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春天,将近清明节的时候,浙江海盐的老百姓正高高兴兴地忙着翻耕大田,挑担施肥,田岸上人来人往忙忙碌碌。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大家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太平军服装的人正气喘吁吁地向这里奔来,后面人声嘈杂,尘土飞扬,看来追兵马上要赶到。大家的心一下子都提了上来,怎么办?
这时,从田里走上来一个种田人,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张三。张家几代长工,好不容易盼来太平军,他才娶了亲,成了家。今朝恩人遇难,他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决心豁出性命相救。张三一把拉住那人,帮他脱下军服,藏在秧担下面;一面又递给他一根牛鞭,努努嘴叫他下水田驾牛犁田去。
那个太平军准也是个农民出身,耕耙犁耘样样农活拿得起,一到田里,好比鱼儿得水,马上熟门熟路地干了起来。不一会,大批清兵赶到,看看田畈里干活的种田人,个个都打着赤膊,满腿泥浆,忙得汗流浃背,一个也不像是太平军,就急忙追到前面去寻找。谁知到前面一看,是个死浜头,并无其他出路。清兵起了疑心,估计这个人没有逃远,就索性在村子里住了下来,并且派人四下放哨、搜寻。因为他们知道这人是太平军的一位将领,所以,非要把他找到不可。
张三一看这架势,晓得事情难办,就给这个太平军打了个招呼,要他暂时不要进村,假装农活紧张,干脆泡在田畈里再说。那将领奔波了一天,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张三决定回家给他弄点吃的去。
回村的路上,张三见三三两两的清兵在村里窜来窜去,贼头贼脑地探听消息,空气实在紧张!他想:就是做点吃的,也送不出去畦,得另外想个办法才好,正走着,一脚踢着块石子,打了个趔趄。张三低头一看,一簇簇艾草被他踏得稀烂稀烂,脚趾头上竟染上了绿茵茵的颜色。他眼前一亮,喊了声:“有办法啦!”连忙唤来村里几个小孩,要他们帮采艾草。不一会,艾草煮熟,拌上糯米粉,蒸出的团子果然是青光光的啦。张三抓来一大把水草,裹着青团子,放在秧担里,就大大咧咧地挑着出了村。
有个清兵不放心,跟着张三的担子出村,来到田边。
张三跟正在犁田的人打了个招呼,就抓起大把大把的水草,往水田里抛。清兵见水草里怎么还夹着一个个圆蛇蛇、软乎乎的东西,颜色倒是青光光的,啥名堂?没见过,有点吃不准,就打起官腔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张三听了,哈哈大笑:
“这个东西嘛,老爷见了把头摇,农人见了当作宝。唉,想不到大清的官兵连肥料也识不得侧!”
说完,一担水草也抛完了,张三朝那太平军的将领眨了眨眼睛,挑起空担自顾自走啦。
清兵碰了一鼻子灰。他可从来没种过田,真叫做山东人吃麦冬——懂也勿懂。见这些圆蛇蛇、青光光的东西一下水团,早已沾满了烂泥,也就懒得再去拣起来细看,只好跟着张三回村去。
那太平军将领等他们走远了,连忙从田里捞起一个青团子,洗去烂泥,一咬,真香!他顿时来了精神,就一面犁田,一面拣青团子吃。等到天色一片漆黑,他早已吃得饱饱的,养足了精神,就悄悄躲过清兵包围,安全返回太平军的大本营去啦。
你知道那太平军将领是谁?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忠王李秀成哩。据说,他后来还特地到海盐来拜访张三,并向他学会了做青团子的本领带回兵营,广为传播呢。
从此以后,每到清明时,江浙一带的老百姓除了上坟扫墓、祭祀祖先外,还都喜欢做青团子吃。这习惯世代相传,一直传到了今天。
为什么要在清明时节祭扫坟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宋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他的这首诗为清明节平添了不少光彩。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节期一般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时,万物沉睡的冬季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临,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台。人们便纷纷出去踏青春游。
清明节为二十四节气之一,除冬至而外,它比任何节气都显得重要要。为什么呢?因为民间要在这一天去祭扫祖墓。每到这一天,亲戚、家人们相携来到墓前,先剪除坟墓上丛生的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祭扫坟墓一事,秦以前即已存在,唐代尤为盛行。据传,有一年清明,唐高宗在渭阳为征战有功的亡魂举行一次祭奠,他赐给群臣每人一个柳条圈戴在头上,说这样做,一年当中可以不被蜂蛰蛇咬。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另据史载,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唐玄宗曾明确规定允许百姓清明节时扫墓。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描述了唐时清明扫墓的情景:“乌蹄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路,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风雨人归去。”宋代,规定从寒食到清明祭扫坟墓三日,当时的“大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以便师生扫墓。上坟时,人们往往在林间野岭上野餐,并从郊外买回糕点、花果、鸡蛋、小鸡等物品,叫做“门外土仪”。
清明扫墓不仅祭自己的祖先,而且还可以祭拜历史上的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中国历代政府每逢清明时节,都派官员去黄陵祭扫祖先陵墓。黄陵也就是黄帝陵墓,相传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据说黄帝死后葬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面一公里的桥山之巅。为了悼念黄帝的创始之德,后人把他的服饰、宝剑等物葬于此处。
解放以后,扫墓活动有了新的内容。清明时节,人们主要还为革命烈士扫墓,缅怀先烈,激励自己。
为什么在江南有立夏称人、吃塌饼的风俗?
相传,三国时候,赵子龙在长坂坡从曹营百万军中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阿斗,由刘备带在身边。因为阿斗的生母糜夫人已投井自杀,刘备南征北战,孩子带在军中不方便,就决定把阿斗交与后娶的孙夫人抚养。那时孙夫人还在吴国,那里气候温暖,物产丰富,让孙夫人抚养阿斗,既平安,又放心。于是刘备准备了许多礼品,特别是做了二十笼团子,层层相叠,中间用青菜叶子隔开,装成两担,由赵子龙护送去吴国。
到吴国时,刚巧是立夏节。孙夫人一见白白胖胖的小阿斗,非常喜欢。但孙夫人并非没有顾虑:“我毕竟是晚娘,弄得不好,不但夫君面上不好交待,而且在百姓中也会留下话柄。”她仔细一想,倒想出一个办法:今天正是立夏,用秤将小阿斗在于龙面前称一称。到明年立夏再称,就知道孩子养得好不好了。于是,她便立即将小阿斗过了秤。
接着子龙把礼物一一呈上,不料两担团子已被压得扁塌塌的了,一层层青菜叶子拿掉后,雪白的团子被菜叶印成了绿色。如何是好?赵子龙不但是个武将,而且还有文才。他略一思索后说:“主母娘娘,依我们蜀国风俗,在立夏节家家都要做塌饼送人,请主母娘娘收下。”孙夫人高兴地收下这些塌饼,并把它分给宫女们吃。这塌饼是猪油夹沙馅,吃起来甜又糯,众人都说好。
从此孙夫人在每年立夏节,把小阿斗称一称,向刘备报喜讯,又仿做了大量塌饼分给宫女吃。因而在江南一带就形成了立夏称人和吃塌饼的风俗。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船?
战国时候,楚怀王不听大夫屈原的忠心苦劝,被张仪诓骗到秦国软禁起来,不久便死在秦国,后来,国都也被秦兵攻破了!
楚国灭亡了,屈原也绝望了。农历五月初五早晨,他投身汩罗江。
屈原投江以后,楚国的人民非常痛惜。江中的渔夫,岸上的农夫,逃难的百姓都放声痛哭。人们潮水般奔向屈原投江的地方。一霎时,水中船成排,岸上人站满。大家都架着船,带着饭,划到汨罗江中流,把饭团投入江中来祭祀屈原大夫。
传说这样过了一年,两年,一天晚上,人们忽然梦见屈原来了。屈原头戴高高的云冠,腰间挂着一柄长长的宝剑,身上还佩带着一些珍珠和美玉。大家都很高兴,一一向他行礼。屈原笑着赶上来,对大家说:“乡亲们,你们的好意我非常感谢,你们的行动很使我欣慰。”可是,大家见屈原仍然面容清瘦,就关心地问他:“三阎大夫,我们给您的米饭,您都吃到了没有?”
“谢谢你们!”屈原感激他说。可是,接着又叹了一口气,“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被那些鱼啊蚌啊等水族吃了。”
大家听了都很气愤,说:“不能让它们吃呀!”大家就询问屈原:“要怎样才不致于被水族吃掉呢?”
屈原答道:“如果你们用竹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jiǎoshǔ,即粽子),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人们就照着屈原的话做了。可是,在端午节过后没几天,屈原又给人们托了一个梦,说:“谢射你们送给我的角黍,我吃到了不少;不过,还有不少角黍仍然给水族吃了。”这下,大家都没了主意。人们又焦急地问道:“那还有什么法子呢?”屈原思索了片刻,忽然眉头一展说:“有了。人们在用船送角黍的时候,可以把船装扮成龙的样子;因为一切水族都属龙王管辖,它们看见是龙王送来的,就一点也不敢吃了。”
以后,人们一年一年都照着这样做了。于是,就留下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的风俗。
为什么人们将“六月初六”定为“曝晒节”?
阴历六月初六,正是盛夏,是一年中太阳光最猛的日子。
古来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曝晒衣服、物件、书卷的日子,春末夏初天气渐热,空气又潮湿,衣物书卷要变霉,虫豸(zhì,没有脚的虫)大量孳生繁殖,要蛀东西。于是人们定出了六月六是曝晒东西的日子,以杀虫消霉。
有关“六月六”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上古时代,本来大地山青水秀,人们过着平静无争的生活。不料水神和火神两个凶煞打起架来,一个发来滔滔大水,一个燃起熊熊烈火。他们从天上打到人间,又从人间打到天上,只搅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突然一声巨响,他们把个好端端的天宇打了一个大窟窿。这一下不要紧:火红的太阳不见了,美丽的月亮不明了,闪烁的星星也不亮了。人们在黑暗的世界里,缺衣少食,受着熬煎。
这时出了一个女娲氏,她心地善良,勤劳勇敢。她见到人们这种悲惨苦难的情景,实在无法忍受。于是她就在江河里拣来许多五彩石,又引起了山火,炼石补天,把坚硬的石头炼成石液,又把石液擀成石饼,一张一张地向破碎的天宇贴去。经过女蜗千辛万苦的不息劳动,终于把天补好了。碧蓝光洁的天空又恢复如初,日月星辰又普照大地,青山绿水美丽如前。人们又重新获得光明,过上了好日子。
但是,好心的女蜗拯救了人类却毁灭了自己,她因过度劳累,不幸死了。
人们为了纪念她,每当农历六月初六这天,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以示对她的怀念。曝晒衣物,就是象征人们重见光明。有些地方在这天有吃蒸饼的习俗,就叫“补大饼”、以纪念女娲炼石补天的丰功伟绩。
当然,这是传说,据《世说新语》记载,还真有二则晒东西的趣事哩。一个是晋朝人阮咸。阮家是个大族,达官富户很多。那些有钱人家都住在街北,贫穷的住在街南。
阮咸是个名士,是有名的文学家阮籍的侄儿,他善于弹琵琶,有一种形状细长的琵琶,就按它的名字称为阮咸。他没有钱,住在街南。
六月初六那天,街北人家都打开箱子,把华丽珍贵的衣裳帽子搬出来曝晒。满街满巷地晒着,无形中是在摆阔气。过往的人见了,自然也啧啧称羡。这时街南的阮咸把一条破衣裙用竹竿一撑,也晒了出来。旁人看了很好笑:这么条破裙子还有什么晒头?有人便问他:“你这是算什么?”阮咸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耳!”那意思是,人家都在翻晒东西,我也不能不随着大家这样来一下。显然,他是在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嘲笑那些炫耀财富的北街阔佬。
另一个是郝隆晒书的故事。郝隆也是晋朝的名士。他博览群书,学问很好,可是家里很穷,什么积蓄也没有。盛夏时节,周围的有钱人家纷纷按老习惯把各色各种衣服物品拿到太阳底下来曝晒,闲人们都指指点点地称羡这些晒出来的华贵物品,只见郝隆却在地上摊开一条席子,仰躺在席子上,敞开了衣服,在烈日下晒着肚皮。旁人看了十分奇怪,问道:“这么大的太阳,您躺着干什么?”郝隆冷冷地道:“你们看不见么,人家都在晒东西,我也得把肚子里的书晒一晒啊!”他和阮咸一样,用意是在嘲笑那些摆阔的富人,告诉人们,我肚子里读的书,积累的知识,比你们炫耀的东西值钱得多呢?这些传说和故事为“曝晒节”更增添了一分色彩。
“七夕”的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农历七月初七,汉族民间称为“七夕”,也称“乞巧节”。这天晚上,既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时刻,也是妇女们向织女学习她那高超灵巧的纺织技艺(乞巧)的良好时机。那么,“七夕”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可怜的放牛郎,他的父母早去世了,从小跟着哥哥过日子。牛郎的嫂嫂为人刻薄,常常虐待小叔。牛郎吃不饱睡不好,最后,哥哥嫂嫂还要同他分家。可分家时他们仅仅给了牛郎一头老牛,就把他赶出了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