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接着喜讯,丰收接着丰收……
全县中稻大增产的消息传来以后不久,棉花大面积丰收的捷报又飞到了我的身边!
金黄金黄的谷子,雪白雪白的棉花,丰收了,丰收了!怎不叫人高兴呵!……我在外边出差,然而,这颗火热的心啦,却早飞回家乡去了——飞回那青春焕发的、古老的“棉乡”去了。
我们的棉乡,是一个多山的地方。那起伏绵延的丘陵,那终年常绿的山冈,那美丽如画的沟谷,那雄伟壮观的水库大坝,那漫山遍岭、生机勃勃的几十万亩棉田,一望无际。收花站里,银子一样堆积如山的棉花,在明丽的秋阳下耀眼生辉。……想起来,是多么亲切!怎不叫人怀念呵!
然而,更叫我思念的,还是棉乡的人民!我的老书记,我的好队长,勤劳的大爷大娘们,朴朴实实的姑娘小伙子们……
深夜里,我激动地翻阅着棉乡的来信。乡亲们用热情的话语赞颂党的好领导,述说今年丰收的成果,报告明年宏伟的打算;还用热情洋溢的话语,介绍了我所熟悉的人们的变化。
突然,“青春一号”这几个字出现在我的眼前,小耿的名字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是县农业局的老局长文和启同志的来信中提到的。他告诉我,“青春一号”这个新棉种,去年试种成功,今年全县推广,获得大丰收;他告诉我,小耿已经入党了,小耿的科研基地还是在柳溪,而柳溪河已经成了小耿的第二故乡了。老文的信上这样写着:“十二年了,小耿在柳溪河度过了他的青春年华……十二年,柳溪变得更美了,小耿也变得更成熟了……前不久,我到柳溪去,第一天夜里,当我在灯下和小耿一起讨论他的科研新计划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头上已经出现了依稀可见的白发……是的,岁月流逝,小耿已经不‘小’了。但是,大家这样称呼惯了。……”
老文同志的长信,柳溪河的流水,引起了我无限亲切的回忆。“老耿”——不!依然是“小耿”的形象渐渐清晰地出现在我的面前。
认真说,我和小耿见面的时候不多,十来年的光阴,只有那么几回短暂的会见。然而,他却同我家乡的亲人们一样,永远刻在我的心上……
一九六五年的春天,柳溪的桃花刚刚开过,文局长领着一个挑着行李担儿的小伙子跨进了公社大门。这个小伙子,看去不过二十多一点。丰满的圆脸,白白净净,有着一对并不很大的、透露出诚实的羞涩的眼睛。眉毛细长、清秀,额角稍高。端端正正的鼻梁下面,有两片厚厚的、饱满的嘴唇。胡子还没有长出来,看得见一圈密生的淡青色的茸毛。文局长介绍说,小伙子叫耿杰,农学院毕业生,分到县农业局做技术员。局里派他到柳溪来的任务是培育棉花种子。
“种子工作是毛主席‘八字宪法’的重要一环……”文局长对我们说,“县委提出全县的棉花种子五年内要全部提纯复壮,十年内要搞出一个适合本县自然条件的优质高产的当家品种……小耿的任务主要是后一个。这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科学研究工作。”
我上前和小耿握手,他的脸刷地红了。
“欢迎,”我说,“不过我们山沟沟头,条件很差,要说‘科研’,那简直没搞过。”
文局长看看小耿,小耿依然红着脸,不开腔。文局长说:
“条件,眼下我们县里也很差。一些必要的设备,我们马上送来。”最后还说,“……小耿就交给你们啰!希望你们在政治思想上,技术上,生活上多多关照……”
公社党委决定在后山五队划出几亩地来,供小耿安排。还在五队挑选了几个有点文化的青年,成立一个“科研小组”,交小耿指挥。小耿住在队长刘全家里。刘全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生产上门门在行,又不保守,对小耿的工作是很大的支持。他有一个女儿,名叫桂花,是个初中毕业生,也参加科研小组的工作。从此,小耿就在后山蹲下来了。
……这是我和小耿第一次打交道。可惜,还没有了解这个腼腆青年的思想,甚至连在一起谈谈也没来得及,就接到调离的通知。我离开了柳溪公社。后来,因为工作性质不一样,也就渐渐地把小耿忘记了……
小耿的名字被重新记起,是四年以后的事。一九六八年的秋天,我住在县委宣传部楼上的一个房间里。一天下午,突然闯进一个人来:二十五六岁,白净面皮,长条个子,披一件深灰色的秋大衣。他进门后,就自我介绍说:“我叫王超,县革委的。……你就是县革委的老余,是吧?没错……久仰,久仰……”
我想起来了,听说这人原来是农业局一个技术员,后来当了造反派的一个小头目,又担任了农业局革委会副主任,新近还成了县革委委员。我说:“王同志找我有事么?”
“一件很重要的事!”王超坐下来,扬扬手说,“晚上来参加一个会议,好吧?”
我看了看他,没有回答。因为当时的“会议”实在太多!什么人都可以不请示党组织,也不给单位领导打招呼,就可以随意发通知开会。这种会,我一般是不参加的。
他见我不开腔,便说:“不是正式的会议,只是请你先来看些材料。你晓得不?我们县放了一颗卫星!……耿杰同志敢想敢干,以革命大无畏的精神,与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斗,与走资派斗,闯过了道道难关,终于培育出了棉花新品种。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是造反派的光荣……”他像演员念台词一样往下念着。我听到耿杰的名字,不由想起柳溪山沟沟里那个几年来默默无闻的青年来了。我又怀疑,又兴奋地问了一句:
“这么说,小耿在柳溪后山搞新品种,出成果啦?”
“当然啦!这完全是和走资派斗出来的!小耿是我的同学,我们一起从农学院分来的。我了解他!他是个真正的天才科学家,又是一个真正的反潮流战士。他从学生时代起,就表现出了能言善讲,力排众议的雄辩才能……”
这不是越说越玄了吗?我和小耿虽没有什么深交,然而在印象里,他却并没有显出过一点儿那种“天才”的迹象呵!
“你们搞宣传工作的,”王超又说了,“这次要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为这项新生事物大喊大叫!……当然,不是为小耿,是为革命造反派大喊大叫!因为,有人背地议论我们不抓生产,那简直是,是无稽之谈……”
我早没有听他摇唇鼓舌了,焦急地想:怎样才把这个差事推得脱呢?
“怎么样?晚上一定来!地点在农业局……”他说完,又像来的时候那样突然,一晃就不见了。
晚上,农业局长文和启同志打来电话,横说竖说,硬是要邀请我去参加那个会,说是要给我开开眼界。
我去了。在农业局的小会议室里,坐着稀稀拉拉几个人。局长老文在说话:
“……我的意见吗?我的意见是不要咋咋呼呼地搞!……科学研究嘛,要老老实实。一是一,二是二。娃儿还在娘肚子里,就把他吹得天花乱坠,这不对头。”
王超不满地说:“文老当!你说这个话,是个态度问题!”
文局长双眉一皱:“你们不是叫我来表态吗?当然应该有个态度啰。”停了停,又说,“这四年来,小耿的工作我是了解的。他这个人,我也是清楚的。眼下,新品种是红是黑还不知道,你们就准备这样大宣传,又写文章又照相,他是不会同意的。……再说,我弄不明白,四年里,王超同志,你对小耿的工作一向不闻不问,十分冷淡,为啥子这一阵倒突然热心起来了呢?……”老文的脸,由于气愤,都涨红了。同时,剧烈地咳嗽起来。
王超耐不住了,终于拿出最后一招:“县革委会况副主任讲了,这件事要宣传。责成农业局办,没得价钱讲!……宣传部老余也在这儿,请报导组、广播站、文化馆大力协助……”
文局长站起来,说道:“好吧,但有一条,农业局是尊重科学的,不能说谎话。”他转向旁边一位年轻女同志说:“小陈,你们办吧。”
小陈非常高兴:“局里抽几个人呀?”
“就你一个,不少了!”老文说,“我们局出面搞的一切文字材料必须交局党委讨论。你记住!”说罢,向我招了招手。我们离开了会议室。
出于一种想要看看小耿的心情,我决定到柳溪去一趟。我向部领导请示,回答是:“可以去。但要尊重科学,不要上人家的当。”
第二天一早,农业局的小车开到宣传部门口。车上坐着风度翩翩的王超,还有那个叫小陈的年轻女同志。今天小陈脱下了那件黄军便服,穿上了一件色彩雅致的呢外套。并不难看的脸显得容光焕发。
路上,王超像个老熟人一样对我谈话。他告诉我:这一回,决心把小耿“树”起来,叫他“名扬四海”。这位“委员”,说话是不管选用词句的,有点信口开河。一会,他又告诉我:“老余,你们写小说的人不但不懂政治,而且也不懂得人的私生活!你愿意听听小耿的恋爱故事吗?可有意思啦!”
小陈的脸红了,啪的一巴掌打在王超的膀子上。王超却不理她,自顾说:
“这位,”他指一指小陈,“小耿、还有我,我们三个是老同学,一块儿来的。小耿是一个真正的学者。我呢,学的是技术,却喜欢搞政治……”
小陈挖苦说:“所以你当了‘委员’!”
“至于小陈呢,”王超继续说,“介于两者之间,都喜欢,什么都想摸一摸。唉,这些年来,我们的学者小耿,可把她折磨得够苦啦!小耿不知道女同志的心,他不懂爱情!……不过,小陈可好哩,等呵,等呵,如今可算等出头啦!小耿的新品种成功以后,很快就可以调回来。那时候,他们的矛盾就解决啦!……”
他还说了些什么,我无心听了。我注视着车窗外面的山野。柳溪的秋天是美丽的。天空又高又蓝。空气里荡漾着新粮的香味。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冈丘,漫山遍野的棉花,大都收起来了,地里一蓬一蓬的棉秆上还吐着星星点点的白絮。山边的岩石上,房屋的土墙上,不时闪现出一幅幅大字标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柳溪河,波光粼粼;小桥上,一队队担棉花的队伍,倒映在水里。
公社党委书记老沈同志虽然早晨已接到王超的电话通知,但对于这位委员同志的到来,似乎有些冷淡。喝了一杯开水之后,老沈便和我们一道向后山五队走去了。
翻山越岭,王超和小陈渐渐掉在后面了。
老沈脸色阴沉地问我:“你们这是啥意思?又来吹牛皮了吗?”
我说:“谁知道是啥意思?呃,小耿这些年究竟干得怎么样了呵?”
“怎么样?哎,干得可苦呵!”老沈同情地说,“这些年,他们农业局除了文局长心里还记着小耿以外,恐怕谁都把他忘了!文局长前两年被‘挂’起那阵,局里的事归王超他们管,小耿要求局里买一些装种子的小口袋,都没人理。他把工资都用到科研上去了,自己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呃,后面那个女同志是小耿的对象吧?”
“不清楚呢。”
“唔,好像是。这几年她来过好几回。开始还不错,后来就和小耿闹起矛盾了。我听五队的社员说,有一次他俩在种子地里,她问小耿:‘你老是下不了决心回去,我们就分手吧!’还说,‘你也不看看形势。干你这个,一辈子也没出息,还落下一个白专道路的坏名声。你看人家王超,已经出头露面啦!’……”
“小耿怎么回答她的?”
“你还不知道,小耿是个老实疙瘩。越是气头上,他越是说不出话来。不过,大家看得出,他是不会走的。”
我们来到一个小小的保管室前面。院坝里晒满了雪白的棉花。墙上、屋檐下挂满了装棉花的小布袋。每个袋子上都拴着一个小牌,牌上画着号码。几个青年社员正忙着:一个小伙子在翻晒,两个姑娘坐在屋檐下的小桌子旁,把一个棉花瓣儿放在一块青绒布上,用小梳子梳着。屋子里有架小型的手摇轧花机嘎嘎地响,一个小伙子在满头大汗地摇。旁边还有一个穿蓝花布衬衣的姑娘在忙着过天秤,打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