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分发挥甘肃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指导与组织协调作用。国民经济信息化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组织协调、检查推进。因此,组建全省信息化建设权威管理机构,十分必要和迫切。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信息化管理在我省行政管理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管理机构无权威,缺乏专项资金,协调力度也不够。特别是县级没有相应的工作机构,使得信息化建设工作难以落实。各县市的信息中心大都没有独立设置,大部分归口在计划、统计、经贸、科技等部门,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部门职责的限制,很难在较大范围内有所作为,根本无法也无力承担起推进信息化的责任。可喜的是,2006年初,我省成立了甘肃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原省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承担。据悉,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全省信息化发展战略,编制信息化中长期规划、专项规划和相关政策;提出全省信息化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及年度投资计划建议;组织协调信息安全等全省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规划重大信息化建设项目;指导全省信息资源的开发、技术应用、电子政务建设和电子商务推广。在履行这些职责、为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制度和组织保证的基础上,建议甘肃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着手协调将信息化建设列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考核内容。实践证明,最高领导层对信息化的重视、期待和参与程度是信息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胸怀全局、高瞻远瞩的高层领导人来亲自领导这项工作,没有责任心强、工作勤奋和精通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信息化是很难成功的。政府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层次的信息化知识宣传、培训和推广。特别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落后地区的企业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力度,增加这类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和知识,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尽快建立企业信息化统计分析指标体系,为企业信息化服务,并逐步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情况纳入到对各市、州和县政府工作成效的考核体系中。此外,甘肃省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应该选中一批对信息化建设比较重视、需求强烈、条件相对成熟的重点企业、行业、城市和政府机构进行信息化应用试点,率先进行“有效益”的信息化建设,形成“样板”,以“样板”带动信息化在全社会普及。
3.加强农业信息工作,推进农业信息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加,通信需求日趋旺盛,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已经从信息应用中得到了实惠。特别是政府部门开展的“村村通电话工程”,保证了基础网络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在农村启动信息化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所以,可以把农业信息化作为县域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优先大力建设市场和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在这方面,我省部分乡村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具有推广价值。他们的基本做法和框架是:形成以县信息服务中心为龙头,各涉农部门和农村乡镇网站为依托,各村小学为重点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利用互联网络,在“经济信息网”的信息平台上设置了《经济信息导报》栏目(有浏览和下载功能),由县信息中心牵头,按农时季节,从各个部门和国际互联网上收集整理各类农业和市场信息,然后在全县各村小学设信息点,配置计算机等设备,由村小学的老师或学生通过互联网下载《经济信息导报》,再打印分发给学生,放学后由其带给父母或邻居;农民的反馈意见,逆序而行,由学校收集整理,用电子邮件的形式送回县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依此调整以后的信息内容。其特点一是成本低;二是充分利用了信息网络技术,传递信息效率高;三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体现了公共服务的性质,综合效益明显;四是系统目标直指农村,可以有效地使农业信息进入农户,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五是科学规范,可行性和操作性强。建议省上打破常规,在全省范围内分期分批整体推广应用。
4.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信息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调剂出部分资金,作为全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基金”,扶持全省信息化工作的起步和开展。企业自身应该加大企业信息化投资比例和力度。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网络经济最鲜明的特色就是突出了知识和技术要素的“活力”,属于新型的高科技产业类型。因此,只有充分借鉴国内外网络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如通过包装上市、募集资金的融资方式,实现信息与知识群体的有机结合;或建立各种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吸引其他渠道的投资,全面推进全省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同时,要鼓励各市场主体参与信息化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通过市场公平竞争,形成有序竞争环境,减少信息化建设的成本。
5.强化信息化政策法规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目前,信息化发展已突破了现行法律的适用范围,而相关的法律框架还不完整,现有的一些法规和章程,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很难适应于信息化建设的全局需要。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数字化比例会逐渐加大。因而应尽快出台包括信息业和社会信息化过程的投资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等,规范信息服务行为和相关的收费标准,实现信息产业的有序化、市场化、高效化发展。
6.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上网工程建设中有关政治、经济等重要领域的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从组织、技术、管理、法规等方面落实各项安全保密措施。对我省的信息化安全体系进行统一的配置和管理,制订网络整体安全策略和预案,研究提出计算机出人口信道、互联网络和接入网络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全省计算机信息网络重大安全问题的管理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在网上执法必须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公安、安全和保密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网络安全监察和防范工作。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市场的规范管理,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强化信息化工程建设质量监理,提高各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工程质量。
7.重视信息人才培养,优化人员结构。网络经济的核心是知识资本的应用,是知识资本与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经济。因此,人才是网络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要素。注重培养和引进一大批热心于信息化建设,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信息化建设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推荐到合适的岗位,推动我省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不断走向深入。
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切实提高甘肃省地域文化的开放度,创建信息化时代甘肃新型的开放社会。特别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封闭自足的文化格局,扩大甘肃省地域文化及其文化产业在国内外的影响。要继续广泛开展全方位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全方位地宣传和传播甘肃特色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各个方面。重点通过信息行业、科技行业、教育行业、艺术行业和企业界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来展示和宣传当代甘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介绍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当代甘肃,增进社会各界各领域的对外合作,推动对外友好省市关系的发展。努力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在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示范作用的同时,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性,推动民间和商业文化交流的发展,真正促成“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经济文化一体化局面。八、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文化发展的投入
发展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民族素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文化事业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自我发展的能力比较弱,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扶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在这方面,甘肃作为欠发达省份可谓任重而道远。各级政府今后应继续加大对文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有效改变经济文化投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为把甘肃省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文化建设抓“硬件”夯实基础
纵观各国现代化发展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重视对教育科技文化发展的投入。因为文化建设与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甘肃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发掘甘肃地域文化“宝藏”,大力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道德基础和文化条件,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这种远见,2002年2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兰州召开了全省文化工作会议。在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全省文化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以敦煌文化为龙头,以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民间地域文化为重点,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大至文化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小至文化企业的减免税政策,还具体到建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以及对文化建设多元化投资等方面的问题。从此,甘肃的文化事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市州都把文化建设纳入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普遍加大文化投入,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极探索“社会文化社会办”的市场新机制,文化整体实力增强;改变过去单一靠政府拨款投资的方式,呈现出多种渠道的经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