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一体化是世界性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走向。作为过程,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指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相互包含,因而文化的经济功能日益增大,经济的文化取向日益强烈。作为结果,它是“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这两种趋势的合流。文化经济一体化有三层含义:其一,文化的经济化。这是指文化进入市场,文化进入产业。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二,经济的文化化。这是指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取向愈益增强,从而文化含量愈益提高的历史趋势。经济文化化代表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比如,商品的装潢、设计和商品的推广、促销、宣传、广告等,在传统意义上是单纯的商品经济现象,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生长出装饰文化、设计文化、广告文化、CI形象文化等,这就使得商品经济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构成商品的关键价值成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网络服务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地文化化了。其三,文化经济一体化。这是指在文化与经济交叉关系的基础上,文化、经济形成了耦合的复合关系,形成不分你我、不分彼此的统一体。现代社会,文化与经济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文化方兴未艾,提升着管理的水平。现代商品和商业环境及营销中蕴涵更多的文化,才能吸引顾客。人们的消费需求体现了审美化的趋向。这些都说明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甘肃文化在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愈加明显,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
1.地域文化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对丰富的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伏羲文化、周秦文化、石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多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等都是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应该说甘肃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文化产业战略开发区。然而,从目前来看,这些资源有些是略加利用,有的干脆荒芜。即使利用的部分也是投资不足、基础差、规模小、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与此相关,虽然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偏低,对经济的贡献度小,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的比例不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有限,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浙江占4%。我省的文化产业2004年仅占全省GDP的1.62%,还属于弱质产业,支柱性产业的地位远未确立。
2.从总体看,文化生产企业规模小,民营经济滞后,整体状况不佳。据甘肃省文化厅的一份统计资料,甘肃省虽然已有上万家(个)各类文化经营单位、摊点,但发展还很不充分,从组织结构看,除《读者》出版集团这样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外,我省大多文化企业规模不大、实力欠佳、著名品牌还少,缺乏创新能力,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使得文化发展“先天”动力不足。这种状况与很多文化单位向市场寻求发展的观念比较差有关。因为一谈发展产业,事业单位就担心财政断奶,想竭力维护计划体制;一说开发项目,就想的是政府给多少钱,搞多少投资,对政府的依赖性强,大大制约影响了文化发展的后劲。另外,在众多文化企业中,民营经济的滞后业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以包装“苍凉之美”著称的宁夏镇北堡影视城是西部为数不多的知名文化民营企业,身兼影视城公司总经理职位的著名作家张贤亮回顾1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深有感触地说:“发展文化产业的主体应当是民间经济。”在他看来,文化产业的独特属性决定了个体创意在产业链中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强有力的民营企业才能带动文化产业步入健康有活力的轨道,否则难以发掘出具有独创性的文化产品。他感觉西部民营文化企业太少。近些年来,民营的“传媒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已经成为目前电视节目制作领域的主要力量。在出版、发行、广告等领域,也聚集了大批民营资本。只是这些资本大多还集中在东部地区。相比之下,目前西部的民营文化企业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大腕儿”。2005年在昆明召开的西部文博会上,640多家参展单位仍然以国有企事业单位为主。而国有文化单位由于体制尚未理顺,在市场经济中发展步伐缓慢。由于西部本身经济基础薄弱,市场欠发达,加上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弱,所以民营文化企业的缺位进一步制约了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儿。甘肃民营文化企业大体也属于这种情况。
3.文化与经济的对接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生产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社会需求。突出表现在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例如目前全省国办剧团中大多数是戏曲团体,而戏曲目前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非常弱,很多剧团生存艰难,这样的产业结构既不能满足我省群众的文化需求,又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相反,作为“朝阳产业”的以数字化、网络化为重点的高新技术文化产业在我省或空白,或刚刚起步,远不能适应人们对文化产品高科技化的要求。仅以游戏业为例,来自中国游戏工作委员会(CGPA)和美国国际数据公司(IDC)联合进行的“2003年度中国游戏产业调查”显示: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正在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增长,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年增长率接近200%。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已达1380万,比2002年增长63.8%,网络游戏玩家占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2003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增长45.8%,达到13.2亿元人民币,此前的2002年中国游戏产业的利润是9.1亿,比2001年翻了2倍,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67亿人民币,网络游戏成了新崛起的摇钱树。目前,网游已被认为是门户网站继短信后的第二个新增长点,仅2003年一年,就对通信业直接贡献87.1亿人民币,对IT产业直接贡献35亿人民币,对媒体及传统出版直接贡献26.4亿人民币。而在这一方面,甘肃无一个龙头或明星企业,发展前景堪忧。
第二,传统学科的设置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我省大专院校的学科设置注重基础研究,缺乏应用学科,而且不能根据经济社会的需要做出准确的定位和适当的调整,因此,培养的人才难以迅速融入经济社会。我省的专业技术人才大多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工程型人才,其中大部分人的知识已经老化,而代表新技术、新科学发展方向的人才极其缺乏,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捉襟见肘。我省的科学研究也停留在研究室阶段。能够与经济相联系进行开发,真正解决经济问题,迅速实现成果转化,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的成果较少。
4.甘肃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不够。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这一问题:第一,生产的商品中文化含量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商品中文化含量越高,其辐射能力就越强,越能在市场上走俏。而甘肃现在生产的商品,除了一些土特产品因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优势而走俏外地市场外,能够大规模行销省外市场的商品不多,就是在甘肃省内,陇货精品也不多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设计产品时,只注重其物质性需求,而忽视了文化精神价值。我们的商品在设计、造型、款式、装潢和使用的方便性上,有很多方面已经落伍。为此,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已是大势所趋。另外,人们在选购商品时趋向名牌,因为名牌不仅使人感到品质可靠,而且觉得拥有它是一种心理的满足。名牌的魅力是一种文化的魅力。努力发展陇货名牌,决不限于为甘肃的某个企业多创效益,它对提高甘肃的经济水平,增强甘肃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比较贫弱。改革开放的大潮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广泛兴起。随着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开放的进行,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企业成为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兴衰由企业自身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的综合效益来决定。于是,“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成为改革开放初期,企业有代表性的经营哲学,企业文化开始兴起。一些大中型企业概括本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目标、战略管理等,并采取措施把它们变成全体职工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一些老企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扬弃,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深化和更新,力求用新的企业文化来引导职工;一些新企业从建立第一天起,就提出本企业的经营哲学、发展战略、企业精神等。而甘肃省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的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和创新意识相当淡薄,企业文化的建设重视不够。同时,在我国商业文化发展迅猛的背景下,甘肃不少企业仍然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经营哲学。面对商业文化的内涵不断完善,经营哲学、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审美意识、品牌意识不断加强的商海,甘肃企业商业文化意识淡漠,对商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以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第三,文化精品生产有一定发展,但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且有甘肃特色的文化精品还有待进一步开挖。文化精品的生产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集中表现,精品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十五”期间,甘肃不少文艺作品获得“梅花”、“文华”、“五个一工程”奖。但从数量和质量上,还是水平不尽如人意,未能充分体现甘肃应有的文化水平。虽然有“兰州贸易洽谈会”等会节,但这些文化活动都是单一的,缺乏与经济相联系的综合展示的优势,难以全面反映甘肃具有的文化水平和时代风貌,在全国的影响较小。相比之下,人们则记住了上海的国际电影节、大连的国际服装节、潍坊的国际风筝节等这些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型文化精品展示活动。
五、宁夏文化发展启示录
宁夏、甘肃同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两地有着诸多相似的人文风情与自然风貌,近些年来,两地都很重视文化的发展,并且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彼此都有值得相互借鉴学习之处。这里,重点介绍宁夏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些经验做法。
(一)宁夏各级领导和组织办文化的内在动力强、积极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