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回家颐养天年,也就是退休回家。退休,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这是现在对退休的一种解释,然而,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仅限于官吏而言的,那么中国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又是什么样的,有哪些规定呢?
中国的退休制度古已有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但“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词句。
古代官员退休,有一个非常文雅的称谓,叫“致仕”。在字面上看,似乎是去当官,走入仕途,其实不然,本意是把官职归还给皇上才对,也就是不再当官了,退休回家了。在《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还权利于君王。除了这一个称谓外,还有“致事”、“致政”等雅称,但还是“致仕”一词用得比较普遍。到了唐代,开始出现了“退休”一词。在唐代散文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说道:“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也就是说他是在退休回家之后才写的这篇文章。”
古代的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退休制度的核心部分就是对退休年龄的界定,各朝对此都有不同的规定。据《礼记·曲礼》记载,周朝是“大夫七十而致事”,其后历代都基本上是沿袭了这一退休年限。唐朝就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而古时候平均寿命不长,70岁退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很久的了,可谓是终身制了。到了明清两代,年龄逐渐有了改动,逐步改为60岁退休。特别是到了清朝,根据职位的大小,退休年龄也有了不同的规定:“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可以看出,官位越小,退休就越早。这与两宋时期文官年满七十退休,武官则可延长10年到80岁才退休的制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事事都有例外,也有一些在到达退休年龄之前就可以提前退休的,如唐朝规定“老病不堪厘务者,与致仕”,意思是若身染疾病或者受伤的官员,虽然还没有到达退休的年龄也可以提前退休请俸;明朝也有类似的规定,老疾不能任事者,或软弱无效能的官吏,可以随时勒令退休。可见,在我国古代,官吏“告老”、“告病”辞去官职,提前退休也是被允许的。而且也没有像现在的公务员提前退休那么复杂,不用满30年工龄才可以的。因为古代做官的人很多的,你不做自然还会有很多人争着做呢。
官员退休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也就是退休后的待遇问题,这也是历朝历代比较重视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在政治待遇上,还是经济待遇上,国家都是要有所表示的。要知道一点的就是:这些退休回家的官员是由国家供养的。
首先是政治待遇上,据《礼记》记载:卿大夫致仕称“国老”,一般官吏致仕称“庶老”,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对老臣的尊重。到了唐朝,对致仕官员要举行欢送仪式。与现在发一个“光荣退休”的荣誉证书是同一个意思的。三品以上的官员致仕后,仍然恩准在朝廷上行走,参与国家大事。明朝的致仕官员在礼仪上依然受到尊重,在参加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原有职级的礼遇。
其次是经济待遇上,退休后都有非常优厚的待遇。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退休官吏,还可以委任一个闲职,供养起来;唐代是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如名相房玄龄、宋璟致仕时,皇上特批均赐全禄。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