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即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遥望星空,感慨万端,深情地说:“现在已是午夜十二点。日月如梭,冬天就要过去了。”祖乙点点头,赞同道:“是啊,辞旧迎新,春天乃是四季的开始,也应该有个节气,让天下百姓心头明白,好好珍惜啊。”
万年问道:“那么,这节气叫什么呢?”祖乙沉吟片刻,说道:“就叫春节吧。”祖乙又侧身对万年说:“爱卿入阁,数载不出,披肝沥胆,又且圆为准制出太阳历,真是劳苦功高。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
就这样,万年随天子进宫休养了几日。又过了数日,万年精确地计算出了闰月闰日,才放心地把太阴历献给了天子。天子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见他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并正式确定一年之首为春节。因为春节是这样来的,所以民间也称“春年”为“过年”,同时,也寄托了对功高德重的万年的怀念之情。
为什么春节时要在门上挂桃符、贴门神?
古时候,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以为疾病灾害都是鬼神在作祟。为了驱恶避邪,人们便用桃木削制两块木板、写上能避凶纳福的偶像神茶、郁垒的名字挂在门旁。这些桃木板就叫“桃符”或“门贴”。
那么为什么要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的名字呢?古代神话中有个故事说:“东海中有一座大山,叫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树根向周围伸展,足足有三千里方圆,树顶上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根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歪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度朔山上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这些鬼怪要下山就得经过这扇门。因此这里称为鬼门。天帝怕鬼怪到人间作祟,便派了两上神将去把守鬼门。这两个神将,一个叫神茶,一个叫郁垒。两员神将既能捉鬼,又能吃鬼。如有恶鬼胆敢出来,就把它们抓住,或者吃掉,或者用带索绑起来喂老虎。”
一天,有一个鬼母领着一大群小鬼半夜里偷偷来营救被关在桃树洞里的众鬼。神茶、郁垒听到有异样的声音,连忙跳起来去抓自己的兵器。谁知兵器已被小鬼先锋促狭鬼偷走。两神将大怒,出门各折了一根桃枝,向众鬼头上扫去。说来真怪,柔柔的桃枝一扫到众鬼身上,它们立即像被电击似地瘫软在地上,连那凶蛮无比的鬼母也只能乖乖地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只好瞪着眼睛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被抓进树洞,最后连自己也被扔了进去。这桃树洞竟然像铜墙铁墙一样牢不可破,里边数不清的鬼怪一个部逃不出来。由于这个神话故事的流传,人们就相信桃木有驱制鬼的特异效用,相信神荼、郁垒是众鬼的克星。
因此,古人便使用桃木雕刻神荼、郁垒的神像,一个手里拿着带索,一个身边牵着猛虎,安放在大门上,以镇压鬼邪。大概因为雕刻神像太费事,后来就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像来代替,这就称为“桃符”。再以后,觉得画还是很费事,便再简化,只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两个神名,往门上一钉就完了。到了宋朝,印刷技术普遍以后,就出现了用木刻印成的神像,这就是过年时出卖的桃符纸。渐渐地,这原来是镇邪用的桃符,成了新年门上的装饰画。画上神像的花样也多起来,不一定是持带索、牵老虎的神将神荼、郁垒了:也有根据后来的神话传说,画上唐朝大将秦琼和尉迟恭的图像作门神的。
春节是辞旧迎新,新的一年的开始;为了祈求一年的好运,从一开始就不让鬼邪上门,于是人们就在此时将“桃符”、“门贴”贴到大门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门贴”的变化,到了今天,每逢春节来临,千家万户只是在自家门上贴上一副春联,以求吉利,保平安了。
为什么过年时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
对孩子们来说,春节除了意味着穿红着绿、吃喝玩乐外,最令他们感兴趣的,还是大年初一的早上,大人们所赠与的压岁钱。尤其是几房聚居的大家庭,长辈多,孩子们吃过汤圆和糖年糕早餐后,便向大人们逐一拜年,不一会儿红纸包的压岁钱便收到不少,随后几天便由父母带往亲戚家去拜年,自然也少不了收到可观的压岁钱。
压岁钱在旧时,多是青铜质的或银铜质的硬币,用红线绳穿结做成线串,小儿挂在肩上满街跑,见到喜爱的东西,便拆下几枚来以钱换物。故有所谓“儿童压岁挂青钱,华服尽翩翩”、“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的诗句。
然而最早的时候,大人所给的压岁钱,虽也是金属钱币,有的上面还铸有生肖图案,但一概属于非流通的钱币,仅仅作为吉祥之物,赠与小辈随身佩带,取压祟除邪保平安之意。所以当时的压岁钱也叫“压祟钱”。有趣的是,早年这种非货币性质的压岁钱,是用彩绳穿过钱币中间的洞孔,编扎成龙的形状,置于孩子的床脚,也有放在枕头边的。据说这样做能镇往惊梦的鬼祟,压下未来一年的邪气,为晚辈祈福消灾。“压”字通“押”,“岁”与“祟”谐音,因此民间也将压岁钱称作“押祟钱”。此外,在有些地方,压岁钱又称“守岁钱”、“带岁钱”。前者是在守岁过后给的,后者是取钱的数目与岁数相等,原来是因地域和风俗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叫法,其所包含的俗习意义功能与压岁钱是一致的。
今日民间过年时仍盛行大人给小孩赠送压岁钱的风俗,当然早已不再是线串的铜钱,而是一式红纸包的流通纸币。压岁钱所含驱邪纳福的意义,也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出现的新观念,逐渐失去了它朴实、温情的民俗意蕴而越来越世俗化了。
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传说唐朝末年,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郓城,围城三天未打下来。黄巢愤怒地指着城楼大骂,发誓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舂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黄巢想,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乘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敌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
不料军中出了内奸,走漏了消息。敌军已在城中搜查。黄巢只得躲进一家人家,户主是个老头。黄巢前脚进,敌人追兵后脚也跟了进来。十几个官兵翻箱倒柜,乱扔乱砸,一阵乒乓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了一院子。幸亏他们没接着翻,黄巢躲在另一口大缸中混过去了。
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正蹲在醋缸前落泪。黄巢急忙走过去安慰他:“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虽然走了,找不到人还会回来的。”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儿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院子,从后面出去便是齐天庙。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就从那儿出去吧。”黄巢见老人忠厚诚实,便进一步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竟攻不破?”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始皇时期,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老人顿了顿又说;“要攻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齐天庙的豁口进。”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
黄巢说:“唐兵骂我是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你不怕我吗?”
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
黄巢听了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
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
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邻居又传给邻居,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挂在自己的家门口。
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啦!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抓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下令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也便流传下来了。
为什么民间称“二月二,龙抬头”?
相传,每年二月初二是司天河掌云雨的龙王重新抬头掌事的日子,所以这天就叫“春龙节”。从前,每到这一节日,民间有用灰撒龙的习俗,以示引龙之意。同时,民间还将在这天吃的饭食,都冠以龙名,如饼叫做“鳞”,饭叫做“龙子”,面条叫做“龙须”,水饺叫做“龙牙”之类。儿童这天理发,称剃龙头,妇女这天停止针线活,以免刺伤龙眼。那么为什么要在这天过春龙节呢?这里面有一个故事:
据说当年武则天篡唐立国,当上皇帝,惹怒了玉皇大帝。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降雨人间。不久,庄稼枯死了,河塘干涸了。司管天河的龙王——玉龙听到了人间的哭声,不忍人间断绝生路,便违抗玉帝圣旨,喝足了天河水,张开巨口降雨人间。好一场大雨,转眼间,河盈沟满,人心欢畅。但是玉帝勃然大怒,下旨将玉龙打下凡界,压在一座山下,并立碑:“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登灵霄间,金豆开花方可归。”人们为了拯救玉龙,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便四处寻找开花金豆。到次年二月一日,正逢赶集,一个老太太不小心把一袋金黄玉米撒了一地。人们见了,猛然醒悟道:“这不是金豆吗?炒一炒不就开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第二天,也就是二月二日,各家都炒玉米花,把玉米花用簸箕盛着,供到当院,摆桌子点上香。玉龙抬头见到,大声向看守他的大白金星喊道:“金豆开花了,还不放我回去!”太白金星拂尘一收,大山化为乌有,玉龙重回灵霄。从此,人们为了纪念给民间带来春雨的玉龙,便把玉龙重回天界的“二月初二”这一天定为“春龙节”,并在这一天家家炒玉米花,还边炒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以此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
当然,这仅仅是民间传说。按照现代科学有解释,其实,农历二月初二左右,正值惊蛰、春分节气,农谚“惊蛰龙抬头,春分龙登天”,说的就是这以后降水是会逐渐增多起来。大概这才是春龙节这一习俗真正的来历吧。
为什么寒食节要禁止生火?
中国民间习俗,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这天,人们都不生火,吃冷食。
传说这个节日习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忠臣介之推而流传下来的。
介之推是当时晋国的贤臣。年轻时,他侍奉晋公子重耳。有一回,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一直跟随重耳。
公子重耳在流亡魏国的途中贫病交加,十分困苦,平时,重耳靠从臣们采摘野菜野果充饥;后来重耳病得很厉害,野菜野果再也咽不下肚。这时,介子推在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熬成肉汤,献给重耳吃,使重耳度过了难关。
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叫晋文公。开始,他对介之推在极困难的时期给他的献身帮助,还铭记在心里。但是时间久了,就渐渐忘了。一次,他对随从他流亡的功臣们进行封赏,竟然忘记了介之推。介之推十分难受,决心不再见这个忘恩负义的君主。他便背着年迈的母亲,逃进了家乡附近一个大山里过隐居生活。后来,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一个介之推,并回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内心非常愧疚,便忙派人去找介之推。听说介之推已跑到深山隐居起来了。晋文公便亲自去他隐居的山里寻找。但是到了那里,只见青山重重、树木森森,哪里有介之推的影子?他在山顶上呼喊,只听见山谷的回音,不见介之推出山相见。晋文公想,介之推是个大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要背着他的老母亲逃出山来的。于是,他命令放火烧山。风急火旺,大火一下蔓延数十里,烧三日不息,把一片青山烧成了焦土,但介之推仍然没有出来。火息后,人们进山检查,才看见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林中了。
晋文公想见介之推,不料介之推宁被烧死也不相见。晋文公悲伤极了!这事传出后,当地的人们也都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于是人们便在介之推被烧死的这天不举火,吃冷食。这个习惯从此在民间流传了下来。这一天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所以,民间就将这一天称做“寒食节”。
为什么清明节要吃青团子?
当初,太平天国打天下,浙江的老百姓可高兴哩。他们纷纷传说:太平军,是亲人,债务全理清,光棍好娶亲。这样的好队伍,世上少有,人间难寻。大家都盼着太平天国的江山一天天扩大,太平天国的大旗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