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庸祖
父张质生,名建,号退叟,书斋名退思堂。清末廪生(明清补给钱或粮的秀才)。从北京辞官后,于1925年在兰州市木塔巷15号购置住房一院居住,1991年建亚欧商厦时拆除,历时近70年,我家五代人在此生活居住。
木塔巷因有木塔寺在巷北而得名。巷内有五株大榆树,故又叫五树巷。当时我家门前就有一棵大榆树。
祖父在兰闭门课子、读书、写诗文,不问政事。与陇上学士名流作诗吟唱,如与前省长杨慎之、教育家学者水梓、实业家学者邓隆、书画家范振绪、前文史研究馆馆长杨巨川、王著明、省内名儒如慕少堂等吟诗唱和,诗思敏捷,唱和最多。广结诗缘。廘鸣私宴集,《生日唱和集》,《煦园诗话》等许多集会诗作的记录,留下了当时甘肃兰州名士学者的大作。
祖父在兰居住时,时值临夏民族矛盾,造成灾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他与邓隆先生多方筹款,向新疆、宁夏两省临夏籍首长募捐求救。甘肃省赈灾委员会曾在庄严寺(今兰州晚报社址)设办公地点,祖父每天坚持值班办公,由家人送饭,在一个小火盆取暖下受冻坚持办事。多次返临夏与回民乡绅一起安置难民由兰返乡,上庄下种,以免第二年失种造成更大灾害。当时社会混乱,难民纷纷来兰逃难,除就地安排食宿外,对死难之人埋葬。动员灾民返乡,筹集籽种,安排上庄下种,事情头绪多,阻力大,十分难办,时有人身危险。祖父多次往返兰州、临夏各地办事,辛苦可知。也免去了省城兰州混乱及压力,做了许多艰辛的工作。
祖父因家境贫困,中年赴四川谋生,辛亥革命后返兰,积极为共和奔走,参加甘肃省议会,任秘书课长,议长李镜清被军阀暗杀,祖父逃避娘家。此期间书写了我家三代史略。后应宁夏马福祥(云亭)之聘入银川,绥远都统府,作为副手,协助马都统为中华民国初期平乱镇反,安定政权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共辅佐14年,后任北平国民政府参政院参政一年。因不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50岁即辞官归隐兰州10年。写照当时北京军阀混乱情况,祖父有长诗《卖菜儿》以见一斑。
抗日战争暴发后,为避空袭而回老家临夏至解放。在临期间,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办学,不问政事,在1949年与临夏回民耆宿张学仁(字乐山)动员组织各族人民迎解放军入城,实现了和平解放临夏,避免了战争破坏。从此参与政府工作,为人民服务,曾历任省、市人民代表、副专员、副州长,民委副主任等职。在1952年随西北民族观光团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国务院、全国人大、民委等单位接见宴请,后赴南方参观。于1958年逝于任上。时年82岁。党政评价:张质生副州长为临夏地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作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
质生公为三陇知名诗文大家,一生吟诗近万首,可惜早年及四川游学时诗文均遗失,诗作收集5000余首,文章等由其次子张思温收集整理编出《退思堂诗稿》42卷,《退思堂文稿》16卷,约50万字。近年在其季子张思溥指导下,由其孙辈张庸、张陶等人齐心努力,又请亲友协助编改,自筹资金出版了《退思堂诗文选》上下册,约88万言,以传后世。
质生公在北平时,在清翰林、桂林张书云和清末举人书画家汪鸾翔鉴别介绍下收藏了前清民政尚书溥良之书画藏品,其中有宋、元、明、清著名画家183人的作品402件,珍贵照片35帧。书画中有敦煌石室唐人写经,宋元时期岳飞、赵孟頫、赵雍、吴仲圭、柯九思等人的作品,有明代唐寅、董其昌、蓝瑛、杨继盛、史可法等人的书画,有明末及清代王时敏、王鉴、王翚(石谷)、王原祁“四王”及吴历、恽寿平绘画珍品,刘墉、翁方纲等的书画作品。在清代十位皇帝中拥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及慈禧五帝一后的丹青和墨宝。有亲王弘旿、奕訢及郎士宁等人的书画卷册,清君臣在热河避暑山庄吟唱的诗笺正楷抄写卷册等,就清皇族书画有40余种,有些可视为国宝,弥足珍贵。近代人有齐白石和张大千等人送的书画作品。另有珍贵大部头木刻善本书,有原刻本或精工印制的宋版再刻本,这些古代图书约有5000册,近代书约600册,图片照片342张。“文革”中尽数上交甘肃省图书馆收藏。
先父张思温,字玉如,书斋名如不及斋,千忍斋。幼承庭训,家学渊源,受到良好的国学传统教育,自学成才。解放前在甘肃民政厅、建设厅、贸易公司、水泥公司工作多年,解放后因对国家财产档案保存完整,按照《约法八章》当即留用,为建国初期兰州工业恢复做了一些工作。后在甘肃省工业厅及轻工业厅为厅长杨一木及王耀华任秘书多年。1958年要求下放劳动锻练,1959年以亲老和研究考查地方文史等理由请调临夏。“文革”被黜。1981年政策落实后调甘肃省文史研究馆任副馆长、名誉馆长,1996年8月18日殁于兰州,时年84岁。
玉如公一生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处逆境不气馁,立志读书作学问,“文革”被黜10年,学会了西夏文,多方求教,写出多篇论文,并向外介绍甘肃早期研究西夏学的学者武威张澎与临夏邓隆。
跻身于西夏学者行列。他热心研究地方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批订甘肃一些地方志书,考证文化遗迹,地震史料等,文学与诗作均称上乘。实地考证金石文字,著有《积石录》、《张思温诗选》、《张思温文集》等均已出版发行。对甘肃省兰州、临夏地区涉及最多,摩崖拓片,曾三次上永靖刘家峡炳灵寺,70岁时三至炳灵寺访碑并口占:
策杖灵岩意兴豪,行年七十尚登高。
青山万里来游客,绿水一弯驾小舠。
积石导河传夏禹,摩岩残字辨秋毫。
天风吹袂寒侵骨,日暮乡关敢惮劳。
搭架登高,摩崖拓片,白须飘于胸前,寒风吹动衣角,游人立足注目,叹为观止。
玉如公一生胸怀坦荡,严于律己,交友诚笃,在任文史研究馆馆长期间,文字交遍及海内外华人古诗文作家,曾聘为美国华人诗社《四海诗社》基本社员,深得各方人士赞誉。他的作品《新归去来辞》被收入《世界文学宝库》收藏。
抗日战争期间,在建设厅为农学家张心一厅长任秘书主任,在张心一领导下,为甘肃省水利、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引进优良品种的瓜果、草籽等方面,做了很多辅助工作。如湟惠渠建设,在刘亚之直接负责操作下,在兰州徐家山造水平梯田蓄水造林,我曾在20世纪40年代随父亲上过徐家山看林木,当时只有稀稀疏疏的树苗不等距离排列成长,在那个时候无水灌溉条件下,只靠少量雨水初见树苗成长,也是太了不起的创举,美国专家称赞:“张心一有澄清黄河之志。”还从美国引进一些适合干旱地区生长的草籽试种。
徐家山现在树木郁郁葱葱,苍翠遮日,当年在张心一领导下,刘亚之付出了许多汗水,是绿化荒山植树造林的首创之举。又数十年后人不断努力,引水灌溉,才出现了今天的郁郁葱葱,是兰州人民休闲避暑的盛地。兰州晨报2007年9月5日雷媛、房毅二记者报道《刘亚之与徐家山造林》一文可知概况。
20世纪40年代美国农学家副总统华来士应张心一邀请来兰考查访问,带来了美国甜瓜“蜜露”瓜种,在兰州北山一带试种,所产瓜外观圆美,米黄色细腻外皮,肉厚中空小,呈翡翠色,入口香脆甘甜,十分好吃,比原产美“蜜露”瓜还好吃。为纪念华来士送瓜种,当时即叫“华来士瓜”享誉全国,解放后改称“白兰瓜”,行销全国并国外,深受消费者青睐。以后瓜质退化,80年代张心一先生还亲自来兰考查,又引进新种,总也没有种出当年好吃的“华来士瓜”。《甘肃民主协商报》2007年8月24日张庸写文《吃瓜难忘引种人——怀念农学家张心一先生》。当时农业改进所还引进美国香蕉梨和大草莓,均试种成功,果质细腻硕大甜美。
质生公与玉如公父子为三陇名儒,二人收藏书画及历史文学等资料计约长达135年,几经战乱及社会变革,完整保存下来,十分不易,将其中文献341册(件),照片62件,捐赠临夏州档案馆。
在甘肃省档案馆与临夏州范振国馆长主持下举办了捐赠仪式。现这批文史资料已交临夏州档案馆保存。当时玉如公写诗言志云:
积石导河想禹功,边州著籍忆从戎。
钻研科技开新运,改革经纶济困穷。
敬梓恭桑情不懈,民饱物与谊交融。
藏书再付石渠阁,冀见修文变里风。
我家三世为将,两代战死。边州尚武,风气闭塞。解放后提倡教育,改善经济,民族团结,甚有起色,捐出多年搜集研究的地方文献赠临夏州档案馆保存,冀能促进文化。所言再者,因1966年11月张思温、张思溥、张思贞兄妹三人联名将家藏字画500余件(轴、册、页)、古版书籍5000余册,为避“文革”被毁,全部造册清点上交临夏州政府公藏。因当时打、砸、抢、烧混乱,领导被管押揪斗,无人主持,由临夏州政府上交甘肃省图书馆派人去临夏、兰州两地,张思温主持清册清点交当时省图书馆,省图书馆派人牟实库、黄洲生(前者现住荣达花园,后者在兰州医学院图书馆工作退休,2008年病逝)至临夏接受并运回兰州保存于甘肃省图书馆。
在建国50年大庆及香港回归大庆时,两次展出这批上交文物。兰州市人民为之震惊,这批文物在1925年从北京经宁夏至兰州车拉马驮,逆水行舟,经抗日战火,“文革”混乱,家人在病困交加时亦未损失出售一件,完整保存下来。玉如公从14岁运书经常保管清理,一直到上交公藏,耗费了毕生精力。他盼望妥为保管乃是一大批精神财富,有些确为国宝,弥足珍贵。在私家藏书中在国内也可算得上藏书大家,先人名已收入《收藏家辞典》。
张庸为质生公长孙女,玉如公长女,责无旁贷,在玉如公过世后,将家藏剩余文史资料请临夏州范振国档案局长(馆长)和其夫人何世英(州政府秘书处档案科长)来兰奋战40余天,建立了660余卷档案,装订入盒上架保存,张庸后又将玉如公致交文友荟萃等收编入《张氏档案》共计总数为727卷。造柜上架,保存于父亲住所家中,在私家档案中也属可观。保存了三代人约140多年的历史、文档、作品,为家族及社会保存了一批珍贵资料,供后人研究查阅,整理出版。
木塔巷老宅自先祖父质生公起近70年已居住五世,1991年因修建亚欧商厦而拆除,往事已矣,先父玉如公有诗云:
城西负郭忆吾庐,六十七年五世居。
劫火不焚经抗战,糟糠克俭获佳誉。
数椽曾亦庇寒士,一卷时还读我书。
今日真成无产者,勤为民仆莫相疏。
老宅1939年日寇空袭中弹未毁,修复利用,赖以庇身。亡母徐琬君贫家女持家勤俭,助先父廉谨奉公,遂得洁身浊世。有时借数椽与戚友同住,今征用拆迁,脱然无累矣!
(《甘肃文史》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