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的出发点必须是有实在的业务需求,把你的招人需求和业务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最好有数据来支撑说明。另外,在招人过程中,沟通非常关键,你要像“约会”那样对待。
反欺诈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如果一种新型攻击来得猛烈,现有系统很难有效应对,你需要在短时间内组织力量来分析数据、找到模式、开发工具,等等。所以在初期,除了集中精力招人、打造团队外,我经常做的是暂时借人。后来,我们组最后稳定下来时,包括我一共七个人,其中有三个是从新兵营里招的,两个是从现有组里调过来的,一个是我从其他组里挖过来的。招到这些人前后大概用了一年时间。
从这一年搭建团队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招人,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如果你只是为了扩张队伍去招人,别人是不会买账的,老板更不会同意。你的出发点必须是有实在的业务需求,把你的招人需求和业务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最好有数据来支撑说明。比如说数据显示我们这个支付安全系统变化非常快,而且人工规则所需要的参数越来越多,说明人工规则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迟早要开发机器学习系统。而机器学习系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那就意味着我需要一个全职的科学家来做这个事情,此外还要一个工程师跟他配合做系统方面的工作。虽然这个系统的核心框架由反垃圾邮件组承担最主要的开发工作(编者注:下文会讲到相关情况),但要把这个系统具体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上,还需要做一些适合我们的调整,根据支付数据流的特点进行定制。所以,这两个招人名额都有理有据。像这样,通过现实的业务需求和数据来支持你的招人计划,就变得非常实在了。
二是,“挖人”需要更多努力和沟通,尤其是在公司内部不同的组之间。显然,如果你从别的组挖一个人来,那这个人原来的工作任务可能就面临没人接手的情况。所以,关键的一点是,你要说服对方:他转组之后,为公司带来的价值要大于他离开原来组带来的损失,利大于弊。而Facebook一直强调的“我们为Facebook这家公司服务,而不是某个组”理念,也就是“为大家而非小家”的精神,让这种说服变成了可能。如果你有想招的人,就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去说服他,接下来你要跟他一起合作,去说服周边相关的人(你的老板、他的老板等),让他们同意你们俩在一起,这看起来有点像“约会”。你把招人看作“约会”,可能更容易找到感觉,这中间最重要的因素还是相互欣赏,我很欣赏这个人的能力,他也很珍惜跟我一起合作的机会。要想说服周围的人,沟通能力非常重要,我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多锻炼。一种好东西(包括好的想法、好的机会),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过程,它也会不为人所知,变得暗淡无光。
此外,在招关键的人手时,除了自己的努力,你要说服自己的老板,甚至老板的老板,来跟对方沟通,效果可能更好。对于从其他组挖数据科学家这件事,除了我约对方的老板吃午餐之外,我还“派”自己的老板和他喝杯咖啡,以显示我们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默契。有这么多人去做说服工作,既说明了项目的重要性,也说明很看重对方,他就更容易被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