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谈人性
人性,人之性质。
人对人性的认识,是对其自身的认识。谈人性问题的目的之一是谈人类对其自身的认识问题。
人对自身的认识,除了为了说明自身以外,重要的是通过认识自己而把握自己。谈人性问题的目的之二是为了找到人类自身行动的准则。
所以,为了说明人类自身的性质,为了把握人类自身的行动准则,作为人类自己,就必须广泛探索和努力开展对人性的讨论。
在我国,由于一度用人的阶级性代替人的全部性质,这是否使我们在人性问题的认识上简单化、片面化?需要作理论上的探索和讨论,逐渐地作出比较正确的回答。
本文试就人性问题谈一点粗浅的、不成熟的看法。
二、历史的回顾
对人性的讨论,在人类产生以来就一直在进行着。这里回顾的是历史上宗教和神学意义以外的、有代表性的人性问题的讨论。
首先回顾古代的人性论。以我国古代的“性善论”和“性恶论”为例。
我国古代“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孟轲和荀况。
孟轲是“性善论”的代表。他主张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道德观念是与生俱来的,即“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
荀况是“性恶论”的代表。他主张“人之性恶”。认为人性恶表现为人的生理欲望,“凡人都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而人的这些欲望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恶,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人之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荣辱篇》)
在这里,我们首先看到:孟轲和荀况谈人性是从善和恶出发的,其论述的内容是围绕着善和恶展开的。可见,善和恶是人性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换句话说,人性说到底无非表现为善或恶。
其次,我们看到:孟轲和荀况,虽然他们所强调的善和恶是截然相反的,但是这个善和恶同样都是先天的。然而他们所共同强调的先天却各有所异。孟轲的先天指的是观念的先天,而荀子的先天而指的是生理欲望的先天。按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分析,显然前者是错误的,后者则有其合理性。
再次,孟轲和荀况除了认为人性的先天性以外,还同时承认人性的后天性,即都不否认社会对人性形成的影响和作用。孟轲说:有的人所以后天变恶,是因为他后天不去努力培养、扩充那生来所俱有的四个“善端”的结果。荀子则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者,文理隆盛也”(《礼论篇》)。这里的“伪”即人为加工的意思,“文理隆盛”即教育的意思。“善”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虽然孟轲、荀况都认为人性受后天的制约,但其寓义还是各有不同。孟轲的后天制约指的是对先天观念的制约,而荀况的后天制约则是指对先天的生理欲望的制约。在这里,孟轲所认为的人性的先后天的合二而一,实际上是只谈了人性的社会性,因为他所主张的先天“四德”实际上是社会的。而荀况所认为的人性的“性伪合一”,却把人性归结为天然性和社会性的合二而一。事实上人的实体及其功能(包括欲望)就是天然的,人生活的环境是社会的,可见荀况的人性论对研究人性问题是有其一定价值的。
对于人性的天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不仅被我国古代思想家所注意,而且也被后来的人们所注意、所发展。以西方近代对人性问题的讨论为例。
西方近代人性问题的讨论是伴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中出现的人文主义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文主义在批判极端蔑视人的价值的基督教神学时强调了个性解放。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的但丁,在他的不朽诗篇《神曲》中宣告:“我实实在在敢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人文主义在阐述个性解放的人生观时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幸福就是个人所欲的一切,而人的所欲是人生来俱有的。然而人人都为了个人的幸福而随心所欲,社会不就乱了吗?可见人文主义不懂人性的社会性一面。
文艺复兴时期过后二百多年,出现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启蒙学者在肯定了人性中的“趋利避苦、自我保存”的一个方面外,还注意到了“趋乐避苦,自我保存”的个人与千百万个“趋乐避苦、自我保存”的人类的关系。启蒙运动的卓越代表人物卢梭对这种关系作了这样的描绘:人是生来而自由的,自由是幸福的前提,是人的本性。但人又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众人的一种“契约”。可见,启蒙学者不仅懂得了个体人的“自我保存”——人的自然属性,也看到了无数个体的互相保存——人的社会属性。
随后,在俄国民主运动中,人们对人性的认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自然科学已开始渗透到对人性的讨论之中。譬如,车尔雪尼夫斯基在论述人的天然性时说:“哲学在人身上看到了医学、生理学、化学也看到的东西”——基于生理机能的生理欲望,这种本能是人追求个人利益、幸福的原动力。他用自然科学的成果来阐释人的自然属性,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俄国民主运动者并没有因此而忽视人的社会性,而是更加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别林斯基指出“社会性、社会性——或者灭亡!这是我的信条”。可见,在俄国民主运动中,人们已开始把人的生物有机体与人赖以存在的社会有机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综上,我们看到,人性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又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否定另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那么,怎样客观地看待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及其二者关系?
三、人之初的本性问题
人是高级生物。所谓高级是指人的社会性,所以人是社会生物,或者说人是受社会关系制约的生物。但是对于个体之初的人来讲,虽然他一开始就降生于社会,但由于他不可能懂得社会的各种关系,因此不能自觉地接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其表现的一切只是生物的本能。所以个体之初的人则是剖析人的自然属性即生物属性典型材料。
那么什么是生物属性,它是怎样表现在人的身上的呢?
生物的任何个体存在过程都是其新陈代谢的过程——物质交换的过程。生物的物质交换过程是在其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的。内部的物质交换过程表现为生理的过程。为了保证生理内部物质交换的进行,它必须同时与外部物质进行交换。只要内部的交换不休止,它就要以各种方式向外部摄取其自身所必需的物质。这种生理内部的物质交换及其对外部物质的需求所表现的性质就是生物的固有属性。生理对外部物质需求的表现方式是欲望,由欲望所表现的生存的为我本能,就是生物属性在人身上的直接体现。
我们知道,当婴儿一脱离母体的寄生环境而独立生存时,也就是说,当他与母体器官相脱离而独立使用和发挥自身器官的机能时,就立即显现出生存的为我本能。譬如,当婴儿饿了或冷了时,即外部环境不能满足和适应于生理要求时,他就会为摄取食物或取得温暖而本能地哭闹起来,以表达自己的欲望。可见就没有思想的婴儿来讲,其性质完全属于生物性质。
幼儿是婴儿的进一步发展,就个体的人来讲,正是思想的发生阶段。而这个思想的最初发生恰恰是围绕着这一生物本能开始的。譬如幼儿在吃过糖之后,脑子里留下了糖好吃的印象,如果成人将给了他的糖再从他的手中夺走,他必定会不愿意而哭闹起来。因为他知道糖被别人拿走自己就吃不上了。
由于婴儿和幼儿没有也不可能自觉地接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只能直接接受生理欲望的支配,只知道为我、不懂得为他。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及其种种外诞属于恶的范畴。所以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是不合乎事实的。同样,那种认为人之初的性质无所谓善和恶的观点也是不合事实的。就其人之出的性质来讲只是生物性质的,所以人之出性本恶。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其生物属性、为我本能,不仅在于他的婴儿、幼儿时期,而且贯穿于他的一生。只是后来进入社会生活的人,其生理欲望的满足、为我愿望的实现不再是无条件的,而是在环顾周围环境、与他人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完成的,人性从而赋予了社会属性。但是,无论社会属性怎么制约生物属性,也绝不可能取代人的生物属性。试想,人如果没有食欲和性欲,那么不要说人类没有历史,就是人类的开始也是不曾存在的。
四、人的自然属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及其对社会的作用
人是社会生物。因此,人的生物属性必然被带进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中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社会运动产生着影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