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3600000022

第22章 与政治有关的汉字(3)

从封信又可引申为单位量词。如“几封信、几封公函”等,杜甫《述怀》:“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相

【说文解字】

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皮。”

【汉字趣谈】

“相”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木”,右边是一个眼睛的形状,表示用“目”来看树木。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的形体基本相同,只是笔画变粗了一些。古人为什么要用眼睛察看树木来表示“相”呢?原来,在远古时代,人们造房或生活要用到树木,所以木材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常常会根据需要,亲自观察,选定木材,所以“相”的本义是审视、察看。如《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也就是见机而动的意思。

从“察看”这个本义引申出相面之义。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相君之面,不过封侯。”意思是:我仔细看您的容貌,顶多封个侯就是了。

由“相面”之义引申一步就成为名词“相貌”。如《荀子·非相》:“长短、大小、善恶形相,非吉凶也。”意思是:人体的高低、胖瘦以及相貌的美丑,不能决定人的吉凶。

从本义看又能引申出双方的意思,也就是互相之义。如:“相助”、“相帮”、“相处”、“相识”、“相亲相爱”等。《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不死不相见。

“宰相”通常和“丞相”是一个概念,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士

【说文解字】

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

【汉字趣谈】

“士”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像是一棵禾苗立于地上,金文的字形和甲骨文类似,下面的一横变粗了。“士”的本义众说纷纭。许慎认为“士”的本义为事。《说文》:“士,事也。”

“士”字即为插苗地中,而耕作插苗在古代是男子之事,“士”由此引申为男子的美称。如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士别三日”的故事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另外,《资治通鉴》中也有记载: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要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能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认为读书非常有益。”于是吕蒙便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吕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了解事物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告别了。

古代“士”又指贵族的最低一个等级,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士”还是古代四民之一,农、工、商以外学艺、习武的人都可称为“士”,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士”作动词用时通“仕”,指做官。如《荀子·大略》:“古者匹夫五十而士。”《风俗通义·穷通》:“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士。”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卒

【说文解字】

卒,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

【汉字趣谈】

“卒”是个指事字,其甲骨文字形像件衣服,这衣服上又打了个×的符号,这打上“×”的衣服是奴隶穿的。“卒”的本义就是指古代奴隶穿的一种衣服,引申指奴隶。

“卒”后用为低级差役的称呼,如《史记》:“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

在古代,奴隶主经常驱使自己的奴隶去打仗,所以又引申为士兵的意思,如:“卒子”、“兵卒”、“小卒”、“身先士卒”、“无名小卒”、“一兵一卒”。《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意思是:共叔段修治城墙,聚集人马,修理铠甲和武器,准备步卒和战车,将要偷袭新郑。

“卒”的引申义是军队和居民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军队有的一百人为一卒,有的二百人为一卒,居民三百家为一卒。

“卒”字假借指“结束”“完毕”。如:“卒读”、“卒业”等。又假借指“死亡”。如:“暴卒”、“兵卒”、“生卒年月”等。

“卒”又被通假为“猝”,这时读“cù”,意思是突然、仓促。如《战国策·燕策三》:“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意思是:群臣惊呆了,突然出现了没有想到的情况,全都不知所措。又如“卒然”、“卒不及防”、“卒生变化”。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战

【说文解字】

战,斗也。从戈单声。

【汉字趣谈】

“战”是个会意字,由“戈”字和“兽”字组成。“戈”表示武器。“兽”,指野兽。“兽”和“戈”组合,由表示与野兽搏斗,再引申指与人搏斗,进而引申指“打仗”。“战”的本义就是打仗。《孙子兵法·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

打仗都是十分残酷的,初入战场的人往往会被血肉横飞的场面吓得浑身发抖,“战”由此引申出颤抖的意思。扬雄《法言·吾子》中“见豺而战”,绝不是“见了豺狼就作战”的意思,而是“见了豺狼就浑身发抖”。再如《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股战而栗”,就是害怕得两腿发抖的意思。

“舌战群儒”的故事出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东汉末年,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形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起前往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终于同意联刘抗曹。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役

【说文解字】

役,戍边也。从殳从彳。

【汉字趣谈】

“役”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左边是一个面朝左站立的人,其背后是一只手抓着一个物件正在敲打这个人,显然,这个人是被役使的。“役”的本义是服役、戍守边疆。如《诗经·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是说:丈夫在外面服役,不知道他的服役期限有多久。

“役”由服役之义又引申为役使、驱使。如柳宗元《封建论》:“亟役万人。”这里的“亟”,是指屡次;“役”是指役使。这句话意思是:屡次役使大批人。

由“戍守边疆”又能引申为“战役”、“战争”,如《左传·昭公五年》上说:“邲之役。”意思是:在邲那个地方的一次战役。

因为“役使”主要是指兵役和劳役,所以“役”字又可以引申为“劳役”。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民困于役。”意思是:百姓为劳役所困。

“役”又可以泛指一切事情。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武

【说文解字】

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汉字趣谈】

“武”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上部是“戈”,代表武器,下部是“止”,“止”就是脚,表示行动的意思。有“戈”有“止”,会意表示征伐动武。同时“止”又有了停顿、停止的意思。所以“止”和“戈”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用武力制止武力,这是最好的办法。

“武”的本义是指“军事行动”,与“文”相对,如《尚书·武成》:“偃武修文。”“偃”字为“停止”义,这是说停止武的,提倡文的。

行军打仗需要勇气和力量,所以“武”又可以引申为“勇猛”,如《诗经·郑风·羔裘》:“孔武有力。”“孔”为“很”义,这句话是说:很勇猛且有力气。

打仗就要搏斗,搏斗要有技巧,有技巧的搏击之术就是“武术”。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一词来源于古人类之间自然搏击打斗方法的演变,由于人类生存区域空间的争夺战争,从而形成了空手的搏击方法(拳术)和器械搏击的技术演变,也就是武术器械。

“武”字又可以当“脚步”讲,如屈原《离骚》:“继前王之踵武。”“踵”是脚后眼;“前王”指楚国过去强盛时期的君主。这句话的大意是:跟上前王的脚步。

从“脚步”又可以引申为长度,古时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如《国语·周语下》:“不过步武尺寸之间。”这是说距离很近的意思。

“武”还表示只凭主观判断,如:武断。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邦

【说文解字】

邦,国也。从邑,丰声。

【汉字趣谈】

“邦”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下面是一块田,上面是一棵树,表示植树为界。界线以内即为“邦国”,可见“邦”就是“分封的诸侯国”的意思。到了金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左边是栽种的树苗,其右为“邑”,表示地方或区域,这同样是代表分封之地区。“邦”的本义是古代诸侯封国。《诗经·大雅·皇矣》:“王此大邦。”这里的“王”是指管辖统治。这句话意思是:统治这个大国。

由诸侯封国引申泛指整个国家。如《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百姓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了,这个国家才能安定。又如说:“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这里的“礼仪之邦”,指的就是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邦”作为动词,指分封。如柳宗元《封建论》:“邦群后。”这里的“后”指诸侯。这句话的意思是:分封了许多诸侯。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败

【说文解字】

败,毁也。从攴、贝、败、贼皆从贝,会意。

【汉字趣谈】

“败”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的左边是个贝壳的形状,右边是一只手拿着棍子的样子,会以棍敲击使贝毁坏之意。“败”的本义指毁坏。如:《韩非子·难一》:“法败则国乱。”意思是说:法要是被破坏了,那么国家就要大乱。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意思是:于是合纵解散,盟约毁坏,争着割地给秦国。”这是“败”的基本义项,一直沿用到现在。常用词语有败坏、败兴、身败名裂、伤风败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由毁坏之义引申为食物腐烂变味,因为腐烂的食物肯定是变坏了。《论语·乡党》:“鱼馁而肉败,不食。”意思是说:鱼肉腐烂了,就不去吃。仲长统《昌言·理乱》:“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意思是:纯净的好酒,若是变质败坏也是不能再喝的。如果把“败”用在一般物体上,则是衰落、破旧,因为不破旧就不会被毁坏。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意思是:在破墙草丛里,搬石头挖洞穴。”

《诗经》里有一首歌谣:“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败”在这里指砍掉。意思是:枝叶茂盛的甘棠树,不要砍它的枝叶,不要毁掉它,那是召伯休息过的地方。

毁坏了也就是失败了,又引申泛指失败。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意思是说:功业是难以成就而容易毁掉的,时机是难以得到而容易丧失的。《孙子兵法·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意思是:所以善战的人,总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又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又如“敌众败走”、“一败涂地”、“功败垂成”等。

在古书中经常见到“败北”一词,除了当战败讲,如《史记·项羽本纪》中“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也可以指在竞赛中失利,如柳宗元《上大理崔大卿启》中“秉翰执简,败北而归,不可以言乎文”,其中的“败北而归”,也就是失利而归的意思。

现代汉语里有一个词,叫“败笔”,指的是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因为用笔不当而出现的缺点毛病。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戍

【说文解字】

戍,守边也。从人,持戈。

【汉字趣谈】

“戍”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的左下部是个“人”,面部朝左而侧立。右上方是“戈”,像个长柄横刀的武器。这就是说,一名手持兵器的人在站岗放哨,守卫着大家的安全。“戍”的本义是保卫。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逋戍渔阳。”意思是:派闾左到渔阳守边。苏辙《民政策下》:“戍边之谋,始于秦汉。”这里的“戍边”就是保卫边疆的意思。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这是说陆游老病在家却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还在想着要去为国家保卫边防。

“戍”又被用来泛指军队驻守,而不单单指驻守边疆。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意思是:三儿子在邺城驻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戍”字与“戌”字的区别:“戍”字读“shù”,而“戌”字是读“xū”,“戌”是地支的第十一位,也是十二时辰之一,“戌时”就是指晚上七点至九点这段时间。并且这两个字的写法也不一样,“戍”字的中间是一点,“戌”的中间则是一小横。

另外,“戍”还需要同“戊”、“戎”区别开来。“戊”,读“wù”,本义大斧,用作天干第五位。“戎”,读“róng”,本义是指武器,引申指军事、战争、敌人。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狱

【说文解字】

狱,确也。从口从言。二犬,所以守也。

同类推荐
  • 缤纷人生教与学

    缤纷人生教与学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对教与学的实践和思考的精华集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身在教育、心系教育、胸怀大教育的思想。李镇西老师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经历,感念给自己以教育启迪的人和事,并思考其对教育的实践意义。李镇西老师持之以恒地阅读和写作,拓展了思维广度,加深了对教育的思考深度;他的教育行走,拓宽了他的教育视野,丰富了他的教育内涵。他认为教师要不断成长,需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与学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
  • 景观社会

    景观社会

    本书为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诗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字母主义国际与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居伊·德波的代表作。除序言外,全书共九章221条。围绕“景观”这一概念,德波指出当代社会正处于从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社会景观之王国的过渡之中,在这种新的历史断代里,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景观关系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 先秦诸子女性观研究

    先秦诸子女性观研究

    本书从社会制度变迁、礼俗沿革的角度入手,分析经典文献中对女性地位、作用和影响的看法,并分析“儒、道、墨、法”诸子对于女性的看法及深层原因。从考古资料、神话传说追根溯源,并结合《尚书》《礼记》《诗经》《周易》等文献,提出了在哲学层面,阴阳观念对两性定位、格局的形而上指导,以期帮助现代女性确立正确的女性观以及以和谐共生为主旨的社会角色定位。
  •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智慧六讲:犹太人的精英教育(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6)

    孩子是我们真正的产业,对孩子的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再多的金钱也弥补不了孩子教育的失败和家庭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应该做金钱的奴隶,让我们同孩子和事业共同成长。犹太教育智慧的精髓,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会提问,能够解决问题,树立目标和理想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犹太精英教育的核心有六大价值观:没有灵魂的人永远不会忏悔,过有节制的生活、人类的全部尊严在于智慧、问号代表一切、捍卫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思想能不能烤出面包。
  •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下)

    数学教学的趣味故事设计(下)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沉默者联盟

    沉默者联盟

    我对光明的理解,来源于我对黑暗的认知!你如果能留住一阵风,就能理解我这部小说的真正意义!
  • 末神时代

    末神时代

    一觉醒来,却是千年之后;记忆已经模糊,修为又被封印;是谁将自己冰封?莫名的悲痛又是从何而来?为了找回记忆,为了解开疑惑;萧云走上了一条逆天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丽娃河畔春秋梦之春

    丽娃河畔春秋梦之春

    这是一个关于一些平常人的平常故事。当然了,平常人有时也会有一些不平常的想法,甚至还会做出一些不平常的事情。其实我们都是平常人,过着平常的生活。但是在这平常中,不也是有一些乐趣、一些幽默、一些智慧,一些激动,甚至是一些伟大......至少时不时地,会来点高潮吧。不然这日子还怎么过。草木一秋,尚且还要争奇斗艳呢。
  • 权臣大人上上签

    权臣大人上上签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重生前
  • 从不死者之王开始的最强锻造师

    从不死者之王开始的最强锻造师

    啊啦拉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啦啦啦啦噜啦噜啦嘞
  • 阴阳眼之血月

    阴阳眼之血月

    开了阴阳眼,我看见了不一样的世界,但有一个秘密,在慢慢浮现
  • 团宠小萌娃

    团宠小萌娃

    这谁家的娃啊?电竞少年们:我们的!你们别想抢去!众人:……我们就看看,不抢。纪家小少爷:你们想干嘛?众人看了看纪家少爷吃人的眼神,咽了咽口水:就看看。言大影帝:闭上你们的眼睛!众人:好嘞!霍总裁抱起萧涵玥:乖,我们回家。萧涵玥眯着眼:好。众人:放下那娃!我来!霍总裁看了一眼众人:我的。众人:……不知情况的小萌娃舔着棒棒糖,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众人:好可爱啊!想偷回家!霍总裁心里酸酸的,看着小萌娃:唉~
  • 法师神话

    法师神话

    “炎爆术”,看着因冰冻效果消失而冲到身前的恶魔侍卫,陆明不慌不忙的轻呼出声,一团紫色火焰自手中飞出,在恶魔侍卫身上炸开,残血的恶魔侍卫应声倒在陆明身前两码距离的地上。正要弯腰拾取战利品的陆明,却猛然觉得脊背发寒,想也不想,一个“闪烁”,瞬移到了前方十五码的地方。迅捷无比的转身回首,一个“奥术弹幕”甩手而出。“有贼!还是两个!”两个佝偻着身躯显得十分猥琐的亡灵族盗贼在陆明刚刚站立的地方现出了身形。顾不得惊讶这个法师竟然一个闪烁躲过了两个技能,吃了一记攻击的那个盗贼立即反应过来,用了一个“暗影步”,而另一个盗贼也紧随其后。看着两个盗贼在前方消失的一瞬间,陆明就知道遇到了所有盗贼里最难缠的“暗影贼”了。心中想着,陆明脚下却也没停着,快步向正前方紧走了一步,顿了一下,又向前走了一步。随后头也不回的用了一个“冰霜新星”技能,又继续往前跑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