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故事就告诉我们,如果动物没有竞争对手,那么它们也会变得死气沉沉,并且很难存活。人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竞争对手,或者他也没有把自己当作竞争对手,那么他就会甘于平庸,一辈子庸碌无为。在这个社会上,有一条众人皆知的法则,那就是适者生存。想要适应社会,就必须把自己锻炼成为生活的强者,否则只能被淘汰。而生存的力量和源泉就是竞争,只有不断竞争,才能不断进步,从而在这个丛林中维持自己的生命力。
但凡是事业有成的人无不是竞争的典范,竞争让他们从众多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竞争让他们磨炼了自己的意志,让他们一路上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竞争还锻炼了他们的胆量,让他们总是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己。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年代,激烈的竞争无处不在,许多父母都已感受到培养孩子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是让孩子出人头地的资本!
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让孩子坚定弱者不败的信念,不要因为弱小就不敢与他人竞争,弱者也有自己生存的方式,只要相信弱者不败,勇敢地面对困难,就能培养出竞争意识;要帮助孩子找到竞争的优势,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有力量和能耐去实现他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一个不自信的孩子,从根本上就失去了竞争的能力,父母要帮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使孩子能走出自卑,相信自己;要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竞争对手,把竞争对手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
对孩子竞争能力的培养,父母还要教育孩子该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以良性竞争为出发点,避免孩子产生偏激的心理。引导孩子在竞争中学会合作,让孩子学会判断哪些竞争手段是卑劣的,应该摒弃,并且在竞争中学会宽容别人,以免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竞争心态,让孩子明白即使是竞争也应该具有广阔的胸怀,而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在竞争过程中,不应该使用阴险计策,而应该是光明正大的,靠自己的实力说话。就算是竞争对手,也不排除有合作的可能,一味地追求打击别人,也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
最后,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竞争得失,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走入极端。成功了,不骄傲,继续努力;失败了,也不气馁,更不嫉妒,学习别人的长处,再接再厉。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潜质,调动孩子学习、生活的积极性,让孩子创造出一种积极上进的作风。
实践能力——做永远比说重要
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但真的要通过努力去实现的时候很多人却会找借口给自己开脱,对梦想选择视而不见,或者只当是自己心中的一个念想。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这个实践的过程的时候,就觉得任何事情都很简单,但一旦要求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会觉得做起来是那么艰难。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偏远地区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有一天,穷人对富人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人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人说:“我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人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第二年,穷人从南海归来,把去过南海的事告诉富人,富人深感惭愧。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做永远比说重要。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真正地体会到,说和做是远远不一样的。只有我们放手去做了才会明白其中的深浅,才能体验到其中的艰辛,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很多事情,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都知道应该要如何去做,但偏偏没有去做,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却永远做不到,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付诸实践,那么说得再好都是枉然。
我们应该清楚,只有行动了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才是成功的基础。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如果不去实施那也只能是泛泛而谈,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所以,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不要只是憧憬,不要只是计划,不要仅仅是口头上说,对于要做的事情,就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行动才能使一切成为可能。
小小咪在家里总说:“妈妈我以后要长好高好高,然后可以去参加奥运会。”小咪就告诉她:“参加奥运会除了要长高,还得要有强健的体魄,所以你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吃饭不能挑食,才能身体棒棒的,这样才能参加奥运会呢!”
“那我从明天开始每天都锻炼身体,去健身、去跑步……”
可是,第二天早上小小咪依然不愿意起床,总赖在床上,还说:“妈妈,等天气暖和一点了我再开始锻炼身体吧!”
相信很多小孩子都像小小咪一样,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或梦想,但是最后成功的却只有那少数的一些。因为梦想光用嘴说是不能实现的,一旦有了梦想,我们就应该努力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如果有梦想但没有努力朝着这个梦想前进,有愿望但不能拿出力量全力以赴,这都是不能成大事的。只有下定决心,经过不断地学习、奋斗,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才会如愿以偿地摘下胜利的果实。
独立能力——学会展翅,才能高飞
现在很多家庭的小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常以代劳的心态教育着幼儿,导致孩子变得事事依赖,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经验。因此当孩子在接触群体生活时,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究竟什么情况下家长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独立呢?
独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脱离,孩子的独立就是脱离父母,同时父母也要学会放手。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应该逐渐加强,他们会越来越独立。但是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还太小,没那么懂事,不必要求孩子什么都会做,等孩子再大一点,他们自然会比较容易学会,那时候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比较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许孩子还不能自觉地去做什么事情,可能手脚协调能力也没有发展完全,但是独立的性格和意识,却是越早培养越好。
在孩子1岁左右时,父母就可以对他们进行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孩子长大后,总是要离开父母身边走向自己的生活的,与其让孩子以后无法自理仍需要依靠父母,还不如让孩子尽早独立。这样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及事业的成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端着饭碗,跟着小孩子到处跑,追着喂饭,而孩子一边玩耍,一边停下来吃上两口,然后含在嘴里半天也不嚼。这样吃一顿饭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尽管这样,孩子还瘦得像营养不良似的。本来,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很多父母都自己替孩子代劳了。其实,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其他的什么事情,孩子在开始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正是因为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孩子扩大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培养了他们的独立能力,而且,孩子会因为做成某件事情而产生成就感,增加自信心。
还有的时候孩子与同伴一起玩耍,和小朋友发生了冲突,被同伴嘲笑长得太胖或太矮,有的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而去教育其他小孩子,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个让孩子学习自我调适的机会呢?其实父母可以先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与表情,不要急着去教训孩子的同伴,这样的话孩子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学着父母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事后再与孩子一起分享,听听孩子具有怎样的真实感受,当孩子表示不适时,给孩子一个拥抱和安慰,并告诉孩子:“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最棒的!”
由此可见,孩子的独立,除了生活上的自理,还有心理上的自理。有的父母可能会注意到培养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但是最容易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心理上的自理。不要认为给孩子讲道理讲不通,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而不懂得道理,就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与此同时,还会以孩子小为借口,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不给予纠正,一定要等到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才加以指责,但却为时已晚。这些错误的做法,往往让孩子心理产生很多疑惑,使孩子心理上不能独立。
对孩子来说,他们确实需要父母的爱,因为家人的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不能因为这样而给孩子超分量的爱,要注意让孩子全方位发展。所以,父母不仅要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还要记住随时观察孩子心理状态和行为方面的情况,让孩子的身心都能尽早地独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