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加快发展提供文化动力。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建设,核心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竞争,从更深层次讲是人的素质的竞争。这里所说的素质,是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为此,首先要着力提高全省人民的文化素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是甘肃特色文化大省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因为随着全球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这种趋势使人们以往引以自豪的能源、矿产等天赋资源的比较优势下降,未经培训的一般劳动力资源的作用也相对下降。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能对促进文化经济一体化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基础是教育。近年来,我省的教育事业获得很大发展,但是,甘肃教育水平总体还比较落后,影响了后备劳动力资源的素质。如果不加快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五年、十年以后,甘肃谈何竞争?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进一步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教育强省,加快建设发展步伐。这方面,要通过推进“四个创新”,实现“四个转变”,推动甘肃教育跨越式发展。所谓“四个创新”是指管理体制创新、办学体制创新、校内体制创新、招生分配就业体制创新。要完善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完善高等教育中央和省两级管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管理体制。完善以省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以公办为主、公办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改革高校编制管理制度,全面实行聘任制,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建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改革高中会考,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机制。所谓“四个转变”,一是指基础教育要向质量并重和优化结构转变。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水平,改造薄弱学校,优化学校布局,扩大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全面深入扶持民族地区教育,稳步推进农村联合办学;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二是指高等教育要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重点发展普通高等教育,扩大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规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网络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构建形式多样、相互沟通、资源共享的高等教育体系,尽快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三是指学校教育要向素质教育转变。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四是指教育体系要向终身教育转变。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其次,要着力提高全省科学水平,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科学是构筑人类文化的基石,是推进社会文明的动力。甘肃的发展,关键在科技。目前,我省科技综合实力、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呈相对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劳动者素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下降。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刻不容缓。要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构建新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科技基础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植壮大民营科技企业,加大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引导人们弘扬科学精神、学习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倡导科学方法。加快科普设施建设,加大对科普事业的投入。增强用科学抗击突发危机、战胜各种灾害的能力。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大力扶持社会科学事业。深化社科体制改革,建立社科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加强社科队伍建设,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和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第三,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也是必须予以重视的。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制定更为积极的知识分子政策,大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智的机制,使全社会所有优秀的知识分子都能够为增强我们的文化力量建功立业。同时,广大知识分子自身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文化并能产生优秀文化的时代。只要我们充分认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积极探寻和开辟发展地域文化的办法和途径,就一定能够而且必将迸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甘肃这块古老的土地一定能够而且必将实现期盼已久的复兴!
二、继承与创新甘肃地域文化,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独特的基础性、先导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一个时代的正气,引导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支撑。我省提出要建设特色文化大省,正是基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环境而发起的。发挥甘肃地域文化优势,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可以为我们塑造共同的价值观念,可以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形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文化责任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第一,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这种理想越能充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越能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和接受,就会越能成为社会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尽管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大,民族众多,经济形式和分配关系多样,社会各阶层和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利益和矛盾,但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人们在不同利益的背后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因而能够形成共同的理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既包含着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体现着团结、合作的精神,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实现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的重要保证。我们搞文化建设,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有助于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思想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氛围。
第二,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先进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因素,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要有生产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在贫困的基础上也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集中力量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任务尤为繁重。但是,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不能欠社会发展的账,不能以损失社会的进步为代价,否则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单纯的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可能自动带来社会的全面进步,不可能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生活的提高,不仅会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代价,还会造成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现象蔓延、思想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造成经济增长和社会文明衰退的反差。文化建设有助于培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三,文化建设有利于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既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也存在诸多发展障碍。经济结构要调整,社会心理容易失衡,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整合凝聚作用。文化建设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整和社会关系的作用。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也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融洽。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社会越是向多样化发展,就越需要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出现纷繁复杂的局面,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培养人们用宽容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有助于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形成尊重劳动、关爱他人、维护公平、相互关爱、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
(二)地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控器和粘合剂
甘肃地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助于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共生和谐的全面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是建设和谐甘肃的粘合剂。甘肃是个多民族地区。首先,各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提供了重要资源。少数民族社会普遍的宗族认同意识,讲长幼辈分等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分,有利于构建民族地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而尊重个体以及朴素的社会公平、公正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也是建立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不可忽视的宝贵遗产。其次,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的重要基础。优秀民族文化中蕴涵着追求民主、平等和公正,崇尚自省、自律,重视道德、风俗约束作用的人文精神,这是公民政治文明意识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再次,优秀民族文化为多民族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社会大环境。文化的多样性发展能够使社会保持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的精神营养,使各种文化发挥各自的文化优势,从而达到社会文化总体上的优势互补,推动社会的有机而完善的发展。第四,多样化的民族文化资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西北地区各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风俗,富有人文底蕴的风景名胜,为西北发挥后发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第五,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知识和理想。这对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独特的价值。
2.藏传佛教文化在和谐甘肃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藏传佛教是多年来在一个特殊的人文地理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厚藏族文化特色的宗教。藏传佛教是以藏民族为信教主体的民族宗教,蒙古族、裕固族、土族、纳西族、普米族、羌族、彝族、白族等一些民族也共同信仰该教,有着众多的虔诚教徒。这一教派的教义堪称博大精深,但其核心价值观念是——佛陀的舍身饲虎和割肉喂鹰所体现的慈悲利众精神。它认为人的自私欲望是万恶之源,为众生的幸福着想,为众生服务是成佛的目的,善恶的主要标准就是:“把自己的幸福给予别人,把别人的苦难拿来自己享受。”人活着不但为别人安乐幸福着想,死后的肉体还应施舍给饥饿的鹰群,主张行善积德,追求为他人的利益服务和着想的精神。佛教的这种慈悲思想,众生平等,主张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就是为了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和睦。它在德性修养、性格心理素质、家庭、人际关系、民俗民风、社会风尚等方面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藏传佛教中还制定了许多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禁止杀生、偷盗、淫乱、欺诈等一系列精神文明法规,这类道德法规,对青藏高原和其他信仰者所在地区的草原、森林、水原等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的保护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民俗民风、社会风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藏传佛教是和平的宗教,主张以和为贵、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崇尚和谐、褒扬和平,始终致力于提倡平等、推崇慈悲、净化人心和反对战争。藏传佛教的这些核心理念和精神价值正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发挥藏传佛教教义中的和谐理念,组织和引导藏传佛教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