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位一体”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不可偏废。其他工作上去了,文化搞不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建不成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而言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丝毫没有减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思。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从大方面来讲,包括两个大内容:一是思想道德建设,其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广播影视、图书出版等领域。这些都属于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十分注重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思想领域的建设主要是解决信念问题,没有信念,一个民族就会是一盘散沙,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就会从根本上出问题。道德领域的建设主要是解决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问题,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不好,不仅降低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而且给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成本。我们的一些企业,由于不讲良心,坑害消费者而失去市场,十几年、几十年的付出毁于一旦;我们用于维护社会秩序的人力、财力年年增加,但如果道德建设搞不好,社会风气不改善,社会秩序是难以搞好的,投入的再多也不能解决问题。解决道德领域中遇到的新问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去找原因、找办法,把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道德规范建立起来。
社会学中有一个理论叫“社会控制理论”,社会控制也就是社会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的硬管理,一个是社会的软管理。硬管理靠的是法律、警察等,是管人们行为底线的,所以也叫制度化的管理、被动的社会管理。软管理靠的是思想道德建设,是通过引导人们明辨是非、荣辱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这也叫非制度化的管理、主动的社会管理。上世纪60年代,党号召学雷锋,最好的时期做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警察。所以我说在一定意义上,“一个雷锋顶十万警察”,这就是社会软管理的作用。现在,是非不清、以耻为荣的问题在社会上一些人当中存在,这是导致公共交往中不讲秩序、职业活动中尔虞我诈、家庭生活中不孝不贞,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原因。如何在道德建设上拿出管用的办法,切实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认真研究。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我们一切工作的力量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现在一方面要强调为了群众,但另一方面更要注意相信和依靠群众。没有相信和依靠群众这一条,“为了群众”就可能演变成“恩赐群众”,我们就成了救世主,成了英雄创造历史。毛泽东同志说过,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基本的原理,如果忘了这两条基本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了。这是唯物史观,是我们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想问题、做事情所必须遵循的。创新社会管理要遵循这个原理,创新社会软管理也要如此。我们说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那么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推动历史前进?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人民群众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的过程中推动历史前进,没有人民群众的奋斗,历史就不会前进。在社会软管理上怎样依靠人民群众呢?应做好三件事:第一,了解和把握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利益。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利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的,带普遍要求的、共同的利益,需要我们去发现、去集中。第二,把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上的共同利益讲给他们听,群众悟出了怎样做才对自己有好处,就会同心来干,这叫觉悟群众。第三,把人民群众组织到为自己的精神文化利益的奋斗中来,这要求我们要有一套被人民群众所欢迎的方针政策和方式方法。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