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肺热气逆,咳喘便秘者,可加瓜蒌仁、苏子、黄芩清肺降气以通便;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大便不爽者,可用青麟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兼痔疮、便血,可加槐花、地榆以清肠止血;若热势较盛,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2.气秘
主症: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证机概要:肝脾气滞,腑气不通。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加减。本方有调肝理脾,通便导滞的作用,适用于气机郁滞,大肠传导失职之便秘。
常用药: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
若腹部胀痛甚,可加厚朴、柴胡、莱菔子以助理气;若便秘腹痛,舌红苔黄,气郁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肝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红花、赤芍、桃仁等药活血化瘀。
3.冷秘
主症;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证机概要:阴寒内盛,凝滞胃肠。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温脾汤合半硫丸加减。前方温中散寒,导滞通便,用于冷积便秘,腹痛喜温喜按者;后者温肾、祛寒、散结,适用于老年虚冷便秘,怯寒,四肢不温者。
常用药: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涤积滞;党参、干姜、甘草温中益气;当归、苁蓉养精血,润肠燥;乌药理气。
若便秘腹痛,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若腹部冷痛,手足不温,加高良姜、小茴香增散寒之功。
【虚秘】
1.气虚秘
主症: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证机概要: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治法:益气润肠。
方药:黄芪汤加减。本方有补益脾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脾肺气虚,大肠传导无力,糟柏内停所致便秘。
常用药:黄芪补脾肺之气;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
若乏力汗出者,可加白术、党参助补中益气;若排便困难,腹部坠胀者,可合用补中益气汤升提阳气;若气息低微,懒言少动者,可加用生脉散补肺益气;若肢倦腰酸者,可用大补元煎滋补肾气;若脘腹痞满,舌苔白腻者,可加白扁豆、生薏苡仁健脾祛湿;若脘胀纳少者,可加炒麦芽、砂仁以和胃消导。
2.血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证机概要:血液亏虚,肠道失荣。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加减。本方有养血滋阴,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阴血不足,大肠失于濡润之便秘。
常用药:当归、生地滋阴养血;麻仁、桃仁润肠通便;枳壳引气下行。
若面白,眩晕甚,加玄参、何首乌、枸杞子养血润肠;若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者,可加知母、胡黄连等以清虚热;若阴血已复,便仍干燥,可用五仁丸润滑肠道。
3.阴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痩,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机概要:阴津不足,肠失濡润。
治法:滋阴通便。
方药:增液汤加减。本方有滋阴增液,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阴津亏虚,肠道失濡之便秘。
常用药:玄参、麦冬、生地滋阴生津;油当归、石斛、沙参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若口干面红,心烦盗汗者,可加芍药、玉竹助养阴之力;便秘干结如羊屎状,加火麻仁、柏子仁、瓜蒌仁增润肠之效;若胃阴不足,口干口渴者,可用益胃汤;若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者,可用六味地黄丸;若阴亏燥结,热盛伤津者,可用增液承气汤增水行舟。
4.阳虚秘
主症: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光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证机概要:阳气虚衰,阴寒凝结。
治法:温阳通便。
方药:济川煎加减。本方有温补肾阳,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积滞不行之便秘。
常用药:肉苁蓉、牛膝温补肾阳;附子、火麻仁润肠通便,温补脾阳;当归养血润肠;升麻、泽泻升清降浊;枳壳宽肠下气。
若寒凝气滞、腹痛较甚,加肉桂、木香温中行气止痛;胃气不和,恶心呕吐,可加半夏、砂仁和胃降逆。
五、其他疗法
1.简验方
(1)生大黄6g,开水泡服。
(2)番泻叶3—6g,开水泡服,主治一般实证便秘。
(3)蜂蜜30g,凉开水冲服。
(4)生首乌30一60g,水煎服。
(5)草决明炒研粉,每次5—10g,开水冲服。
(6)生大黄、麻油各100g,同煎以浮起油面为度。去生地将油倾入大碗中,加白蜜两匙,调开水一碗,同油一起顿服。治老人津枯血燥之便秘,以及产后大便不通。
2.针灸
(1)主穴。天枢、上巨虚、支沟、大肠俞。
(2)配穴。热结者配合谷、曲池;气滞者配中脘、行间;气血虚弱者配脾俞、胃俞;寒秘者灸神阙、气海。
六、预防与调摄
预防之法,首要在于消除病因。饮食上避免过度煎炒、酒类、辛辣,亦不可过食寒凉生冷,宜多食粗粮蔬菜,多饮水;生活起居避免久坐少动,宜多活动以流通气血;保持定时登厕;避免过度七情刺澈,保持精神舒畅。便秘不可滥用泻药,因使用不当,反使便秘加重。
热病之后,由于进食甚少而不大便的,不必急以通便,只需扶养胃气,待饮食渐增,大便自能正常。
大便干硬,可用蜜煎导或甘油栓之类纳入肛中,使大便易于排出,以避免肛门损伤。身体极度虚弱,大便过于干硬,童积于直肠,无力排出者,便前给服补气之药以防虚脱。对于便秘十数天,而且年老体弱者,尤其要注意细心护理,防止过度用力引起虚脱,并可指导患者做导引术。
七、病案选录
陈XX,女,58岁,1974年11月19日初诊。
病史:大便秘结两个多月。患者精神欠佳,每十天至二周大便一次,粪便干结如丸,伴腹胀纳呆,曾服果导片,开始一片即效,以后逐渐加量,每次服五片方能通便,停药后便秘如故。脉沉而有力,苔薄白稍干。
辨证施治:阴虚液燥,肠道失于濡润,传化之职失常,而致肠燥便秘。治以滋阴养血,润肠通便之法。
处方:当归21g,白芍9g,生地12g,火麻仁15g,郁李仁15g,肉苁蓉15g,桃仁9g,麦冬12g,炒莱菔子12g。水煎服。
二诊:服药两剂,大便得下,但仍较坚鞭,腹胀减轻。续服两剂。
三诊:患者共服六剂,大便变软,一二天一行,精神好,食欲增,腹不胀,仍遵原方去桃仁服之。
(孙伟韩同卫)
(第十二节)胁痛
一、概述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西医学中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癌、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管蛔虫以及胁间神经痛等,以上疾病为主要症状时均可以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二、临床表现
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可以诊断为胁痛。胁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刺痛、胀痛、烁痛、隐痛、钝痛等不同特点。部分患者可伴见胸闷、腹胀、嗳气、呃逆、急躁易怒、口苦、纳呆、厌食恶心等症。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湿、跌仆闪挫或劳欲久病等病史。
三、相关检查
胁痛以右侧为主者,多与肝胆疾病有关。
(1)检测肝功能指标以及甲、乙、丙、丁、戊等各型肝炎病毒指标,有助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2)B型超声检查及CT、MRI可以作为肝硬化、肝胆结石、急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的诊断依据。
(3)血生化中的血脂、血浆蛋白等指标亦可作为诊断脂肪肝、肝硬化的辅助诊断指标。
(4)检查血中胎甲球蛋白、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可作为初步筛查肝内肿瘤的参考依据。
四、鉴别诊断
胁痛应与悬饮相鉴别:悬饮亦可见胁肋疼痛,但其表现为饮留胁下,胸胁胀满,持续不已,伴见咳嗽、咳痰,咳嗽、呼吸时,疼痛加重,且常喜向病侧睡卧,患侧肋间饱满,叩诊呈浊音,或兼见发热,一般不难鉴别。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胁痛辨证应分清气血虚实。胀痛多属气郁,且疼痛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轻重变化与情绪有关;刺痛多属血瘀,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实证多以气机郁滞、瘀血内阻、湿热内蕴为主,病程短,来势急,证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脉络失养,证见疼痛隐隐,绵绵不休,且病程较长,来势较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虚之证。
(二)分证论治
1.肝郁气滞
主症: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甚则痛引胸背肩臂,疼痛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胸闷腹胀,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肝气失于条达,阻于胁络,故胁肋胀痛;气属无形,时聚时散,聚散无常,故疼痛走窜不定;情志变化与肝气之郁结关系密切,故疼痛随情志变化而有所增减;肝经气机不畅,故胸闷气短;肝气横逆,易犯脾胃,故食少嗳气;脉弦为肝郁之象。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白芍、甘草养阴柔肝,缓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气通络。
若胁痛甚,可加青皮、延胡索以增强理气止痛之力;若气郁化火,证见胁肋掣痛,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溲黄便秘,舌红苔黄者,可去方中辛温之川芎,加山栀、丹皮、黄芩、夏枯草;若肝气横逆犯脾,证见肠鸣,腹泻,腹胀者,可酌加茯苓,白术;若肝郁化火,耗伤阴津,致精血亏耗,肝络失养,证见胁肋隐痛不休,眩晕少寐,舌红少津,脉细者,可去方中川芎,酌配枸杞子、菊花、首乌、丹皮、栀子;若兼见胃失和降,恶心呕吐者,可加半夏、陈皮、生姜、旋覆花等;若气滞兼见血瘀者,可酌加丹皮、赤芍、当归尾、川楝子、延胡索、郁金等。
2.肝胆湿热
主症:胁肋胀痛或烁热疼痛,口苦口黏,胸闷不适,纳呆食少,恶心呕吐,小便黄赤,大便质黏不爽,或兼有发热恶寒,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证候分析:湿热蕴结于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故胁痛口苦;湿热中阻,升降失常,故胸闷纳呆,恶心呕吐;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则目赤;湿热交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可出现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均是肝胆湿热之证。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方中龙胆草清泻肝胆湿热;山栀、黄芩清泻肝火;川楝子、枳壳、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泽泻、车前子清热渗湿。
若兼见发热,黄疸者,加茵陈、黄柏以清热利湿退黄;若肠胃积热,便秘,腹胀腹满者,可加大黄,芒硝;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管,证见胁肋剧痛连及肩背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川楝子,或酌情配以硝石矾石散;呕吐蛔虫者,先以乌梅丸安蛔,再予驱蛔。
3.瘀血阻络
主症: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胁肋下或见有癥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证候分析:肝郁日久,气滞血瘀,或跌仆损伤,致瘀血停着,痹阻胁络,故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痛甚;瘀结停滞,积久不散,则渐成癥块;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属瘀血内停之征。
治法:祛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或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
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柴胡、枳壳疏肝调气,散瘀止痛;制香附、川楝子、广郁金,善行血中之气,行气活血,使气行血畅;五灵脂、延胡索散瘀活血止痛;三七粉活血散瘀、止痛通络。
若因跌打损伤而致胁痛,局部积瘀肿痛者,可酌加穿山甲、酒军、瓜蒌根破瘀散结,通络止痛。
4.肝络失养
主症:胁肋隐隐作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干咽燥,心中烦躁不安,头晕目眩,舌红或绛,少苔,脉细弦而数。
证候分析:肝郁日久化热,耗伤肝阴,或久病体虚,精血亏损,不能濡养肝络,故胁络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阴虚易生内热,故口干咽燥,心中烦躁不安;精血亏虚,不能上荣,头晕目眩;舌红或绛,少苔,脉细弦而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养阴柔肝。
方药:一贯煎(《柳州医话》)。
方中生地、枸杞子、黄精、沙参、麦冬可滋补肝肾,养阴柔肝;当归、白芍、炙甘草,滋阴养血,柔肝缓急;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若阴亏过甚,舌红而干,可酌加石斛、玄参、天冬;若心神不宁,而见烦躁不寐者,可酌配酸枣仁、炒栀子、合欢皮;若肝肾阴虚,头目失养,而见头晕目眩者,可加菊花、女贞子、熟地等;若阴虚火旺,可酌配黄柏、知母、地骨皮等。
六、针灸治疗
1.基本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肝募期门疏利肝胆气机,行气止痛;支沟、阳陵泉上下相伍,和解少阳,疏肝泄胆,舒筋活络,缓急止痛;配足三里取“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意。
2.加减运用
(1)肝气郁结证。加太冲以疏肝理气。诸穴针用泻法。
(2)湿热蕴结证。加中脘、阴陵泉、三阴交以清热利湿。诸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3)瘀血阻络证。加合谷、膈俞、血海、三阴交、阿是穴以化瘀止痛。诸穴针用泻法。
(4)肝阴不足证。加肝俞、肾俞、太溪、太冲以滋肾养肝。诸穴针用平补平泻法。
七、病案选录
贾xx,女,37岁,1973年1月20日初诊。
病史:右胁胀痛二三年,加重约半年。胁痛呈间歇发作,伴肩困,背困,偶尔左胁也痛,缓解时好如常人。素日性情急躁,月经不调,一年仅来潮二次,饮食二便正常,脉沉滑,舌质暗,舌体稍胖,苔白,肝功能化验正常,曾在某医院摄片检查,诊为:“胆囊浓缩功能不良。”
辨证施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致胁痛。治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之法。
处方:柴胡6g,枳壳9g,香附9g,青皮12g,茯苓18g,川芎6g,当归12g,赤芍12g,焦山楂12g,甘草3g。水煎服。
二诊:药后诸证减轻,照上方加益母草12g。
嗣后依上方为基础,稍加化裁,共服二十余剂,胁痛基本消失,近两月月经按时来潮,脉舌和一般情况均属正常。
(孙伟韩同卫)
(第十三节)黄疸
概述
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病证。
本病证包括阳黄、阴黄与急黄,黄疸常并见于其他病证,如胁痛、胆胀、臌胀、肝癌等。
本病与西医所述黄疸意义相同,相当于西医学中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胆囊炎以及出现黄疸的败血症等,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临床表现
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其中目黄为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患病初期,一般是黄疸还未出现,常以畏寒、发热,食欲不振,疲乏等类似感冒症状为先驱,3—5天后才出现黄疸,故应注意早期诊断。
三、鉴别诊断
阳黄以湿热为主,病程较短,黄色鲜明如橘色;急黄为阳黄之重症,湿热夹毒,郁而化火,热毒炽盛、黄色深褐如金,病情凶险;阴黄以寒湿为主,病程较长,黄色晦暗如烟熏。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阳黄与阴黄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一般预后良好;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一般病情缠绵,不易速愈。
2.阳黄宜辨湿热轻重热重于湿者,身目倶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黄赤,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而湿重于热者,身目倶黄,其色不如热重者鲜明,头重身困,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便溏,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二)分证论治
【阳黄】
1.热重于湿