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征服了巴勒斯坦,犹太人从此转在罗马铁蹄下苟安度日。罗马政府对犹太人的压迫非常残酷,但并不强迫人民改变语言、信仰、文化和生活方式。
2.犹太教分化
从公元前6世纪30年代,犹太人在波斯统治时期里回归耶路撒冷,重新建造第二圣殿,恢复犹太教的发展,中间经历了希腊人的统治和庞培率领罗马帝国军队征服犹太人的事件。在这漫长的时期里,由于犹太人内部经济地位的分化和对各时期异族统治者不同的政治态度,犹太教内部也形成了不同的派别。这些派别体现了人民内部政治与经济的社会分化。按照一般的划分方法,主要有下列四派:
(1)撒都该派(Sadducees)
源自所罗门建造圣殿以后逐渐形成的祭司贵族集团。从历史渊源上讲,所罗门立撒督(Zadok)为祭司,于是撒督子孙世世代代为祭司,后来称为撒都该派。这一派由圣殿当权的祭司、贵族、富商等一批上层人士组成,是犹太教中的元老当权派。此派主张只需尊奉摩西律法,不接受后来发展的“口传律法”,此派不信灵魂与复活,不信天使与鬼魔[《马太福音》(22:23);《使徒行传》(23:8)]。马喀比王朝独立时期,此派掌握并控制圣殿特权,到罗马时期又屈从罗马统治者。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人摧毁。从此这一依附于圣殿为生的特权教派逐渐销声匿迹,无影无踪。《新约全书》记载,在公元70年之前,撒都该党人仍横行社会,飞扬跋扈,施洗约翰斥责他们是“毒蛇的种类”,耶稣告诫人们要警惕、防备这批教阀的“教训”。
(2)法利赛派(Pharisees)
“法利赛派”的希伯来语动词词根意为“分离”,读作“法列德”(Phred),希腊文由此演变为Pharisaios,意为“分离者”。因此法利赛的成员是指一批与他人不同的“分离者”。此派是犹太教的中层人物,主要由文士与律法师组成。他们笃信律法,并遵守后来发展的“口传律法”,相信灵魂不死与肉身复活,注重维护犹太教的传统与犹太生活规范,盼望“弥赛亚”降临。法利赛派的前驱是“哈西德”党(Hasideans),“哈西德”原意为“圣洁”、“虔诚”。该党虔信律法,争取宗教信仰自由,并非政治团体。但马喀比起义时,哈西德党也热烈参加,奋不顾身,成为起义军中的主要力量,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信仰而战,反对安条克四世施行的宗教迫害。起义胜利之后,他们就退出了政治舞台,回到虔诚的宗教生活中。此派持排外态度,反对希腊化、世俗化。马喀比王朝独立时,法利赛派反对当权的撒都该派,因撒都该派代表世俗当权者,信仰又不纯正,是谋求权势享乐的贪官贵族。法利赛派代表在野的、严谨保守的、盼望救世主弥赛亚降临的宗教集团。这两派在马喀比王朝独立时期的矛盾和斗争,大大削弱了抵抗外侵势力的力量,以致公元前63年,犹太在罗马人入侵后,就被归并于罗马统治之下。公元1世纪基督教诞生前后,撒都该派和法利赛派既有分歧又有合作。《新约圣经》记载,这两派党徒曾联合起来向耶稣寻衅,出难题要抓耶稣的把柄,并逼迫耶稣的门徒[《马太福音》(22:23-33),《使徒行传》(4:1-4,5:17-18)]。使徒保罗被犹太人公会逮捕时,曾利用撒都该派不相信复活和法利赛派相信复活的矛盾,使这两个党派互相争闹,发生了纠纷[《使徒行传》(23:1-11)]。法利赛派本来是持守律法,注重虔诚的宗派,但到了“新约”时代,蜕化为只求外表、追求形式、追逐名利的党徒,因此赢得“假冒伪善”之“桂冠”。
(3)艾赛尼派(Essenes)
此派名称来源不详。根据希腊文Essenoi可能指“虔诚者”。这一派的成员主要为下层群众,包括农牧民阶层,他们的经济地位低下,信仰虔诚,所以是马喀比起义的主要力量。起义胜利以后,他们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善,反受到当权者的迫害,因而悲观失望,成群避居于偏僻山村和死海沿岸,建立互助集体社团,过着朴素的集体劳动生活。他们注重虔修祈祷,殷切盼望救世主弥赛亚的来临,实行比法利赛派更严格的禁欲生活。法利赛人不离开社会,不离开圣殿,而艾赛尼派两者都脱离了。他们认为圣殿崇拜已经形式化甚至腐化了,完全世俗化了。艾赛尼派反对世俗的奢华安乐,主张过淡泊清贫的生活,严守安息日,安息日不做一点工作,全部时间用作祷告、默想与诵经。宗教虔诚与对政治社会的态度决定了艾赛尼派对犹太宗教特权者和希腊、罗马政权的统治者怀有强烈的反抗情绪。1947年在死海沿岸一些洞穴中发现的一批古代文献(即《死海古卷》)以及后来在邻近的库兰(Qumran)地区发现古代社团聚居村落的遗址,可能就是艾赛尼派当年活动留下来的踪迹。
艾赛尼派生活于僻村荒野,不与现实社会接触,因此《新约全书》中对他们毫无记载。只是记载旷野之中出现了一个施洗约翰,他“身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马太福音》(3:4)]。这个施洗约翰倒有点具备了艾赛尼派生活风度的特点,但没有证据可以断定施洗约翰就是一个艾赛尼派。
(4)奋锐党人(Zeaiots)
也称狂热派,拉丁文称“西卡尼”(sicarii),意为“持匕首的人”(daggers),故西卡尼派也称“短刀党”。短刀党徒以暗杀、暴力为手段来对付敌人。他们属奋锐党中的左翼激进分子,奋锐党人包括社会下层的犹太无产者、贫苦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等,他们在宗教的观点上与法利赛派一致,强烈盼望并宣传救世主弥赛亚的来临,但在政治斗争上却和法利赛人走截然不同的路线。在罗马统治时期,以狂热派为首的犹太人不断进行武装的反抗斗争,狂热的奋锐党人认为忍受罗马统治是不忠于上帝,在圣殿中也可以杀死罗马人。他们反对纳税给罗马皇帝恺撒,反对罗马的人口普查,主张革除亲罗马的祭司和圣职人员。奋锐党人是公元66-70年那次犹太战争的中坚力量,号称这是光与暗、善与恶的殊死战斗。公元132-135年的巴尔·柯克巴起义的领袖,也是奋锐党的后代。耶稣所挑选的十二个门徒中有一个是奋锐党的党员,名“奋锐党的西门”(他不同于另一个西门彼得)。
3.《圣经》内容的增加
这时候《圣经》内容又有所添加。《以斯帖记》作于公元前168-前165年,写两个希伯来人在波斯朝廷中为本民族斗争的故事,用以鼓励当时在叙利亚王安条克残酷压迫下的希伯来人誓死忠于本民族,英勇机智斗争,取得胜利的事迹。小说以相当老练的情节结构和高度的散文技巧写成,而且没有宗教气味。
与《以斯帖记》同时出现的《但以理书》是一篇“启示”式的小说,用想象的幻境形象地教育人民要在极端恐怖的时代坚定胜利的信心。作者借历史上亡国被掳又被放回复国的事件,隐喻当前叙利亚塞琉古王朝统治下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公元前175年叙利亚王安条克高举希腊化的大旗,压制希伯来文化,为希腊主神宙斯设祭坛,以牛羊和犹太人为牺牲。在极端恐怖的时代,产生了像但以理这样献身的志士,在马喀比家族的领导下,于公元前165年夺回耶路撒冷,建立了马喀比王朝。小说的头六章写但以理和三个朋友被掳到巴比伦时的情况,后六章写他所见的幻象,其中有四只怪兽从碧绿的海水中翻腾起来,象征四个帝国——巴比伦、米提亚、波斯、希腊,必将如海市蜃楼般消散。天使长米迦勒启示他要坚强地斗争,坚定信心,终必胜利。《但以理书》是启示文学的始祖,据说其后至少产生过十五种以上这类的作品。未收入《旧约全书》的“次经”中就有启示文学的作品《以斯特拉书·下》和“伪经”中的《以诺书》、《以赛亚升天》、《巴路克启示录》等。启示文学的写作方法是象征主义的,用高度的形象性描述隐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4.“七十士译本”的诞生
托勒密二世(PtolemyⅡ,公元前285-前247年)是埃及托勒密王朝一位出色的国王。据传托勒密二世接受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底米丢的建议,邀请熟悉两种文字的专家把希伯来文的《旧约全书》翻译成希腊文,放在图书馆内,方便只懂希腊文的读者阅读。参加这次翻译的专家共有七十二人,他们在亚历山大港外的一个名为“法鲁斯”(Pharos)的岛上进行翻译,经历了七十二天的紧张工作,翻译大功告成。于是这部第一次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的《旧约圣经》译本就名为“七十士译本”或“七十贤士译本”(Septuagint),这译本一直通用存在到今天。
然而,根据犹太教《圣经》注释著作《他勒目》(Talmud)考证,此译本是七十二位长老分别翻译各自的部分,最后全部对照统一奠定为公认的版本。他们认为这译本不是埃及王托勒密二世所主持的,乃是在埃及的犹太社区人士因需要希腊文的译本而翻译的。这种说法在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会堂普遍流传。
“七十士译本”最初只指“摩西五经”,后来才通指全部《圣经》(旧约)。《圣经》各卷的次序与希伯来原稿不一样,此外还加上了十五卷《次经》(Apocrypha)和《伪经》(Pseudepigrapha)。
现今仍有数以百计的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犊皮纸手抄本存留下来,其中有若干本完成于公元4-9世纪。这些抄本相当重要,因为它们含有大量的希伯来文经书。这些手抄本称为安色尔字体抄本,因为它们全部用较大而不相连的大写字母抄成。其余的则称为小书写体抄本,因为是用较小的草写字体写成。从9世纪直至印刷术发明的时候,小书写体或草写字体均相当流行。公元4-5世纪杰出的安色尔字体抄本,诸如梵蒂冈抄本第一二零九号、西奈抄本、亚历山大抄本等,都含有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彼此之间只有若干微小的差异。“新世界译本”在脚注和注释中时常提及“七十士译本”。
这部“七十士译本”在基督教的发展史上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基督教初期传播的对象是犹太人世界之外讲希腊语的人。如没有这部希腊文的《旧约全书》,就很难使讲希腊语的异教徒皈依基督教,基督教也难以发展成为今日的世界性宗教。
5.《次经》与伪经
希腊时期里,特别是在公元前200年之后,在巴勒斯坦和埃及亚历山大出现了一些用希伯来文、阿拉米文(即亚兰文)和希腊文写成的宗教经卷。这些类似《圣经》语言的书卷在巴勒斯坦、埃及和流散各地的犹太人中诵读流传。公元90年,希伯来经典三部分[即《律法书》五卷、《先知书》八卷(《小先知书》十二卷作为一卷看待)、《圣文集》十一卷]的正典完成之后,这些书卷被排斥在外。但流散外地的犹太人仍把它们与圣文集的书卷同等看待,照常使用,并被收入希腊文《旧约》(即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之中。初期的基督徒接受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为圣经。希腊文译本译为拉丁文后,这些经卷也都包括在内。从此天主教把这些经卷的大部分视为《旧约》的一部分,称之为“第二正典书卷”。基督教新教不接受这些书卷,称之为“次经”(Apocrypha)。
“次经”一般的书目共有下列十五卷:《马喀比传·上》(IMaccabees亦译马加比)、《马喀比传·下》(ⅡMaccabees)、《多比传》(Tobit)、《犹滴传》(Judith)、《以斯帖补篇》(TheAdditionsofEsther)、《所罗门智训》(TheWisdonofSolomon)、《便西拉智训》(SirachorEcclesiasticus)、《巴录书》(Baruch)、《耶利米书信》(TheLetterofJeremiah)、《三童歌》(SonoftheThreeYoungMen)、《苏撒拿渤》(Susanna)、《彼勒与大龙》(BelandtheDragon)、《以斯拉续篇·上》(TheFirstBookofEsdras)、《以斯拉续篇·下》(TheSecondBookofEsdras)、《玛拿西祷言》(ThePrayerofManasseh)。上列十五卷书目除《以斯拉续篇·上》、《以斯拉续篇·下》和《玛拿西祷言》三卷外,天主教对其他十二卷与《圣经》正典同等看待。16世纪宗教改革后,“次经”在新教中没有地位。马丁·路德在其新译德文《圣经》中,把主要的“次经”书卷附于《旧约》正典书卷之后作为附录,并加上如下按语:“这些‘次经’书卷不能与《圣经》同等看待,但仍是有教益的读物。”英国圣公会(Anglican安立甘教会)认为“次经”可作为生活典范和行为指南,但不应作为教义的根据。
《次经全书》十四卷中有八卷是《旧约》的补篇,如《以斯帖补篇》、《以斯拉》上、下篇,顾名思义为同书补篇;《苏撒拿的故事》、《彼勒与大龙》、《三青年之歌》则为《但以理书》的补篇。智慧书两卷——《所罗门智训》、《便西拉智训》内容丰富,文字美丽。历史书两卷——《马喀比传》上、下篇,记载了马喀比的革命事迹,激发犹太读者的爱国心。《多比传》为传奇故事。最值得注意的是《犹滴传》,写一个美丽的年轻寡妇深入敌营,智斩敌军将领的故事,标志着希伯来小说艺术的发展水平。
“伪经”数量很多,多数原本已佚,有的仅存残片或书名。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三类,历史传奇类、智慧文学类和启示文学类;从文字上看可分为两类:用希伯来文或亚兰文(Aramaic)写成的巴勒斯坦伪经和用希腊文写成的亚历山大里亚伪经;习惯上则依时代划分为“旧约伪经”和“新约伪经”两大类。“旧约伪经”包括“禧年记”、《亚当夏娃传》、《以诺书》、《摩西升天记》、《以赛亚升天记》、《以斯拉三、四书》、《玛加伯三、四书》、《十二列祖遗言》、《所罗门诗篇》、《巴路克启示录》、《以利亚启示录》、《以西结启示录》、《西比林神谕集》等。“新约伪经”包括《希伯来人福音》、《埃及人福音》、《十二使徒福音》、《彼得福音》、《多玛福音》、《雅各原始福音》、《救主童年福音》、《彼得大事录》、《约翰大事录》、《安得烈大事录》、《多玛大事录》、《保罗大事录》、《腓力大事录》、《巴拿巴大事录》、《哥林多人致保罗书》、《彼得启示录》、《多玛启示录》、《保罗启示录》、《童贞圣母启示录》等。“伪经”虽未被教会承认为经典,但受到信徒们的尊重,甚至为“正经”所引用,如《新约犹大书》中就引用了《以诺书》和《摩西升天记》的内容。此外,这类作品都记载了一定的历史背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伪经”有时也指“次经”。
三、《新约》的历史
1.耶稣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