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00000024

第24章 能力培养(3)

这则故事就告诉我们,如果动物没有竞争对手,那么它们也会变得死气沉沉,并且很难存活。人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没有竞争对手,或者他也没有把自己当作竞争对手,那么他就会甘于平庸,一辈子庸碌无为。在这个社会上,有一条众人皆知的法则,那就是适者生存。想要适应社会,就必须把自己锻炼成为生活的强者,否则只能被淘汰。而生存的力量和源泉就是竞争,只有不断竞争,才能不断进步,从而在这个丛林中维持自己的生命力。

但凡是事业有成的人无不是竞争的典范,竞争让他们从众多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竞争让他们磨炼了自己的意志,让他们一路上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竞争还锻炼了他们的胆量,让他们总是不断超越别人,超越自己。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年代,激烈的竞争无处不在,许多父母都已感受到培养孩子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是让孩子出人头地的资本!

我们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让孩子坚定弱者不败的信念,不要因为弱小就不敢与他人竞争,弱者也有自己生存的方式,只要相信弱者不败,勇敢地面对困难,就能培养出竞争意识;要帮助孩子找到竞争的优势,鼓励孩子相信自己有力量和能耐去实现他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一个不自信的孩子,从根本上就失去了竞争的能力,父母要帮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使孩子能走出自卑,相信自己;要引导孩子正确地面对竞争对手,把竞争对手当成自己学习的对象。

对孩子竞争能力的培养,父母还要教育孩子该如何正确对待竞争,以良性竞争为出发点,避免孩子产生偏激的心理。引导孩子在竞争中学会合作,让孩子学会判断哪些竞争手段是卑劣的,应该摒弃,并且在竞争中学会宽容别人,以免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竞争心态,让孩子明白即使是竞争也应该具有广阔的胸怀,而不应该是狭隘的、自私的。在竞争过程中,不应该使用阴险计策,而应该是光明正大的,靠自己的实力说话。就算是竞争对手,也不排除有合作的可能,一味地追求打击别人,也是不容易获得成功的。

最后,要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竞争得失,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走入极端。成功了,不骄傲,继续努力;失败了,也不气馁,更不嫉妒,学习别人的长处,再接再厉。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潜质,调动孩子学习、生活的积极性,让孩子创造出一种积极上进的作风。

实践能力——做永远比说重要

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但真的要通过努力去实现的时候很多人却会找借口给自己开脱,对梦想选择视而不见,或者只当是自己心中的一个念想。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这个实践的过程的时候,就觉得任何事情都很简单,但一旦要求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会觉得做起来是那么艰难。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偏远地区有两个人,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裕。

有一天,穷人对富人说:“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么样?”

富人说:“你凭借什么去呢?”

穷人说:“我有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人说:“我多年来就想租条船沿着长江而下,现在还没做到呢,你凭什么去?!”第二年,穷人从南海归来,把去过南海的事告诉富人,富人深感惭愧。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说一尺不如行一寸,做永远比说重要。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真正地体会到,说和做是远远不一样的。只有我们放手去做了才会明白其中的深浅,才能体验到其中的艰辛,才能真切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很多事情,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道理,都知道应该要如何去做,但偏偏没有去做,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却永远做不到,因为他根本就没有付诸实践,那么说得再好都是枉然。

我们应该清楚,只有行动了才会产生结果,行动才是成功的基础。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如果不去实施那也只能是泛泛而谈,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所以,父母应该教育孩子不要只是憧憬,不要只是计划,不要仅仅是口头上说,对于要做的事情,就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行动才能使一切成为可能。

小小咪在家里总说:“妈妈我以后要长好高好高,然后可以去参加奥运会。”小咪就告诉她:“参加奥运会除了要长高,还得要有强健的体魄,所以你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吃饭不能挑食,才能身体棒棒的,这样才能参加奥运会呢!”

“那我从明天开始每天都锻炼身体,去健身、去跑步……”

可是,第二天早上小小咪依然不愿意起床,总赖在床上,还说:“妈妈,等天气暖和一点了我再开始锻炼身体吧!”

相信很多小孩子都像小小咪一样,有一个伟大的愿望或梦想,但是最后成功的却只有那少数的一些。因为梦想光用嘴说是不能实现的,一旦有了梦想,我们就应该努力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如果有梦想但没有努力朝着这个梦想前进,有愿望但不能拿出力量全力以赴,这都是不能成大事的。只有下定决心,经过不断地学习、奋斗,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心血,才会如愿以偿地摘下胜利的果实。

独立能力——学会展翅,才能高飞

现在很多家庭的小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常以代劳的心态教育着幼儿,导致孩子变得事事依赖,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经验。因此当孩子在接触群体生活时,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究竟什么情况下家长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独立呢?

独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脱离,孩子的独立就是脱离父母,同时父母也要学会放手。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应该逐渐加强,他们会越来越独立。但是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还太小,没那么懂事,不必要求孩子什么都会做,等孩子再大一点,他们自然会比较容易学会,那时候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比较好。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许孩子还不能自觉地去做什么事情,可能手脚协调能力也没有发展完全,但是独立的性格和意识,却是越早培养越好。

在孩子1岁左右时,父母就可以对他们进行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孩子长大后,总是要离开父母身边走向自己的生活的,与其让孩子以后无法自理仍需要依靠父母,还不如让孩子尽早独立。这样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学习及事业的成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家长端着饭碗,跟着小孩子到处跑,追着喂饭,而孩子一边玩耍,一边停下来吃上两口,然后含在嘴里半天也不嚼。这样吃一顿饭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尽管这样,孩子还瘦得像营养不良似的。本来,让孩子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很多父母都自己替孩子代劳了。其实,不管是吃饭、走路,还是其他的什么事情,孩子在开始的时候都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正是因为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孩子扩大了他们的认知范围,培养了他们的独立能力,而且,孩子会因为做成某件事情而产生成就感,增加自信心。

还有的时候孩子与同伴一起玩耍,和小朋友发生了冲突,被同伴嘲笑长得太胖或太矮,有的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而去教育其他小孩子,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个让孩子学习自我调适的机会呢?其实父母可以先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与表情,不要急着去教训孩子的同伴,这样的话孩子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学着父母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事后再与孩子一起分享,听听孩子具有怎样的真实感受,当孩子表示不适时,给孩子一个拥抱和安慰,并告诉孩子:“在妈妈眼里,你永远是最棒的!”

由此可见,孩子的独立,除了生活上的自理,还有心理上的自理。有的父母可能会注意到培养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但是最容易忽视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心理上的自理。不要认为给孩子讲道理讲不通,自以为是地认为孩子年龄小而不懂得道理,就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与此同时,还会以孩子小为借口,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也不给予纠正,一定要等到发展到严重程度时才加以指责,但却为时已晚。这些错误的做法,往往让孩子心理产生很多疑惑,使孩子心理上不能独立。

对孩子来说,他们确实需要父母的爱,因为家人的爱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但是不能因为这样而给孩子超分量的爱,要注意让孩子全方位发展。所以,父母不仅要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培养,还要记住随时观察孩子心理状态和行为方面的情况,让孩子的身心都能尽早地独立起来。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教子误区(畅销双色版)》一书,正是奉献给广大家长和老师们的一部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自学读物和教材。这本书组织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国外的若干教育专家和教授,集结了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诸多老师的教育智慧共同撰写而成。全书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借鉴,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避免造成劳而无功、事倍功半、事与愿违、一事无成等各种失误。
  • 新手爷爷奶奶必读百科

    新手爷爷奶奶必读百科

    全家人的育儿书,法国经典育儿系列。来自法国的新鲜教育理念,轻松幽默的教育方式,让你学会如果做一个“摩登”爷爷或奶奶。其实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都市,还是在留守儿童问题严重的农村,陪伴、培养孩子的“主力军”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但是,上一辈的人的教育思想相对传统,教育方式相对保守,作为抚育孩子的中坚力量,本书将提供给爷爷奶奶最简便易读的指导方法,让爷爷奶奶们轻松转变旧思想,改变固有的角色认定,认识、调整并从容应对接下来的重重挑战。赢得孩子父母的信任,赢得孩子的心!
  • 问题爸爸成长方案

    问题爸爸成长方案

    本书记录了一个个大男人的情感表露,探究问题爸爸教育中的难题。从真实鲜活的案例入手,分析了各种问题爸爸背后的家庭故事,并为问题爸爸的提出解脱的方法。
  • 儿童素质培养从书——能力立体

    儿童素质培养从书——能力立体

    本书涉及内容: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艺术素质培养、兴趣爱好培养、生理卫生培养、体质体能培养。
  • 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

    快乐心灵的亲情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热门推荐
  • 星星也喜欢月亮

    星星也喜欢月亮

    星星用自己的光芒衬托了天空的单调,而明月却是用自己的光芒来保护星星,星星和月亮一个都不能少,星空才美丽。
  • 源木之守护

    源木之守护

    因《源木吊坠》作品未解禁现重发。“带着此物,与家族众人离开,为杨家留点延续的根。”“父亲”“走,将来回来替我们报仇,去地球,好好在那里繁衍。”“十一长老打开传送门,快,再不走,为时晚矣。”“拦住他们。”“少爷,你肩负重任,带他们先走,这里交给我们。”“保重”......“少爷,有追兵来到此界,杨家糟难。”“阿权,你护送没有战力的妇女儿童撤离到沙铜山,其它人,随我杀敌。”“是”“是”“是”杀!杀!杀!北宋初年...“老祖”“老祖”“有.国.才.有.家,维.护.家,维.护.一.方.净.土,有.能.力..时,回.源.穹.神.界报...仇。”说完,老丈安详闭目,众人齐声泣答:“是”一代又一代,杨家屡糟暗害,直至没落,几乎都快沦落为凡人。公元2004年,发达的现代,一个偏远落后的乡下,一个没落仅存不到十三人,持源木的杨家分支......
  • 穿越之佣兵皇妃

    穿越之佣兵皇妃

    一个异时空少女,在格格不入的体制社会举步维艰,她是穿越而来的佣兵,前世杀伐果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今生却沦为命如草芥的小兵卒,生死皆在别人一念之间。是反抗还是低头顺从?他,大宁国神威大将军,冷峻,漠然,性情阴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利用一切所利用,就算是她也不例外,然而,真是如此吗?齐书扬扪心自问他,高高在上太子爷,一桩阴差阳错的因缘,两个世界完全相悖的人,火星撞地球般相遇而相知,却不能相爱。本故事讲述现代佣兵姜媛在异时空所经历的,不为人知的,跌宕起伏的一生。
  • 倘若我还爱打死不离开

    倘若我还爱打死不离开

    她说:谢祢知晓硪所有不堪,看过我最狼狈的一面,忍过我所有的无理取闹,还依然宠我,爱我久伴身边..他说:我爱祢,不论结局如何,我只要祢快乐.......不论祢身边最后的人是不是我,但祢要记得,倘若我还爱,便不会离开
  • 老李的磨难

    老李的磨难

    宅男老李的陈年往事之那些葱葱岁月的不堪回首。
  • 圣人的万界餐厅

    圣人的万界餐厅

    在一家圣人所开的餐厅中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通天因为其自己万名徒儿吃饭因钱不够留下打工的场面。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原始因徒弟吃太多,没钱买单而送到自己面前的账单而爆粗口。在这里,老子被通天和元始联手借钱的场面。在这里你还能看到,来自万界的美少女,因为没钱买单而被留下当女仆。 (至于没钱买单的男人,当然是让他们变成美少女啦!)
  • 魔圣结界之世界法则

    魔圣结界之世界法则

    16岁这一年,苏克丽小镇上的少女接连失踪,其中包含她的那个朋友。西子夜的生命中出现了另外两个人,自大狂沧海,呆如木鸡的少女何欢喜。后面,妈妈梁沁心也神秘失踪,西子夜被沧海和何欢喜告知,其实除了她生活的这个世界,还有其他世界的存在,也许她要找的人就在那里。少女跟着沧海和何欢喜去到叫做“魔圣结界”的异世界,才发现她曾经在梦里来过这里。这里冰天雪地。这里的人长得很奇怪,并且他们大多数会魔法。她还被告知,自己其实是这个世界最有权力的长老的大女儿。那梁沁心又是谁?在这个异世界里,少女又讲经历怎样的故事?还有什么秘密等着她去慢慢破解吗?
  • 魂狩者

    魂狩者

    在这个名为“萨罗大地”的世界里,曾经有着许多强者。他作为这世界唯一的守魂者,却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童,阴差阳错地释放了所有的灵魂,英雄的、枭雄的、红颜的……,致使世界演变成“强者林立”的混乱时代。失职的他,从“魂守者”变成“魂狩者”,追着先辈的足迹,踏上“狩魂之路”。这是一条无比漫长的路。在路途中,有时他是妖性萌美的孩童,有时他是俊美脑残的无赖,有时他是狂野纵欲的邪狼,有时他是……,他以奇特的生命形态,创造出属于他的平淡而耐人寻味的香艳传奇。温馨提示:脑残11流,不喜勿阅。
  • 重生之彪悍贵女

    重生之彪悍贵女

    任舒转世重生无数次,每每死去后,次次睁眼都是一如既往的屋子,一如既往的人,永远重生在12岁那年的10月初六。她此生最大的念想就是闭上眼后能去阎王殿,见见阎王爷,告诉他别让她再转世重生了,她呀活得快吐了,谁爱重生谁重生去。新文:《我家娘子不甘心》不重生,不穿越,无系统,甜宠文,希望大家可以看看~
  • 不急不吼做妈妈

    不急不吼做妈妈

    为什么总是忍不住唠叨发怒?为什么会对孩子的缺点格外敏感?必须要一边忍耐一边抚养孩子吗?日本著名教育专家山崎房一,将多年来的教育经验以及开办“妈妈心理学讲座”的授课心得结集成书。本书深度分析妈妈和孩子的心理状态;挖掘妈妈焦虑易怒的根本原因;引导妈妈改变习惯性的唠叨和发怒,从育儿中感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