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生目标的人,人生本身就是乏味无聊的。一个知道自己目标的人,就不会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泄气了。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人,比那些彷徨失措的人,起步时便已领先几十步。有目标的生活,远比彷徨的生活幸福。
离开了旧居未必能摆脱旧我
如果你处在悲哀和沮丧之中,如果你经过了漫长的旅行、领略了异国的风光之后,你还是没有摆脱那些烦恼,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奇怪。因为你需要改变你的品性,而不是改变你的环境。
无论你身在何方,你的过失、缺点都始终在跟随着你。你离开了旧有的环境,却未必能摆脱旧的自我。
——《沉思录》
烛下解读
塞涅卡对此也曾做过相关的论述:生活放纵无度的朋友会使我们变得与他一样柔弱,富有的邻居会使我们变得与他一样贪婪,品质恶劣的伙伴,常常会在我们的身上擦上他的锈斑。当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进攻我们时,我们的品质如何洁身自好呢?
去恨这个世界吗?去适应这个世界吗?离开这个旧的世界去新的世界吗?
我们既不要变得像坏人那样坏,也不要因为他们与我们不同而与之为敌。要尽可能地退隐到自身的心灵中去,去结交可能帮助你进步的人以及你能帮助他进步的人。
塞涅卡的话启发我们:不变坏、不恨人、接交益友,如此,无论你的身边是怎样一个世界,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我,你都能独善其身,不会因为旧的环境而使缺陷缠身。
安静的环境对于闭门读书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但有时却不是如此。只要内心保持平静,只要自己的恐惧、欲望不来袭扰,只要吝啬和奢侈不彼此争夺,无论外界的环境如何混乱都不会破坏你内心的宁静。因为如果你自己是心烦意乱的,那么有个新的安静的环境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呢?又会使你那心烦意乱的旧我自动更新吗?
曾经有人问哲人德谟克利特为何不去有名的大城市定居,他回答说:“我不关心从一个地方获得名声,我更喜欢的是自己使一个地方变得有名。” 德谟克利特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环境改变我们而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和环境。
当你对周围的嘈杂之声充耳不闻,当你把无论是威吓的还是诱惑的话语都归入了毫无意义喧嚣,你的内心都不为之所动,在这个时候,你才会摆脱环境的新旧而找到真我。
不要猛烈地摇晃着病中的自己
如果无论干什么都不顺利,那就是你的行动本身对你有害,因为你实际上是在猛烈地摇晃着一个病人。
——《沉思录》
烛下解读
遇到“干什么都不顺利”的情况,不是外因出了问题,就是内因出了问题。对于外因,我们若不能改变它,那也应认清它,如若没有认清,那还是内因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更多地找找自身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有一些人为人处世、交往工作从来不做认真地考虑,刚刚想到什么就立即或是虽经很长时间才去做,但都是没有经过仔细分析和筹划的。
所以在运作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出现以下的一些情况:
当前的形势与决策时估计的完全不一样了;实际操作中有很多未预计到的难题出现了;以前设想的利益迟迟未能到来反而看到了大量的损失;非但没有使原有的资本增值反而丧失了资本并且又形成了新的债务;预想的事情总是被拖延或是根本就不能实现;事事都不顺利,处处都有阻碍。
但有的人与我们同样地生活、做着同样的事,他们成功了,我们却失败了。因此我们没有借口说是外因的错,确实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自己是有“病”的,必须首先有这样的诚恳的认识,要把态度摆正。其次要仔细检查自己的病,承认它,如果不承认,不但治不了旧有的病,反会新添一种“讳疾忌医”的病。如若做到了前两步,我们实际上就已经接近停止了“猛烈地摇晃着病中的自己”,接着就该去分析病根、对症下药了。
不要忘记时时刻刻地自我反省、自我医治,自己是健康的,才会在路上走得稳走得快。
别在罪恶之中鼓励邪恶
谁都不应该为拥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骄傲,我们也不应该向那不属于他的东西大加赞美。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精神、理性,权势、财富并不是属于他本身的东西。
但人们往往互相推入罪恶之中,并且对邪恶加以鼓励,如此,他们终究不会唤回自己精神上的幸福。
——《沉思录》
烛下解读
给别人以鼓励,无非有两种目的,一是为别人好,二是为自己好。
我们鼓励他人的时候,要注意赞美的具体对象和事物,要考虑赞美的效果。有很多人往往会去羡慕别人的财富、权势并流露出来,之后大加赞赏。人们都在如此赞美,对方会有何感受呢?“权势、财富并不是属于他本身的东西”,他有一天就可能会失去,他本人也终有一天会认识到这一点,到了那一天那些赞美权势财富的人还会赞美他吗?
所以,即便从世俗的角度看,去赞美那不属于他本身的东西也实在是不高明的。只有去赞美他的品质、精神、水平那些理性的东西,那些属于他本身的东西,才会使对方心有所动。赞美理智不会有“趋炎附势”的嫌疑,不会有露骨的谄媚的痕迹,这才是比较高明的赞美和鼓励。
如若一味地鼓励对方的权势和财富,就如同将自己和对方一同推入罪恶之中,并且是在罪恶中沉醉。在权势和财富中越陷越深,就会离精神的幸福越来越远,到那时赞美的和被赞美的都会互相虚伪着,甚至是互相嫉恨着,而不会是互相鼓励着,互相感激着。
不要沉睡于缺点之中
我们总是容易忘记自己的弱点。譬如那些经常自动提醒我们的生理上的弱点,我们也很容易忽视和忘记。低烧可能使人觉得没有患病,可是一旦热度升高使人火烧火燎时,即使再坚强、再固执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生了病。
然而精神方面的疾病正好相反:病得越重,就越是感觉不到自己有病。
——《沉思录》
烛下解读
睡眠不深的人可能还记得一些梦中的情境,甚至还知道自己在睡觉、做梦。但酣睡之时却几乎不会做梦,也不会意识到自身的存在。
所以我们可以由此得出为什么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的原因,因为他们仍然沉湎于这些缺点之中。
我们要把自己唤醒,使自己能够觉悟,哲学就起着这样的作用。
发现自己以前未能意识到的缺点,也是进步的表现。因此,对于有些病人来说,发现了自己有病其实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对有的病人来说,你只要给他提供一个治疗方法就可以了。但对另一些病人来说,则必须把药灌进他们的嘴里。因为有的病人坚信自己没病,这是最可怕的。也许人类最可怕的时刻就是在他们坚信自己无比正确时。这样的人其实是愚蠢的,愚蠢的本质是只能看到别人的过失而忘记自己的错误。
毫无疑问,充满了缺点乃是一件坏事,但是充满了缺点而又不肯承认缺点,则是一件更大的坏事;因为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幻觉的缺点。为了一件过失辩解,往往使这过失显得格外重大。凡是不觉得自己有欠缺的人就不想弥补他根本不觉得的欠缺。
失败者即是那种犯了错误但不能从中汲取教训的人。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偏离了正确的方向,那只能意味着我们得加倍努力,回到正路上来。创伤只能由我们的痛悔来治愈。
烂苹果最好剔出,莫烂了其余的果实。对大多数人而言,美德主要体现在修正错误而不是避免错误上。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
忏悔会使人改过自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
智者宁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发;宁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
让我们记住莎士比亚的名言:好好地忏悔过去,警戒未来,不要给满园子莠草再施上肥料,使它们更蔓延了。
哲学使你虽有弱点但能无忧无虑
虽然具有人的一切弱点,但同时又能像神一样无忧无虑,我们应该把修炼到如此境界看作是一种成就。
这一成就的缔造者就是哲学。哲学能够挫钝各种各样的打击。哲学没有什么进攻性的武器,只有不可穿透的防御力量。他搓掉打击的锐气,或是将打击抛出去,把它们投回打击者自身。
——《沉思录》
烛下解读
对于“哲学能够挫钝各种各样的打击”,我们不妨看一看哲人们的机趣的事例,这将有助于认识哲学对我们的益处。
有一天夜晚,古希腊的第一贤人、智者泰勒斯一边行走,一边仰望头顶的星空,一不留神掉进了路旁的一个土坑里。
走在他身旁的侍女嘲笑他说:“你自称能够认识天上的东西,却不认识脚下面的是什么。是你的学问让你掉进坑里去的吧!”
泰勒斯随即反击说:“只有站得高的人,才有从高处掉进坑里去的资格!”
一次,亚里士多德准备出门,仆人把还沾着污泥的鞋给他,他于是便问仆人:“你怎么没把鞋刷一刷呢?”
仆人回答说:“路上尽是泥泞,再干净的鞋,用不了多久,就要和这双鞋一个样。”
亚里士多德只好穿上它出门去了。亚里士多德刚走几步,仆人在他身后追了上来喊道:“主人!那把食品橱上的钥匙呢,我还要吃饭呢?”亚里士多德回答说:“吃什么饭呢?吃过以后用不了多久,你不是也将和现在一样饿吗?”
这两个事例生动地告诉我们:一个拥有哲学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哲学是为了智者而存在的,美丽是为了一颗能感受的心。
若想“像神一样无忧无虑”,我们必须睁开理性的眼睛,因为理性的眼睛是内在的教师,因为我们理解哲学上的财富并不是从外部,而是从内部,是从自身的精神得到的。
我们只有通过沉思,才能认识最深的真理,才能修炼到“虽有弱点但却无忧无虑”的境界。当我们的意识完全沉浸在沉思之中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那不仅是一种获得,而且是我们与它的合一。
我们凭借哲学的确能变成神,只要我们苛求的不多,只要我们愿接受有着瑕疵的自我,只要我们为了宁静而追求哲学。
过于舒适就会受到惩罚
有人说给人抬轿子是件苦差事,但我说,被人抬着走是件更苦的差事。因为自然给了我两条腿是让我们自己走路,给了我眼睛是让我自己去看。
生活过于舒适就会受到惩罚,就会使身体变得孱弱。长期懒于做事,就会丧失做事的能力。
——《沉思录》
烛下解读
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必然会是不自然的,不自然的必然会是难受的。就像人的躯体一样,手不拿东西,脚不走路,牙不咬食,眼不转动,果真如此,人的机能就会逐步地退化,新陈代谢就会不协调。身体的各个部位虽然免于运动了,看上去是不用费神费力了,但过于舒适就违反了正常的规律,反而会使身体不舒服。
被人抬着走,必然会使自己“走”的功能退化甚至是丧失。比如说,自己要发表演说,请别人代为执笔;自己要拿到某种成绩,请别人代为应试;自己要谋划乾坤,请别人代为思想,等等,举凡必须要自己亲自做的事情,都请别人代劳,那丧失的就不只是自己的能力了,很有可能连自己的位置、性命都会被别人“取而代之”了。
诚然,请外脑、利用外援、分工合作是借力、合力的明智之举,这是理应肯定的。但不要形成永远使用外力的惯性,因为它容易使我们产生依赖思想和潜移默化地培养起自己的惰性。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即使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时,最有力量的还是我们自己,最具主动性的还是我们自己。
因此,我们还是要时刻提防那些容易使我们“舒适”的“智慧和权力”,谨慎地使用它们,避免由此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惩罚和伤害”。
不要因逃避而退隐
是懂得如何生活,还是懂得如何躲避?过的是一种退隐的生活,还是没有骨气的生活?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别。
有些人躲避社会,避开众人,他的这种退隐是因为自己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他看到别人比自己更加幸运就无法忍受,他就像懒惰而又胆小的动物那样,总是一惊慌起来就躲到某个角落里去。
——《沉思录》
烛下解读
有的人的退隐是一种假的退隐,实际上是害怕、逃避、躲藏、懦弱,他们并没有从内心里真的消除了一些诱惑和欲望,相反是更强的欲望使他们无法继续在原来的环境和生活中存留,他们不得不以“退隐”为借口而逃离出来,因为他们受不了“想急切得到却又得不到”的痛苦的、直观的、时时刻刻的折磨。
愤世嫉俗不能做到心灵的退隐,带着嫉恨寻求解脱是要首先解除嫉恨的。有野心和欲望是不能做到心灵的退隐,带着不泯灭的野心和如火般的欲念寻求解脱是要首先解除根上的不清静的。惧怕、躲闪、逃跑不能做到心灵的退隐,带着吓坏的和没有骨气的灵魂寻求解脱是要首先解除怯懦的。
退隐需要一个平常之心。若有恨,就是还有未解之结;若有欲念,就是还有留恋的诱惑;若有怕,就是还有未了的孽。这些若都在,怎么能够真正地退隐呢?
如果战胜它、摧毁它是你本性的反应,那你就不会怕;如果你爱恨交加,就不必耿耿于怀,因为爱恨本是相辅相成;如果你还有未享尽的欲念,只是因为永远有无止境的诱惑在侵蚀着你的弱点。
不知道怯懦的羞辱,不知道欲望的危害,不知道嫉恨的后果,就无法体验勇敢、节制、施爱对自身性灵的润泽,就无法平静内心的波澜。
若想放弃享乐必先谴责享乐
远离奢华,过简朴的生活。虽然有的人这样宣称并如此执行了一段时间,但他总是受到奢侈生活的诱惑而难以继续简朴。
这是因为他只是想要放弃享乐,而没有真正地认识到享乐的害处并加以谴责。
——《沉思录》
烛下解读
如果是因为没有享乐的条件,而想放弃享乐,那么他的宣言就根本抵制不了诱惑,因为即使没有条件去实施享乐,他的内心也会被享乐的欲念所搅扰,不会平静,不会安心于其他的事情。
如果是虽有享乐的条件,但真的想放弃享乐,这还要看是因为什么。若因为以“放弃享乐”为自己树立一个形象,传播一个“远离奢华、简朴生活”的名声,这样的原因总会使那放弃享乐的人更加恣意地淫乐,因为他要在表面上抑制他原本需要的欲望,一旦找到不影响形象和名声的机会,他就会变本加厉地蹂躏“享乐”。
只有深刻地认识到享乐的危害,而不是先去想“放弃享乐”,才会自然地真正地进行到实施“放弃享乐”的那一步。如果一个人对享乐乐此不疲,他哪能对享乐自愿地生发放弃之心呢?
若想放弃一件事物,你必须时刻让它的危害警示你,以达到排斥它的目的;若想得到一件事物,你必须时刻让它的益处吸引你,以达到获取它的目的。这里讲的不是强化意念的方法,而是讲哪里是解决问题的本质。
若你想放弃一件事物,或许会因为爱它而放弃,或许会因为恨它而放弃,无论如何,你只有清醒地明了:放弃了它,会使你自己的内心免于痛苦、达致平静,你才能真正地做到真正的放弃。
自制力抑制了作恶的冲动
醉酒会引出一些邪恶的言行,因为它使人丧失了自制力,而正是自制力抑制了作恶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