5、6、7、9道),2条牵出线(牵1、牵2道);车辆段有4条站线(11、13、15、17道);专用线有7条(沥青线、空油线、油专线、新货场、水泥专用线、粮专线、改粮线)。新建杜坞站场股道中部分利旧的股道为5道(利旧既有Ⅱ道)、11道(利旧既有5道)、13道(利旧既有6道)、15道(利旧既有7道)、17道(利旧既有9道),沥青线、空油线、油专线、新货场、水泥专用线、粮专线只改造部分线路。既有信号楼占用新建杜坞车站Ⅱ、4、6道。
既有杜坞站电化范围:既有Ⅰ、Ⅱ、3、4、5、6道。车站接触悬挂结构高度1300毫米,导线高度6000毫米。改造后的杜坞站电化范围新建Ⅰ、Ⅱ、3、4、5、6、7、9、11、13、15、17道,需在临近线路进行接触基础施工。
改扩建后的杜坞车站将由既有7股道延长扩建改造成基本到发线12股道的双线枢纽站,加上疏解线、江坂站、福州引入等项,改造施工工作量大、施工难度大,加上多单位、多专业施工,协调工作量大,同时受向莆全线工期制约,年底前要完成所有工作量,工期、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难度很大。由于前期受征地、拆迁、铺架等各个环节影响,开工较晚。接触网作业队于4月11日正式入场,为配合向莆线总工期,按照杜坞站改工期节点安排,7月20日要开通杜坞站既有4道同时停用1道。即意味着在仅有的100天时间里,要在既有电化线上完成一个12股道的大站施工,浇注140个基础、架设百组横梁、且天窗点仅有夜间短短的三个小时,施工组织、安全管理、物资供应难度相当大。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部经理吴继文立即组织项目部领导班子会同参建的第三工程公司、监理单位召开会议,针对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既有线交叉施工环境等方面做全面的分析,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尤其要求对关键岗位、关键设备、关键环节要做到重点盯控,确保施工正常推进。同时,吴继文还要求要在团队、管理、技术三个方面下足工夫,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电化人”精神迎难而上,攻克各项难关,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任务。
团队下工夫:精英团队迎难而上
向莆线引入福州枢纽改造施工,是多专业联合作业,加之量大复杂,工期紧,又是在繁忙的运输环境下,安全压力大,施工难度大。项目部极为重视,特别致函参建的第三工程公司领导,要求配合组建专项接触网施工队伍,抽调专业技术骨干,并对参建人员进行各项安全和技术培训以及做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保证工期按计划推进。
三公司杜坞站改作业队正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组建而成的。由参加过京沪高铁、京九线电气化改造等全国多条重点线施工和管理的张宏波任作业队队长,马万贵、杜会军、张峰三位优秀专业工程师为作业队副队长,配备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有既有线施工经验的人员共同组建起来的强有力的专业接触网作业队,为打好这场攻坚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施工中充分体现了作业队的能征善战。进入7月,福州成为全国最热的城市之一,平均温度都接近35°左右,在高温酷暑下,为保证节点工期,作业队全体人员仍保持高强度工作,先后有3-4名基础浇筑员工中暑,但仍阻止不了大家前进的步伐,白天基础浇注,夜间天窗点架横梁。正是有这样一支不怕苦、不怕累、敢打敢拼的具有团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优秀作业队,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下提前8天完成第一个节点工期,为后续的施工改造争取了更多的时间,树起了更强的信心。
管理下工夫:督查指导上下工作一盘棋
杜坞改造为既有线电气化改造施工,边施工边运营,即要做到“施工运营两不误、时间空间两隔离”。开工伊始,项目部就将杜坞改造列为既有线重点控制工程,针对既有施工复杂的工地情况,在安全管理制度上下足了功夫。项目部要求施工现场管理到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对施工的每道工序落实到人,全面推行“施工质量实名制”以确保安全。还根据节点工期编制了激励约束机制考核办法,对引入改造施工按照施工阶段进行单独考核,实施奖罚,以激励参建单位安全、高效完成任务。为确保夜间天窗点施工安全生产,保证引入施工项目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安全优质地完成,项目部特别成立了向莆线引入福州枢纽改造施工督导小组,由项目经理吴继文带头,全体领导轮值盯岗。
杜坞改造天窗点被安排在凌晨零点至3时30分阶段,夜间施工,因照明有限,容易造成管理缺漏和安全漏洞。为此,项目部领导班子轮流到现场值班盯岗,指导和督查施工全过程。为更好更全面地指导督查施工,项目部还将督导组细分为两个专业小组:一组由总工程师邓志光任组长的施工技术督导组,主要负责对施工方案、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的审查,施工疑难技术问题的处理和施工技术安全措施审核等工作,参加大的施工协调会以及封锁施工和关键施工项目现场盯岗。另一组由安全总监苏增献任组长的安全质量督导组,主要负责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可靠性审查,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的检查监督和现场日常检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施工过程进行监管,对有可能影响既有线安全的施工项目,在进行监管的同时,有权实行强制措施,包括停工整顿。
三公司项目分部也在安全管理上做了充分详尽的安排,特别派出郭昆玉副经理长期驻守现场,盯控指导现场施工,同时组建了安全督导分队和16人组成的防护队,要求施工每天必须有分部领导盯控、施工时各点防护人员、现场主要责任人均到场时才可进行作业,时刻保证现场施工安全可控。
从局项目部到作业队,从管理人员到一线施工人员,全体参建人员上下一条心、工作一盘棋,在各自的岗位上充分服从管理,至今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杜坞站每天通行列车40多对,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施工或行车事故。全体参建员工时时刻刻都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谨慎对待。开工至今,100多个昼夜的施工,项目部都实行全程盯控,狠抓安全管理,落实多项措施,施工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及安全隐患,后续工作也将继续全面实施谨细管理,保持零事故零隐患的记录。
技术上下工夫:技术创新确保施工安全
按节点工期要求,7月20日要开通杜坞站既有4道同时停用1道。由于改造拨移后的既有4道支柱限界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需要拆除既有4道和5道间的软横跨支柱10组,接触网混凝土支柱1处,同时,保证既有2、3、4、5、6股道的悬挂正常行车,致使接触网必须完成如下工作:一是正式横梁段过渡,包括既有4道和5道的接触网悬挂通过横梁安装吊柱安装腕臂,进行双面悬挂;既有2道和3道的接触网悬挂通过横梁(中间)支柱安装腕臂进行双面悬挂;既有1道通过吊柱腕臂进行悬挂既有2道中心锚接的过渡。二是既有回流线的过渡。三是软横跨过渡。
即要完成开通4道停用1道的目标就必须完成大量的过渡工作,且是既有线施工,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百分百的安全和质量可控,三公司项目部集集体智慧,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不断的在技术上改进创新,通过创新,为改造施工减少了许多工作量,通过在所有直接用双股4.0抹箍铁在横梁上悬挂采用“V”型拉线方法,防止了铁线的抹固顺横梁方向偏移的可能等。
同时,在人员上面,技术要求也从不放松。虽然这是一支拥有丰富经验,技术过硬的专业作业队,但他们在技术上始终保持严格谨慎的态度,不容许出现返工、窝工的现象。特别是夜间天窗点作业,作业队每晚都提前一个小时到现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力求把技术标准深入到每一个参建员工的心里,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地完成每一步骤,确保施工一次达标,一次成优。
施工中最困难、各项技术要求最大的莫过于夜间天窗点架设硬横梁了。在硬横梁架设施工中,既有站台建筑、变压器、电力线对施工影响非常大。不仅是既有线施工还要横跨多股道架设,最关键的是站内硬横梁最长达37.68米,重量达5吨,轨道吊车、汽车吊车没有合适的站位,都不能独立完成吊装作业,且因为天气原因天窗点骤减,封锁点严重不足,致使这一作业非常棘手。为保证优质、按时、安全完成任务,杜坞改造作业队人员在负责人张宏波的带领下,加班加点,仔细研究图纸,多次与站前单位沟通,并于架设前两天组织轨道吊车、汽车吊车司机、技术员、安质员、各小组施工负责人勘验施工现场,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详细的技术评估,制订了“轨道吊车与汽车吊车相配合,在空中跨接触网完成倒钩”的架设方案。同时,于天窗点前组织施工人员召开专项作业施工会,详细安排各项施工任务、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
7月3日凌晨2时30分,行调、电调命令下达,施工负责人一声令下:“地线已挂好,开始施工。”轨道吊车一声鸣笛,吊臂缓缓升起,施工人员有条不紊地配合施工。一组硬横梁,又一组硬横梁稳稳地被架设到了车站上空。120分钟的时间,在轨道吊车与汽车吊车的密切配合下,4组长37.68米,重约5吨的硬横梁在空中跨接触网完成倒钩,顺利架设成功。亲临现场盯控的向莆公司指挥部、局项目部、供电段、监理站等单位领导也为现场紧张有序的施工和顺利完成高难度任务竖起了大拇指。
齐心协力:铸造精品福州枢纽
杜坞站按计划将于11月底开站,杜坞至福州12月30日开通,开通后峰福线将进入新杜坞站,走杜坞至福州向莆正线到福州。然而,后续的工作仍然面临着施工量大、环境复杂、难度大、工期紧等许多困难。该段施工,项目部继续配合线路施工同步进行,施工方案继续保持客观、合理、严密,在保证安全运营的提前下,尽可能利用新建设备减少过渡工作量。同时,在第一节点工期的基础上一如既往地保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坚、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上下齐心协力攻克难关,安全、优质、按时完成了杜坞站改造,把一条质量安全可靠的向莆线引入福州枢纽。
为“巨龙”点睛壮“动脉”筋骨
--中国通号向莆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建设侧记
史世龙程景奇房秀龙张力刚
铁路以他矫健的身姿,伟岸的躯体被人誉为“经济动脉”,“钢铁巨龙”。在西起江西向塘,东到福建福州、莆田湄州湾畔的向莆铁路建设工地上,有一群身着蓝色CRSC中国通号标识工作服的建设者,正忙着为这条钢铁巨龙点睛壮骨,他们不用穿山越岭却可以使全线处处相连、站站相通;他们没有千里眼,不用望远镜却可以对全线情况了如指掌,一览无余;他们言语不多却可以与机车时时对话,保障机车安全与控制机车平稳行驶,他们的工程被喻为向莆铁路的神经系统--通信信号系统,他们的工程安全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向莆铁路能否成为一条“耳聪目明”、“神经发达健康”的“钢铁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