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县位于冀中平原腹地,处在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面积304平方公里,耕地34.7万亩,人口22.8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虽然建起了一些农机制造、机械修配、粮油加工等工业企业,但规模较小,在全县经济发展中无足轻重,农业生产始终占据主导地位。1978年,以个体经营为主的服装业在全县崛起,经过14年的发展,服装生产遍及各个乡、村,除去数以千户的家庭摊点外,已构成企业的有1680多家,其资产总值达2.5亿。去年,服装业产值4个亿,今年1~7月份达到6.5亿,年底可望突破7亿,占到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0%以上,县财政收入的70%来源于此,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服装业的迅速兴起,打破了农村原有的生产格局,加快了社会分工,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关系,这不仅促进了容城的经济繁荣,而且给容城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也带来了深刻影响,在如何认识经济形态转型期的精神文明建设,怎样在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保证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有的很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和研究。
思考之一:商品经济的每一步发展,都激烈地冲击着农村的生产方式及其人们的心理习惯,农民的思想观念既发生了积极变化,又存在着对过去某些习惯的依恋,精神文明建设应在整体上把握住经济形态转型时期的价值取向,加以正确引导。
容城服装业的发展促进了广大农民正在从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由此萌发出的新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的心理习惯呈出现一种相互交织的状态。
小富即安的观念逐渐淡化,经商做工意识不断增强,但经商不弃农,依旧割不断对土地的留恋。这个县人均耕地1.49亩,有限的土地资源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装业的兴起唤起了人们新的追求,出去“找点事做”很快成为大多数“庄稼人”的共同愿望。在这种思潮下,做买卖、搞加工、外出打工成为一种时尚,支配着人们开始走出土地,从事服装业和其他工商业的人口剧增。1978年当服装业开始起步时,全县工人只有187人,1984年发展到10700人,1992年又猛增到30000多人,目前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已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60%以上。在人们纷纷投向乡村工业的过程中,个别地方曾出现过耕地撂荒现象,但尽管如此,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却几乎没有。人们不只是把土地看做是一种“社会保险”,而是仍然当做其立户之本,牵扯着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彻底地从农业转移到其他行业,土地集约化进程十分缓慢。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趋同心理被逐步遗弃,但小生产者的私有心理依然存在,仍然习惯于分散经营。对那些十多年前从家庭作坊起步的服装加工户,而今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不少人表示羡慕和崇敬,他们的名字家喻户晓,发家史被广泛传颂。嫉能妒贤、背后说风凉话的几乎没有,勤劳致富,先富起来的观念已被人们所接受,并且以他们为榜样,走他们的致富之路。不少原在服装企业工作的年轻人,学到技术后纷纷返乡支摊办厂,另立门户,立志当老板。由于这种心情的驱使,小服装摊点在农村遍地开花,近几年虽然有些兼并,但速度较慢。小摊点的大量出现,一方面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为今后农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分散了技术力量,阻碍了规模生产,使这个县的服装产品长期维持在中低档次,在市场竞争中显得力量不足。自我封闭正被冲破,开放意识日益增强,但仍未完全摆脱小商品生产观念的束缚。容城服装业基本上是由私人经营的,没有任何依靠,凭着自己的力量找门路,闯天下。为了推销产品,他们从手提肩背、进城入店走家串户发展到走西北、闯关东、涉足北京、天津。历尽千辛万苦,打开了与外界的联系。然而,这种联系的作用主要是推销产品,了解市场,对其生产经营方式影响甚微。目前,大部分服装摊点,包括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服装企业,其生产经营一般都以自购、自产、自销方式进行,而从事专业设计、加工、供销的实体虽有少量发展,但很不充分。由于缺乏专业化的社会分工,几乎所有的服装款式只靠模仿别人,不能开发自己的新产品;了解市场手段比较单一,一般只是到城市服装店走走瞧瞧;销售方式较为原始,或在县内开设门店,或到城市租赁柜台。这种单独户,产供销自成一体的生产经营方式,带有浓厚的小商品生产色彩,使一些个体户和企业主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有遇事不求人或少求人的心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容城农村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新的思想观念与传统心理习惯的并存,是农村商品经济起步时的必然现象,只要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没有最后取代自然经济,这种矛盾状态就不会消失。正因为如此,进一步搞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应当充分认识经济形态转型中农民思想意识所带有的两重性特点,看到农民转化观念的复杂性、艰巨性,仅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单一的思想方法观察今天的农民已不现实,必须加以更新。其次,是要从整体上把握住农村思想观念变化的基本走向,看到新旧观念的冲突和磨擦,本质上反映了广大农民正在摆脱旧的经济形态,向新的经济形态的缓慢靠拢。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我们不能视其自然而无所作为,应当实施适当的超前引导,以减少观念转化中的曲折,缩小与经济形态进步的差距。其三,要对当前农村复杂多变的观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鉴别。要特别注意把反映自然经济的小商品经济意识与反映社会大生产的商品经济意识区别开来,防止在工作指导上将其混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促其迅速转化。
思考之二:个体和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经营者的自主、自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对集体和社会公益事业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支持,又出现一定程度的疏远,必须根据新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在容城县服装业发展的过程中,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势头最猛,其数量占全县服装企业的70%以上,产量占90%以上。这些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具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县、乡、村要搞些公益设施建设,没有他们的支持就很难实观。在他们中间也确有一些开明人士,这些人慷慨解囊,在修路、办学、救济孤寡贫困户、资助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作出一定贡献。张市乡近年来修筑了共35华里的乡间公路,10个村新建了校舍,投资200余万元,其中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的捐款在40%以上。容城中学新建的教学楼投资136.7万元,需要集资104万元,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承担了70%。但是,他们作为私有者,一般来讲对扶植与自身利益关系较远的社会公益事业缺乏热情。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只是被动应付,在许多集资项目上,即使是社会动员,不少个体户甚至一些拥有百万产业的企业主也只与普通老百姓拿出同等数额的捐资。由于大量资金集中在个人手里,而集体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因此,全县公益事业建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县城街道两旁,新的建筑和最好的楼房大多是私人的,而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大都年久失修,有的破破烂烂。不少村委会办公用房简陋,街道缺少规划,卫生环境“脏乱差”。这种状况的存在,势必在客观上削弱着人们的集体观念。尤其是在一些村干部中,存在忽视集体经济,缺乏对集体经济经营和管理的热情,使得本来就很弱的集体经济继续萎缩。容城镇北关村有私人企业和个体摊点45家,集体企业却只有两家,收入仅占全村工商业收入的2%。而这点仅有的收入又多被无偿投入于农田管理,农民在扩充自己的工商业摊点时看不到集体有啥好处。在这个情况下,群众逐步失去了对集体的依托感。不少村民说,过去讲爱集体,是因为村里有集体财产,现在那些企业都是私人的,要我们爱集体,去爱什么呢?一些人这种找不到集体的感觉,又促使他们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事务。
容城出现的这些情况向我们提出了在个体和私营经济占优势的农村,如何进一步工作,才能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农民集体主义观念的新问题。容城县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一方面,他们没有把集体主义教育仅仅局限于对所在单位的关心,而是在教育的内容上突出了培养人们的公共意识,强化人们的义务观念,把集体主义教育具体为爱国、创业、遵纪守法、照章纳税、扶困济贫、爱护公共环境等方面。另一方面,他们对集体经济注意保护和发展,尽可能多地使人们的集体主义意识有直接的依托。在个体和私营经济已经大面积形成的农村,他们发展集体经济时侧重建设一些服务性较强的经济实体,增强乡村集体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些做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