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本书之前,作者将主要的读者对象确定为创业者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因此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人物传记,而是一个基于刘永行从20世纪80年代创业到现在,将企业经营成亚洲地区华人大型生产贸易综合公司的案例。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已经充分考虑了基础读者群可能从此案例中可分享到的思想和做法。
为更充分地建立读者价值,我们建议读者在阅读此书之前,先建立自己的问题体系。因为不同的创业者和企业经营者会有各种不同的困惑,而由于刘永行是最早一批白手起家、用1000元人民币资本把一个制造业微型企业做成大公司的案例的主角,所以他的经历和思辨,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各种问题的答案。
不过,为更好地体会这种可分享的思想和经验,我们还是建议读者在翻看此书时先看到下列问题,因为带着这些问题进入阅读,显然会给您更好的思维激荡,当然,如果您急着开始阅读,也可以跳过此页。
A.刘氏的创业经验认为,因为能够助人赚钱,经营生产资料的制造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更好的地位,您所从事或者将从事的行业和产业,是否具有这种特征?
B.刘永行认为,在中国从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形成自己的“势”,您在经营过程中,是否处于所谓的“顺流而下”的状态之中?或者您总是处于被选择的被动状态?
C.包括刘永行在内的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家认为,无私才能成就最大的自私,持续经营必须考虑客户利益,有大局观。您有这种思维吗?
D.您考虑过员工是出于何种目的在公司的团队中工作的这个问题吗?
E.当您所在的产业处于价格战的状态下,您考虑过价格战的始作俑者是出于何种目的才这样做的吗?
F.不管您的企业是大是小,您考虑过企业的服务范围、顾客特征以及他们的需求特点吗?从顾客身上,您还能发现哪些与目前生意相关的需求可以进入您的生意范围?
G.您的企业结构中,还有不合理的支出吗?企业有多少个部门,是否每个部门都是为企业的总体目的服务的?
H.在您或者您的经理感觉需要额外增加人手的时候,有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工作是否可以由现有的人手分担?
I.刘永行认为,企业家存现金是浪费资源的行为。您是否也认同这种想法?您是否仔细考虑过,企业利润的几成可以用于个人消费,几成应该为未来在不景气时扩张而留存?向外投资时是否考虑过,即将进入的行业或者市场您能把握住几成?
J.在选择供应商时,您是否为他们的长期利益考虑过?供应商出于何种目的与您合作?怎样做才能使您能获得一个较低的价格而对方也可以得到发展?
K.您是否考虑过在对外投资和扩张时,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应该收手?(这一点是保证刘永行只犯错误不失败的核心原因)
L.您以什么样的形式给经理授权?您给他们以什么样的前景让他们可以比较安心地留在企业?
M.您考虑过全产业萧条的可能性吗?您的企业在这种状态下,凭借什么可以生存下来?
以上问题的全部或者部分答案,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希望您能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本书,希望您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