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破术,即在与人交谈过程中,以超众的口才术,揭破对方的荒谬之言或者从如一团乱麻的纷乱头绪中,用口才这把钥匙,打开难题这把锁。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此中高手。从茅庐中的纵论天下大势所趋,到舌谏孙权时的剖析时势,无不体现了他那卓越的口才。
1、一语点破对方的谎言
当你明知对方说的是谎言时,你该如何应对?是当面揭穿,还是事后暗示?是一语点破,还是借题发挥?这些都能显示出你的口才与智慧。假如你在社交活动中遇到这样的情形,而你又不知如何面对的话,那么,你就要向古人学习了。准确地说,是向诸葛亮学习了。
诸葛妙语:
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时,面对虞翻的谎言,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虞翻:“现在曹操率领百万大军,上千员能征惯战的大将,对江南虎视眈眈,并且已经吞并了江夏,你对这样的形势有什么样的建议呢?”诸葛亮说道:“曹操带领着原来收容的袁绍的老弱残兵好象蚂蚁一样聚在夏口。你向人求教当前的形势,却大言不惭,拿这样的话来欺骗世人!刘备率领数千名仁义之士,又怎么能够抵挡曹操百万残暴的部队?之所以退守夏口,只不过是在等待时机罢了。现在的江东兵员精良,粮草充足,又拥有长江这样的天险,(象你这样的谋士)还在想方设法使你们的主公投降曹操,根本不顾及天下人的耻笑。从这个角度讲,刘备还真是不害怕曹操!”
面对虞翻故意夸大曹操实力进而为自己投降的主张找借口的说法,诸葛亮根本就没有上当,而是毫不客气地一语点破,指出他投降主张的可耻。当场就把虞翻驳得哑口无言,无颜以对。
古为今用:
首先,你要意识到对方说的是谎言,然后,敏锐地抓住对方谎言中的漏洞,予以言语上的反击,使对方无法推托,从而成功识破对方的谎言。
在具体应用时,识破谎言的方法有多种,就看你如何运用了。
(1)一点突破法
一天,我国海关人员从一名英国水手的皮箱里,发现一瓶可疑的牙痛粉,经鉴定是毒品,海关人员立即传讯了这名水手。
“你知道这是违禁毒品吗?”
“哦,对不起,这不是我的,是一名华侨旅客托我带的。”
“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交给你的?”
“前天晚上,我正在甲板上升国旗,忽然发现挂倒了,正在重新挂的时候,这位旅客走上来交给我的……”
“你升的是中国国旗?”
“我们是英国商船,升的当然是英国国旗。”
海关人员说:“够了,先生,你编造的故事太离奇了。按常规,轮船早上升旗,晚上降旗,你说晚上升旗,显然是假话,而且英国的米字旗是无所谓正倒的!”
英国贩毒者无言以对。这里我国的海关人员敏锐地抓住了他编造的谎言中的疑点,运用“一点突破”的技巧,击中了对方的要害,迫使对方低头认罪。
当对方说谎的时候,他的谎言总是难以自圆其说的,你只要敏锐地捕捉住其中蛛丝马迹的疑点,再予以一点突破,对方的谎言自然就能被你揭穿了。
(2)名抚实吓法
有家生产乳制品的大厂,某日来了一位怒气冲冲的顾客,他对厂里的负责人说:“先生,我在你们生产的乳制品中发现了一只活的苍蝇,我要求你们赔偿我的精神损失。”说完这位顾客提出了一个近似天文数字的赔偿数目。
负责人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讹诈的骗招,十足的谎言,因为他们厂的乳制品生产线上所有接触产品的容器都是密封的,而且他们对厂内卫生的要求已近乎苛刻,因此根本不可能有苍蝇出现。面对这样的骗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当面揭穿谎言并把他轰走,但这样做也许会使骗子恼羞成怒,到处造谣。稍作思索后,这位负责人便很有礼貌地请这位顾客到远离员工的一间会议室里,说是坐下来详细谈谈,这位顾客以为有机会得逞,不禁得意洋洋。
当这位顾客一再强调他在乳制品中发现了活苍蝇时,负责人很有风度地说:
“先生,看来真有你说的那么回事,这显然是我们的错误。你放心,你会得到合理的赔偿,由于这个问题关系重大,我们绝不会忽视。这样吧,你稍微等一下,我马上下令关掉所有的机器,以查清错误的来源。因为我们公司有规定,哪一个生产环节上出现失误就由哪一个环节上负责。待我把那位失职的主管找出来,让他给你赔礼道歉,并对其予以重处。”
说完后,负责人一脸严肃地命令工程师:“你马上去关闭所有的机器,然后停产检查。虽然我们生产流程中不应该会有这样的失误,但既然这位先生发现了,我们就有责任给顾客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位顾客本来只是想骗取一些钱财,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谎言会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顿时担心自己的诡计若被识破,他会因此承担整个工厂因停工而造成的重大损失,那么即使他倾家荡产也可能赔不起。于是他开始感到害怕,嗫嚅道:“既然这么复杂,我想就算了,只是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他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忙不迭地溜走了。
面对欺骗和讹诈,高明的负责人并没有草率行事,而是运用冷处理的方法,先让对方尽量“熄火”,然后采取名抚实吓、柔中带刚的方式逼其知难而退。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有些人拿着谎言来敲诈,对付他们就可以采取这种“名抚实吓”的技巧,先佯装顺着对方,在温柔的话中隐藏着“杀机”,以镇住对方,让对方自知无理,自行告退。
谎言本身就存在着欺骗,倘若你没有经验,让谎言轻易蒙混过关,显然会对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时这样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所以,你很有必要掌握上述的识破谎言的妙方。
2、棘手问题巧应对
这个世界上,总是会有一部分人去刁难另外一部分人,而你作为一个人,必然要面对这些场面。这时候,就是考验你的口才的时候。一方面,你要合体地应对,圆满地回答对方的问题;另一方面,你还要注意言辞,不给对方留下可乘之机。这样回答的难度可想而知。不过,要想使你的社交活动成功,你就要想方设法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你无法办到,那就看看《三国演义》里的社交高手诸葛亮的表现吧。
诸葛妙语:
在赤壁战前,诸葛亮受到周瑜的处处刁难。
周瑜问诸葛亮:“这几天就要与曹操交战,在水面上作战,哪种兵器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呢?”诸葛亮说:“在大江之上,当以弓箭最为有效。”周瑜:“先生所说的话,十分合乎我的心意。但是现在军中正好缺乏箭支,希望能麻烦先生去监工造十万支箭作为对敌作战的兵器。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辞。”诸葛亮说道:“都督派遣我担当这样重要的任务,我理应效劳。不过我想问一下,这十万支箭,都督什么时候要?”周瑜:“十天之内,你能把箭造好吗?”诸葛亮:“曹操的部队随时都会来进攻我们,如果等候十天的话,那可是会耽误大事的。”周瑜问:“那么先生预计几天可以完成这项任务呢?”诸葛亮:“只需要三天,我就可以向你交纳十万支箭供部队使用。”周瑜说道:“在军中可是不能够开玩笑的。”诸葛亮:“我怎么敢拿公事和都督开玩笑呢?我可以立下军令状,如果三日之内办不好这件事,甘愿受罚。”周瑜大喜,叫来主管文书的官员,当面订立了军令状。随后摆下酒宴款待诸葛亮:“等到这件事办成之后,我必定会重重的酬谢先生(到时拿你的脑袋作为礼物)。”诸葛亮:“今天已经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可以派遣五百名士兵来江边搬运十万支箭。”……鲁肃疑惑地问道:“诸葛亮难道是设好了一个圈套让我们钻吗?”周瑜说道:“他自己找死,不能怪我(心狠手辣)逼他。现在已经在众人面前立下了军令状,哪怕他两肋之下生了翅膀,(完不成任务)也是逃不掉的(根本就没处可逃,这时的刘备和诸葛亮连个容身之地也没有)。现在我只用去吩咐士兵工匠们,让他们故意拖延不好好干活,凡是造箭所需要用到的东西,都不给他准备充足。这样的话,诸葛亮到时一定完成不了。到那时再治罪于他,看他还有什么话说(前一番舌战群儒,说得江东众谋士哑口无言)?你可以在这几天内去他那里探听他的动静,然后回来向我汇报。”
……
再说诸葛亮回到船里对鲁肃说道:“每条船上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只船就有十万多支了。这并没有耗费江东半分人力和物力,就平白得到了十万支箭。等到来日与曹操交战时,用这些箭去射杀曹操的军队,这是多么的容易啊!”鲁肃说:“先生你真是神仙啊!你怎么知道今天会有大雾的?”诸葛亮:“作为一个领兵的统帅,不知道看天文,不明白利用地利,不懂得一些奇门八卦,不通晓变化,不会看阵图,那就是一个庸才。我在三天以前就知道今天要起大雾,所以当时才敢夸口在三天以内造出十万支箭。周瑜原本打算让我十天内造出,但又故意在后边扯我的后腿,需要用的东西,和工匠等,都不给我准备齐全,然后到时候以这样(愚蠢)的借口,来除掉我。我的命只有天能够决定,他又怎么能够害我呢?”鲁肃十分服气。
当诸葛亮遭到周瑜的刁难时(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明知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是满口应承了下来,并且把日期缩短到三天,这令周瑜大喜,以为找到了迫害诸葛亮的大好良机。其实,事情的一切都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当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顺利完成任务后,周瑜顿时哑口无言。对周瑜的回答,更是天衣无缝。不但在事前使周瑜得到满意的回答,而且在事后还不忘告诫周瑜,不要再随便想法加害于己,同时也给鲁肃上了一课,一举数得,岂不快哉!
古为今用:
不管你是要回答记者们带试探性的问题,还是面对怒不可遏的顾客、心怀不满的雇员或者是爱寻根问底的竞争者提出的尖刻的问题,只要肯于动脑,你总会找到办法回答的。
沃尔特·列士敦刚刚宣布自己从市银行总裁的岗位上退下来,就有记者向他发问:“如果保尔·伏尔克辞职的话,联邦储备银行的职位会使你感兴趣吗?”
列士敦:“没有人这样问过我。”
记者:“现在我就想这样问你。”
列士敦:“过去教过我的一位历史学教授曾告诫我,绝对不要回答那些虚拟的问题。”
只用了精心挑选的寥寥数语,列士敦就得体、幽默又不无权威地对一个可能令人窘迫的问题作出了回答。诸如此类的巧妙应答当然不是容易做到的,即使是知名度很高,又有丰富经验的领袖人物,也往往因为遇到特别棘手的问题而茫然不知所对。
下面列出善于思索、反应灵敏的人士应对棘手问题的最常见的几种形式:
(1)假设型问题
“如若你不能按期移交工作怎么办?”
许多人常常会陷入“如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都感到很难自拔。明智的人却不会被这类问题逼得走投无路;相反他们会采取积极的态度。下面就是一位广告公司经理回答此类问题的一则实例。
问:“如果公司整顿搞不成怎么办?”
答:“我们花6个星期筹划公司整顿事宜,我们打算搞好它。”
(2)“是与否”的问题
“由于这个原因,你们将雇更多的人来干活,是不是?”
如果你急于用“是”或“否”来回答这类问题,那你被逼入死角也是咎由自取。明智的人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完全有权利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做出解释。试看一家印刷公司的主管是如何回答上述问题的。
“现在我们正在研究来年的生产计划,看看我们的人手是不是够了。如果我们需要雇更多的人,那我们一定会考虑的。”当然,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不宜讲得太多,讲多了反而有“含糊其词”之嫌。
(3)“你认为某某怎么样”的问题
“你认为这位房地产经纪人将对指控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明智的人往往避免对任何别人会说什么或做什么做出预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法控制别人。但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言论。可取的回答是:“关于那位房地产经纪人的情况,我确实一无所知,你们得问他本人。”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问里根是否相信这样的说法:苏联人认为他会再度连任总统,所以想和他会晤。里根总统回答:“究竟什么原因(使他们想和我会晤),你得问他们。”
(4)“何者为最”的问题
“你可以列出你们人事部门最关心的两大问题吗?”
对此类问题要小心。虽然问题听上去很简单,但是如果掉以轻心、随便应答,那你可能会后悔莫及。一家公用事业公司的人事经理曾直率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最关心的是生产率和吸毒问题。”殊不料,该公司一位女性雇员当即跳出来责问他:“这么说,难道你就不关心关心给妇女平等机会的问题?!”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窘境,明智的人会这样回答:“我们最关心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比如……”或“让我给你讲讲我们关注的几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
(5)“非问句形式”的问题
“我很欣赏你的训练计划,但是我并不认为我现在就需要一位私人教练。”
对这种斩钉截铁、毫无回旋余地的陈述,不妨将对方的陈述先改成问题,然后陈述自己的主张给以回答。纽约有一位健身咨询顾问,对来自客户的抵制之声一向胸有成竹。当客户对她讲,他们不需要家庭授课时,她是这样做出反应的:“你们一定也有这样的疑问:从你的家庭授课中我能得到什么呢?”接着她便侃侃而谈其适应不同需要的健身服务项目的益处,以打动对方,争取对方改变立场。
(6)“私下里随便谈谈”的问题
“请你和我谈谈——这是咱俩私下随便聊聊,不要顾虑——关于那项工程建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小范围的晤谈,或认为只是在跟一些耳目闭塞的人讲话,所以尽可能讲得自由、随便一点,那你就很可能上当,且悔之晚矣。何以见得?因为当你对任何一个问题做出反应时,你都应当把你的回答看成可能在明晨头版见报的,而事实上也确有这种可能性。所以明智的人会这样抵挡:“无论如何那不是应该私下解决的问题,还是大家开会一起商量的好。”
(7)“非此即彼”型问题
“对你们公司来说什么更重要——是重新装修董事长办公室呢?还是修缮职工食堂?”
没有哪一条规则规定动作,你必须选择A或B。你尽可这样回答:“两者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或者“这正是我们今年要着手改进的两项工作。让我再跟你讲讲其他的吧。”下面是一位行政长官在记者招待会上对付一个“非此即彼”型尴尬问题的实例。
记者:“琼斯太太,你是另有他就还是被迫下台?”
琼斯:“昨天下午5点钟我正式提交了辞呈。”
(8)带有“为什么”的问题
“大凡销售员都差不多,为什么我非买你的货不可?”
一听到这个“为什么”,你就首先应该设身处地考虑一下,对方需要什么?如何投其所好?请看一位健康食品推销员罗宾斯坦是怎样回答上述问题的:“我不强调价格,因为大多数推销员的索价大同小异。我要告诉顾客,他们和我打交道不会吃亏,使顾客都愿意跟我做生意——那才是销售产品的决定因素。”
(9)“非真实前提”型问题
“既然你手下的人已经延误了交货,你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