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总统的这句话,道出了大多数人无法获得事业成功的原因,并改变了我们对工作的看法。在过去,我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自己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而现在我们发现,其他人也都一样“精明”,这使得职场工作变得举步维艰。在和家人、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考虑“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总认为人是自私的,索取是天经地义的。
肯尼迪的这番话完全可以改变你我。在商场上,我们应该提供物超所值的产品和服务给客户——这是我们能为他们做的,也是他们渴望得到的。毕竟,我们对客户的需要远远大于客户对我们的需要。
在职场上,你要学会站在企业、主管、员工、同事的立场来想“我能为他们做什么”,这会为你带来更愉快的合作和更高的工作效率。面对家人和朋友,“我能为他们做什么”的想法会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而让人留恋。当你这样做时,你就会发现,给予他人越多,你就能获得更多。
在满世界都是“聪明人”的今天,肯尼迪40多年前的教诲仍应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想一想,难道你在企业的位置真的无人替代吗?你的客户非得和你做生意吗?显然,这不是事实。
那些始终思考“我能为企业做些什么”的员工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出头的机会,更不用担心失业。因为他们想对了问题,做对了事。
在美国西部,有个年轻的小伙子梦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新闻记者,可他没有经验也没有熟人,他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一份报社的工作。有一天,他灵机一动,给报界名人马克·吐温写了一封求助信。
几天后,他就收到了这封改变他未来命运的信,信中说:“假如你能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我可以帮助你在报界谋得一个职位。你现在要告诉我的是,你想到哪家报社去工作?”
小伙子把这封信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异常兴奋地写了一封回信。信中说明了他所心仪报社的名称和地址,并向马克·吐温诚恳表态,表示愿意听从他的指示。
又过了几天,小伙子收到了马克·吐温的第二封信,信中说:“如果你肯暂时只做工作而不拿薪水,你到任何一家报社,那么人家都不会拒绝你;至于薪水问题,你可以慢慢来。你可以对报社的人说,我非常热爱记者的工作,我可以从零做起,并且不要任何报酬。听我的,我保证你会找到一份你想要的工作。”
“在你得到第一份工作之后,不要以为不拿薪水就可以没有工作压力;正相反,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得到那家报社的重视以后,你再到各地去采写新闻。如果你所采写的新闻稿件确实符合编辑的要求,报社自然就会陆续发表你的作品。当你正式成为一名外派记者或编辑时,你也就自然成为这个报社中的一员了。慢慢地,大家也会觉得离不开你,你自然也就不用为自己的薪水担忧了。”
读完这封信,年轻人很兴奋也很担心,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问题是能否行得通。但最后他还是照做了。就这样,他来到了一家向往已久的在当地很有名气的报社。在报社工作的第一个月里,他遵照马克·吐温先生的嘱咐,兢兢业业地去做好每一件很琐碎的事情。不久他就能采写新闻稿件供给编辑室了,而编辑部也注意到了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小伙子,于是,他采写的新闻频频出现在报纸上。
渐渐地,这位年轻人的才气与名气已广为其他报社所熟知。几个月后,他收到了另外一家知名报社的聘书,表示愿意出高薪聘请他。他所在的报社听说此事后,以双倍的薪水待遇将他留了下来。就这样,他在那里继续做了4年。4年后,他成了那家报社的主编。
除了他之外,另外几个年轻人也在马克·吐温的点拨下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这位世界级的大师告诉年轻人,只要用心,走到哪里都不难找到工作;只要有了工作,就不难迅速晋升。在这过程中,不要只想着企业能给你什么,而应想着你能为企业做些什么,那些只知道向企业索取的人则会遭遇失败。
那些整天在考虑“企业能给我提供什么、能为我做些什么”的员工,不妨想一下,你是否值得别人为你付出,是否已到舍你其谁的地步?
“不要只想着企业能给你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企业做些什么。”如果说那些在职场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员工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深悟此言当是其中之一。
对企业有强烈的认同感
员工必须对企业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国有句古话:“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企业的目标、文化就是公司所有员工工作的“道”,只有所有的员工都把公司的“道”视为自己工作的“理想”,对企业有一种认同感,整个企业才有凝聚力和竞争力。
北泰方向集团从创业初期开始就强调员工对公司的“认同”,这种认同有四个发展阶段:生存认同、行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在生存认同基础上拥有共同“方向”,为了共同的方向而努力做到“行为认同”,最后达到公司员工心中共同的愿望——“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北泰方向集团的员工正是秩序渐进地达到了对公司的“认同”,因此他们能够像西方人信仰宗教那般去信仰自己公司的文化,同时还像一位真正的“传道士”,去向周围的同事和朋友讲述北泰的企业文化,因此整个企业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每一个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IBM公司就是这类有着优秀企业文化的代表。IBM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有以下几点:(1)公司的每一位成员的尊严和权利得到重视;(2)为本公司产品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提供最上乘的顾客服务;(3)为达到公司目标,运用最佳经营方式来进行每一项业务活动。1962年,IBM第二代旗手小沃森说:“就企业相关经营业绩来说,企业的基本经营思想、企业精神和企业目标远远比技术资源或经济资源、企业结构、发明创造及随机决策重要得多。”
另外一名著名的企业家还说:“企业文化对员工来说是一种待遇。”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满足作为“文化人”的员工的多种需求,使员工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与整个企业的文化有机地融合。
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曾对采访他的记者说:“我还是认为认同感最重要,一名员工要有强烈的意愿、自我激励,才可能达到一个职业高度。公司给他的回报是他自身能力的提高、成就感和行业中等偏上的收入。”他还说:“每次新员工进公司时,我都给他们讲,一个公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同理念。不知你有没有看过《长征》,如果一个投资家要准备投资国民党或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你说会选择谁?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关键是其精神理念。对企业而言,认同感就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让大家可以朝一处使力。”
金山公司王春伟认为,一个员工首先要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其次才能做到维护公司的利益。照王春伟的话来说,金山的企业文化是具有一定“杀伤力”的。任何一个新员工进来都会受到这样一个企业文化的感染,自觉地就成了其忠实的维护者,最终形成了金山很好的文化氛围和合作氛围。
认同公司不仅仅对公司有利,对员工自己也非常有意义:对公司的认同感可以对企业的目标、准则产生一种“使命感”、“自豪感”,潜意识里能激起工作热情和向上的进取心,这样员工的自身价值在公司里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需求能得到适时的满足,从而也能够实现你更高的目标。
当代集团在招聘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原则:认同公司企业文化并且有能力的人会得到重用,不认同企业文化但能力出众的人公司也不会用。松下公司创始人幸之助更有一套独特的标准:即70分的人才已足够。人才的雇用以适合公司的程度为好,程度过高,不一定有用。水准过高的人,会认为在这种地方工作很浪费;而如果换成一个普通程度的人,他却会感激,所以招聘过高水准的人是不适宜的,“适当”两字最重要,适当的企业招聘适当的人才,这样就会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其实“适当”最主要的是看员工对这个公司有没有认同感,能不能主动地投入工作。
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
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所以无论我们现在的工作在一般人看来是好是坏,我们都要珍惜。
一些人只知道享受好的工作环境,要高薪、坐高位,却抱着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轻视自己的工作。这种人,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公司,都是失去价值的人。
有许多人在寻找发挥自己本领的机会。他们常这样问自己:“做这种乏味平凡的工作,有什么希望呢?”可是,就是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极其低微的位置上,往往藏着极大的机会。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迅速、更正确、更专注,调动自己全部的智力,从旧事中找出新方法来,才能引起老板的注意,从而使自己有发挥本领的机会,满足心中的愿望。所以,不论月薪是多么微薄,都不应该轻视和鄙弃自己目前的工作。
有时候,在工作和生活中,会碰到一些并非在我们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只要我们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着想,而不是置身事外,采取观望态度,那么,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将会得到回报。在现实中,我们难免要遭遇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每当这时,有些人往往会产生不满,而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人的同情,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从心理角度上讲,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但这种自卫行为同时也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牢骚、抱怨会削弱员工的责任心,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几乎是所有老板一致的看法。
合理的要求是锻炼,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你要有一个平凡的心态。
奎尔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每天,奎尔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卖苦力。因此,奎尔每时每刻都窃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稍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奎尔一同进厂的3个工友,各自凭着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进大学进修,独有奎尔,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有太多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自我反省,总是怀疑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
工作中时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项任务交代下来后,如果上司不追问,结果十有八九会不了了之;有些事情,如果上级不跟踪落实,就很难有令人满意的反馈;还有的人面对布置的工作常常只会睁大眼睛,满脸猜疑地反问上司:“怎样做?(这事我不知道啊)”
还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动辄感到老板盘剥,自己是在替别人卖命、打工,是别人赚钱的工具,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聪明才智没有用来思考如何十全十美地做好上级交给的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阴和大把精力,在蹉跎中白白浪费掉了。
这一现象,在一些刚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人身上尤为突出。他们总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认为以自己的学识和才干,应该从事些体面的工作,获得重视。
但事实上,刚刚跨入社会的年轻人,由于缺乏工作经验,无法被委以重任,工作自然也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体面。然而,当老板要求他去做应该负责的工作时,他就开始抱怨起来:“我被雇来不是要做这种活的。”“为什么让我做而不是别人?”对工作就丧失了起码的责任心,不愿意投入全部力量,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工作做得粗陋不堪。长此以往,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吞噬,使之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因此,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在任何单位里都是自毁前程。
提及抱怨与责任,有位企业领导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抱怨因为喋喋不休地抱怨而获得奖励和提升。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想象一下,船上水手如果总不停地抱怨:这艘船怎么这么破,船上的环境太差了,食物简直难以下咽,以及有一个多么愚蠢的船长。这时,你认为,这名水手的责任心会有多大?对工作会尽职尽责吗?假如你是船长,你是否敢让他做重要的工作?
如果你受雇于某个公司,就珍惜目前的工作,对工作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