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甘肃宗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价值。甘肃长期的农业文明造就了发达的宗族文化。所谓宗族文化是祖宗崇拜、宗族感情、宗族观念、祖训族规、寻根问祖、宗族联谊等方面内容的统称。宗族文化有其自然根源,它也为人的活动所创造,但对现代人来说,它早已成为“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宗族都崇尚儒家文化,并以儒家文化对族人进行教育和管理。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是三纲五常等伦理观念,它显然对维护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宗族文化还有一个直接作用就是调解民间纠纷。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乡村治理不是或者说主要不是靠基层政权,而是有威望、品行好、有学问的乡绅和宗族领袖来发挥作用的。调解民间纠纷的出路在于利用自发形成的宗族组织。站在统治者角度看,利用宗族解决社会纠纷,差不多是“无本万利”。首先,调解人可以利用劳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进行调解(农民称为“说事儿”),并不影响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也不需要收取费用。其次,由于宗族是自发性社会组织,所以由宗族出面调解纠纷不属于“打官司”,这就不伤当事人的情面,对农户没有什么负面代价。最后,通过调解纠纷,调解人表现了聪明才智,直接获得了乐趣,也赢得了族人的尊重和社会声望,实际上是获得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这样,纠纷的“解决”本身既创造了“社会效用”,又使调解人获得了很高的个人“收益”。这些社会价值的创造来源于宗族组织及其“职位”,因此,宗族组织及其“职位”也成为创造社会价值的“资源”。
4.伏羲文化堪称和谐文化之源。文化的认同是共同体中人们思想、心理上的认同。任何一个民族,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就难以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斗志,也就不可能成就伟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凝聚力本来就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力。只有文化的力量才能聚合和升华一个地区的社会精神,只有文化才能创造真正的和谐社会。甘肃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的故乡。伏羲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品质,是联系华夏儿女的文化纽带。其一,伏羲所创阴阳八卦,表现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和合精神,本身就是中国和谐文化的源头之一。在倡导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作为和谐文化源头的所在地,甘肃应义不容辞地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作一番深入梳理、审视,并将其发扬光大。要在这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努力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同时,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倡导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有序的社会。其二,在原始文明发展过程中,黄帝打败了神农氏的后代和三苗九桀的首领蚩尤,而这些决战胜败的英雄人物,都是伏羲氏的后代,大家都祭祀和尊奉伏羲为人文始祖。可以说,伏羲又是中国各民族共同承认的老祖宗,是团结多民族的原始亲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弘扬伏羲文化可以增强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塑造民族灵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是在甘肃这个多民族的省份,伏羲文化有着更多的现实意义。
(三)甘肃地域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地域文化一经形成就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系统,不会因时、因人、因外力、因政权更迭而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的、质的变化。它具有大众性、普遍性、稳定性、保守性的特点,是一个社会中很具影响力的潜在因素。甘肃地域文化传统中既有不少关于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也有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因而继承与创新地域文化的传统,使之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相适应,应是重构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创新发展地域文化,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学最为发达。传统伦理通过对复杂社会关系的梳理、归纳,形成了“忠、孝、节、义”等基本范畴,并以十分完备的礼仪、规范来保证,同时,通过文化的载体,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渗透,代代传承。目前,关于道德教育的研讨很热烈,但总使人感到效果不甚理想,这当中原因固然复杂,忽视传承、忽视文化载体、教育形式单一,以及频繁变动的“要求”太多,持之以恒的“规范”太少,无疑是重要原因。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意志,同时也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善良、正义及表达方式。其优秀传统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赋有新意。比如抗日战争期间,国难当头,无数母亲,其中包括一字不识的劳动妇女,毅然送子参战,当她们以“忠孝不能两全”相勉时,人们感受到的绝无丝毫的封建道德,而是一种洋溢时代精神的民族大义。对于民族的伦理道德,正确的方针应该是批判继承,而以往的文化批判,往往因缺乏科学分析而失之偏颇。长期以来,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于传统的批判,达到了全面摧毁的程度。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步入开放时代的,步入市场经济环境的。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导致当前伦理道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传统犹如血脉,应该更新,但不可以割断,它关乎民族未来,绝非权宜之计,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2.创新发展地域文化,需要宗教精神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为此,要大力挖掘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使宗教文化的精华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要大力弘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爱国爱教是我国各教共同的优良传统,今天,随着全面建设小康进程的发展,宗教界爱国爱教的传统要进一步发扬光大。二要充分调动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任何宗教都追求善,宣传爱,把“做好事”、“积善”作为进入理想世界的必要条件,要求信教者“爱人如己”、“乐善好施”。在社会伦理方面也提出了许多符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由于这些宗教道德具有较强的规范功能,因此,要引导各宗教充分挖掘教义、教规中与社会主义道德相一致的内容,发挥宗教道德对全社会道德建设的补充作用。三要积极支持宗教文化的思想建设。我国基督教界近几年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努力推进基督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他们摒弃“上帝惩罚”、“天地末日”之说,突出上帝就是爱,提倡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的稳步推进,提高了广大教牧人员的整体素质,为积极的神学思想占领讲道台奠定了基础。四要善于发挥宗教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缓冲功能。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矛盾凸现期”和“黄金机遇期”,利益分化、矛盾冲突时有所现,因此,要引导宗教界善于运用宗教精神文化特有的社会认同功能、心理调适功能和情操美育功能,为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五要着力提高宗教活动场所的文化品位。在不少宗教活动较多的地区,有些信教群众的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整个宗教教务活动的品位,也是一些人不思致富,把自己全部希望幻想寄托于冥冥上苍,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宗教管理部门积极开展“政策法规、时事政治和农业科技进教堂”活动,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例证,讲述国家方针和基本科技致富知识,很受信教群众的好评。六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在一些宗教活动较多的地区,有些信教群众把孩子送人寺院而不送学校,极大冲击了民族教育。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紧密相关。少数民族要走向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不断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通过振兴、繁荣民族文化,最大限度发挥各族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各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3.创新发展地域文化,需要摒弃少数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客观地讲,多样化的少数民族文化既有利于和谐甘肃的建构,也孕育着文化发展的潜在和显性危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可能产生些负面影响。首先,人们容易把某一种文化看成是某一个民族的特定的标志和象征,由此导致狭隘的“民族意识”,把小纠纷扩大化,把非民族问题上升到民族高度。更有些别有用心者挑拨民族矛盾,为民族之间相互的对立、仇视和争斗埋下隐患。这在现实中是不乏其例的。其次,少数民族文化多样化会使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不同民族对社会共同体的统一价值产生怀疑和不满,由此引发各民族对共同体以及各民族之间的认同危机、合法性危机、秩序危机、合力危机与融合危机,严重的会导致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分裂一个国家的最有力的手段就是从文化上把这个国家的各民族之间的一体化纽带割断。我国西部民族众多,如果各民族文化之间不能够体现出一种实质的统一,那么民族矛盾和民族分裂的局面就很容易发生,我国西部地区历史上民族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再次,民族文化多样化还可能带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障碍和封闭心理,不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全社会的共同发展。例如,在西部各民族中,由于语言和文字上的过多差异,各民族的交流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也往往造成人们对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的曲解,形成民族偏见,最终也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共同进程上的障碍。
那么,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呢?一要借鉴历史经验,促成民族文化在终极价值上完成统一。我国社会自秦汉以来,由于“书同文,车同轨”,很快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语言文字的共同化也促成了各民族心理上的认同,形成了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大同化大融合的壮丽画卷,促使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因此,在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促成民族文化的统一性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促成终极价值的统一,如果缺乏终极价值的统一性,多样化文化在文化世俗化的过程中,极易受到世俗利益的侵袭,从而对圣洁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损坏各民族神圣的精神家园,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失去良性的精神动力。二要坚持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文化的一元多样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理念,“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把“一元多样”和“多元一体”结合起来,即在文化价值观上坚持一元多样化发展,而在民族实体上走多元一体格局,在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和大同融合。文化价值上的“一元多样论”,实质上是重新把文化的本质内涵归结在人类的精神意识和价值理念上来,从而把文化形式的变化和文化实质的统一相对区分开来。人类文化要实现统一性,必须在精神意识上寻求“文化内涵”的共同点,并且扩大这种共同点,在形式多样的基础上达到人类文明的高度认同与和谐。文化内涵上的共同性主要体现在人类各种文化对于共同的“人”的生存本质、生存境况和生存理想的共同的理念上。文化上价值观念的统一正是文化多元论者所反对的,认为那是种族优越论的体现。事实上,基本价值观的共同性是人类文化统一思想的基本标志之一。种族优越论只是歪曲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而已,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歪曲就放弃追求共同的人类价值。
4.创新发展地域文化,需要不断创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文化精品。生机勃发的改革发展的现实,为文学艺术的繁荣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不竭的源泉。进入新时期以来,甘肃的文学和美术、音乐、舞蹈、戏曲、影视等各个艺术门类,日趋活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同时人们也明显地感到,我省的文学艺术,繁荣中显得庞杂,发展中有点浮躁。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相比,文学艺术的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文化现象固然复杂,但对于现实生活的隔膜,对于普通百姓情感的疏远和人文关怀的缺乏,不能不说是当前一些作品缺少感染力的重要原因。“一切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当前文化反思中,邓小平二十年前语重心长的教诲,再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文学艺术工作者应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感受时代脉搏,体察民意人心,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良知,才有可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给奋斗着的人民以精神上的鼓舞和慰藉,从而为甘肃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5.创新发展地域文化,需要不断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人民内部历来就存在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社会群体的构成更呈多样化和动态化的趋势。必须充分尊重和尽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不断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使所有人都能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利,在“文化提高”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真正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努力创作一大批优秀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影视、美术、杂技、曲艺、民俗民间艺术等各方面的艺术作品,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让喜欢看小说的有书可读,喜欢看戏的有戏可看,喜欢听音乐的有优美乐曲欣赏,喜欢看电影、电视剧的有大量影视佳作可看,喜欢扭秧歌的群众有自娱自乐的场所。各个艺术门类都有喜爱自己的受众群体,有条件欣赏高雅艺术的可以欣赏高雅艺术,基层群众也能有自己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有各种乐于参与的文化艺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