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100000014

第14章 庚子钩沉———甘军御侮纪略(2)

张俊的遽然逝世,无疑是一大损失。假使他健在的话,四个月之后,在反抗侵略者的战争中,以董、张老搭档,他们的两支军队必然会紧密地协同作战,而且“中军翼长”还会相机调动其他各军,对全局擘划运筹,那就会给侵略军以更沉重的打击,战局为之改观也不是没有可能。后来的战争中,我们看不到荣禄的全盘指挥;继任者孙万林,我们只从史料中见到他镇压义和团的记载,很少找到他率部抗击侵略军的材料。而且庚子之役之后不久,他的军队也就遣散了,在近代史上没留下多少痕迹。

一位能征惯战的将军,骤然逝世于维系国运的反侵略战争爆发的前夕,实在是万分惋惜的事。它使人不禁兴起杜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义和团反帝爱国高潮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是长期以来全国群众反教会斗争的总汇合,是甲午战争之后人民反侵略反瓜分斗争的高峰。这一运动首先发起于山东。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劳动群众在各地设立拳厂练习武术,进而设立“坛”,“坛”也是群众烧香拜神的场所,具有神秘色彩。

其领袖称为师兄,著名领袖有朱红灯和本明和尚,他们在茌平、高唐一带领导反教会斗争,后被清朝军队镇压。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一说为李来中所提),参加的群众日益增多。山东巡抚毓贤开始对义和团进行屠杀,但义和团势力越来越大,毓贤感到屠杀不是办法,另方面,他又恶于教会的猖獗,转而对义和团采取利用的态度。于是义和团在山东得到了大的发展。这就引起外国侵略者的不满,在美国的胁迫和干涉下,清廷撤换了毓贤,任袁世凯为山东巡抚。袁世凯果然不负洋主子的期望,带领其新军7000人对义和团进行疯狂的镇压,屠刀挥舞,杀人如麻,使山东人民遭受了一场严重的灾难。义和团有的坚持斗争,有的转移到直隶境内。

于是直隶各地“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直隶总督裕禄派兵镇压,引起更激烈的反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间,义和团在涞水将率兵前来镇压的副将杨福同打死。在天津出现义和团的揭帖,其中写有“杀尽外国人,再跟大清闹”的字样。

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张德成率众进入天津,裕禄已无能为力,不得不改剿为“抚”,对义和团以“礼”相待。清廷对义和团举棋不定,主剿与主抚的两派各持己见。刑部尚书赵舒翘奉命考察义和团之后奏称;“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以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化私忿而为公义,缓急可待,似亦因势利导之一法”。慈禧太后在无可奈何之际,只好接受这一建议,对义和团转而采取利用态度,派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刚毅等控制义和团。实际上义和团是许多支,互不统属,所以有的被清廷控制了,有的仍在自己行动,但他们爱国仇洋的热情则是一致的(尽管带有原始的性质)。六月中旬,义和团纷纷进入北京城,焚烧八面槽和宣武门一带的教堂和教会医院,继又围攻西城区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把反侵略斗争推向高潮。全国各地也纷纷响应,在内蒙古、东北三省、河南、陕西、甘肃以及江浙、广西、贵州等地相继兴起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是在当时情况下,适应民族反抗情绪的一种组织形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助,它在反教会斗争中是坚决的,在尔后的反侵略军的战斗中更是英勇的,他们以大刀长矛等原始武器,凭着血肉之躯和神秘色彩,与武装到牙齿的侵略军浴血搏斗,写下了一幕幕悲壮的战歌,他们的爱国精神永远光耀于史册。

清廷暂时利用义和团,是迫不得已。用“上论”实即慈禧太后的话来说:“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是不打自招的实话。而他们的“挽救”之法,就是先施以釜底抽薪之术,再继之以屠刀。所以清廷在尔后对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处处掣肘、破坏,最终又加之以“痛剿”,直至绝灭而后已。

清廷暂时利用义和团的同时,又出了一个怪胎,就是所谓“东南互保”派,他们主张剿灭义和团,公然与帝国主义妥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各国驻沪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其中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他们甚至对清朝廷的对外宣战,也拒绝执行。

而后,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参加了“东南互保”。这样一来,就使得八国联军解除了很多威胁,他们可以置中国大部分地区于不顾,放心大胆地集中力量在京津一带用兵。所以,所谓“东南互保”,实际上是大大帮了侵略者的忙。

但事后,他们却被顺从洋人意旨的清朝廷目为保国功臣。是非的颠倒,一至于此!

手握中枢兵柄的荣禄,本来是反义和团的,但他处事圆滑,善于观风使舵,一味秉承慈禧太后的旨意办事,极会“变色”。起先他在给李鸿章、刘坤一等南方各省督抚的电报中曾经说:“两宫诸邸左右,半系拳会中人,满汉各营卒亦皆大半,都中数万,来去如蝗,万难收拾。”因此主剿;“现在拳匪之事,惟有急治其标,……盖我自能剿,则洋兵不敢妄动”。所以,他的武卫军大多是与义和团为敌的。如袁世凯在山东,专门屠杀义和团,称得上当时的头号刽子手;聂士成的武毅军、孙万林的中军以及宋庆的毅军都接受他的命令剿杀过义和团。但后来,在慈禧太后一时冲动,要荣禄联合义和团攻打使馆时,他也立即遵命照办,不过暗中打些折扣而已。

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即在荣禄的武卫五军中,只有董福祥的甘军没有与义和团交手的记载;不仅如此,而且有的竟是董部与义和团并肩作战的记录。有一篇《匪党蔓延京师记》中说: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三日(即阳历六月六日)董军入都,先期由其先锋官将弁数人持令箭入京,于路宣称已命义和团拳作为先锋剿灭洋人,我军为之后应云云。闻者均为骇异。然自是之后,拳匪踪迹即已遍布都城,较前愈盛矣”。

此文作者将董军、义和团一律称之为“匪党”,其立场之反动是十分明显的。反面文章正面看,这正是董军与义和团并肩“剿灭洋人”的真实记录,而且它证明董军早在入城之前、即六月初之前,就已经与义和团合作了。看文中“闻者均为骇异”一语,说明当时这种合作,是一般官员特别是“主剿”派所不能接受的。还是上引文章中又说:

“拳匪既云集京师,更有董福祥义弟、陕人李来中,从中指挥。

由是兵匪遂合而为一,益肆无忌惮,任意焚掠,作为与拳匪无二致”。

这段文字的最后几句话,是过去一般反动作者污蔑起义者的陈词滥调,不可相信。但“兵匪遂合而为一”一句,则是实情,不过正确的表述应该是“董军与义和团合而为一”。至于这位义和团首领李来中,有的资料说他是“南人”,原为太平军李秀成的部下,后“投入山东白莲教,埋匿三十余年”,加入义和团,倡“扶清灭洋”之说(见胡蕴玉《太平天国轶史》)。他跟董福祥是不是结义弟兄,无从考证。如果他真是“南人”又隐匿于山东多年,二人无从相识,即使结义,也是当年在京郊的事。其实结义与否并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种传说,又进一步证明义和团与董军是亲密无间的、他们的反帝爱国立场是一致的。

大概正是义和团的爱国思想和爱国行动激发了甘军将士,成了他们所以对敌英勇作战的一个主要因素吧!

清朝廷宣布对外作战

帝国主义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反抗极端仇视和痛恨,他们一再要挟清廷对义和团严厉镇压。前述要清廷以袁世凯代毓贤为山东巡抚是其中一例。此外,各国驻京公使屡向清廷提出强烈抗议,进行威胁。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四月间,各帝国主义在大沽口外组织海军示威。五月二十一日,十一国公使以外交使团名义照会清政府,要求严禁团民纠党练拳,对团民首领和放纵义和团的官员要尽数诛杀。各国停泊在大沽口外的海军也做好了登陆入侵的准备。

与此同时,约于五月底和六月初,各国“洋兵不下五百人”,以保护使馆的名义,分两批进入北京城。但这些“洋兵”在北京城远远不止于保护使馆,而是横冲直撞,开枪杀人。连清朝廷在“六月癸酉”发的“上谕”中也指出:他们“或有时上城放枪,或有时四出巡街,以致屡有放枪伤人之事,其或任意游行,几欲闯入东华门,被阻始止。于是兵民交愤,异口同声”。“洋兵”在京城如此横行霸道,连帝宫都要闯入,广大群众和爱国将士怎能容忍!所以仇杀是在所难免的。六月八日(即农历五月十五日),甘军在永定门外,捉杀了日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据说,甘军士兵在路上捉住了杉山彬,解送大营。董福祥问是何人,回答是个书记官,董令“撒过”,士兵即推出斩杀。原来陇东口音,“撒”、“杀”同音。据此,当是误杀,否则,不会如此简单处置。德国公使克林德的被杀则是另一种情况。

一种记载说,克林德带领水兵向练武的拳民射击,引起甘军的愤怒。

六月十六日,当克林德又向东单牌楼巡逻的清兵挑衅时,甘军士兵当场将其击毙。另一种记载说,清总理衙门约各国使臣前去商谈,克林德先行,被瑞郡王所部虎神营士兵枪杀,其余使臣折回。无论哪种情况,都说明当时京城之内,中外之间已形成敌对状态,相互动手是难以避免的。究其根源,远因是帝国主义的日益加紧的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仇洋情绪;近因是洋兵入城的胡作非为,又给中国人民的反侵略义愤火上浇油。作为清政府来说,首先应该是“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对使馆加以保护。自己无力保护,让“洋兵”入京自卫,已属丧权之举,造成又一大错。而“洋兵”入城之后,又随意杀害兵民,那么兵民的还击,属于自卫,是理所当然,无可指责。总之,此时已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了。

但这些并不足以使慈禧太后下定抵抗的决心。促使她宣战的,是另外的原因。原来,“百日维新”之后,她就屡屡打算废黜光绪皇帝,但要看帝国主义者的眼色,取得他们的支持才敢动手。光绪二十五年底,慈禧太后立瑞王载漪之子溥为“大阿哥”,即皇位继承人。准备废掉光绪皇帝后,令溥继承同治皇帝为新皇帝。按照礼仪,清廷立“大阿哥”时,各国使节应该前来庆贺。但各国使节都没有来,这使慈禧太后颇生醋意;但另一方面,她也从中了解到各国并不支持这件事,因此未敢采取第二个步骤。六月十七日,慈禧太后接到外交使团让她交出政权的报告。这其实是一个谎报,她当时认假为真,触到痛处,立即恼羞成怒,作出了向帝国主义宣战的决策。十七日,清廷照会各国使馆,限二十四小时内离开北京。

二十一日,颁布宣战上谕。上谕宣称:“与其荀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而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

无论我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剪彼凶焰、张国之威!”但之后,慈禧弄明白那不过是个谎报时,已覆水难收,只好暂时硬着头皮做下去。如此重大决策,单凭一己的恼怒和冲动,并不深思熟虑,广泛征询,认真准备,直将国家命运、人民命运视同儿戏,在这样情况下的宣战决心是靠不住的,一开始就种下了狐疑不定、首鼠两端的因子,哪里会有什么胜利的希望!但它毕竟是表面上对外宣战了,总算给了义和团和爱国将士提供了一个杀敌报国的机会。

甘军廊坊阻敌“继洋兵不下五百人”进入北京城之后,侵略者胃口越来越大。

接着,八国联军二千余人不顾清政府的阻止,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指挥下,于六月十日从天津乘火车开向北京。他们在沿途不断遭到义和团的袭击,不得不走走停停,直到六月十八日才到达廊坊。

在廊坊,他们又遭到董福祥的甘军和义和团的坚强阻击,终于败退东返。

打这场阻击战的,除义和团外,是董福样所部马福禄的“简练军”马步七营和姚旺、董升官、马海晏等各部军队,仗打得相当激烈。《清史稿?马福禄传》中记述是役的经过说:

“五月(农历),各国联军躏杨村而西,(马福禄)偕汉中镇总兵姚旺等赴黄村御之。抵廊坊两军相接,乃令骑兵下设七覆,步兵张两翼,敌近始发枪,倒者如仆墙。敌弹落如雨,骑兵以散处少伤。

两翼左右复包抄其后,短兵相接,敌不支,邃却。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参与是役的马福禄之弟马福祥记述云:

“仲兄寿三与祥率所部迎击于廊坊,择地设伏,俟敌近发枪猛击,轰毙无算。敌反击,我军散伏蒿莱间,鲜死伤者。续至各军,分两翼夹攻。自午至晡战益力,敌不支,乘火车遁。翌日往探,交绥及乘车处血肉狼藉,惨不忍睹。此我军庚子岁第一恶战也。”

(《磨盾余墨》)两种记述,基本相同。这是伏击战、近战、拼杀战。

半天的战斗,可分三个阶段,先是马福禄设伏以待敌(覆即伏七覆,即七重埋伏)。敌人乘车至廊坊附近,大概已发觉有埋伏,故下车迎战。但马禄福掌握“敌近始发枪”的原则,这不仅是为了增大杀伤率,而且也是在敌人优势火器面前必须采取的措施。待到敌军受挫还击时,我军又以“散处蒿莱间”,使他的火力难以发扬,大大减少我军的伤亡。然后,我军两翼包抄夹攻,就成了近战包围战。有记载说:马福禄一马当先,“挥短兵闯入阵,喋血相搏”(马福禄《神道碑铭》),主将当先,全体将士必然奋不顾身,英勇拼杀。至此,敌军火力的优势全失,打了被动的交手仗,自然不是,对手只好乘车而逃了。当然,我军也有些伤亡,管带张进昌战死,帮带侯玉麟受伤。们他死伤在痛击侵略者的战场上,是光荣的。

马福禄部所以有坚强的战斗力,能打胜这一仗,与平时的严格训练分不开。《马寿三总戎别传》中说:“戊戌,公统简练军马步各营旗,就粮于晋,驻防山海关、永平各处,讲求战法,勤慎操防,训士厉马,精益求精,以故士马强壮,为诸军冠。”

这次牛刀小试,使侵略军特别是西摩尔尝到了中国人的厉害。

他们从天津出发时,原以为当天即可轻松地到达北京,没想到沿途处处受阻,更在廊坊碰了这样一个硬钉子,在他们慌忙乘车东逃之际,被我军打死的也不在少数。当晚,他们退到杨村,火车又不通了,只好又改为乘船,顺北运河向天津逃窜。但水路也不平静,义和团不断给以打击,使他们陷于困境,直到八天以后,即到二十六日,他们才在俄国侵略军的救援下退到天津海河岸紫竹林租界,死伤近三百人。西摩尔惊魂甫定,对人哀叹:“进京之路,水陆俱穷!”

如果仗都是这样打法,哪有它侵略军的便宜可占!

董福样宫中被斥

同类推荐
  • 时空投资人

    时空投资人

    知道自己是书中人物的白泽。在书中世界被誉为海陆空最强生物。其担任时空投资人,赞助陷入困境,泯灭在历史长河的国家,获得丰厚的回报。秦国、唐朝、南宋、蜀汉,南明、拿破仑帝国、孤星共和国、玛雅文明、琉球王国、莫卧儿帝国、马穆鲁克王朝......一个个曾经在历史上煊赫一时的名字,跃然纸上。………欢迎加群,号码:546398003
  • 边城往昔

    边城往昔

    回望时,那暮色萧索中透着凄凉的古城,踏上未知的旅行时,以为就能远离当下硝烟纷扰的际遇。殊不知,又迈入了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更为复杂的南城。面对这交织着感情,兄弟,亲情以及各方势力之间那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他该何去何从……
  • 三国之天下乱武

    三国之天下乱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若是这些华夏的千古帝王齐聚一堂,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到底谁才是王中之王,皇中之皇?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 大明的崛起:日月恢宏紫禁城

    大明的崛起:日月恢宏紫禁城

    解读明朝的崛起,让这个原本已经远去的王朝背影更为清晰,帝王们的形象不再神秘,变得更为鲜活。大明王朝,我们看到了日月耀华夏的盛世恢宏,末代汉族统治封建王朝依旧是东方的巨龙。
  • 明末第一枭雄

    明末第一枭雄

    薛羽,二十一世纪大好青年一枚,因为误挖血煞龙穴,穿越到了明朝末期,一个黑暗无比的乱世之中!朝堂之上,阿谀我诈,党争不断,大小官员争权夺利,无人顾及黎民百姓的死活!山海关外,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指挥下,八旗健儿纵横驰骋,不断攻城掠地,实力日益壮大!中原大地,灾害不断,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带领着无数饥民,杀官造反,荼毒四方!当此危机之时,谁又能站出来,挽狂澜于既倒呢?崇祯:朕是勤勉之君,兢兢业业,治国理政,不敢有一日懈怠,可惜朕挽救不了大明!袁崇焕:我是英武之将,智勇双全,忠君爱国,为国家肝脑涂地,可惜我挽救不了大明!杨嗣昌:我是贤良之相,满腹经纶,博学多才,为社稷披肝沥胆,可惜我也挽救不了大明!薛羽:我是乱世枭雄,诡计多端,腹黑心狠,杀人从不眨眼,我也救不了大明王朝,可是我能拯救天下苍生!书友群qq:933022755
热门推荐
  • 我玩个MC咋还整穿越了

    我玩个MC咋还整穿越了

    和诸多主角一样,刘晨穿越了,发现自己穿越到了MC当中,开始了撸树、打怪、下矿和创建家园,这样的荒野求生可要简单得多就是有些寂寞,刘晨在某个夜晚突发奇想想爬到最高的山顶去思考一下人生,一人一狗爬了很久,然后,刘晨看到远方若隐若现的大城市就震惊了!这游戏……好像不是这么玩的…………作者是纯新人,恼火啊!
  • 贵族小千金之魔女驾到

    贵族小千金之魔女驾到

    天啊,她到底是怎么想的!从平凡少女变身到贵族小千金,身份的转变让她骨子里的魔女性格彻底被激发。黎洛星贵族学院,准备好接受魔女的审判吧!
  • 焰噬晶晨

    焰噬晶晨

    “为什么突破圣级壁垒就变瘦了呢?天怜可见啊....咱还是喜欢原先咱那无限丰满的身材哇....难道这就是偷看美女洗澡的报应?”杨宇无限委屈的仰天长叹!“我擦....突破个圣级居然能变这么帅?更可耻的是这家伙还特么的不愿意!”白亚飞同样仰天长叹,大感天道不公啊!“死胖子居然变瘦了!”唐晓妹子也吃惊不已!“现在请叫我帅哥!”杨宇及时纠正了唐晓的错误!PS:本书搞笑风格浓厚,切勿在看书时喝水!
  • 弃世魔主

    弃世魔主

    多少次在孤独而漆黑的深夜之中,默默的等待着那一次次的黎明,多少次的沮丧之中,一个人默默无闻舔着滴血的失落,人之所以坚强,不是他自己的天性与意志,而是一个人流浪在孤独的黑夜无人依靠下的无奈,所谓的坚强不过是无人依靠下凄凉与生存的残酷,若是可以,谁愿坚强的一人舔着滴血而早已溃烂的伤口,潺潺的面对世间苦难,品尝一道道苦楚下的艰辛……今生今世,管他万古荒芜,任他谁主春秋,我只为我一人而活……
  • JOJO的奇妙冒险之天府之国

    JOJO的奇妙冒险之天府之国

    韩昊,一个普普通通保安队长,只因一个护送的任务,队友全部牺牲,自己也因为种种原因变身替身使者,招募同伴,经历一场场大战,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替身使者。(本书是在上本书的基础上全部推翻,字数会加多,整本书的所有替身全部都是哥们和我自创的,谢谢大家支持。)
  • 强强联手:诱拐总裁爹地

    强强联手:诱拐总裁爹地

    母子联手,天下我有!夏宝贝第一次见到爹地,他居然在和漂亮阿姨约会?!“妈咪,爹地欠管教!”“我也觉得。”夏小百答。某宝邪笑,首席总裁爹地VS黑道女王妈咪!妈咪,果断完胜!“妈咪,大半夜的,你要去哪儿啊?”某宝睡眼朦胧。“去调教你爹地!他居然说你漂亮迷人的妈咪是小三!”“哦,妈咪快去快回……”……“妈咪,你收拾行李做什么?”某宝疑惑。“跟你爹地去夏威夷度假呀!”“我爹地愿意?”某宝难以置信。“没问,反正被我绑架了,现在在飞机上……”夏小百一脸的阴险的笑答。“夏小百!夏九天!你们给我站住!”终于某总裁发怒了……
  • 皇帝的梦

    皇帝的梦

    皇帝有我梦,梦中有心人,不求荣誉,只求沉浮。
  • 鸿蒙百世经

    鸿蒙百世经

    这是一片虚假的宇宙,无数的人沉沦其中无法自拔,无数强者像挣脱而出,无数弱者虚假的活着,谁主沉浮此间之界。
  • 从斗破开始的火影系统

    从斗破开始的火影系统

    第一个世界穿越斗破第二个穿越斗罗其他的几个世界还没想好想好之后会尽快更上去
  • 人间烟火烂漫时

    人间烟火烂漫时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宠文,全程高甜无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