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之弊
一零零五年一月,宋辽双方达成协议,和约的内容规定:宋帝遵辽萧太后为叔母,辽主称宋帝为兄;宋岁赠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罢战撤兵,沿途不得邀击。双方的国境,仍以白沟河为界。因议和的地点在澶州,古郡名澶渊,故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消息传开,举国震惊,十四岁的范仲淹扼腕,十八岁的柳三变拍案。他们与孙何、杨仁光等有识之士一样,都明白:这种屈辱的和约,虽没有割地,但却增加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它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可耻和约的开端,然而妥协派却引以为莫大的胜利。这如何不令有识之士怒发冲冠而至于目眦尽裂呢!范仲淹因而更加读书,他立志将来要大展才华,为国出力,扫荡侵略势力;他在学文的同时,每日还闻鸡起舞,欲成文武兼备的栋梁之材。
那位号称“神童”的晏殊在宋辽订立可耻的城下之盟这一年,即一零零五年,以同进士出身进入官场。杨仁光有一次在上课之余讲述晏殊事迹,以此来勉励学生刻苦学习、发奋读书。杨仁光说:“你们听说过今年进士第三甲获得者的情况吗?其中有个叫晏殊晏同叔的人,乃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氏,七岁能文,今年才一十五岁,即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可谓少年得志,前途无量。以为师所见,尔等天分未必皆不如晏同叔,然无少年早成者,乃后天欠努力之故。当以晏殊自勉,何愁不能进士及第!”
柳三变听到这里,便站起来说:“先生,听说这位晏同叔擅长写词,以学生所作之词比同叔词怎样?凭什么他能赢得神童称号?”
杨仁光点头微笑道:“柳三变,以你之天分,为师以为,并不在同叔之下,不然,你也不能赢得这‘鹅仔峰下一枝笔’的称号了。只是,你所作之词,风格俚俗,市井之人虽甚爱,然士大夫们当鄙之,以为不登大雅之堂。而同叔所作,风格雅丽、雍容富贵,故为当朝天子所喜。吾观其作,为文赡丽,诗属西昆体,词承南唐余风,近于冯延巳,堪称当今一大家;所作多写闲情逸致,风格温润秀洁。”
柳三变道:“学生倒不是不服晏同叔,但是我若能参加殿试,定也能一举高中!”
杨仁光摇了摇头:“为人当以谦虚为上,故孟夫子云:‘谦受益,满招损。’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韩退之又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汝等当发奋读书,先通过州试,方能赴省试,最后才能上殿试。岂可心性浮躁,急于事功,而不脚踏实地?”
柳三变道:“为什么考进士要这么麻烦,直接去赴殿试才好,省了许多周折。”
杨仁光笑道:“科举作为制度,自然得有原则了。岂可视同儿戏、随意而为!”
孙何与柳三变等人就向先生要求:“先生,能向我们讲述一下当朝科举制度的状况吗?我们也好去运作应付。”
杨仁光点点头,将身体坐正了,捋髯道:“科举制度并不是当朝独创,它萌芽于隋朝建立于唐朝,唐皇武则天又发明了封名制,使之更加成熟和趋于完善。当朝的科举制度又有了重大发展,其重要性更上升了,范围也更加扩大化。原因是,当年我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龙袍加身,以宋代周,建立了大宋政权,得到了表面上暂时的稳定,并且我大宋朝的统一是很不完全的。”
孙何道:“所以在夺取政权建立大宋以后,为了稳定局势,太祖皇帝才将大批的后周官员留下来,同时又通过科举考试等制度补充大量新的官员到各级政府机构中来,大概是想让他们互相牵制,以达到分散官员权力的目的。先生说是吧?”
杨仁光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嗯,孙何说得很对。这样一来,就使得更多的中小地主和下层读书人被吸收到政权机构中来,这是有利于政权的巩固的。所以你与三变等人只要发奋,朝廷定当重用的。‘将相出寒门,贫屋出状元’是常有之事的。”
伴鹤这时却插嘴说:“可是,先生就没有想过,这种做法虽然一时有利于政权的巩固,但是难免也造成政府机构重叠、官吏数量庞大,使得人民百姓的经济负担越来越沉重了呢!”
伴鹤的插话引起了所有在场同学等人的注意,大家都将惊奇的目光投向了他,为他的冒失捏着汗,以为先生一定要责怪他了。柳三变也在伴鹤手上打了一上,小声斥道:“先生与我们讲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儿。现在惹恼了先生,是该罚掌嘴处分的!”
伴鹤见公子生了气,便急忙离座跪下,连声告饶:“小的是一时口没遮拦,才妄加评论,说出这一番混帐话的,而且是大逆不道的话,求先生和少爷就念小的无知,饶我这一次吧,以后奴才再也不敢了!”
众人见他如此狼狈不堪惊慌失措的样子,都偷偷发笑。
哪知杨仁光却并不生气,他走过去弯腰将伴鹤扶了起来,微笑着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只是我等皆大宋子民,自然不可妄议朝政,否则是要担当罪名的。知道吗?”
“知道了,先生。以后不会再胡乱说话了!”伴鹤一边说一边揉着膝盖。
杨仁光一挥手:“那就上位坐着去吧!”
伴鹤站在原地却不敢轻举妄动。柳三变向他丢个眼色,示意自己不怪他了,伴鹤方如释重负地回到座位上安然坐下。
有一位学生举手提问,杨仁光示意他站起来说话。那位学生问道:“先生,科举考试的科目,除了进士科以外,不知还有几种。望先生明教!”
杨仁光点头,示意他坐下,站起来将手中的书本卷起来放在腰后,慢慢踱着方步,一边解说道:“张海清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当今我大宋朝廷所实行的科举制度很开明灵活,其中设立的考试科目是很多的,主要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等,此外还有明经、三史、明法、童子、武举以及‘三舍法’取士等等。”
又有一位叫王观的学生问道:“但不知这些考试都分几级,我等几时才能闯过所有关卡,蟾宫折桂?望先生赐教!”
杨仁光笑道:“做学问切切不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须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当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沉潜守拙,专心一意。自古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皆此一个含义,故旬卿《劝学》当熟读而深刻领会之。非皓首不能穷经,非晚成难为大器。纵然十年寒窗无人晓,终有一天会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要想跨官琼林苑,打马御街前,非一蹴而可就的,得闯三关方能有结果。”
王观问:“不知先生所言为哪三关?又都为怎样难闯?”
杨仁光道:“当今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州试、省试、殿试三级。州试时,由州之通判主持进士科考试,以州之录事参军主持其余各科的考试。”
张海清问:“先生所言官名通判、录事参军都是何等人物?”
杨仁光道:“通判为州之副行政长官,但有权监督知州;录事参军协助州长官,掌纠察知州属下各官之职。”杨仁光顿了片刻,复往下说道:“州试取中的考生于冬季集中到京城尚书省礼部,这些考生被称为‘举子’、‘贡生’。礼部的省试在春季举行,主考官则由皇帝任命。”
又有一位叫吴峻的学生问道:“先生,省试与州试一样严格吧?”
杨仁光捋须笑了笑,道:“省试自然比州试严格百倍了。省试的试卷要糊名、誊录,再弥封用印,然后才送考官评阅。对于第一次评定的成绩也要密封起来,进行第二次评阅。最后根据几次的批阅确定出试卷的正式成绩来。”
孙何道:“如此说来,省试通过者必然如筛子筛出的人了。看来,州试倒不难通过,想通过省试就不容易了!”
杨仁光道:“这个倒不必气馁。由于参加礼部省试的举人不断增加,太宗以来,礼部省试录取的名额也相应扩大,每次至少要有四百名左右!”
众人听了却都唉声叹气:“唉!才四百名左右,这个独木桥也太难挤了吧!”
杨仁光微笑着说:“这就打退堂鼓了,那怎么能行!省试考取后,还须经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太祖皇帝曾言举行殿试是为了避免官僚贵族舞权作弊。实际上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就是可以避免唐代以来主考官和考生之间形成的‘恩师’与‘门生’的特殊关系。皇帝亲自主持殿试,使录取的考生只能向皇帝感恩戴德了,这对于加强君主专制自然是十分有利的。”
一位叫董进的学生道:“进士也分等级吗?晏同叔乃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先生,不知何为进士出身?”
杨仁光道:“太宗时,即将殿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甲,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三个等级。同时在琼林苑赐宴,称琼林宴,又称闻喜宴。”
柳三变道:“那些参加殿试的考生都能被录取为进士吗?”
杨仁光摇了摇头:“天下哪有这等好事!参加殿试的考生总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人落第。”
众人皆唏嘘不已:“那岂不是太遗憾了!好容易过了省试,却不能通过殿试,谁能接受这个事实沉重的打击!”
杨仁光神色突然变得严肃而凝重起来,他仰起头来望着窗外的天空。其时正值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金风轻拂,黄叶飘零。杨仁光轻轻地叹了口气,道:“是啊!当初为师的就是在殿试中被煞下来的,因无脸面回来见家人,就在外面漂泊多年。回来时,父母已又亡,妻子已改嫁,终于只剩下我孤苦零仃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无以为继,才开了这家私塾谋生,以将我平生所学尽教你们,望你们能实现我当年梦想宏图,为师的也就知足了。”
众学子都神色黯然,叹息老师的遭遇太不幸了。杨仁光却笑了笑,道:“为师我还不算最不幸的人。比我更不幸的大有人在呢!有的人多次省试通过后却都在殿试中被黜落,不免产生怨恨不满情绪,这对统治者是十分不利的。如今逗留在京师汴梁的科举落第举子常有六、七千人,遇到国家有事不能正常举行科考时,他们就可能耽搁十数年找不到出路;有时便酿成考生闹事事件,也有穷苦书生无力还乡,甚至投河自尽!”杨仁光说到此处,又长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唉,皇上何时决定,殿试一律全部录取就好了,天下也将少些不幸!”
众人都议论纷纷,有人道:“太不公平了。殿试何必这样严格!”说话者是张海清。
柳三变道:“如此说来,这功名富贵之路咱们也别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过来的人有几个!别将咱们大好青春给耽误了。”
王观也道:“就是,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人生的道路宽着呢!何必一条黑道走到底,硬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杨仁光听了不觉摇头笑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故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孔子云:‘学而优则仕。’读书进取,成功立业,扬名利万,乃人间唯一正道,舍此将何为?况这功名之路也还是宽泛得很,毕竟我朝圣明,不至于遗贤屈才。故而朝廷规定,对于在省试中多次落第的人另立名册上报皇帝,准许他们陪同考生参加殿试,叫做‘附试’,称这些人为‘特奏名’,这实际上是为他们参加殿试提供更多的机会。有时朝廷允许参加殿试的特奏名人数比正式考生还多。而且我朝对中小地主和下层读书人也是十分优厚的。在唐朝时,考中进士只不过是有了出身,即仅仅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若要得到官职,还须通过吏部的选试。这种做法到了我大宋朝发生了变化,凡是省、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官职,而且考在前等的很快就可以获得高官。”
又有学生李朝圣问道:“请问先生,制科等其它形式的科举考试也大体与进士科相近吧?”
杨仁光道:“在当今科举中,除了进士科受人尊崇外,制科也很受人青睐。当今的制科已不象唐朝那样被人视为‘杂色’了,而成为体现皇帝对臣下尊宠的‘大科’了。制科内设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等科目,所以当朝人在诗文中,有时也用‘贤良’作为制科的代称。迄今为止,制科考试是应考人直接接受皇帝的考试。在制科中,官员考取后可以升官,百姓考取后可以得官,而且他们都免授边远偏僻地方的官职。这些优待也表明了当代制科优于进士诸科,为众科之最,所以称它为‘大科’。只是朝廷举行的制科考试并不很多。武举也在当朝实行。武举亦分省试、殿试。一般是先试骑射,然后笔试策问,最后以对策的成绩决定录取与否,而以骑射弓马的成绩决定等级高低。在当朝,与科举制相配合,还实行‘三舍法’取士。当朝建国之初,在京城汴梁设置国子监,为官僚贵戚子弟提供读书的场所,国子监的毕业生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省试。由于学生太少,不久便扩大学生来源,允许一些学业优秀的普通士人,在本乡官员保举下,入监学习。”
杨仁光将科举始末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学生们都跃跃欲试。柳三变与孙何也暗暗立下功名进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