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家学会展览会上,费拉克斯曼也看到了这幅作品,并大加赞赏。他还推荐查特利制作海军博物馆要求制作的四位杰出海军元帅的纪念像。这一委托制作(纪念像)也产生了其他一些问题,因此他只好放弃了绘画。而且,八年中他一镑也没有赚到过(以前他一幅肖像画就卖了五镑)。他设计制作的霍恩·图克元帅的头像非常有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这尊头像给他带来了1.2万镑的收入!
陆地就在前方
1952年,世界著名的游泳好手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从卡德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两年前,她曾经横渡过英吉利海峡,现在她想再创一项纪录。
这天,当她游近加利福尼亚海岸时,嘴唇皮已冻得发紫,全身一阵阵地寒战。她已经在海水里泡了16个小时。远方,雾霭茫茫,使她难以辨认伴随着她的小艇。
查德威克感到难以坚持,她向小艇上的朋友请求:“把我拖上来吧。”艇上的人们劝她不要向失败低头,要她再坚持一下。“只有一英里远了。”他们告诉她。浓雾使她难以看到海岸,她以为别人在骗她。“把我拖上来。”她再三请求着。于是,冷得发抖、浑身湿淋淋的查德威克被拉上了小艇。
后来,她告诉记者说,如果当时她能看到陆地,她就一定能坚持游到终点。大雾阻止了她去夺取最后的胜利。
这件事过后,她认识到,事实上,妨碍她成功的不是大雾而是她内心的疑惑。是她自己让大雾挡住了视线,迷惑了心,先是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后才被大雾给俘虏了。
两个月后,查德威克又一次尝试着游向加利福尼亚海岸。浓雾还是笼罩在她的周围,海水冰凉刺骨,她同样望不见陆地。但这次她坚持着,她知道陆地就在前方;她奋力向前游,因为陆地在她的心中。
查德威克终于明白了信念的重要性。她不仅确立目标,而且懂得要对目标充满信心。
一个不肯轻易放弃努力的人
吉尔·金蒙特对自己的信念改变了她整个生活的方向。1955年,18岁的金蒙特已是全美国最受喜爱、最有名气的年轻滑雪运动员了,她的照片被用作《体育画报》杂志的封面。金蒙特踌躇满志,积极地为参加奥运会预选赛做准备,大家都认为她一定能成功。
她当时的生活目标就是得奥运会金牌。然而,1955年1月,一场悲剧使她的愿望成了泡影。在奥运会预选赛最后一轮比赛中,金蒙特沿着大雪覆盖的罗斯特利山坡开始下滑,没料到,这天的雪道特别滑,刚过几秒钟,便发生了一次意想不到的事故。她先是身子一歪,而后就失去了控制,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直往下冲。她竭力挣扎着想摆正姿势,可无济于事,一个个的筋斗把她无情地推下山坡。在场的人都睁大眼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
当她停下来时已昏迷了过去。人们立即把她送往医院抢救,虽然最终保住了性命,但她双肩以下的身体却永久性瘫痪了。金蒙特认识到活着的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奋发向上,要么灰心丧气。她选择了奋发向上,因为她对自己的能力仍然坚信不疑。她千方百计使自己从失败的痛苦中摆脱出来,去从事一项有益于公众的事业,以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几年来,她整日和医院、手术室、理疗和轮椅打交道,病情时好时坏,但她从未放弃过对有意义的生活的不断追求。
历尽艰难,她学会了写字、打字、操纵轮椅、用特制汤匙进食。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选听了几门课程,想今后当一名教师。
想当教师,这可真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她既不会走路,又没受过师范训练。她向教育学院提出申请,但系主任、学校顾问和保健医生都认为她不适宜当教师。录用教师的标准之一是要能上下楼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此时,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成为一名教师,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她的决心。
1963年,她终于被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聘用。由于教学有方,很快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教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心不在焉的学生也很有办法。她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说:“这些学生也有感兴趣的东西,只不过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罢了。”
金蒙特终于获得了教授阅读课的聘任书。她酷爱自己的工作,学生们也喜欢她,师生间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后来,她父亲去世了,全家不得不搬到曾拒绝她当教师的加利福尼亚州去。
她向洛杉矶学校官员提出申请,可他们听说她是个“瘸子”就一口回绝了。金蒙特不是一个轻易就放弃努力的人,她决定向洛杉矶地区的九十个教学区逐一申请。在申请到第十八所学校时,已有三所学校表示愿意聘用她。学校对她要走的一些坡道进行了改造,以适于她的轮椅通行,这样,从家里坐轮椅到学校教书就不成问题了。另外,学校还破除了教师一定要站着授课的规定。
从此以后,她一直从事教师职业。暑假里她访问了印第安人的居民区,给那里的孩子补课。
从1955年到现在,很多年过去了,金蒙特从未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但她的确得了一块金牌,那是为了表彰她的教学成绩而授予她的。
把目光放在自己还能做的事情上
米契尔曾经是一个不幸的人。一次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6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米契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也买了房地产,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米契尔开办公司后的第4年,他开的飞机在起飞时又摔回跑道,把他胸部的十二条脊椎骨全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我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
米契尔仍不屈不挠,日夜努力使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自主,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以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米契尔后来也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产。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契尔却坠入爱河,且完成终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并持续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契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件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韵9000件事上。告诉大家说,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不把挫折当成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把精神放在90%的好事上面
你听说过“两个女人一条腿”的故事吗?她们一个叫艾美,是美国姑娘;另一个叫希茜,是英国姑娘。她们聪明、美貌,但都是残疾。
艾美出生时两腿没有腓骨。一岁时,她的父母做出了充满勇气但备受争议的决定:截去艾美的膝盖以下部位。艾美一直在父母怀抱和轮椅中生活。后来,她装上了假肢,凭着惊人的毅力,她现在能跑,能跳舞和滑冰她经常在女子学校和残疾人会议上演讲,还做模特,频频成为时装杂志的封面女郎。
与艾美不同的是,希茜并非天生残疾。她曾参加英国《每日镜报》的“梦幻女郎”选美,一举夺冠。1990年她赴南斯拉夫旅游,决定侨居异国。当地内战期间,她帮助设立难民营,并用当模特赚来的钱设立希茜基金,帮助因战争致残的儿童和孤儿。1993年8月,在伦敦她被一辆警车撞倒,肋骨断裂,还失去了左腿。但她没有被这一生活的不幸击垮。她后来奔走于车臣、柬埔寨,像戴安娜王妃一样呼吁禁雷,为残疾人争取权益。
也许是一种缘分,希茜和艾美在一次与国际著名假肢专家见面时相识。她们现在情同姐妹。
她们虽然肢体不全,但不觉得这是多了不得的人生憾事,反而觉得这种奇特的人生体验,给了她们坚韧的意志和生命力。她们现在使用着假肢,行动自如。但在坐飞机经过海关检测时,金属腿常引发警报器铃声大作。只有在这时,才显出两位大美人的腿与众不同。
只要不掀开遮盖着膝盖的裙子,几乎没有人能看出两位美女套着假肢。她们常受到人们的赞叹:“你的腿形长得真美,看这曲线,看这脚踝,看这脚趾甲涂得多漂亮!”
她们中的艾美说:“我虽然截去双腿,但我和世界上任何女性没有什么不同。我爱打扮,希望自己更有女人味。”
你看这姐俩,她们几乎忘了自己是残疾人。她们没有功夫去自怨自艾,人生在她们眼里仍是那么美好。
禅师和一个学艺的孩子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3个月以后,我一定可以把他训练成真正的男人,不过,这3个月里面,你不可以来看他。”父亲同意了。
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的训练成果。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地。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父亲说:“我简直羞愧死了!想不到我送他来这里受训3个月,看到的结果是他这么不经打,被人一打就倒。”
禅师说:“我很遗憾,因为你只看到了表面的胜负。你有没有看到你儿子那种倒下去立刻又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呢?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啊!”
被逼出来的世界最伟大的作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的作者。当他被全球18位权威文学评论家推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10位作家之首的时候,他面对报界的采访,却说了一段出乎众人之料的话:
“我非常感谢诸位尊敬的文学评论家对我的厚爱和鼓励。我非常珍惜随着我的声誉而来的各种荣耀;但是,我更珍惜从我童年起就经受的种种打击、挫折乃至失败。我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伟大的编辑家吉列尔莫·德托雷先生,一是他毫不留情地退回了我的第一部小说……”
原来,早在40多年前,马尔克斯22岁那一年,他呕心沥血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枯枝败叶》。今天的文学评论家对这部书的评价非常之高,但是,在当时,它的这部书稿却屡遭厄运。当他把这部书稿送到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著名的洛萨达出版社后不久,便收到该社审稿编辑、西班牙著名文学评论家吉列尔莫·德托雷寄来的退稿,其中还附有一条措辞生硬的评语:“此书毫无价值,但艺术上似乎有可取之处。”
另外,这位伟大的编辑家还忠告作者:最好改行从事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在这位伟大的编辑家眼里,马尔克斯在文学方面不是天才,而是个庸才。
马尔克斯说德托雷是伟大的编辑家是出自内心的,在他看来,德托雷伟大就伟大在他硬是逼出了个世界最伟大的作家。
他的退稿,反倒把马尔克斯逼上梁山,他不服气,不怕压,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咬紧牙关,逆风而行,顶浪而上,最终攀登上了世界文学的高峰,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金色桂冠。
在不幸和失败堆起的高塔上奋进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是个只在母腹中呆了七个月的早产儿。
他一降生,就连遭不幸:天花使他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父母双亲对这个多灾多难的小生命,没有爱和温暖,不愿负责任。陪伴着他度过一生的,除了宇宙和星辰,剩下的就是贫困和疾病。
早在孩提时代,开普勒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就极为旺盛,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同学们中遥遥领先。
正当瘦弱多病的开普勒尽情地遨游在知识海洋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又降临到他的头上:父亲因为负债,不能继续供他读书。失学之后,他只得到自家经营的小客栈里提酒桶、打杂。
然而,他始终并没有放弃学习。成家之后,开普勒更加发愤地从事天文学方面的研究。他把自己写的书寄给远在布拉格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布拉赫对他很注意,回信表示欢迎他去布拉格。去布拉格的路程是遥远的,妻子担心开普勒的身体受不了,劝他放弃此行,他沉毅果断地说:“无论怎样我们一定要去!”
途中,开普勒病倒了。在一家乡村小客栈里,他们住了几星期。带的一点点路费早就花完了,病人要买药,妻儿要吃饭,而周围又没有一个亲人。绝望中,开普勒只好向第谷·布拉赫求救。多亏这位同行慷慨相助,雪中送炭,这才使他一家活着熬到了布拉格。
在布拉格,开普勒竭力研究火星,想揭示它的秘密。这个时期,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
可惜,好景不长,他的益友布拉赫恨然长逝。这不仅在事业上使开普勒遭到严重损失,而且他一家的生活也因此又陷入困境。
有人说:“开普勒的一生,大半是孤独地奋斗……布拉赫的后面有国王,伽利略的后面有公爵,牛顿的后面有政府,但是开普勒的后面只有疾病和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