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曰:“万变烟云静里看,江湖阔处天地宽。手中斑管潇湘竹,聊当岩凌一钓杆。”其二曰:“溪童磨墨涸前溪,休怨先生价太低。
但愿淋漓挥洒去,千门万户有云霓。”其三曰:“过客休嫌价太昂,将来身价要腾翔。不如及早来收拾,到手云烟四壁香。”从这些诗句中不难看出他那“性情中人”的特质和幽默的性格。
三、致力教育事业,桃李遍于陇上
先父在清朝末年,以翰林院编修而不仕,毅然辞官返里,从事地方教育工作十五年,期间设塾授徒三年,主讲五泉书院七年,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五年。创建了兰州第一所小学校,主持和举办了一些学社、讲习所和专修馆,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其弟子有王烜、杨巨川、水梓、水楠、蔺象祖、杨沛霖等学界、政界著名人士;赵元贞、金翼乾等著名学者、教育家;牟荫梓是著名中医、书法家;魏振皆则是著名书法家兼诗人等等,真可谓桃李遍于陇上。
此外,他还筹款资助兰州地区和甘肃六县学生赴外省进修和深造。
先父非常重视教育事业,他把大半生精力都放在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上,1923年撰书于五泉山“望来堂”的一副楹联说:“正学兴废关世运;斯文绝续在人才。”在《果斋别集》中他还写道:“国运之盛衰,关乎人才,人才之盛衰,关乎学术,学术纯正,才是实学。”
这都充分表达了先父关心国家的命运和重视培养人才的心愿。他兴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国家培养治世人才,他在《果斋日记》中说:“学以道为志,人以圣为志,”道就是真理,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天地间的大道理,人生的大道理,圣指儒学。还说:“不以孔子之学主持世界,则所谓人道主义无从说起,孔子之学人道主义之极致也。”“只知利己的人当名之曰人蠹,时时想着利人的人才是人才。”所以他把利人看做是培养人才和治学的一个宗旨,如果人人都具有济世利人的志愿,就没有理由担心天下不太平。因此,他的教学内容,除经史外,还要求学生“欲为异日有用之人,则凡天、算、地舆、军政、财赋、中外交涉诸大端,随其所近而专治”(见《果斋别集》)。这就是他所主张的孔学与科学相结合,以“孔学化”驾驭“科学化”造就人才的教育方针。同时他还在《果斋别集》中指出:“只求其用,而不向此心本源之地痛下功夫,视专业为戈取功名之资本,或者迷失方向,误用所学,那也是无当于实用的。”从他早年著作《劝学迩言》来看,他要求学生读书要“推其究竟,融会贯通。”读史要“设身处地,真识当时事势,有所论断。”读经要“发明经旨,反诸身心,见诸事业。”修养要“寡欲、寡言,剔除杂念,忘怀名利。”做到“坦荡宽平,心境如光风霁月。”当“理欲交争之际,必坚持理。”“事必思而后行”,但必须有“刚断果决之意,慈祥和厚之心。”同时他要求学生要“耐烦、耐苦”,为师要以“热肠”为本。他说:“人之生也,耐苦耐劳耐挫折,必成大器。经霜冒雪,松柏不凋,求梁栋者,故在松柏。”可见,他把“耐烦、耐苦、耐挫折”看做是自我锻炼和培养人才的基本方法来倡导。先父还以“热肠”二字作为对事对人和为师之本。所谓“热肠”,就是热心、热情、助人为乐。他在任教期间的工作日记中,深有体会地说:
“天地之心,父母之心,君师之心一也,仁而已矣,热肠而已矣。故为师范生者,不可不知热肠为教人之本。热肠而后教不倦。”他常以此自勉勉人,身体力行。在教学方法上,他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对待学生既严于督导,又和蔼可亲,因此深受学生们的尊敬。先父对普及小学教育也很关心,1906年他亲自创办了兰州第一所小学校——两等小学堂。民国以后,小学扩充为四所,毕业学生约11000人。先生作为一个园丁看到一批批学生长大成才,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他曾借“为两等小学植花皆活”为题,赋诗表达了这种心情:“频年只望尔成才,幸有名花次第开。点缀门墙颜色好,春风从此不虚来。拣得群花着意栽,称心曾见几枝开。春风莫惜东皇力,再看凌云捧日来。”
四、发展地方公益事业,尽力解决群众疾苦
十九世纪初期,甘肃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民不聊生。先父鉴于此种情况,便立志创办地方公益事业,以改善民生。
如1906年整顿皋兰兴文社,创办两等学堂。并亲自负责,主持教务,言传身教,培养人才。1912年后,小学扩增至四所,毕业学生达11000人。1910年成立兰州修学社,负责管理孔庙祭礼和保管淳化阁帖石刻等文物工作。1905年他发起向社会人士募捐,至1911年募得捐款及息金白银一万两,购置印刷机等,创建陇右乐善书局,出版发行了不少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1915年创立陇右实业待行社,他调查了兰州地区工商业,根据其资源、资金、技术、销路等状况,拟出各业中应缓办、停办、改办、急办、不可办而暂时不得不办等措施。并与江苏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联系统筹发展甘肃实业办法。派人赴上海大生纱厂学习经验,开办小型工厂。并向同生火柴公司、陇右化学公司投资入股,以期振兴地方工业,改变甘肃经济落后面貌。1916年创立全陇希社于兰州举院潜园内,其宗旨是寄希望于工、农、商、学各方面,共同移风易俗,从实际出发,振兴甘肃。开办国文讲习所和国文专修馆,毕业、肄业学生约200余人,为地方培养了大量人才。1918年将建五泉书院的款项,成立了兰州兴学社,专管资助兰州府所属皋兰、榆中、临洮、临夏、渭源、靖远六县的学生赴省外学习深造,为地方培养高等人才。1922年在五泉山文昌宫创办了五泉图书馆,收集大量新旧图书,供学人研读,对提高地方文化素质起了一定作用。1926年创办丰黎义仓,进行粮谷平粜,赈灾救济。1927年创办皋兰同仁局于兰州延寿巷,举办儒医精舍,开设医学讲习所,为地方培养医务人员。建立同仁施医馆,延请甘惠廷、蔺紫仙等名医为贫苦百姓免费治病。并对鳏寡孤独者进行救济、施舍。以上统称为“八社”。
为了加强八社的管理,先父亲手制定了社章,每社设有专人主管,下设若干办事人员,同时还设有名誉检察,负责监督工作。先生对八社工作人员严格要求,教育同仁勤奋职守,廉洁奉公。并亲手制订了“耐烦”二字公约,以作为待人接物之准则。公约的具体内容是:“遇事一烦,心头火灼,言既招尤,事亦差错。耐之一字,万金良药,任彼纷来,吾神自若,和气怡颜,人喜我乐,些些工夫,百事可做。”他身体力行,一丝不苟,因而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
“八社”的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先父非常关心劳苦群众的疾苦。民国九年(1920年)十一月七日甘肃发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地震,灾情十分严重,死伤十余万人,无家可归者数十万人。他目睹灾情,忧心如焚,在社会各界的公推下,亲自主持了赈灾筹赈会的会务,担起抗震救灾之重任。他一面电请北洋政府拨款救灾,同时又向陕西、新疆督军省长及旅京、沪各省的甘肃同乡发起救灾募捐。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捐得款银三十万两有余,赈灾三十余县,救济了数十万灾民。民国十八年(1929年)甘肃大旱,禾稼颗粒无收,疫病蔓延,饥殍遍野,灾情十分严重。先父创建的丰黎义仓,平粜施粥,救活了不少人命,人民对此怀念不忘。此时先父已届垂暮之年,正在病中,辗转于病榻,忧心忡忡地写到:“入耳声声乞食难,且凭柔翰写辛酸。笔尖都是哀鸿涙,此纸成灰墨不干。”抒发了他对灾情的焦虑和对灾民的同情与关怀。
晚年,先父除了修建五泉山外,还督促指导重修了兰州小西湖、盐场堡河堤工程,举办儒医精舍,开设医学讲习所和同仁施医馆,为甘肃培养了一批中医药人才,促进了防病治病工作的发展。直到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还是不忘甘肃人民。当他的学生去探望他时,他在病榻上吟咏了他最后一首绝命诗。诗云:“回头六十八年中,痛痒相关与世人。今日抛开躯壳去,权将热血洒红尘。”为自己关心民众疾苦的辛勤一生画上了句号。
五、满腔爱国热忱,不与权势为伍
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中华民族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凌侮。消息传到陇上,群情激愤,先父亦义愤填膺,于甘肃文高等学堂大礼堂,慷慨陈词,挥笔书联:“我都是黄帝子孙,俯仰乾坤,何堪回首;你看那白人族类,纵横宇宙,能不惊心。”痛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表达了他真挚的爱国热忱。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侵吞革命果实,神州大地军阀混战,硝烟弥漫,人民疾苦,无人过问,先父忧心忡忡,意志消沉。入民国后,洁身自好,不入仕途,但对危及百姓安危的事仍不遗余力。如1912年甘肃汉回各军队由陕西彬县、醴泉一带撤回麇集兰州,先父担心回汉军队矛盾加剧,发生武装冲突,危及地方安全,便电陈当时的总统袁世凱,详陈其害,希望将部队进行调遣、隔离,以保兰州的安全。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兰州举行了悼念大会,会场设在万寿宫(现通渭路兰州市政协所在地),先父亲笔撰写了一副挽联,联云:
抵制外夷,打击侵略,谋求幸福自由,废除不平等条约于光天化日之下;振兴中华,创造共和,从事国民革命,挽救受压迫群众于危急存亡之秋。
这副挽联,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先生一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业绩,词义新颖,发自肺腑,赞扬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个曾官居翰林院编修的前清遗老来说,对孙中山先生能有如此高的评价,实属难能可贵。
1931年8月,国民军师长雷中田捕押甘肃省主席马鸿宾于省警察局,于是马家军陈兵城下,直逼十里店,省城危在旦夕,数万人的生命财产眼看将罹于战火,在这紧急关头,先父挺身而出,面见雷中田,致书警察局局长高振邦,极陈利害,力主迎马鸿宾复位。
加上吴佩孚、马福祥、马鸿逵等军阀的从中斡旋,终于避免了一场战祸。
先父平易近人,对平民疾苦,有求必应,但与官僚军阀却素不往来,表现了一个文人雅士的高风亮节。传说在刘郁芬任甘肃省主席时,为了赢得社会各界对他的支持,屡想拜见先生,但他却以年老多病为由拒不相见。某次祭孔大典上两人相见,先父仍是坦然自若,不与周旋。又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吴佩孚来兰调停“雷马事件”时,不少人朝夕相陪,酒宴相待,当吴慕名造访先父时,先父却避而不见。他的这种为人正直,不与权势为伍的品德和作风,长期为世人所称道,传为佳话。
六、廉洁奉公,品德高尚
先父的一生,清廉正直,品德高尚,颇得时人所称赞,他所创办的兴文等八社,财力雄厚,但他坚持义务服务,分文不沾。办事必依章程,财务出纳各有专人所司,管理非常严格,因而事业日益兴旺。1913年起,因不再任教,没有薪俸,才开始接受所管各社的车马费,并以写字卖画谋生。1928年将所管“八社”分交地方人士管理后亦不再接受车马费。正因为先父办事认真,奉公廉洁,声誉甚著,所以甘肃几次救灾赈济工作,社会各界都公推先父主持。修建五泉山时,工程浩大,巨额资金,全是由先父个人出面募集的,按说是可以独揽财政大权的,但银钱出入均委有专人负责,他却一尘不染。有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天某包工头去先父家商议修建事宜,见他吃饭用的小炕桌已很破旧,随后便悄悄做了一个新的给他送去,不料引起先父极大气愤,当面责备说:“请你把炕桌拿回去归公,就这张小桌子,我大半辈子都用下来了,怎么可以用公家的财物给我刘某私人开销,记住,不论是谁,今后决然不许这样!”修建工程竣工后,他将费用收支情况,刻于碑文,公诸于世,以垂久远。
先父家境清贫,生活俭朴,他在《果斋遗言》中写到:“我自离开了我父亲,困苦艰难熬了十几年,到四十岁以后,才不为家计所迫。”他一生没有一所像样的私寓,没有一幅名人字画,没有一块好砚台,直到老年,他生活一直还是清贫俭朴,洗脸没有用过搪瓷盆和毛巾,而是阿干镇烧的瓦盆和民间出售的粗布。家里人男婚女嫁,一律用茶点招待,概不摆设宴席。1924年先父出嫁侄女,由于他声望很高,贺喜送礼者甚众,但他却一一谢绝,并给贺礼亲友每家送一谢笺:“不送礼,不道喜,免劳神,都省事,君不见时光如此,山林隐士无名刺,彼此心照而已矣!”处理丧事,一贯主张:
“不做佛事,不请僧道,不设道场,以饮酒为大戒。举行悼念,奠用家常便饭。”并将此写入遗言,留于后人。先父去世后,家属遵守他的遗嘱,亦从简办事。这些虽属生活琐事,但可看出先父的高风亮节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注释:
①李安溪即李光地,清初著名理学家,文渊阁大学士。曾奉康熙皇帝之命,主编《御制性理精义》、《朱子大全》等书,是儒家正统派学者。
②见《朱子语类?理气上》。
刘尔炘作品:楹联选注邓明刘宝厚甘肃兰州的五泉山蕴藏着丰富的人文景观,1919~1924年,甘肃名儒刘尔炘在重修五泉山时,结合每座殿宇楼阁的内涵和每一景点的情景,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涵养,亲笔撰书了130多副白话楹联以及门额。楹联形式多样,有竖联,也有横联;有54个字的长联,也有3个字的短联。楹联,立意新颖,构思微妙,通俗风趣,生动活泼,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对仗工整,赋有哲理,字字珠玑,脍炙人口,给五泉山增添了无穷的人文景观,真乃传世佳作,艺术瑰宝。加之他雄健浑厚的书法,将五泉山点缀得更加幽雅壮观,塑造了一座意趣盎然的山水林园。1932年邵力子先生、顾颉刚教授来兰时,对先生的白话楹联最为叹服。可惜这些楹联在“文革”期间惨遭劫难,幸存者寥寥无几。现择录部分,以飨读者。
“五泉山”牌坊联频年在这个山中与水为缘,偶种成林泉①花草;举世②入奈何天③里及时行乐,都来上烟雨楼台④。
注释:
①林泉:林木与山泉。指幽静宜于隐居的地方。
②举世:全世界。
③奈何天:无可排遣的意思。
④烟雨楼台:亭台楼阁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语出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五泉山每逢夏雨秋霖,遍山云雾缭绕,林木楼阁或隐或现,恍若海市蜃楼。
说明:兰州五泉山殿宇楼阁,分布在皋兰山的环抱之中,形成水绕禅林,烟雨楼台的优美景色。本联上联意喻作者多少年来在这个山中辛勤经营,与这里的山山水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下联借景抒情,告诉世人,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还不如到这人间仙境里来,逍遥自在,寻找一点乐趣吧。此联表达了作者愤世嫉俗,忧国忧民的心情。
“乐到名山”
①联作雨还云②,随时天趣③;钟灵毓秀④,他日人才。
注释:
①走进五泉山牌坊,境界豁然开阔,在郁郁葱葱的古槐垂柳之间,便是雄伟的大门,匾额是“乐到名山”。为全山的总出入口。左右各开便门,西便门匾额是“韫玉”,东便门是“怀珠”。游人至此,顿感清新幽雅,心旷神怡。
②作雨还云:表示风云多变。
③天趣:自然的情趣。
④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培育出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