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3600000021

第21章 与政治有关的汉字(2)

有了某种方法、标准,就可以供别人或后人仿效,故又可以引申指效法。如《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而道效法自然。又如《商君书·更法》:“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一个道理,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去效法古代。

“法”又指我国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学派名,即“法家”。“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他们以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并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法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申不害、韩非子、李斯等。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侯

【说文解字】

侯,春飨所矦也。从人,从厂,象张布;矢在其下。天子熊虎豹,服猛也;诸侯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为田除害也。其祝曰:“毋若不寕矦,不朝于王所,故伉而汝也。”古文侯。

【汉字趣谈】

“侯”是个象形兼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半包围结构的“厂”字形符号,看上去就像是一顶帐篷;下面径直射向帐篷的箭是意符,意在说明这帐篷就是用来射箭的,也就是所谓的“箭棚”。“侯”字的本义就是箭靶。

还有一种解释是:“矢”与“厂”联合起来表示“一箭之程”。意思是以箭程确立新建侯国的四至(面积)。古代诸侯受封建国,首先确定一处合适地点作为国中所在,然后在此处向东南西北各射一箭,以箭头落地处作为新建侯国的四至,即四境。这种风俗直到解放前的蒙古草原上还存在,即蒙古族王爷若有意赏赐贵宾土地,便让他射箭,这一箭之地,便算作被赏赐者的土地了。

“侯”后来变成了官职的等级,也就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如《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大意是:天子制定的俸禄和爵位,共分为公、侯、伯、子、男这五等。

自唐代起,“侯”被用于泛指达官贵人,如“侯门如海”一词,就是用来形容豪门贵族门禁森严的。旧时豪门贵族、官府的门禁森严,一般人不能轻易进入。也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这个成语出自崔郊的《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侯”作动词时,义为“封侯”,如《诗·鲁颂·闷宫》:“俾侯于鲁。”意即:封(其)为鲁侯。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将

【说文解字】

将,帅也。从寸,省声。

【汉字趣谈】

“将”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左像一个竖起来的几案,右边是一块肉,表示肉放在几案上,“将”的本义为把肉放在几案上,引申为扶持、扶助。北朝乐府《木兰辞》:“爷娘闻女来,出郭(外城)相扶将。”

由扶持之义可引申为带领、携带。《后汉书·蔡邕传》:“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

由带领之义进而引申指将领。《吕氏春秋·执一》:“军必有将,所以一之也。”

“将”还可当请、愿的意思讲。《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句的大意是:请你别生气,秋天为婚期。

古代有一首名曲叫《将军令》源于唐王朝皇家乐曲,流传至今一千多年。有多种曲谱和演奏形式,乐曲主要表现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激烈紧张。《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说,忙合弦按调,拨弄起来。”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国

【说文解字】

国,邦也。从囗从或。

【汉字趣谈】

“国”字是个会意字,其金文字形由“或”字和“口”组成,“戈”表示武器,“口”表示城邑地域的范围。两者结合就是用武器保护自己的领地,也就是“国”家。“国”的本义是国都。《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意思是:先王的制度,大都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以国都指代国家。因此,“国”又可指国家。《左传·僖公三十年》:“国危矣!”意思是:国家危险了!

“国”中间原本是个或字,后来怎么变成了“玉”呢?据说洪秀全南京建都后,曾对“国”字里的“或”很不满,认为这是个疑惑之词,于自己统治不利。他于1853年下令将“国”中的“或”字改为“王”字,与他自称的“天王”相符。这个“国”字也只用了十多年,随着洪秀全的灭亡而消失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文字改革时,将“国”字改为“国”。“国”内有玉,多么美好!像爱护宝物一样爱我们的国家,多么神圣!所以简化的“国”字是个十分美好的字。

我们现在用“国士无双”形容一国之中独一无二的人才。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秦朝末年,韩信因得不到项羽的重用,而改投刘邦,开始也没有得到重用,因滕公推荐给萧何,萧何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推荐给刘邦。刘邦敷衍应付,韩信不辞而别,萧何月下追韩信,对刘邦说他是国士无双,刘邦即拜他为大将。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皇

【说文解字】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读若鼻,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

【汉字趣谈】

“皇”是个象形字,其金文字形看上去就像是一盏灯的模样,上部是盛油的灯盘,灯盘上面是三支火焰在往上冒,十分形象。灯盘下部是个“土”字形的灯座,形态也很逼真。“皇”的本义就是光亮,引申泛指辉煌。《诗经·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意思是说:奉命穿上大礼服,朱黄辉煌闪亮。

又引申指盛美、庄严,进而引申指伟大、大。如《诗经·大雅·皇矣》:“皇矣上帝。”就是说:大啊上帝!古人对已故长辈尊称为“皇考”、“皇祖”,都是与“大”义有关。

在古代,“皇”字经常是两个连在一起用,如《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华”,就是“花”,这个“皇皇”,是形容美盛鲜明的样子。

当“皇”字引申为“大”的意思之后,那么当“光亮”讲的“皇”就只好增加一个“火”字旁,写为“煌”,两个字从此有了明确分工。

我国古代有“三皇”之说。“三皇”的称谓在史料上的传述和在民间的传说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流行的当属《史记》中所载的李斯之说,即三皇为“天皇”、“地皇”、“泰皇”,和《古微书》中记载的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其中的“泰皇”和“黄帝”又都是指的古泰国的国王——人皇太昊伏羲,这也是史书上所说的华夏民族是“炎黄子孙”的基本说法。

“皇帝”一词始于秦始皇。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以彰显自己的尊贵。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帝

【说文解字】

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从上刺声。

【汉字趣谈】

“帝”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乍一看像是横七竖八架在一起的木柴,正在准备点燃。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大同小异,上面多出一横来。小篆的形体复杂化,其下部变成了“巾”。“帝”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是准备点燃木柴的样子,点燃木柴的目的是祭拜天地,木柴燃烧,火焰熊熊,象征天神之威灵。所以“帝”字的本义就是天神,又称为“天帝”,是整个宇宙的“主宰者”。《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意思是: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由“天帝”又可以引申为“帝王”,如“三皇五帝”。《战国策·赵策》:“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意思是:赵国果真能派遣使臣尊奉秦昭王为帝,秦王一定很高兴,就会撤兵离去。

有人认为“帝室”是指皇帝的住处。其实,“帝室”是皇家的意思。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意思是:将军(指刘备)本来就是皇家的后代。还有一个词叫“帝乡”,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京城。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关于五帝的说法有五种,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字形演变】

金文篆书楷书宦

【说文解字】

宦,仕也。从宀从臣。

【汉字趣谈】

“宦”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的外面像宫室外部轮廓,与“宀”同。里面是一个“目”字,“臣”与“目”本是一体,“臣”为奴隶,这就表示室内是奴隶。“宦”的本义是帝王的奴仆。如《国语·越语上》:“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大意是:低贱地去侍奉吴王夫差,送了三百人给吴国当奴仆。

由“奴仆”可以引申为“管家”,引申为“作官”,如《儒林外史》:“宦海风波。”所谓“宦海”,就是指官场险恶,就像在海浪之中沉浮无定。

在中国古代,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宦官”。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遂能博取信赖或有可乘之机,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中国早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在东汉之后才完全使用阉人做宦官。唐甄在《潜书》中这样描绘太监:“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新唐书·李石传》:“方是时,宦寺气盛。”所谓“宦寺”,就是指宦官。原话的大意是:正在这时,宦官专横。又如《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宦人黄皓始****。”意为:宦官黄皓开始掌握政权。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宫

【说文解字】

宫,室也。从宀,躬省声。凡宫之属皆从宫。

【汉字趣谈】

“宫”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像是几面围墙,内部的两个“口”像围墙内的若干房屋。“宫”的本义指有围墙的房屋,后泛指房屋。《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意思是:如果儿子是受命于朝廷的士,父子就要分宅居住。

“宫”字后来专指帝王的皇宫、宫殿。如王建《宫词》:“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所谓“宫人”,就是宫殿中的宫女。

“宫”亦可当宗庙讲。如《诗经·召南·采蘩》:“于以用之?公侯之宫。”大意是:什么地方用着它?公侯的宗庙要用它。

“宫刑”亦称为“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如司马迁《报任安书》:“诟莫大于宫刑。”也就是说:耻辱没有比宫刑更大的了。

“宫调”是中国古乐曲的调式。唐代规定二十八调,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最低的一根弦(宫弦)上的调式叫宫,其余的叫调。后来宫调的数目逐渐减少。元代杂剧一般只用五个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这就是后世所谓九宫。

【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封

【说文解字】

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守其制度也。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汉字趣谈】

“封”是个会意字,其甲骨文字形是土堆之上栽种了一棵树苗。金文中,这棵树苗的右边多了一只手,也就是用手将树植于土堆之上之形状,表示在这里堆土植树为界。“封”的本义就是堆土植树为界。古代天子封给诸侯以及卿、大夫土地,都需要有明确的边界。有山有水的地方可以以山水为界,无山无水的平原区只能以挖沟、堆土、植树为界。《周官·大司徒》:“辩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这里的“沟封”意为掘地、堆土,以划定边界。

“封”引申泛指疆界、田界。《左传·僖公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意思是:在东边把郑作为疆界以后,还要在西边放肆地扩展疆界。

要栽种就要聚土,故聚土筑坟也可称为“封”。《左传·文公三年》:“封觳尸而还。”其大意是:把在觳地战死的人筑坟掩埋好后回去。

“封”的另一常用义是把本来有口的东西密闭起来。这也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因为植树为界的目的就是把界内与界外明确分开,使界内密闭。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以待将军。”意思是:登记官吏百姓,封锁各种仓库,以便等待将军。这个义项在后世是最常见的,封闭、封存、封港、封河、封禁、封口、封山、封锁、封嘴、封信、密封等,用的就是这个义项。

同类推荐
  • 学校公共与文化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公共与文化的规范化管理(上)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睿文馆)

    赫伯特·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本书是其最负盛名的著作,旨在揭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型的极权主义特征。此书在英国和美国出版后,先后在德国和法国出德文版和法文版,其后又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被称为西方60年代末大学造反运动的教科书。全书除导言外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本书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较为深刻的揭露和探索,但暴露出其社会批判理论的乌托邦性质。本书对研究兰克福学派和马尔库塞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发展略论

    宋代私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问题研究中的一部分,本书纵观宋代私学发展的整体状况,从宋代私学整体发展入手,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 运用系统理论和实证分析法,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对宋代私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办学人员和学生来源、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地域性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揭示宋代私学对宋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私学发展的影响。
  •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缤纷人生教与学

    缤纷人生教与学

    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对教与学的实践和思考的精华集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身在教育、心系教育、胸怀大教育的思想。李镇西老师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经历,感念给自己以教育启迪的人和事,并思考其对教育的实践意义。李镇西老师持之以恒地阅读和写作,拓展了思维广度,加深了对教育的思考深度;他的教育行走,拓宽了他的教育视野,丰富了他的教育内涵。他认为教师要不断成长,需要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对教与学的深度认知和思考,体现了李镇西老师对教育深刻的感悟与反思。
热门推荐
  • 合约夫妻:陆少,请离婚

    合约夫妻:陆少,请离婚

    “第一,绝不能同床睡觉……纯睡觉也不行。”“第二,绝不能对外公开夫妻关系。”“第三,合同到期,双方不可以任何理由推拒离婚。”“第四……”陆亦笙一把揽过她的腰,在她脸颊轻啄一口,霸道十足地说道:“第四,以上三条全部作废。陆太太,不如我们再签一份关于该生几个孩子的合同?”【简介无能,简而言之:宠文一本。】
  • 鬼王,请动手

    鬼王,请动手

    虽然都是妃子,可人家穿越过来都是皇上,王爷的妃子,怎么自己传到了冥界变成了鬼王的妃子?拜托,这宫殿虽是富丽堂皇,但是阴森可怕啊……还有那个一身黑的鬼王……人家怕怕啊…鬼冥冷笑看着玉榻上那个恐慌的小人儿,就是她的血可以增加他百倍的功力吗?小女人,你是本王的盘中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从王者世界开始

    穿越从王者世界开始

    做梦般来到王者世界,回来现时代既然还要满级,并且还要打怪来购买装备,还得靠经济来维持生活,呜呜~
  • 独孤小姐:女扮男装

    独孤小姐:女扮男装

    顾愧,一位奇葩的孩纸。一次车祸,她变了。顾愧发现自己的体质发生了变化。。。。。。
  • 皇家独宠爱:逃婚公主

    皇家独宠爱:逃婚公主

    皇上因为一个有权有事的将军威胁,被迫将自己最小也是最可爱的女儿嫁给那个丑陋无比的将军,可是这一切的谈话都让小公主听到了,一气之下,她逃出宫去,先是到了打杂的地方只是想赚点钱,没想到却被老板卖到了青楼去,在那里,她遇到了这辈子都无法想象的人
  • 创世之天下至尊

    创世之天下至尊

    一个普通的少年,机缘巧合之下误入游戏异界,什么,回到现实?不存在的!既然来了,就在这里成为天下至尊!
  • 通灵之巅

    通灵之巅

    本作品是出于我一时的想象,保证此作品会给您带来快乐,内含搞笑元素,您一定会喜欢的!
  • 爱霄情灵

    爱霄情灵

    爱霄情灵是写天帝的女儿云灵公主一次下凡中把自己的命运与天君大殿下羽霄联系在了一起,两人会展开怎样的爱情旅行?
  • 清歌一世泪烛重生

    清歌一世泪烛重生

    经历过轮回之苦,这一世,我凤清明又回来了!草包?废物?小丑?我去你爷爷的奶奶的爷爷。渣男退婚?一封黄金所做的休书我砸不死你!白莲嫡姐?打得你满大街找狗牙!“王爷!王爷,凤九爷她…她一身男装去醉心楼了”某男一把抓起小厮,额头青筋暴起“不是叫你们好好看着吗?那小王八蛋怎么出去的?嗯?”然而醉心楼的某个小王八蛋温软香玉在怀,美酒糕点在口,菩提凤扇在手。
  • 赖个神仙当夫君

    赖个神仙当夫君

    小兔妖沫沫每天的愿望就是上山打狼,下海摸鱼,可是逍遥的日子只过了999年,天劫就要到了!心中害怕。到凡间找救星!为了小命,甘当丫鬟!冷言冷语不计较!为他挡下烂桃花!在凡间,你是人我是妖,人妖殊途。到了九重天,它依旧是妖,他却成神。非要赖上这个上神当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