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就像氧气,充满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人的内心。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对整个社会而言。
“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孩子我们不仅要给他们被爱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人。只有在充满“爱”与“被爱”的环境下,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因此,父母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利用机会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因为爱可以让孩子留意到别人的难处,并激发他们的良知与感情。孩子会因为爱而变得有同情心,有同情心才会理解别人的需要,才会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是冷酷的,他们的感情生活也将会一片空白。
爱是人类的天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有爱心的人始终心系他人的安危,不会过分关注个人的得失,更不会因为别人的欺骗或者背叛而改变自己的爱心。也许我们今天生活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光鲜美丽的衣服,所以觉得苦难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天有不测风云,没有人能预测到明天会有什么样的事,如果今天我们不去同情和帮助别人,那么明天当我们处在困难甚至是苦难之中时,谁来帮我们呢?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施爱行善是人的天性,真正有爱心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爱心,即使是面对伤害过自己的人时也是如此。
其实,幼儿时期的教育,尤其是感恩教育是教孩子充满爱心的基础。告诉孩子如果想得到生活的眷顾,想做生活的主人,那么,就应该学会真诚地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困难、遭到不幸的时候,仍然要感谢生活。有了感恩的心,孩子便会懂得什么是爱,应该如何去爱。懂得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更容易让孩子具备爱心。享受了别人的关爱,然后懂得回报他人,爱就能一点一点地增加。因为每个人都有爱心,都有能力去爱,学会感恩便可以将爱放大,让更多的人感到温暖。有了感恩的心,就能懂得满足,更容易感受幸福,能够珍惜眼前。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一件需要日积月累的事情,不可能让孩子一下子就具备了这个能力,也不是光靠说教就行的。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引导孩子,可以让孩子首先学着从感谢父母开始。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做事后,要说谢谢;当父母累了时,要给予关心,给他们倒水、拿拖鞋、捶背揉腿;当父母生病时,要知道为他们分担痛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需要外出时,应告知父母行踪。让孩子每天和父母说句感恩的话,并和父母一起体会感恩的情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影响。
由此可见,感恩教育就蕴藏在生活中,关键是,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孩子。如果父母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友、感恩周围的人、感恩生活,那么我们的孩子也会模仿父母,学会感恩。孩子有了感恩的心,便会懂得感谢父母、感谢周围的朋友。是父母将他们养育成人,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是朋友在困难的时候伸出双手,给予他们浓浓的友情。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如果他们学会了感恩,便会懂得什么是爱、应该如何去爱,一路上也必有爱相伴。一个有爱心的人一定是满足而快乐的,因为关爱别人所得到的快乐必定将他的心填得满满的。充满爱心的人也一定会更平和,更热爱生活。
学习与创新是辉煌的起点
孩子天生就喜欢学习,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善于学习。只有让孩子拥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他们才能真正地学会相关知识。叶圣陶曾经说过:“培育能力的事必须持续不断地去做,且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率,才会成功。”所以也有这么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很明显,对父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孩子掌握“捕鱼”的技术,而不是送给孩子现成的“鱼”,让他们养成坐享其成的习惯。也就是说,父母指导孩子学习的时候直接告诉他们答案,不如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小咪的表哥是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天在家里做寒假作业,遇到了一个难解的数学题,于是拿着作业本去问小咪。小咪一看,是一道方程题,于是按照题意一步一步写出了算式,还帮着算出了答案。小表哥高兴地往本子上一抄,就算完成了。
可是,问题很快就发生了,作业本最后又有一道类似的题目,他又不会做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小咪才明白,对于一个孩子不懂的问题,如果把答案直接告诉了孩子,那么他们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没有真正地理解,他们接受到的是现成的结论,所以他们并没有掌握解题的方法,再遇到类似的题的时候只要数字一变,他们仍然不会解答。所以,应该设法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告诉孩子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学了之后要懂得学以致用,对于自己不知道的知识要虚心请教,不能不懂装懂,自以为是。
当然,学习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毅力、耐心,也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和指导。但是父母要记住不能过分地帮忙,一切包办,这样会让孩子养成一种依赖心理。让孩子善于自己思考问题,学会学习的方法,孩子才能有兴趣学习。不一定要拘泥于传统的解题方式,我们也可以创造出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孩子爱上学习的时候,才会学得轻松,才会学以致用。
但是现行的教育方式让大家都比较认同“标准答案”,因为父母认为如果孩子的答案和“标准答案”一致,那就是百分之百地正确,他们就能得到高分,就能考个好名次,就能得到老师的赞赏,就能进入好学校。其实,这是以牺牲孩子的创造力为惨重代价的。现在的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多,在许多事情上都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对任何的事物都有想要探个究竟的心理,而且会用自己的一套方式来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孩子接触的事物和知识让孩子的视野开阔,能力提升,很多事情他们都能用自己创新的方法来解决。但是父母却是墨守成规的,如果父母只是单纯地严厉禁止,甚至斥责、打骂,让孩子只能遵循传统的学习方式,那样得到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可能孩子再也不会喜欢动脑筋去发明创造,孩子创新的激情与智慧从此就被阻断。在孩子身上一颗曾要发芽的种子,可能再也不会生长、萌芽了。
创造能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自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对周围的环境感到好奇,会用眼睛、小手、小嘴去探索陌生的事物,虽然只是单纯的感觉,但也是他们探索世界的第一步。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鼓励孩子进行探索性的玩耍,对孩子具有创造能力的思维进行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摆脱人云亦云的平庸,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而不应该将孩子的创造能力扼杀在萌芽期。
竞争能力——孩子出人头地的资本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很难活着上岸,抵港时如果鱼仍然活着,卖价就会高出许多,所以渔民们千方百计想让鱼活着返港。但种种努力都失败了。
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沙丁鱼,返回岸边后,他的沙丁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沙丁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沙丁鱼,回港后仍然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沙丁鱼价格要比死亡的沙丁鱼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的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富翁。周围的渔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
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沙丁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沙丁鱼的鱼槽中,放进几条鲶鱼。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