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睡眠质量: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多有睡眠不好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浅睡多梦、易醒或早醒。心理疾病可以引起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同样也可以诱发心理疾病。
观察疾病:认识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对“心理疾病”过于敏感,对其采取否认、拒绝、回避的态度。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比较脆弱,凡事总往坏处想,多数不能正确对待疾病,不愿意或者接受不了,以至于拒绝与医生合作,甚至不肯服药。
二、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别
心理异常的实质,就是异常心理的原因、机理和心理结构问题。心理异常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者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了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上的适应障碍。
但是要清晰地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常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本质的差别;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又可能只有程度的不同。其次,异常心理的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生物因素、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所取的角度不一样,标准也就不一致了。其三,单纯的心理问题目前并没有什么仪器可以检查化验,全靠专业人员的临床经验进行主观判断。
目前最常用的区分标准主要有如下几种:
1.自我评价标准:如果自己认为有心理问题,这个人的心理当然不会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问题。心理基本上正常的人,完全可以察觉到自己心理活动和自己以前的差别、自己的心理表现和别人的差别等等。如果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也不能证明当事人就正常,具体请看第四个标准。这种自我评价在精神科叫自知力,属于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严重程度标准之一。
2.心理测验标准:心理测验通过有代表性的取样、成立常模样本、检测信度、检测效度和方法的标准化,才能形成测评量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专家的主观看法,但是,心理测验也存在误差,目前并不能代替医生的诊断。
3.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这种标准最客观,是将心理问题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的医学标准。如果一个人身上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可以找到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依据,则认为此人有精神疾病。其心理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其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采用,但是诊断范围狭小,对于象神经症和人格障碍则无能为力。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也采纳了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
4.外部评价标准:人的心理活动总是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家都认为某个人有问题,一般就是正确的。即使旁边人没有看出来,专业人员也可以通过各种表现判断当事人是不是有问题,专家对症状的分析就形成症状学分类标准,目前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主要是按照症状学分类的。
5.社会适应性标准: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着生理心理的平衡状态,人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亦即其行为符合社会常模,是适应性行为。如果由于器质的和或功能的缺陷使得个体能力受损,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是不适应的时候,则认为此人有心理异常。这里正常或异常主要是与社会常模比较而言的,在目前的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之中放在严重程度标准一项——即社会功能。
三、青少年是比较容易患心病的群体
1.当心“乖”孩子有“心病”
“暑假来我们这里进行心理咨询的孩子中,‘乖孩子’占了一半左右。”一个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在记者采访中这样回答。乖孩子习惯于听话,不懂得表达不同的意见,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有想法的,这种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通常表现为厌学、不与同学交往。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休息时间只是自己看书、看电视、很少说话,也很少提到学校的活动和同学,那么就会有过于内向的可能,需要及时咨询。
统计表明,该心理咨询中心暑期接待的学生比往常多出30%,多为中小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有80%是因为学习问题,其中内向的孩子占70%~80%。
内向的孩子一般习惯于听家长的话,习惯于服从,而家长会觉得孩子很“乖”,就会忽略孩子性格上的因素。在来咨询的孩子当中,绝大部分性格障碍已经形成了,这与家长一味地只看重学习,不重视孩子性格的塑造和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
孩子的性格并不完全是先天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后天形成的,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性格、教育方式和人际关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休息时间只是自己看书、看电视、上网、很少说话,在家人面前很少提到学校的活动和同学,那么就会有过于内向的可能,需要及时咨询。孩子在高中以前的可塑性很强,世界观、价值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年龄越小就越容易调整过来,在成长中的苦恼也会相对减少一些。
家长要从三个方面来观察、教育孩子: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孩子的兴趣爱好,第三是孩子的人际交往。“家长要把孩子看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学习的机器。要经常与孩子交流、谈心,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对孩子的举动表示出赞赏的态度;留意孩子在学习、爱好和情绪上的倾向和关注点,推动自然发展。交往可以改善孩子的性格缺点,要多鼓励孩子与同学、伙伴相处,所以对于内向、孤僻的孩子要特别注意他的人际交往情况。
2.案例分析:青少年“心病”还得用心治
12岁男孩自小爱摸生殖器
据李先生介绍,在儿子3岁刚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儿子总是经常抓摸生殖器,有时候一边抚摸着,嘴里一边发出“嘟嘟”的声音,当时他并没有过多在意,以为小孩子没什么事情。可是,从那时起一直到上学,儿子在空闲的时候总是做那样的动作。
有一次,儿子的老师找到李先生,向他反映他儿子上课的时候,经常不集中精力听讲,老是一只手拿着课本,另一只手抚摸自己的下体,好几个老师都发现这种情况。老师们也批评过他的儿子,要求他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搞“小动作”,但是没有效果。现在,他的儿子成绩非常差,考试基本都是40多分,从来没有及格过。李先生知道后,先是教育,后来就打,但是无济于事,儿子当时承认了错误,没过多长时间老毛病就犯。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却有这种难以启齿的陋习,李先生非常着急。他说:“我和老婆都是下岗职工,现在出来打工生活很不容易,儿子是我们唯一的希望,盼望着他把书读好以后有出息,可是这样下去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希望通过心理健康咨询,能够帮儿子改掉陋习,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专家分析
这个孩子在3岁左右抚摸自己的生殖器,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属于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一开始,这种行为是无意识的,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家长或其他亲友可能没有制止,反而经常逗他,这样孩子认为他的这种行为,得到了鼓励和肯定,所以,导致抚摸次数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可能又觉得抚摸自己的生殖器能带来生理上的快感,这样,原来无意识的行为逐渐成为有意识的“手淫”行为,进而成为一种习惯。一旦成为习惯,就难以改掉,当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措施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长不要训斥、打骂,而应该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让他真正意识到,经常手淫会造成以后生理上的不良发展,影响身体健康,也影响和别人的正常交往,家长的教育引导要有耐心。另外要鼓励孩子多培养其他的生活爱好,让孩子的兴趣更加广泛,把他的注意力分散,逐渐减少手淫行为。作为老师来说,发现学生的这种行为,可以在课堂上提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一些满足感和成就感,通过这种方式把他的注意力逐渐引导到课堂上,而不要一味地指责,否则,只能增加他的沮丧感,适得其反。
8岁女孩自称是男孩
海口的马女士向本报反映,她8岁的女儿自小就不认为自己是女孩,平时做事非常奇怪,这学期开始成绩一落千丈,由前几名滑落至倒数第2名。经多次治疗,女儿还是老样子。
马女士说,女儿总对别人说自己是男孩子,还声称:“别以为我不敢去男厕所。”一天,女儿把家里的大米,拿出来一些放在罐子里,往里倒水,马女士发现后问她干什么,女儿回答“做奶茶喝”,而且每次买回来菜,女儿就拿出木耳和蘑菇,全部放在水里浸泡。甚至有一次,她突然发现女儿又在盆子里洗什么东西,走进一看,马女士差点晕了过去,女儿洗的是她的手机,女儿一边洗着,一边还说“帮手机洗洗澡”,结果,这部手机险些报废。
女儿很聪明,记忆力强,很多课文都能倒背如流,但是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是搞小动作,爱和老师、家长顶嘴。经过多次批评教育,女儿只是当时知错,保证坚决改正,但是很快又忘得一干二净。马女士非常担心,她认为女儿可能患了小儿多动症,便给她吃了一些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药,但是没起一点作用。这时候马女士意识到女儿的心理可能有些问题。
专家分析
这个8岁的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是调皮捣蛋,好奇心、求知欲望强,而又对一些事具体该怎么做缺乏认识。孩子好动,不一定肯定是多动症。判断是否可能有多动症,可通过以下两个表现参考:1. 观察孩子,看她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时,能否将注意力保持在30分钟以上,如果能做到,就不是多动症。2. 孩子在行为动作上,动作协调性好不好,如果协调性不好,可能有多动症。另外,该孩子不服输的心理比较强。她之所以认为自己是个男孩,可能她的家长有些“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可能经常把这种思想表露出来,该孩子就把家长的希望假想到自己身上实现。
措施
首先,孩子好奇心理的满足,如果造成的损失不大的话,就不要去指责,要从正面引导,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造成的损失比较大,要给孩子耐心解释,告诉孩子这样做为什么不对,应该怎么做。其次,8岁的女孩子,性别意识不是很强,以后她会慢慢改正过来,家长可以慢慢向孩子输入一些男女不同的意识。再次,孩子的小动作比较多,家长要多鼓励她,每改正一点,就要给予表扬,让她在鼓励中慢慢改掉。另外,对比较敏感的孩子,引导更要方法得当。
心理紧张会导致口吃
海口从事旅游工作的王先生反映,他从7岁开始到现在,10多年来,说话的时候总是紧张、口吃,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他现在焦急万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努力改正,但就是改不了,不知道这是心理问题还是生理问题,请你们帮帮我,让我过上正常的生活。”
王先生说,他7岁的时候,由于父母经常吵架、打架,他每天生活在非常压抑的环境中。有一天,父母打架打得很厉害,他受到了惊吓,从那以后,他说话的时候,心里有时候很紧张,经常口吃,老是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这些年来越来越严重。现在王先生从事旅游行业,经常要向游客介绍旅游景点等,可是口吃的毛病让他的工作很不顺利,在生活中,他和女朋友说话的时候,本来就有些紧张,再加上自己口吃的毛病,经常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大大影响了和女朋友的感情交流。平时到市场上买东西,尤其是讨价还价的时候,由于自己的这个毛病,也给他带来了很多烦恼。
专家分析
这位先生在小时侯受到惊吓,造成了心理紧张,过度的心理紧张,导致他的语言表达不流利。
措施
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去克服。在与别人打交道时,自己暗示自己:“没什么可紧张的,交往对象没有必要造成自己的内心紧张。”对所从事的事情不要期望值太高,要提醒自己,只要努力了就行,不要过多在意结果,尤其不要过分考虑失败的结果,对一个事物期望值越高,心里就会越紧张。和别人交往,不要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会表现不佳。他可以在平时对着镜子多练习表达,把工作中自己经常要说的话,练得非常流利,慢慢地,他就能把信心恢复,口吃的问题也会有所好转。
六种能力让孩子远离心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5个致病、致死和致残原因。
在我国,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如果再加上28岁或35岁以下青年人的情况,这个数字将更加触目惊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精神卫生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六种能力,帮助他们远离精神疾病。
多动症、网络成瘾困扰中小学生
据统计,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为5.07±1.7%,估计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8%。在大学生中,16%~25.4%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近两年来,在校学生网络成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6.4%大学生有网络成瘾。
根据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对北京16所大学学生10年中辍学原因的分析,1982年以前主要为传染性疾病,而1982年以后则为精神障碍。并且,精神障碍有上升的趋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研究表明: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8.3%,1993年为10.9%。
大人要帮孩子掌握六种能力
为了使孩子不出现精神障碍,拥有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家长、老师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专家解释,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家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根据孩子的特点,可以具体表述为以下几种能力。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缺乏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的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家长和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所谓“短处”产生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