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论述了今昔杂技学童选择学艺的类型、动因的不同,这两者的不同决定了在学艺过程中日常生活的差异。本章拟从拜师仪式的消失、学艺日常生活、杂技学童主要社会关系变化三个方面,分析杂技学童在学艺过程中的经历这一艺人再造过程。
拜师仪式的消失
历史上进入非主流的杂技业,想要被这个和主流社会不同的边缘社会接受认同,一般需经历身份的再造和认同过程:即拜师仪式。
拜师仪式是获得新身份的标志和开始。旧社会,一个想以卖艺为生的杂技艺人必须磕头拜师才算有了门户,或家传,或二者都有。否则,将会为同行排斥,遭到同行的歧视、排挤。老艺人陈大娘曾讲过,在外演出时,新到一个地方要打场子,如果遇到同行,双方要产生一番较量,较量内容包括出身(即比师门,这是评价技艺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行话(行话比较中,如果一方被难住,听不懂对方的行话,被认为技不如人)等,输的一方必须走人,让出场地。
靠体态语言表演为主的杂技艺人拜师,不仅是证明自己经过科班训练的凭证,更是从事的技艺本身的需要。吴桥杂技门类繁多,各具特长。明朝中叶,吴桥杂技逐渐形成两个流派:一派以北牟乡为中心,称为“东派”,后来该派逐步蔓延到宁津、南皮等县;一派以仓上乡、范屯乡为基地,称为“西派”。后来西派实力强大,流传到吴桥全县。在西派当中,又分成许多门类,而以“刘家门”、“齐家门”、“陶家门”最为著名。
投师或进门,就能掌握一些机关、关键点,行话叫“开范儿”。就是说,很多东西不经师父指点就不明白。很多节目,如吞剑、缠钢丝、三仙归洞等,都有一两处关键的地方,不经师父指点,不容易琢磨出来,反而容易造成危险。
正因为这种危险性的存在,很多师父在收徒弟的时候,要和家长立字据,即“生死契”。
范登峰收徒的契约:①
立字人边永延因家贫,渡(度)日难过,有一亲生小女名教(叫)维头,年长八岁,情愿任(认)范登峰为师学徒作艺。因岁数太小,七年为满。同来人边文成说明安家洋壹佰叁拾元,现交柒拾元,后有六拾元贰年交齐。如有天灾病业,逃(跳)井透(投)河,车前马后,逃走失迷,并无有领徒人的干系,恐后无凭,立合同为证。
领徒:范登峰(手印)任(认)师人母:边王氏(手印)来人:边文成(手印)任(认)师人舅父:王奎元民国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立
有些人的拜师仪式很隆重。虽然岁数很小,他们在拜师时,尚不能真正明白仪式过程的意义,但他们按照成人的安排参加繁复、隆重又严肃的拜师仪式,还是使得许多艺人终身难忘。
吴桥县文物保护所所长杨双印介绍王保合当年拜师时的情形:②
当时我认的师父是在方圆地带较出名的艺人,叫王玉林,认师父得有引荐师引荐,爹想让我学一身好技术,就托人找了个引荐师,师父原本没有收徒的计划,是看在引荐师的面子上同意的,师父是出名的艺人,收徒不能马马虎虎,那会让人小瞧了,就对引荐师说:收徒要按规矩办。引荐师就按规矩找了保证师,请了代笔师(书写字据的人)。这些事情,有些是我记得的,有些是后来听师父说的。
拜师前,师父都得先看看,主要是看看身体、长相,目的是看看是不是出生意的材料。一般的人家不论这些,一些出名的师父就讲究些了,看了,觉得行,才选定日子举行仪式。
拜师仪式是在师父家,爹和保荐师领我去的,到师父家时,人已到了很多,师娘、师兄弟还有好几个同行长辈。有专门的司仪安排各个事项。先请祖师吕洞宾,请祖师是师父领着人们进行,我没拜师就没入门,不能算行里人,在一边等着。师父在堂屋大门外设了一个供桌,上供了五碗菜,五碗馒头,听说门派大的也有上猪头供的,师父领着大伙走到供桌前,这时供桌朝北,师父朝南跪下,在桌前烧香,还烧了几道纸,然后磕头,口中念“有请老祖下界”。念完后,众人起身,师父手里拿着三炷香,众人手里是一炷香,回身进屋,屋里正面也有一供桌,上面立着祖师吕洞宾的牌位,师父将手中的香插入桌上的香炉内,嘴里念“请老祖归位”。随后的人也念“请老祖归位”,然后依次将香插入,就表示老祖已归位了。
拜祖师。拜祖师要磕三个头,先是同行长辈,后师父,再是众徒弟。
拜了祖师就入座,也是按辈份,同行的长辈先入座,坐上手,左边第一、第二是师父,保证师坐右手第一,引荐师坐第二,代笔师坐第三,徒弟分站两排,依次排在后头。
这些仪式举行完后,是收徒拜师,司仪介绍:×××家孩子王保合,男,9岁,认王玉林为师,引荐师×××(引荐师起身冲场内人行江湖礼),保鉴师谁谁谁(保荐师也行礼)。行礼之后要讲话,保证双方如何如何等。然后宣布代笔师行文。写完后,师父、保鉴师、引荐师、家长签名、摁手印,将合同一份交给我,我双手在头上举着合同进屋行礼,司仪在那指点着,先拜祖师,然后依辈份大小一路拜下来,认师、认师母、认同门师兄弟。拜完了,就算正式入门了,师父讲话,对众人说,请多多关照,对我说要求如何、如何。
最后司仪宣布,收徒仪式结束,入席。正规的收徒仪式,一般都摆酒席庆贺,来祝贺的人也都有贺礼。
王保合说,仪式“给我才入门的小孩子一种震慑力,觉得自己就变了,有一种再不是自家的孩子的感觉。”③可见仪式的进行赋予了他一种新的身份,并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份的转变,“不再是自家的孩子”,而成为杂技学徒,即将进入一个新的群体。拜师仪式是徒弟对新身份建构的开始。通过这样的形式,他们和原先的身份——农民、流浪儿等告别,特别是对原先有完整家庭的农村孩子,从原先的家被抛出、获得一种新“家”的认可。这个程序被称做跨越门槛的行为。④从农民身份到杂技艺人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被主流社会抛弃,其儒家道德价值观念将被江湖作风所代替。家庭观念、祖先意识等农民安土重迁的砝码被流动式生活方式取代。
当今伴随师徒传授方式为学校教育方式取代,这些拜师仪式也渐渐消失了。当今入门程序也被大大简化:学童入学,只要交齐学费、办好入学手续就被看做入学。一些民办杂技团校,学童入学也要签协议,笔者从树新杂技团看到的一份协议包括以下内容:毕业发中专毕业证书、毕业分配问题、学校为学童入保险及出险后如何解决、学校负责学童生活、学制、学费,明确注明家长一个月可看学童一次。
岳永逸认为,传统的拜师仪式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复苏,“尤其是在众多曲艺、杂技团解体后,在表演成为一种时髦的谋生技艺时,拜师仪式中的师徒双方都自然在拜师仪式的形式上恢复到1949年以前讲究礼数、等卑与秩序的仪式,”虽然他承认“时下在形式上与解放前相似的拜师仪式也有了新的意义”⑤,可笔者的调查显示,至少在吴桥杂技界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而是被普遍的学校传艺方式取代。当今社会没有了这样的拜师形式,证明了师徒约束关系淡化,拟家庭结构的结束。当今的师生关系已经没有了那种人身依附关系。
学艺日常生活
一、历史上学艺的状态
笔者在调查中的主要报告人之一陈大娘,常说看到笔者个人走家串户地做调查就想起自己当年在外演出,觉得笔者很不容易,常留笔者吃饭。有时吃饭的时候,她继续给笔者讲,讲到有些地方看笔者没太听懂,就放下碗筷,做起示范动作,让笔者很不忍心,她就说,这有什么,以前她爹教她练功、她教她女儿练功的时候都是这样的,有时候正吃着饭突然想起什么,就放下碗筷教了起来。笔者亲身经历的情况正是历史上杂技学徒日常生活的写照。
老艺人齐大爷说,他从小跟奶奶学,在地里干活,休息的时候,奶奶就教他练功,干活时的农具、帽子都是练功的道具。在家的时候,练功就用家里的日用品当道具,吃饭时的勺子、碗筷、锅、炒菜的铲子、水杯都是练功的道具。在院子中的两棵树中间栓根钢丝,就成为练软钢丝的道具。
一位杂技老艺人讲他学艺时经历。一天的活动是这样的:早上天不亮就起来将煤球火炉收拾干净、点着,等浓烟冒过,坐上一大壶水,然后就去院子里练功,还要扫院子、倒垃圾,早饭后练功两小时,然后准备午饭。午饭后,和师父、师兄出去卖艺赚钱。师娘嫌他吃得多,就让他喝稀粥,虽然让干瘪的肚子鼓起来,可是不能顶多少时候,一会就饿了。他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他穿的衣服是师兄剩下的衣服。因为受不了,很多人都逃跑。
很多老艺人提到在班主家食宿极为简陋。十几个孩子挤在一个炕上,有时在外演出晚上只能睡在破庙里,为了防潮、防寒,只能靠在地上铺上厚厚的草,特别是在冬天,很多人还是往东北演出,难得能暖暖和和地睡上一个好觉。吃得很差,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玉米饼子、窝头、咸菜和稀粥是主要饭菜。徒弟几乎是以“卖”的形式跟了师父的,吃住条件注定不会太好。毕竟发大财的是少数,历史上演出的艰难,导致大多数艺人的收入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吃住是比较差的。近代人孙凤山,孙龙庄人,跟随父亲在东北演出的时候,有时几天没东西吃,就吃喂猴的饲料,在冬天的东北晚上只能住破山洞。跟父亲学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还不怎么能为师父挣钱阶段的徒弟。
12岁的赵师傅,每天要给师父全家人做饭、看孩子、洗衣、打扫卫生,从早上五六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点睡觉。徒弟挨打不全是因为练功练不好,很多时候是为师父干活干得不满意,很多徒弟做的工作比仆人还辛苦,比如给师父、师娘打洗脚水,捶背,夏天在师父和师娘睡着后自己都不能休息,要给他们扇扇子,“一次,我实在太困了,打了个瞌睡,把扇子掉到地上,惊醒了师父,遭来一顿打。”⑥即使这样,还经常被强调“我供你吃、供你喝”,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张华,1934年生,范屯人,曾是中国杂技团演员、教练。因为家穷,8岁开始跟堂兄张治盛学艺。张治盛带着他和另外一个徒弟,在农闲的时候外出演出,他说,那时候没有独立的练功时间,演出、务农、练功没有明确的时间区分。每天天刚刚亮就要起床练基本功,等师父起床的时候,要为师父打洗脸水、做早饭,等师父吃完后,自己匆忙吃几口师父剩下的饭,就赶忙拿着道具随师父上街卖艺。一天演出结束,回来还要干活,伺候师父吃饭、洗漱、打扫卫生,等活都干完后再练功,所以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
七十多岁的老艺人高某说:小时候家里穷,8岁那年,赶上邻村一个练杂技的回来招“小抄范儿”(即学徒),父亲就让我跟他出去。他把我带到印度,从上海坐了两个多月的船才到。我从来没坐过船,这可把我难受坏了,晕船,可是就这样师父还让我练功,在船上两个多月,我学会了倒立、踩鸭子、翻跟头等动作。⑦
不分时间和地点,是历史上学艺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主要是学艺附属于演出的根本属性决定的,演出是流动的,哪里能挣到钱就到哪里演出,只要有观众,演出就会进行。不过,一般保持天亮演出,晚上人们都回家休息了,大街上没有人了演出也就结束了。然而遇到庙会、集市、有钱人家请到家里演出等机会,演出就难以保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了。也有可能今天在某条街上演出效果很好,一连演几场,而第二天再去的时候就没人看了。演出一两场,甚至一场都不演就要寻找新的地点,再者因天气变化、当地恶霸流氓捣乱而导致演出无法进行等多种原因,都使得演出不可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随之,学艺跟随演出的时间、地点变化而加以调整,阴天下雨、下雪不演出的时候,徒弟就要练功。不过,平日,晚上一般不演出,这是练功的主要时间,师父一般赶在天亮准备出门演出的时候起床,徒弟还要利用师父起床前的时间抓紧练功。
二、当今食宿条件的改善
在吴桥,食宿条件最好的是艺校。该校的宿舍楼是2007年新盖的,共6层,6层是活动室,5层是给留学生住的,进入5层的楼道口专门有道铁门,把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分开了。1~4层是给中国学生住的,目前4层空着。整栋楼的中间被隔开了,这样,形成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男女宿舍楼分别由4个生活老师轮班,一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生活老师负责在课余时间照顾学童,包括饮食、起居、洗衣服、玩耍安全等。宿舍大小不同,大间的每间住10人,小间的每间住6人。每学期开学调整一次宿舍,新生基本都住在一楼,而且都是下铺。因为值班室在一楼,刚来的学童自理能力比较差,或者还没有自理能力,生活老师照顾起来方便些,让他们住下铺,同样是为了照顾他们。考虑到生活老师无法随时照顾每个学童,于是在每个新生宿舍安排几个老生。
伙食方面,每天早上是油条、面包、馒头、鸡蛋、豆腐脑、豆浆、小米粥(这些不是每天全部都有供选择的,而是交叉提供的),中午两个菜(一荤一素)、米饭,晚上一个素菜、馒头、包子、小米粥。
职教中心杂技学校,宿舍是一排平房,宿舍大小也不尽相同,大的每间可住16人,小的每间住8人。笔者做调查这一年多,有位女教练22岁,离家远又没有结婚,暂时住在学生宿舍,帮助管理学童。
另外有一位阿姨专门负责给学童洗衣服、打扫卫生。饭菜花样和艺校差不多,只是略差一点。
县团,学费低些,因此吃住条件比前两个单位差些,学生宿舍是几间平房,现在只有三十多个学童(他们叫“学员”),被分在3间宿舍内,1个女生宿舍,2个男生宿舍。宿舍是20世纪50年代盖的房子,有些陈旧,伙食也差些,每天有人值班,有专门的生活老师照顾学童。年龄大点的学童自己洗衣服,小点的学童让洗衣房洗,要交洗衣粉。
民办团校的多样性在食宿上同样得到体现,正规些、学费高些的,食宿也随之好些,反之也是一样。
总体而言,学艺的重要性得到很大提升,固定的学艺场所形成。伙食方面,虽然有的学童说有时比家里的饭菜好(只有2个艺校的学童),但绝大多数都表示一般,一小半表示不太好。虽然这是主观的标准,不容易衡量到底是怎样一个水平,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比他们在外面演出期间的食宿差。因此,在缺乏必要的思想教育的情况下,很多学童在外演出出现体重迅速增加的情况。LYQ,女,15岁,去广州演出3个月,每顿三四个菜一个汤,练功也少,体重增加十几斤。WR,女,15岁,上海演出9个月,体重增加了三十多斤,经常有学童得意地跟笔者讲,在外演出吃过好多好吃的,五星级饭店的酒菜、肯德基、自助餐都吃过。
三、学艺行为独立
固定的学艺时间。学童入学后先学两年基本功,然后开始上技巧课,外地实习演出,毕业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