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有怀才不遇的想法
每个地方都有“怀才不遇”的人,这种人普遍的现象是牢骚满腹,喜欢批评别人,有时也会露出一副抑郁、不得志的样子。和这种人交谈,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被他刻薄地批评一顿。
这种人有的真的是怀才不遇,因为客观环境无法配合,“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遭虾戏”,但为了生活,又不得不屈就,所以痛苦不堪。
虽然有时是千里马无缘见伯乐,但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因为真正有才的人常常自视过高,看不起能力、学历比他低的人,可是社会上的事很复杂,并不是你有才就能适得其所,别人看不惯你的傲气,自然而然就会想办法给你点颜色看。至于上司,因为你的才干威胁到他的生存,如果你不适度收敛,又怕别人不知你才干似的乱批评,那么你的上司肯定会压制你,不让你出头,于是你就变成“怀才不遇”了。
另外一种“怀才不遇”的人根本就是自我膨胀的庸才,他之所以没有受到重用,是因为他的平庸、无能,而不是别人的嫉妒。但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个事实,反而认为自己怀才不遇,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不管有才或无才,凡是有“怀才不遇”的“感觉”的人,人见人怕,因为你只要一听他谈话,他就会骂人,批评同事、主管、老板,然后吹嘘他多有本事,多么能耐,遇到这种情况,你也只好点头称是,绝不要跟这种人唱反调。
结果呢?“怀才不遇”感觉越强烈的人,越把自己孤立在小圈圈里,不能参与到其他人群里面。每个人都怕惹麻烦而不敢跟这种人打交道,人人视之为“怪物”,敬而远之。不好的评价一旦传播开来,除非遇到爱惜人才、明白事理的上司,否则将永远无法出头。
这种事人们看过很多,结果有的辞职了,有的外调,干的还是小职员,有的则还在原单位继续“怀才不遇”下去。
不管你的才能如何,都有可能会碰上无法施展的时候,这时候千万要记住:就算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也不能表现出来,你越沉不住气,别人越把你看得很轻。那么难道就这样一辈子“怀才不遇”下去?那倒不必如此,我想有几件事可以做:
1.先评估自己的能力,如果觉得自己评估自己不是很客观,可以找朋友和较熟的同事替你分析,如果别人的评估比你自我评估低,那么你要虚心接受。
2.分析一下为什么自己的能力无法施展,是一时没有恰当的机会还是大环境的限制,有没有人为的阻碍,如果是机会问题,那只好继续等待;如果是大环境的缘故,那就考虑改变一下现有的环境,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如果是人为因素,那么可诚恳沟通,并想想是否有得罪人之处,如果是,就要想办法疏通、化解。
3.考虑拿出其他专长。有时“怀才不遇”是因为用错了专长,如果你有第二专长,那么可以要求上司给你机会去试试看,说不定就此能走上一条光明之路。
4.营造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你的才干积极地去协助其他同事出色地做好工作;但要记住,帮助别人切不可居功,否则会吓跑了你的同事。此外,谦虚、客气、广结善缘,这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5.继续强化你的才干,当时机成熟时,你的才干就会为你带来耀眼的光芒。
总之,不要有“怀才不遇”的感觉,因为这会成为你心理上的负担,敬谨地做你该做的事,就算是大材小用,也是快乐的。
2.不做半瓶醋
以自己的一知半解,去挑剔老板的管理方式,这是“半瓶醋”的行为。这样的人很难找到自己认为理想的老板。
企业管理是一种艺术,各人有各人的表现方式,任何理论、任何法则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的性质、员工的教育程度、老板的个性、社会背景等等,都是影响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忽略了这些因素,只以自己在书本上所学的东西,或是听了几次管理专家的讲演,就把它们当做模式,去衡量老板的管理是否合乎现代标准,这无疑是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有很多学商业的青年人,一进入工商界之后,往往会觉得老板的管理跟现代的管理思想相差甚远。因此,他们难免怀疑,这样的“土包子”老板,为什么能经营这样大的企业?
这种怀疑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你是基于不平的心理、不服气的念头来看这一问题,你除了更加不服气外,可能一无所获;如果你能深一层去体会,找出这些老板凭什么理念在管理他们的企业,相信你一定会获益匪浅。
不管是过去的管理方式也好,现代的管理方式也好,统统都是离不开人性的。而人性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和附着性,其变化的因素往往是非常微妙的,难以捉摸的。不是人生阅历丰富、通达人情世故的人,是不容易抓到要害的。
很多老板们是白手起家、学徒出身,一生所经历的困苦艰难,不计其数,这种磨炼,使他们通达了世事,使他们深深认识到人性的微妙所在。因此,虽然他们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对各类型的人事管理,却有其独到之处。他们能使能力强过他们的人唯命是从,他们能使学问大过他们的人心悦诚服,他们能使调皮捣蛋的人甘心为他们效劳,他们能使那些恃才傲物的人对他们谦恭驯服。这些能力就是他们成功的资本,而且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得到的,也不是管理专家能够望其项背的。他们有自成的一套管理模式,虽然没有什么章法,但非常实用。
当然,这些不讲求管理章法的老板,并不是完全不懂得现代管理,只是他们把现代的管理理论和法则吸收之后,融入了他们自己的模式里,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管理理论和法则,使现代管理变了形。他们只是把有的部分强化了,把有的部分去掉了而已。
这种变型的管理,当然使崇尚现代管理思潮的青年人看不顺眼,认为是阻碍企业进步的绊脚石。因此,他们瞧不起老板的成就,认为他们的成功是时代创造出来的,完全是靠机遇。
有了这种不满的心理,有很多年轻人,特别是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人,对公司的制度、经营方式等,常发牢骚、批评和指责,并且认定企业之所以落伍,完全是缺乏现代管理所致。
年轻人理想高,看不惯的事情自然很多,这并不是严重的问题。然而,如果只喜欢发高论批评别人,而自己不知道脚踏实地地去体验工作,不能深入了解企业的环境,只一个劲地唱高调,这问题就严重了。
诚然,我们的企业管理有很多待改进的地方,可是谁来改进呢?自然是寄望于我们企业界新生代,如果你在公司里连个优秀的员工都算不上,一旦你将来负起管理责任,或是自己当了老板,你能为我们企业界改进些什么呢?
一切的改进,都是去掉一些旧的,换上一些新的和优良的,如果你觉得老板那一套不合时宜,你就要先问问自己,将来有朝一日你当了老板,当了管理人,能拿出一些什么新的办法来,这些新办法是否符合实际的需要。
你要知道,理论与实际的管理往往是不完全一致的,如果你不能在工作中体会到实际的管理需要些什么,一切的改进都是空谈。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管理专家自己开公司,反而开垮了的原因。
俗语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同样的道理,“不当老板,不知生意之难做。”表面上看起来,当老板好像很神气,实际上,他们的苦处是不易为外人道的。
身为老板,既要处心积虑地开展业务赚钱,又要顾及员工的工作情绪,使他们能在他的决策下,协力一致地去完成任务,只要稍有一点差错,很可能就要使他的事业亮起红灯。生意好了,老板固然赚了钱,员工也不会吃亏,可是生意做垮了,员工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有的员工,甚至于因为少拿一点工资,而跟老板翻脸吵起来),老板则要负起一切不幸的后果。
世上的任何事,都是权利、义务相等的,老板既然要负这样大的责任,冒这样大的风险做生意,他绝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主张,也绝不可能一切都听下属的主意,因为生意做垮了,老板要承担起一切的责任,与下属毫无关系。
如果你能了解这一点,自然可以心平气和,你的意见,老板采纳了固然好(这时你的意见已变成老板的意见,万一失败了,错误的后果也要由老板去承担),即使不采纳,你也用不着怄气,老板比你更关心企业的发展,他不采纳,必定有他不采纳的更好的理由。
如果热心过了头,认为老板不采纳你的意见,生意就没有希望了,不是对老板生出轻视之心,就是公开批评老板判断力太差。可是,他没有想一想,如果老板听他的,失败的后果由谁来负呢?也许他会拍胸脯说:“错了我负责!”小的错误你当然可以负责,如果关系到企业存亡的大错误,你能负什么责任呢?生意垮了,照样还是人家老板倒霉。
因此,身为下属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分寸,对企业发展的意见不妨多,创新的设想也不妨多,但你千万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当做金丹妙方,非强迫老板吃下去不可。你有义务为你服务的企业贡献自己的一己之见,但老板也有绝对的权利决定采纳与否。
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员工的守则是:在工作中默默地去体验,记取那些别人失败的教训,记取那些别人成功的因素,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成熟的企业人才。这样,别人才会重视你。
3.适当表现自己
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要分场合、分方式,如果表现得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很是别扭,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吉米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平时工作积极主动,表现很好,待人也热情大方,但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那是在会议室里,当时好多人在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吉米似乎有些身体不舒服,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走过来,一定要拿过那位同事手中的拖把。本来同事差不多已拖完了,不再需要他的帮忙,可吉米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刚过半分钟,总经理推门而入,吉米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这一切似乎不言而喻了。
从此,大家再看吉米时,顿觉他假了许多,以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一个小动作一扫而光。
有人说:“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孔雀喜欢炫耀美丽的羽毛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热忱变得虚伪,自然变得做作,最终的效果还不如不表现。
许多人在其谈话中不论是否以自己为主题,总有突显自己、主张自我的表现,这种人虽说可能被人高估为“具有辩才”,但是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或经常想“引人注目”,这常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未露声色,他们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多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后者给人以距离感,而前者则使人觉得较亲切。要知道“我们”代表着“他也参加的意味”,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参与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异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向影响他人。
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杜绝说话带“嗯”、“哦”、“啊”等停顿的习惯,这些语赘可能被看做对开诚布公还有犹豫,也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敷衍、傲慢的官僚习气,从而令人反感。
真正展示教养与才华的自我表现绝对无可厚非,只有刻意地自我表现才是最愚蠢的。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朋友,真正的朋友,不是以这种方法来交往的。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却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希望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得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